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證據表明閃電由宇宙射線引起而非雲層碰撞

2020-12-05 搜狐網
更多的證據證明閃電是由宇宙射線引起的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閃電是由於雲朵的碰撞而引起,但俄羅斯物理學家亞歷克斯-古列維奇(Alex Gurevich)和安納託利-克拉士丁(Anatoly Karashtin)最近提出更多的證據表明,閃電是因宇宙射線而引起。

  其實,早在1992年,古列維奇就提出了該理論,當時還引起了科學界激烈的辯論。據了解,至今,還沒有人真正揭開閃電形成的原因,最普遍的觀點則是,閃電是由雲層中的冰晶和冰雹相互碰撞而形成。但因雲層和其產生的閃電十分難預測,因此還沒有人能證明該理論的正確性。另一個理論則是古列維奇於20年前提出的,宇宙射線和水滴的碰撞,在雷雲中,形成了閃電。

  而現在古列維奇和他的同事又找到了新證據。

  據他們所述,進入雷雲的宇宙射線,使得雷雲中的空氣產生電離,進而便在周圍產生出許多懸浮的自由電子。已在雲層中的電場,則使自由電子帶有更高的能量。當空氣中的現有電子和水分子碰撞時,釋放出更多的電子,古列維奇將其稱之為高能量微粒的雪暴,最終產生一次「逃逸崩潰」,這种放電過程就是人們所認為的閃電。

  古列維奇和克拉士丁又測量並分析了閃電發生時,風暴雲層中的無線電波。結果,閃電即將發生前,的確有上百個,甚至是上千個電波出現。這再次證明了古列維奇的理論合理性。(尚力)

相關焦點

  • 閃電起因之謎終揭開 或因宇宙射線而非雲層碰撞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閃電是由於雲朵的碰撞而引起,但俄羅斯物理學家亞歷克斯-古列維奇(AlexGurevich)和安納託利-克拉士丁(AnatolyKarashtin)最近提出更多的證據表明,閃電是因宇宙射線而引起。
  • 宇宙射線解釋了引起閃電的電場
    關於產生電場的新的實時信息可以從宇宙射線雨通過雷暴時形成的無線電波中獲得。這是一個國際物理學家小組研究了射電望遠鏡在電暴期間記錄的數據後得出的結論。研究團隊看到了帶電粒子產生的無線電發射的變化,計算機模型表明這是由於雷雲中強電場的偏轉所致。
  • 宇宙射線解釋了引起閃電的電場
    關於產生電場的新的實時信息可以從宇宙射線雨通過雷暴時形成的無線電波中獲得。這是一個國際物理學家小組研究了射電望遠鏡在電暴期間記錄的數據後得出的結論。研究團隊看到了帶電粒子產生的無線電發射的變化,計算機模型表明這是由於雷雲中強電場的偏轉所致。據衛星成像顯示,全世界每秒鐘大約有40次閃電。雖然大部分是無害的,但是雷擊會損壞建築物,甚至會殺死人。
  • 閃電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有的科學家稱閃電是來源於宇宙
    閃電是如何產生的?傳統的解釋是閃電就是儲存在電場中的電荷放電。在雷雨雲中,冰粒子相互碰撞形成電場。大部分電荷帶負電,幾千米以下的地面產生正電。最終,兩者之間的空氣成為電離空氣,並傳導電荷,或者從雲層到雲層,或者從雲層到地面,從而形成閃電。但是這樣的解釋有一個缺陷。
  • 閃電只是地球自然現象?太陽也為此做出了貢獻
    圖 1香港附近,一場強烈的閃電風暴從雲層向大海襲來,太陽活動可能在此類雷擊中起到一定作用。圖 3日冕物質拋射,圖源Google那閃電呢?當這些帶電粒子有足夠的能量穿進地球大氣層的雲層形成區時,它們就能影響我們的天氣,科學家發現的證據表明,地球上的一些雷電或許是由這些通過太陽風到達地球的高能粒子所觸發形成的。
  • 宇宙射線的證據表明,阿爾卑斯山上升的速度超過了侵蝕速度
    一個由伯爾尼大學成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首次證明瑞士阿爾卑斯山正在繼續上升。由伯爾尼大學的成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地質學家小組首次發現,瑞士阿爾卑斯山的抬升速度比它們因侵蝕而降低的速度還要快,因此變得更高了。這些同位素是由宇宙射線形成的,承載著地球表面侵蝕的信息。阿爾卑斯山的侵蝕速度有多快?侵蝕是否比地殼隆升快,侵蝕是否依賴於降水?由伯爾尼大學的成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地質學家小組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能夠說明,侵蝕比隆起發生得更緩慢,尤其是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他們還可以表明侵蝕主要取決於地形的起伏和坡度,而降水和徑流沒有明顯的可識別的影響。
  • 厲害了我的閃電!竟然能引發核反應!!
    本周《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Photonuclear reactions triggered by lightning discharge稱,閃電能夠引發一項大氣核反應
  • 日本科學家最新發現:閃電時會產生放射性同位素
    閃電引起的核反應。例如,閃電可以產生高能的伽馬射線把14N原子核裡的中子移除出去,從而產生不穩定的13N同位素。同位素再衰變成中微子、正電子和穩定的13C原子核。最後,正電子和大氣分子中的電子湮滅產生一對有各自能量的伽馬射線。
  • 雲層上空也有閃電
    最近,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在雲層上方、向上炸裂的閃電。    根據從雷暴上方拍攝到的幾百張照片分析,這種閃電有粉紅色、血紅色及深蘭色等,其中血紅色閃電可以上竄到距地球表面六十英裡的高空。
  • 金星上有閃電?神秘閃光或將解開謎題
    之前,從探測器探測到的電磁脈衝,到地球上觀測到的光點,有許多挑動人心的證據暗示金星上存在閃電。但每次,科學家們都質疑這些信號是來自閃電還是其他來源,比如深空的宇宙射線閃光,或科學儀器本身發出的幹擾。為鑑定這次閃光的來源,天文學家們希望能觀測到下一次閃光。Noam Izenberg(未參與本研究)稱:「這非常有趣,他們正在努力排除其他東西。但是,再見到一次就能證明了。」
  • 晴天霹靂之謎被破解 移動雲層造就閃電雷擊
    據美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科學家聲稱他們通過電腦模型最終知道了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如何逃避孕育它的暴風雲,最終形成了天下的不測風雲。 此理論首次解釋了所有不同類型的閃電的存在,從常規的雲對地閃電到巨大的「噴射閃電」再到晴天霹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傑裡米·羅賽特說:「先前的理論很難解釋為何閃電會逃離雲層。」
  • 「朱諾號」宇宙飛船捕捉到了木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閃電畫面
    雖然之前的任務表明,木星上的閃電出現在可見雲層下方28至40英裡處的風暴中,但新拍攝的畫面表明情況並非如此。美國宇航局「朱諾號」輻射監測調查負責人海蒂·貝克爾解釋說:「朱諾號對雲層頂部的近距離飛越讓我們看到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更小、更淺的閃光——它們來自於木星大氣層中比之前假設的高得多的高度。」
  • 最新研究:木星存在怪異的閃電和冰雹
    NASA朱諾號探測器觀測顯示,木星大氣層中有更小更淺的閃電現象,表明木星閃電和冰雹形成於較淺的大氣層。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木星存在閃電和冰雹,但這些現象完全不同於地球上我們熟知的閃電和冰雹。  依據近期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木星淺層閃電並非像地球閃電源於水雲層,而是由富含水和氨的雲層產生的。
  • 南極1.6km冰下埋數千探測器尋宇宙射線來源
    當宇宙射線和這種粒子和南極洲冰雪中的原子發生碰撞時,會產生轉瞬即逝的藍光閃爍,這些探測器極度敏感,可以記錄下這些閃光。通過對撞擊產生的閃光特徵的記錄,探測器能夠鎖定它們的運行路徑,從而幫助科學家確定它們到底來自銀河系中的什麼方位。
  • 雲層中的生命形式?科學家發現了金星存在生命的證據
    但是現在,令人驚訝的是,麻省理工學院(MIT),卡迪夫大學等多個大學的科學家已經觀察到我們另一個更近的行星鄰居,金星的雲層中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由卡迪夫大學的簡·格裡夫斯領導的研究小組在金星的大氣層中檢測到了磷化氫的光譜或光學特徵。而MIT的科學家之前曾表明,如果在一個巖石行星上發現了這種有毒的氣體,那麼它只能由那裡的活生物體產生。
  • 5種最怪異的閃電,你見過哪些
    精靈閃電(Sprites)這些怪異的小閃電幾乎和童話中虛構的生物一樣神秘。精靈閃電是紅色的,水母狀的電流爆發,在雷暴上方舞動,開始時是光球,然後開始向下流動。它們似乎是由雷雨雲下面射出的閃電引起的,造成了雷雨雲上面的電荷不平衡。
  • 水星是由什麼製成的?
    在巖石行星形成之後不久,太陽系的早期是暴力的,不斷的碰撞,並且水星條件保留了許多這些影響的證據。當NASA的MESSENGER軌道器在2008年訪問這個星球時,它成為第一個瞥見Caloris盆地全面擴散的太空船,這是太陽系中最大和最年輕的撞擊特徵之一。
  • 義大利出現「紅色幽靈閃電」,如一座城市般大小,成因至今不明
    閃電是帶電雲層中的放電現象,它可以在不同電壓和電荷的雲層間放電,也可以在雲層和地面之間放電,無論是哪一种放電都會形成閃電現象,體現為耀眼的白色光芒,實際上它是電流經過空氣後將部分氣體分子電離並瞬間膨脹導致的爆炸現象,通常它都是發生在雲層中間或下方,但是紅色精靈閃電卻發生在雲層的上方。
  • 超級閃電為什麼會多發於海洋上?新研究表明,閃電強弱與鹽分有關
    關於閃電,一直有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超過90%的閃電發生在大陸的上空,但是發生在海洋的閃電通常會更加強烈。例如罕見的「超級閃電」,它比普通閃電的亮度要高出100或1,000倍,並且更加強大。為什麼閃電發生在海洋要比陸地更亮更強呢?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也是一直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