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困擾 20歲小夥渴望「摘下眼鏡」
「冬天一進門眼前一片白茫茫、打籃球10分鐘眼鏡掉下N次……」相信這已經不少「近視一族」的煩惱。今年剛滿20歲的小陳小學的時候就近視了,近視加深又看不清黑板,學習成績因此直線下降。因為近視,平時打籃球、遊泳等都很受影響。最麻煩的是每天早上找眼鏡,看不清東西又找不到眼鏡,非常痛苦。小陳表示,自己嘗試過很多方法來擺脫眼鏡,比如嘗試戴隱形眼鏡,但發現根本無法適應,因此,摘掉框架眼鏡成了他最大的心願。剛巧,陳先生身邊有一個剛剛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做完飛秒手術的朋友,經過朋友介紹,小陳特意從外地趕到南京,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視光中心進行「摘鏡」。
雙眼手術用時5-6分鐘 當天恢復高清視力
「小陳屬於中度近視,他角膜條件很好,非常適合全飛秒雷射手術。」經過詳細的檢查和評估,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視光中心主任馬飛醫生告訴小陳,他適合開展手術。更巧的是,小陳也成為了該院第1000例全飛秒雷射手術患者。
「全飛秒雷射手術簡單來說就是一步完成角膜基質透鏡和小切口的製作(All In One),透鏡通過切口取出,隨著透鏡的取出,角膜屈光力得到了改變,近視就被矯正了」,馬飛解釋。
手術之前,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視光中心的醫護人員對小陳進行了詳細的術前宣教,極大地緩解了小陳術前緊張的情緒。沒過幾天,小陳的手術日期終於確定下來。懷著緊張又有點激動的心情,小陳走進了手術室。馬飛介紹,全飛秒雷射手術主要分為兩步。第一步是製作角膜基質透鏡和小切口,第二步是透鏡通過切口取出,隨著透鏡的取出,角膜屈光力得到改變,屈光矯正得以實現。
心中還在忐忑,突然在耳邊聽到:「可以了,很順利!」小陳感到非常神奇:「好了?這麼快就結束了!」這時,護士給他戴上了一個半透明、有孔洞的眼罩,並護送他到了病房。不一會兒,小陳感覺自己總有流淚的感覺,馬飛醫生告訴他,這表明眼睛表面麻醉劑已經慢慢失效,是一種正常的感覺,但這種不適症狀也就持續1到2個小時,後面就慢慢恢復了。
回憶手術過程,小陳告訴記者,術中會有開瞼器把眼皮撐開,雷射掃描的時間大概在23秒左右,這23秒鐘是需要不閉、不眨、不轉、不動。馬飛醫生回憶,手術過程非常順利,首先進行雷射掃描,接著透鏡分離,雙眼手術僅用時5到6分鐘就圓滿完成了。
術後四小時,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小陳摘掉了眼罩,做了一下眼睛局部的衝洗,小陳告訴記者:「太神奇了!摘掉眼罩,世界突然變得清晰了許多,比之前戴了眼鏡還清晰,這種感覺太神奇了!」
手術結束就代表著治療結束了嗎?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劉慶淮教授解釋:「術後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是複查,複查主要是看我們患者術後屈光度如何?術後是不是近視散光都沒有了?角膜恢復如何?眼睛還有什麼其他情況?視力如何?眼壓如何?」當天下午,小陳進行了術後第一次複查,經複查,小陳恢復得特別好,雙眼都達到了1.0的視力。小陳表示:「心情非常激動,終於要跟戴了這麼多年的眼鏡說再見了!」 他在感嘆科技的神奇的同時,也對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團隊的付出和辛勞表示衷心感謝。
據了解,半年內, 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就完成了1000例的全飛秒雷射手術。眼科主任劉慶淮教授表示,1000例只是一個非常小的起點,我們會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做好臨床工作,服務更多的患者。視光中心主任、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馬飛醫生表示,中心還將進一步優化流程,提高手術質量,讓患者有更好的獲得感與體驗感。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視光中心袁冬青醫生告訴記者,通過對病人術後的隨訪和觀察,病人術後恢復非常好,視力基本在1.0及以上,整個術前檢查、術前宣教、術中指導、術後複查流程是非常順暢的。
我到底能不能做近視眼手術?專家這些科普很重要
什麼是全飛秒SMILE雷射手術呢?劉慶淮教授介紹,目前我們常說的全飛秒手術標準的名稱是:微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取出術,英文縮寫為SMILE,而且手術中確實有一個看上去很像是「微笑」的切口,所以手術簡稱為SMILE極為貼切。
劉慶淮教授介紹,全飛秒手術條件非常嚴格,術前檢查主要是對角膜的厚度、形態學的檢查,明確角膜相關條件是符合手術的,還要對眼睛的其他結構做一個全面細緻的評估和檢查,如果眼睛有其他的疾病,比如說青光眼或者視網膜的一些其他情況是不適合做手術的。
全飛秒雷射手術條件都有哪些呢?劉慶淮教授表示,患者要有明確摘鏡需求,年滿18周歲以上,近兩年屈光度數穩定,屈光度數近視不超過1000度,散光不超過500度,角膜厚度不低於480μm。配戴隱形眼鏡者,一般普通軟鏡應停戴1周,硬鏡停戴1月,塑形鏡停戴3月以上。
關於術後多久能正常工作?馬飛介紹:「一般來說術後24小時之後就能正常用眼,這時候就能正常工作了。手術後早期一段時間內,容易眼乾、視近疲勞,建議工作30分鐘,休息5分鐘的頻率用眼。如一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每半小時休息或遠眺5-10分鐘會比較好。」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周寧人 吳佳琪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