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木星存在怪異的閃電和冰雹

2020-08-13 新浪探索

NASA朱諾號探測器觀測顯示,木星大氣層中有更小更淺的閃電現象,表明木星閃電和冰雹形成於較淺的大氣層。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木星存在閃電和冰雹,但這些現象完全不同於地球上我們熟知的閃電和冰雹。

  依據近期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木星淺層閃電並非像地球閃電源於水雲層,而是由富含水和氨的雲層產生的。

  科學家展示了木星雷暴如何產生意想不到的天氣現象,並形成特殊冰雹——「mushballs」,這些泥狀球體落到木星表面,並將氨輸送到木星深層。

  行星科學家幾十年前就知道木星上存在閃電,他們認為這是由地球上類似的條件產生的,也就是在接近冰點的溫度下由水雲形成。要做到這一點,木星風暴必須在雲層頂部之下45-65千米的高度形成,然而,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觀測顯示,木星大氣層中出現更小、更淺的閃電現象,表明木星的閃電和冰雹形成於較淺的大氣層。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家海蒂·貝克爾和同事提出了合理解釋——木星高層大氣將水冰晶釋放至水雲層之上25千米位置,冰晶會在較高海拔與氨接觸,形成氨-水混合物,在這一高度下,溫度達到零下88攝氏度,但是氨氣會融化冰。

  貝克爾在噴氣推進實驗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稱,在這一高度,氨就像一種防凍劑,能夠降低水冰的融點,促使氨-水液體雲的形成。在這種最新狀態下,下降的氨-水液滴會與上升的水-冰晶體碰撞,從而使雲層帶電。這是一個巨大的驚喜,因為氨水雲並不存在於地球。

  這個解釋似乎解決另一個與木星相關的謎團——大氣層缺失氨產生不均勻縫隙,之前科學家認為大氣層中缺少氨是由降雨造成的,在降雨過程中,氨和水的溼混合物沉澱到木星表面之下。然而,這種科學假設並不奏效,因為假設的降雨量無法與「朱諾號」微波輻射計的觀測結果相匹配,該輻射計可探測到大氣層耗盡缺失的氨。

  《地球物理研究新期刊》描述了最新解釋理論,之前科學家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是該理論稱降雨並非木星大氣層氨缺失的原因,而是提出一種不同類型的降水——冰雹。

  研究人員提出的「mushballs」冰雹是由水和氨構成的,這與地球大氣層形成的冰雹類似,最初mushballs體積較小,在強風作用下體積不斷增大。最終,這些黏糊糊的球體變得較重,最終降落到木星表面,在較溫暖的溫度下蒸發消失。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斯科特·博爾頓和西南研究所的朱諾·派指出,事實證明,氨並沒有消失,它只是偽裝起來,通過與水混合來隱藏自己。

  所以揭曉氨消失的區域,最新理論還解釋了氨在木星大氣層不均勻分布的現象。由一項科學發現推斷出另一項科學發現,這真得太酷了!一些科學努力看上去可能是多餘或者無用的,但正如這兩篇論文的內容,我們並不總是知道科學證據會將我們引向何處。(葉傾城)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精靈閃光」和「怪異閃電」可能正在照亮木星大氣層
    根據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太空飛行器收集的數據,一項新發表的研究顯示,被稱為「精靈閃光」(sprites)和「怪異閃電」(elves)的大氣現象可能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據悉,這些短暫的光顯示在地球上表現為強烈的閃電風暴之上,並且只存在幾毫秒就消失了。
  • 淺層閃電和糊狀冰雹:木星上的猛烈風暴比我們想像的更奇怪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木星上確實存在閃電和冰雹,但它們與我們所熟悉的地球上的閃電和冰雹根據本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最新研究,木星上的淺層閃電並不是像地球上那樣來自於水雲,而是由富含水和氨的雲產生的。在一項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相關研究中,科學家們展示了這些雷暴是如何以冰雹或「蘑菇球」的形式產生意想不到的天氣的。
  • 新研究顯示大氣現象「精靈閃光」和「怪異閃電」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
    「精靈閃光」和「怪異閃電」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根據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太空飛行器收集的數據,一項新發表的研究顯示,被稱為「精靈閃光」(sprites)和「怪異閃電」(elves)的大氣現象可能正在壯觀地照亮木星的上層雲層。
  • NASA朱諾任務數據揭示木星大氣層中存在淺層閃電
    美國宇航局目前有一個圍繞木星運行的太空飛行器,名為朱諾號。最近從朱諾號收集到的數據表明,這顆巨大的行星上存在著一種被稱為 "淺層閃電 "的現象。這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放電形式,源於含有氨水溶液的雲層。地球上的閃電源於含有水的雲層。
  • 新發現木星有藍色閃電,如「跳舞的精靈」,最強是地球閃電上萬倍
    閃電是地球上的常見自然現象,是帶電雲層產生的放電現象,那麼在其他星球上也有閃電嗎?其實閃電並非罕見,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上看不到閃電現象,因為它就沒有大氣層,其他七顆行星上都是存在閃電現象的。太陽系最強的閃電現象存在於木星上,科學家認為木星上大型閃電的電流強度相當於地球上最強閃電能量的
  • 「朱諾號」宇宙飛船捕捉到了木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閃電畫面
    雖然之前的任務表明,木星上的閃電出現在可見雲層下方28至40英裡處的風暴中,但新拍攝的畫面表明情況並非如此。研究人員認為,木星強烈的雷暴將冰晶拋向了木星大氣層的高空,在木星雲層上方16英裡處。在那裡,冰晶遇到氨蒸汽融化了冰,形成了新的氨-水溶液。
  • 木星上的閃電
    長期以來,木星上面是否存在閃電的問題一直是一個謎。1979年3月美國航天局的旅行者一號衛星飛掠木星,證明了科學家們長期猜測的木星閃電確實存在。但是,旅行者一號探測器發現木星上閃電的無線電信號與地球上的閃電相比有所不同。從那時開始,科學家們開始思考木星閃電的起源問題。
  • 「朱諾號」看見木星閃電現象
    NASA亮點追蹤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對木星的最新研究結果。在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的大氣上層,出現閃電現象,如「精靈」在跳舞。該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27日《地球物理研究期刊:行星》上。此前,科學家曾預測這些明亮的、超快的閃光也應該存在於木星巨大的旋轉大氣層中,但其存在仍然僅限於理論中。在2019年夏天,研究人員利用「朱諾號」上紫外線光譜儀(UVS)的數據,意外發現一條明亮、狹窄的紫外線輻射條紋在瞬間消失。該論文的主要作者賈爾斯說:「紫外線光譜儀是用來觀測木星南北極美麗極光的。
  • 揭秘木星:朱諾號最新發現
    圖像處理:Gerald Eichstädt自2016年7月以來,朱諾號木星探測器一直在收集有關這顆天然氣態巨行星內部的數據。其最新發現涉及到木星大氣中的「熱點」。二十五年前,NASA在歷史上首次將探測器發送到木星的大氣層中,對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進行探測。
  • 冰雹雲中的閃電活動特徵
    入汛以來北京雷雨不斷,6月11日凌晨房山區琉璃河鎮更是遭遇冰雹災害,冰雹持續時間40分鐘,最大直徑3釐米。房山區琉璃河鎮中東部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冰雹災害致農業受災面積約2.1萬畝,果品類絕收面積較大,糧食作物、蔬菜減產嚴重。
  • 朱諾距地球7億千米深空,發現從未見過畫面,閃電精靈正穿過木星
    旅行者1號和2號在1979年先後掠過木星,發現了木衛一的火山正在噴發,木衛二上存在大量的水冰!木星南北極風暴極其複雜與混亂,兩極都存在直徑數百公裡的氣旋,還有綿延數千公裡的神秘天氣現象,甚至朱諾的科學團隊都無法識別!另外兩極還存在完全不同於地球形式的極光,甚至還有紫羅蘭顏色的極光!
  • NASA首發木星雷暴動畫,仿佛科幻片裡的世界末日
    就在當地時間8月6日,負責朱諾號探測器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的木星閃電研究成果,主要作者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Heidi Becker。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相信,木星大氣中的雷電和地球沒有什麼不同。但朱諾號探測器的觀測告訴我們:二者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
  • 屏住呼吸,NASA首發木星雷暴動畫,仿佛科幻片裡的世界末日
    就在當地時間8月6日,負責朱諾號探測器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的木星閃電研究成果,主要作者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Heidi Becker。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相信,木星大氣中的雷電和地球沒有什麼不同。但朱諾號探測器的觀測告訴我們:二者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
  • NASA的朱諾號飛船在木星的大氣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Juno)太空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中發現了一些驚人的奇特現象,包括奇異的閃電和泥濘的冰雹「蘑菇」。朱諾發現了一種不尋常的閃電形式,它不是由水雲形成的,就像地球上的閃電一樣,而是由氨水溶液形成的。這種「淺閃電」在木星的大氣層中產生火花,產生閃光,然後由朱諾的Stellar Reference Unit相機拍攝。
  • 研究發現:木星可能擁有地球外從未見過的大氣「精靈閃電」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1月2日發表了題為《木星可能擁有在地球之外從未被看到過的大氣「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是當閃電改變風暴上方大氣層中的電磁環境時所形成的兩種大氣光亮。在地球上,這些電磁幹擾會導致上層大氣中的氮分子發出短暫的紅色光輝。
  • 英文早點 | 2018年12月25日:木星上存在閃電
    木星上存在閃電「Great dancers are not great because of their technique
  • 木星的「星空」,太陽的耀斑,誰是最美封面?
    自從1979年NASA的「旅行者號」第一次看到了木星的閃電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木星的閃電與地球的閃電很相似。但「朱諾號」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太尋常的閃電。最近發表於《自然》上的一篇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了木星上一種意想不到的放電形式——「淺層閃電」。這種淺層閃電來自含有氨-水溶液的雲,而地球上的閃電來自水雲。 眾所周知,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也就是說,它的表面由大量氣體構成。
  • 木星發生藍色閃電,像「精靈」在跳舞,威力是地球閃電的上萬倍!
    在炎熱的夏季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暴雨,當暴雨傾盆而下的時候,也會伴隨著數道閃電,閃電是地球上常見的自然現象,其他的星球也會出現暴雨和閃電嗎?實際上閃電並不是地球的專屬,在八大行星中,雖然只有水星是沒有閃電現象的,但是其他的7顆行星都會產生閃電。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上發現奇異的氨水雲閃電
    ,可能是被木星風暴從雲層下方帶上雲頂的冰晶,這些冰晶可以與雲頂的氨水雲一起製造出閃電。Gerald Eichstadt / Sean Doran / MSSS / SwRI / JPL-Caltech / NASA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木星上,閃電並不罕見。閃電大多發生在大氣的中下層,發生在冰晶和水滴能夠形成的地方。冰晶和水滴劇烈摩擦能夠使雲團帶電。
  • 「朱諾號」在木星上看見閃電現象,NASA:猶如「精靈」在跳舞
    ,最大的一顆行星,就是木星了,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很多研究也認為,木星在太陽系演化的過程中,一直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說起來,木星和太陽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不過,由於木星的質量太小了,導致木星沒有辦法變成一顆恆星,否則,太陽系也將由單星系統變成雙星系統了,這樣一來,如今的太陽系,也將大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