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反覆大聲朗讀課文直至背熟,「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
關鍵:馬上就幹,堅持到底
聽熟:聽慣輕讀、重讀、連讀等;體會意群。
讀熟:大聲朗讀,讀準讀熟。
看熟:留意同義詞、反義詞、近義詞、相似詞、關聯詞、詞組。
譯熟:中英文互譯,總結中英文表達特點,總結翻譯技巧。
結論:若能如此熟背四冊課文,思維得到激活,右腦得到開發。
英語的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都會很好。
國內外的英語考試都能過關拿高分。
上海有個小姑娘14歲託福考了600多分,她怎麼培養的?
就是朗讀,背誦,複述故事和文章,…… 下工夫一個一個字,一個一個句子的去掌握……
不想不做,現狀不會變。只想不做,現狀也不會變。
一分耕耘收穫甚微,兩分耕耘收穫甚微,…… 九分耕耘收穫甚微,
不拋棄,不放棄,十分耕耘十分收穫
背誦的意義:
1. 背誦讓你真正地、永遠地記住鮮活的單詞
2. 背誦使你無形中就能深刻地自通語法
3. 背誦大大增強你的無敵英語聽力能力
4. 背誦使你的作文處處都有閃光點
5. 背誦讓你的口語一鳴驚人,告別結巴英語
6. 背誦將大幅提高你的快速閱讀能力
7. 背誦將徹底提高你的考試能力
8. 背誦是一劑良好的激活催化劑
9. 背誦幫助你培養英語「直覺」
10. 背誦讓你充滿了成就感
網上廣泛流傳的背誦《新概念英語》課文的故事北京新東方學校曾經有一個參加培訓的學員,他也和許多英語學習者一樣背誦《新概念英語》課文。他從高一開始背《新概念英語》第三冊,背到高三就背完了。他高考考進了北京大學。進入北大後,他本來不想再背了。但當他背給同學聽的時候,其他同學都露出了羨慕的眼光,於是,為了這種虛榮心,他就堅持背《新概念英語》第四冊。他把第三、四冊都背得滾瓜爛熟,熟到什麼地步呢?如果有人把其中任何一句說出來,他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連接下去,而且語音非常標準,因為他是模仿著磁帶來背的。後來他去了美國DUKE大學,他給自己的英文教師寫信,老師不敢回,因為老師對他的英文有畏懼感,他的英文學得太好,只能給他回中文信,並告訴他老師不是不會寫英文,而是想讓他溫習溫習中文,不要忘記祖國的語言。 這位學員到美國的第一個星期按照教授的要求寫文章。後來教授把他叫過去說他的文章是剽竊的,因為文章寫得太好了。教授說:「你這個論文是剽竊的,因為我從事了20年的教學,從來沒有看到中國學生能寫出這麼漂亮的文章。你有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是你自己寫的?」這個學員說,我沒有辦法證明為什麼我能寫出這麼優秀的文章,但我可以告訴你,我能背108篇文章,而且背得非常熟練,你想不想聽。於是他就開始背。結果,他還沒有背完兩篇,教授就哭了起來,為什麼?因為這個教授沒想到在遙遠的中國的一個角落裡居然有人能把那麼難、那麼優美的文章,背得這麼爐火純青,真讓人很感動。而他自己教了20年英語了,居然一篇文章也沒有背過,而中國學生卻做的如此出色,所以他為自己感到很難過…… 可能很多學習者都會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 首先,這個北大學生僅僅第三冊就背了三年,可見他在課本上下了相當深的功夫,而且是循序漸進、細水長流的。對課文語言的妙處他肯定是字斟句酌過的。曾經有人花了三個月時間把《新概念英語》三四冊108篇課文全背下來了,一天背十二個小時。這位同學的刻苦精神值得欽佩,但做法決不可取。這樣的學習方法缺乏樂趣,非常枯燥,而且他肯定沒有心境細細品味課文語言的韻味和思想文化的內涵。背下來只是個形式,關鍵在能不能學深吃透。 其次,這位北大學生是根據磁帶逐字逐句模仿背誦的,發音非常標準,這說明他是按亞歷山大先生的建議,把《新概念英語》同時當作聽說教材來學的,這樣他就培養了良好的語感。背書肯定是有用的,但背書不止是記住就完了,學課文學到精、熟才是關鍵。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關鍵就在於熟。讀是要朗聲吟誦,誦出韻味來,體會到文章的意境。古人讀書要背誦的,一般的讀書人四書五經二十多萬字都能背誦,背三百首唐詩當然不在話下。熟讀唐詩三百首,肯定都背會了。為什麼說「熟讀」而不是「背會」呢?問題是在質量不在形式。成年人機械記憶力遠遠不如兒童,因此,機械背誦不必強調得太厲害。經常朗誦,有口無心地讀最好。讀多了自然就記住了。好文章不論是中文還是英語,都是有很強的音樂感得,必須靠大聲背誦才能體會。同時,大聲朗誦還能使我們大大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專家提倡背誦新概念英語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英語作為一種交際性較強的語言學習科目,如果能達到:「不會作詩也會吟」的理想境界,那何愁英語學不好呢?既然「會吟」,那麼,困擾中國教育學家多年的啞巴英語不就迎刃而解了嗎;把「會吟」的內容記錄下來,這在無形中就解決了有些學習者為之頭痛的寫作教學;真可謂「一舉三得」。
現在有很多英語學習者都在通過背誦《新概念英語》課文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很多重點中學的教師都要求其學生能夠熟練背誦或默寫《新概念英語》的第二冊或第三冊。部分準備考研及託福考試的考生也都通過背誦《新概念英語》來提高其英語口語和寫作水平。實踐證明,《新概念英語》教材中短小精悍、生動有趣的課文最適合用來背誦
背誦不但可以幫助學習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鍛鍊記憶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課文中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培養和提高作文能力。有則諺語說:「能背誦多少書籍,就能獲得多少知識。」由此可見,背誦是英語學習能力提升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對於大多數英語學習者而言,思維需要不斷的激活,才能讓這部分記憶經常地活動於大腦皮層。背誦新概念其實就是每天不斷的刺激這部分惰性思維,久而久之,當我們再寫作文時,大腦皮層活躍的是你多年積累而一直沒有被應用的英語句子。所以背誦《新概念英語》是一劑良好的催化劑,值得廣大英語學習嘗試一下。
為什麼選擇新概念英語
一.《新概念英語》在讀者心目中具有怎樣的影響力
《新概念英語》是英國著名學者路易·喬治·亞歷山大先生專為非本族的中學和成人學習者編寫的教材,自1967年由朗文公司出版以來受到世界各國學習者的普遍歡迎。這套教材進入我國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其版本之多,影響力之廣泛在我國英語教學史上是罕見的。1997年亞歷山大先生又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何其辛教授合作對教材做了修訂,更換了一部分內容略顯陳舊的課文,這個版本成為近年最通行的《新概念英語》版本。
與現在通行的許多教材不同,《新概念英語》四冊書全部出自亞歷山大先生一人之手,保證了編寫風格的延續性和學術水平的一致性。關於這套教材的諸多優點,比如由淺入深、方便自學;四會並重,注重實際運用能力;語言活潑,內容趣味性強:對這些廣大英語學習者的評價可以說是眾口一詞的。其餘如聯繫適量而實用,插圖生動、幽默,朗讀標準、流暢,人們也有廣泛的共識。
二.課文是《新概念英語》整套教材的精華
亞歷山大先生在課文的甄選和編排上表現出了深湛的功力和慧眼卓識。這些課文文思兼優、雅俗共賞,難度由淺入深,篇幅由短到長,層層遞進,有條不紊。比如,第二冊中重要的語法點在每個單元中都次第出現一輪,而下一輪的用法都是對上一輪用法的鞏固和深化。《新概念英語》選文的題材相當廣泛,而同一單元的課文長度大體相當,實在令人拍案叫絕。
讀者初學《新概念英語》二、三冊的時候,常常感覺課文過於簡易,但仔細研讀、揣摩之後,便會嘆服於作者用詞的精當和寫作技巧的純熟老到。《新概念英語》語言最大的特點就是往往永看似乎平淡無奇的常用詞準確二傳神遞表達了豐富的意象。用「雅俗共賞」來形容是再適合不過了。
第二、三兩冊的課文,一般認為以幽默故事為主,適應了不同專業、愛好的學習者的閱讀口味。實際上,這些課文的題材是相當廣泛的,還涉及了社會、政治、人物、藝術、考古、科技和自然等方方面面。各篇課文的語言風格大體一致,即便是科技類文章行文也是活潑生動的,沒有多少刻板的學究氣。這些課文不僅宜於閱讀,還可以作為學習寫作的良好範本。第四冊的課文大多選自英文原著,語言難度加深,題材更加多樣,其中包括了羅素和邱吉爾等名家的作品。學完了第四冊,讀者便可以將精讀的學習告一段落,直接進入閱讀原著、名著的階段了。
《新概念英語》中許多篇章都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豐富的人文內涵。如第三冊第29課「Funny or Not」的作者指出幽默感於民族特性存在的關係,而某些滑稽故事對不同國家的人都能產生吸引力。這一點是文化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第50課「New Year Resolutions」以詼諧的語言講述了「我」早鍛鍊和讀書兩項計劃中途夭折的經歷,揭示了人性中的惰性、缺乏恆心的弱點,讀此文時想必多數人都會報之以會心的一笑。第19課「A Very Dear Cat」中的老太太為她被綁架的寵物貓償付了1000英鎊的贖金,故事看似輕鬆,卻凸顯出西方國家孤寡老人寂寞無依的社會現實。第四冊第20課「Man,the Unknown」和第46課「The Menance of Urban Explosion」評述了現代城市人口爆炸、生存環境嚴重惡化的問題。第7課「The Sporting Spirit」的作者認為競技性的現代體育運動並不利於增進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係,有時甚至會激發最野蠻的爭強鬥勝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