水利部專家現場核查湖北黃岡白蓮河水庫大壩安全:存在險情、溢洪道...

2020-12-06 界面新聞

@湖北發布官微7月21消息,7月16日,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李子陽、霍吉祥兩位專家一行,對黃岡市白蓮河示範區白蓮河水庫開展大壩安全鑑定成果進行現場核查。

專家組一行現場仔細察看了白蓮河水庫主壩、副壩、第一溢洪道、第二溢洪道、東西乾渠等重要樞紐設施,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檢查。在安全評定會上,專家組對大壩安全評價報告逐條進行討論,提出白蓮河水庫主壩及副壩存在險情、溢洪道需加固、水情自動測報系統未完建等問題,建議儘快對該水庫進行除險加固。

據介紹,2017年12月13日,白蓮河水庫完成了除險加固工程竣工驗收自查工作,2018年5月8日,第一輪除險加固完成竣工驗收。2019年6月,白蓮河水庫進行了大壩安全鑑定,鑑定結果為「三類壩」。

白蓮河水庫第一輪除險加固完工以來,由於運行年限較長,部分樞紐設備設施逐漸老化,存在安全運行隱患。

白蓮河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電、供水、旅遊、航運等綜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樞紐工程。此次進行安全鑑定成果核查就是為了找出白蓮河大壩樞紐工程存在的問題,為全面掌握大壩運行狀態和開展第二輪除險加固提供科學有效的理論依據。

相關焦點

  • 小型水庫存在的安全問題與管理對策
    1小型水庫存在的安全問題   1.1水庫建設工程質量差   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各地農村紛紛通過興水利除水害,修建了大大小小面積不等的小型水庫,這些水庫在建設時沒有專業的設計人員,也沒有哪一座水庫在設計前做過地質勘測及土工實驗等前期工作。其壩體設計亦非常簡單,沒有作必要的穩定分析。
  • 黃岡一水庫喜現桃花水母
    白蓮河水庫喜現桃花水母10月9日,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中強到白蓮河水庫做本底資源調查,基本確定白蓮河水庫村民發現的生物樣本為桃花水母。據白蓮河水庫羅田庫區匡河鎮林木河村葉河灣村民葉劍武介紹,9月25日,他兒子和朋友在水庫活動時發現離筏不遠的水域有一團白色的東西在蠕動,近前發現,這白色半透明水體生物漂浮在水中翩翩起舞,像柳絮一樣柔軟,約有硬幣樣大小,出於好奇,就用一個小網兜撈了上來,裝在一個塑料杯裡,並拍了一段視頻。
  • 南方水災險情擴大 外界憂三峽大壩安全 專家稱變形屬正常
    南方水災險情擴大,暴雨達到高峰,長江全面進入主汛期,26個省區巿受災,外界憂慮洪水威脅三峽大壩安全,專家重申大壩變形和防洪無必然關聯,強調目前大壩無結構問題。貴州過去一天,190多個氣象觀測站,發出特大暴雨和大暴雨警告,長江流域全面進入主汛期,洪水蔓延到中下遊的湖北和安徽等地,安徽六安市一條河缺堤近一天,村內積水逐漸下降,部分地方積水仍然超過三米,三千多畝農田被淹沒,當地500多人緊急撤走。
  • 小型水庫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然而,建設時因受各方面的條件限制,工程設計標準較低,有些甚至沒有進行設計,而且大部分以群眾運動方式修建,加上經過40多年的運行使用,工程設施普遍存在老化和損壞,嚴重影響工程的安全運行和經濟效益的發揮,威脅著水庫下遊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給社會造成不利的因素,也給工程管理方面帶來不少問題。本文對某某市小型水庫工程管理上存在問題的癥結和解決的對策作些探討。
  • 大壩挖出「白蟻王宮」活捉44對蟻王蟻后
    這一幕,出現在淳口鎮鶴源社區的南康水庫大壩上。自去年12月底以來,南康水庫管理所投入專項資金、引進專業團隊,啟動了對水庫大壩的蟻害專項治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跟蹤定位、治理施工,目前,南康水庫的白蟻專項防治工作進入尾聲。現場已挖掘出了44窩白蟻主巢,活捉蟻王蟻后44對。
  • 綿陽水庫大壩挖出「白蟻王宮」 活捉16對蟻王蟻后
    這一幕,出現在4月22日上午安州區白水湖的水庫大壩邊上。白蟻一方面破壞了堤壩的完整性,減低了堤壩的抵禦能力;另一方面由蟻道貫穿堤壩的內外坡,一旦水位超越正常水位時,常常引起管漏險情,搶險不及時或不當時就會造成崩堤垮壩。 今年以來,白水湖水利服務中心投入專項資金、引進專業團隊,啟動了對水庫大壩的蟻害專項治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跟蹤定位、治理施工,目前,白水湖水庫大壩的白蟻專項防治工作進入尾聲。
  • 湖北多地下發緊急通知…
    必須於7月7日晚將嚴重的地質災害點、城市低洼處小區、分蓄洪區及湖泊周邊的民垸等危險區域群眾安全有序轉移,並且保障好轉移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三、嚴格遵守水利工程調度紀律。各類涵閘、泵站、水庫等水利工程設施應加強維護,保證工程、設備運行的穩定性,確保能夠按照市防指的統一指令,實施精準科學調度。
  • 強化監測 確保新安水庫大壩安全運行
    &nbsp&nbsp&nbsp&nbsp連日來,新安水庫大壩變形監測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已完成基巖水準點埋設、水平位移觀測墩製作、水準點聯測國家二等水準及2020年第一期大壩安全數值監測等工作。
  • 面對洪水,三峽大壩很「脆弱」?聽科學家解開三峽大壩的奧秘
    她說,在自重作用、水推力和溫度荷載等作用下,三峽大壩發生沉降和水平位移是正常現象,但這種程度的沉降和位移並不會造成嚴重變形,更不會引發潰壩。通常情況下引發潰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大壩年久失修、極端天氣來臨、山體局部滑坡。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定期對三峽工程建設質量進行了現場檢查。大壩每年都進行年檢。
  • 甘肅省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局 昌馬、赤金峽水庫大壩安全監測改造等...
    2.項目概況與招標範圍2.1昌馬、赤金峽水庫大壩安全監測項目劃分為1個施工標段。主要建設內容:利用市場主流安全監測傳感和信息處理技術,在昌馬水庫及赤金峽水庫,通過建設GNSS位移監測系統對大壩表面變形和邊坡位移進行監測;對已埋設且存活的傳感設備配套自動採集裝置;為已埋設的測壓管安裝滲壓計;更換固定測斜儀觀測設備和多點位移計;在庫區建設七要素的自動雨量監測站;在局調度中心利用已建信息化平臺建設服務於昌馬及赤金峽水庫的疏勒河灌區水利工程安全監測平臺等多種途徑的升級改造,實現昌馬及赤金峽水庫大壩主要安全監測數據的自動採集
  • 老水庫煥發青春與活力——中江縣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水利部指出,各樣板縣改革成效突出,形成了多種可複製可推廣的管護模式。希望認真總結經驗,鞏固改革成效,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促進小型水庫管護主體、管護人員和管護經費進一步落實,加強運行管理,確保水庫安全。
  • 三峽大壩面臨竣工以來最嚴峻考驗 爭議話題常存
    7月20日,三峽水庫迎來了流量達7萬立方米/秒的洪峰。這是工程竣工以來,所面臨的最嚴峻考驗。  而與此同時,重慶、四川等地遭遇洪水圍城,長江、江漢中下遊持續較高水位,武漢再次面臨防汛壓力,湖北7萬人上堤查險。  當歷史的洪水衝擊著三峽大壩,不僅檢驗了其抗洪的能力,更檢驗了它在整個長江中的角色。在上遊,重慶洪水圍城,當地人總把這裡的水進人退與遠處的三峽大壩聯繫在一起。
  •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具體內容
    3、運營階段  將運行期間收集的資料建立相應的監控模型,對於初步掌握大壩的運行情況及發展態勢具有重要作用。由於數據反映的是大壩的外部特徵,考慮到隱患部位不易發現的特點,必須通過藉助探測儀器,進行具體監測。  監測的參數主要有:變形、滲壓滲流、應力、溫度、水文氣象等數據。
  •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專家:純屬惡意炒作
    來源:微信公眾號「科技日報」(ID:kjrbwx)記者:唐婷日前,一條「官媒證實三峽大壩變形,水利部:做好防大洪水的準備工作」的網絡傳言在社交媒體上引起關注。「這一說法純屬惡意炒作!針對三峽大壩變形的不實傳言,去年已經澄清過一輪了。
  •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回應
    日前,一條「官媒證實三峽大壩變形,水
  • 還傳播"三峽大壩變形」?專家:純粹是惡意炒作
    幾天前,一個網上謠言"官方媒體證實了水利部三峽大壩的變形:做好防洪工作」引起了社交媒體的關注。 "此聲明純屬惡意炒作!針對三峽大壩變形的不真實傳言,去年澄清了一個回合。此外,在所謂的大壩變形與防止大洪水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拼接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公眾的誤解和恐慌。
  • 【數據控】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大排名!
    世界上沒有哪一條河流沒有構築大壩,且多數河流採用梯級式大壩以增加水力的發電量,世界大壩庫區已經相當於法國面積那麼大,水力發電情況值得能源研究者關注。本文作者將世界上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進行了大排名,讀者可藉此一目了然。【無所不能 文|龐名立】水力發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
  • 水庫大壩在線監測系統
    水庫大壩的安全重要性 受連續的強降雨影響,淮河上遊來水量很大,淮河進入安徽段後,由於地勢平坦,洩洪速度緩慢,對淮北大堤壓力很大。因此,「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在近日開閘洩洪。 水庫大壩作為重要的水利工程樞紐,發揮著巨大的工程效益,承載著人民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的艱巨任務。
  • 斯裡蘭卡K壩的大壩安全性得到可靠驗證
    斯裡蘭卡卡魯甘葛水庫首部工程(K壩)項目是斯裡蘭卡的重大民生工程,素有斯裡蘭卡「南水北調」之稱,其蓄水能力為2.5億立方米,工程主體主要包括兩座粘土芯牆壩
  • 釣魚前你要知道:水庫的基本地貌和水情特徵
    在水庫釣魚,由於水面寬,魚的密度低,地形複雜,的魚的難度比較大,不同於在池塘釣。因此,釣魚人必須要了解水庫的基本地貌特徵,水情特徵。小編整理了水庫的地貌和水情特徵,可綜合為以下幾點,快來看看吧!(一)地形不同,庫型也不同水庫可分為峽谷型水庫、丘陵地水庫和平原地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