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諾號」宇宙飛船捕捉到了木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閃電畫面
雖然之前的任務表明,木星上的閃電出現在可見雲層下方28至40英裡處的風暴中,但新拍攝的畫面表明情況並非如此。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探測器捕捉到了木星上閃電的精彩畫面(圖片:美國宇航局)研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矮行星是一個「
-
NASA的朱諾號飛船在木星的大氣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Juno)太空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中發現了一些驚人的奇特現象,包括奇異的閃電和泥濘的冰雹「蘑菇」。朱諾發現了一種不尋常的閃電形式,它不是由水雲形成的,就像地球上的閃電一樣,而是由氨水溶液形成的。這種「淺閃電」在木星的大氣層中產生火花,產生閃光,然後由朱諾的Stellar Reference Unit相機拍攝。
-
朱諾距地球7億千米深空,發現從未見過畫面,閃電精靈正穿過木星
朱諾號探測器正在距離地球5億千米的深空執行任務,它是一個木星探測器,自2016年7月5日進入木星軌道以來,一直都在兢兢業業的工作著,在這個崗位上5年多來,它有太多的令人驚訝的發現!,它們出現在木星閃電的上方,出現時間僅僅數毫秒,從朱諾的視角來看,甚至就像一隻恐怖的木星生物在大氣層內上下穿梭!
-
木星上的閃電
長期以來,木星上面是否存在閃電的問題一直是一個謎。1979年3月美國航天局的旅行者一號衛星飛掠木星,證明了科學家們長期猜測的木星閃電確實存在。但是,旅行者一號探測器發現木星上閃電的無線電信號與地球上的閃電相比有所不同。從那時開始,科學家們開始思考木星閃電的起源問題。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上探測到了什麼?
NASA的朱諾探測器開始了為期20個月環繞木星的探測任務,希望能對這個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更進一步了解。
-
淺層閃電和糊狀冰雹:木星上的猛烈風暴比我們想像的更奇怪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木星上確實存在閃電和冰雹,但它們與我們所熟悉的地球上的閃電和冰雹根據本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最新研究,木星上的淺層閃電並不是像地球上那樣來自於水雲,而是由富含水和氨的雲產生的。在一項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相關研究中,科學家們展示了這些雷暴是如何以冰雹或「蘑菇球」的形式產生意想不到的天氣的。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極光裡的新發現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於2016年7月5日抵達木星,研究木星極光現象一直是「朱諾」號探測器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在分析了探測器儀器收集到的數據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以下取其英文縮寫:JHUAPL)的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木星強大的磁暴與地球上的磁暴有著不同的來源。這項研究詳細闡述了這些發現。
-
最新研究:木星存在怪異的閃電和冰雹
NASA朱諾號探測器觀測顯示,木星大氣層中有更小更淺的閃電現象,表明木星閃電和冰雹形成於較淺的大氣層。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木星存在閃電和冰雹,但這些現象完全不同於地球上我們熟知的閃電和冰雹。 依據近期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木星淺層閃電並非像地球閃電源於水雲層,而是由富含水和氨的雲層產生的。
-
NASA朱諾任務數據揭示木星大氣層中存在淺層閃電
美國宇航局目前有一個圍繞木星運行的太空飛行器,名為朱諾號。最近從朱諾號收集到的數據表明,這顆巨大的行星上存在著一種被稱為 "淺層閃電 "的現象。這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放電形式,源於含有氨水溶液的雲層。地球上的閃電源於含有水的雲層。
-
朱諾將入軌木星:飛行5年之久的朱諾探測器到底是啥?
由於朱諾採用的是大橢圓軌道,在其運行時有時候會距離木星很遠,有時候則會很近,因此絕大部分的科學探測任務將在軌道上最接近木星的大約3個小時內進行,當然在軌道上其他位置時也會進行校準、一些遠距離觀測以及磁場探測等科學探測工作。
-
天文學家終於揭開木星上的閃電之謎!!!
美國宇航局派出的旅行者1號(Voyager 1 )宇宙飛船穿越太陽系時, 發現木星確實產生了閃電,但並不產生科學家所熟知的地球閃電帶有的無線電信號。現而今,美國宇航局終於知道了其中之謎。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描述了如何從朱諾(Juno)探測器得到數據,從而解開了木星神奇的閃電之謎。
-
奇怪,木星閃電的起因竟和地球上的幾乎一樣
基於朱諾木星照片製作的木星北半球閃電分布藝術想像圖NASA / JPL-加州理工學院 / 西南研究所 / 朱諾相機人們一直以為,木星上的閃電和地球上的很不一樣。1979年旅行者1號的飛掠,讓人們對木星閃電的成因產生了懷疑。因為探測器在無線電波段上收到的閃電信號和地球閃電產生的信號特徵不一致。但根據近日《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木星閃電實際上和地球閃電大同小異。這一發現是由朱諾探測器作出的。
-
噓……朱諾看到了木星上的精靈和小鬼
這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出現在雷暴雲的上方,形狀變化多端,由雲底和地面的正極閃電(電子向上傳遞)誘發。色彩上一般有紅橙和藍綠這兩個範圍,下端像長了觸鬚,上端看似弧狀。不過木星那湍急的大氣層,住些精靈小鬼也不奇怪!敲個黑板,本文女二號,米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羅西尼童鞋(Rohini Giles)在上周二(10月27日)向大家介紹了朱諾的發現。從2016年8月至2020年7月,朱諾一共看到了11次紫外閃光呢!首先,它們不可能自發放電。
-
朱諾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ASKEW
圖片版權:NASA/JPL-Caltech/SwRI/MSSS/Betsy Asher Hall/Gervasio Robles在最近的一次測試中,探測器成功地提供了地球內部最詳細的數據。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它了解到木星強大的磁場是askew,它在北半球和南半球有不同的模式。這些發現在10月18日在猶他州普羅沃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部第48次會議上發表。
-
美國發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 2016年抵達
除此之外,朱諾探測器上搭載的"極區磁場探測設備包"中還包括朱諾高能粒子探測器(JEDI),木星極光分布實驗設備(JADE),紫外分光計(UVS)以及一臺無線電和等離子體波實驗設備(WAVES)。公眾教育計劃作為公眾教育計劃的一部分,朱諾探測器還將攜帶3個樂高玩偶一起飛向木星,這三個小人分別是羅馬神話中的天神朱庇特(註:Jupiter,即英語中的木星),朱庇特的妻子朱諾(Juno,即探測器的名字),以及義大利著名天文學家伽利略,他對木星的觀測做出過重要的開創性貢獻,包括發現了木星的4顆最大的衛星,
-
木星的「星空」,太陽的耀斑,誰是最美封面?
朱諾號」,我們進入了木星的高海拔雷電風暴之旅。蘑菇「綁架」了氨水,木星上也有閃電 自從1979年NASA的「旅行者號」第一次看到了木星的閃電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木星的閃電與地球的閃電很相似。但「朱諾號」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太尋常的閃電。最近發表於《自然》上的一篇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了木星上一種意想不到的放電形式——「淺層閃電」。這種淺層閃電來自含有氨-水溶液的雲,而地球上的閃電來自水雲。 眾所周知,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也就是說,它的表面由大量氣體構成。
-
「最新Nature封面」與月球不同,木星的黑暗面不是真黑,還有閃電
有顏值·有故事·有知識木星閃電NatureCover_584_7819封面顯示了藝術家對木星暗面高空風暴產生的微小閃電的印象。以前,在木星上曾觀察到過「超強閃電」,但在本周的刊物中,海蒂·貝克爾(Heidi Becker)和她的同事們展示了來自NASA朱諾(Juno)太空飛行器上恆星參考單元相機的光學數據,該數據揭示了與地球上標準閃電具有可比性的閃光。 該團隊確定了僅持續5.4毫秒的閃爍,而兩次閃爍之間的時間間隔為數十毫秒。 觀測到的閃速比以前看到的高出一個數量級。
-
木星上也有水?來看看NASA「朱諾號」探測器的最新發現
木星很可能是第一個形成的行星,並且它包含了大部分沒有被太陽吸收的氣體和塵埃。關於它的形成理論是根據地球所吸收的水量而決定。水的豐富度同樣對這個氣態巨行星的氣象(氣流如何在木星上流動)和內部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儘管由旅行者號和其他探測器在木星上所探測到的閃電——一種典型的由水氣引起的現象——暗示著水的存在,但對木星大氣層深處的水的量的準確估計仍是難以做到的。
-
「朱諾」探測器飛行5年成功進入木星軌道 探索木星未解之謎
即使存在防護設施,拍照相機也將在環繞木星7周後失效。「朱諾」號此次還將攜帶磁強計、微波輻射計、高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設備對木星進行觀測研究。朱諾在神話裡是朱庇特的妻子,據說朱庇特喜歡惡作劇,用雲霧把自己隱蔽起來,而他的妻子朱諾是唯一能透過迷霧看到他真身的神。這也是今天全世界關注的主角:朱諾探測器名字的由來,NASA希望朱諾號能為人類能一窺木星的本質。 到了2016年6月底,朱諾號今日木星的引力範圍,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
木星探測器朱諾背後的航天工程奇蹟:飛了59個月,只晚1秒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7月4日是美國的獨立日,今年美國人民除了歡度國慶日外,還有一件值得他們驕傲和自豪的事,那就是NASA發送的朱諾太空探測器成功進入木星軌道。除此之外,這個NASA花重金打造的人造探測器還創下兩個第一:第一個太陽能驅動的奔向木星的探測器;第一個繞著木星兩極軌道飛行的人造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