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閃電和糊狀冰雹:木星上的猛烈風暴比我們想像的更奇怪

2020-08-19 知新了了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木星上確實存在閃電和冰雹,但它們與我們所熟悉的地球上的閃電和冰雹,卻是完全不同。

根據本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最新研究,木星上的淺層閃電並不是像地球上那樣來自於水雲,而是由富含水和氨的雲產生的。

在一項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相關研究中,科學家們展示了這些雷暴是如何以冰雹或「蘑菇球」的形式產生意想不到的天氣的。這些泥濘的球體落入這個氣體巨星的體內,將氨輸送到它的深層。

行星科學家們幾十年前就知道木星上的閃電,他們認為木星閃電是由地球上類似的條件造成的,也就是在接近冰點的溫度下由水雲形成。然而,要做到這一點,這些風暴必須在木星雲層頂部以下28至40英裡(45至65公裡)的高度形成。但問題是,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探測器所做的觀察顯示,木星大氣層中出現了更小、更淺的閃光,而這些閃光在木星的大氣層中顯得相當高。

在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對這種明顯的不一致性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在較深的大氣層,風暴會將水冰晶拋向高層,在這個氣體巨星的水雲上方約16英裡(25公裡)處。然後,冰晶在更高的高度與氨接觸,形成氨水混合物。在這個高度上,溫度達到-126華氏度(-88攝氏度),但是氨水會融化進入的冰。

科學家解釋說:「在這樣的高度,氨就像防凍劑一樣,降低了水冰的熔點,並形成了含有氨—水液體的雲。」在這種新的狀態下,落下來的氨—水液滴會與上升的水—冰晶碰撞,從而使雲帶電。這是一個巨大的驚喜,因為氨水雲並不存在於地球上。」

這個解釋似乎還解決了另一個與木星有關的謎團:氨缺失的不均勻縫隙。科學家們先前認為,缺少氨是由雨水造成的,在降雨中,氨和水的溼混合物沉澱到更深的地方。然而,這種情況的計算並不奏效,因為假設的降雨不會降得足夠深,無法與朱諾的微波輻射計的觀測結果相匹配,後者探測到了耗盡的氨。



另外,在《地球物理研究新期刊》中描述的一種新解釋表明,科學家們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是,這篇新論文並沒有援引降雨作為原因,而是提出了一種不同類型的降水:冰雹。

這些被研究人員稱為「蘑菇球(mushballs)」的冰雹,是由水和氨製成的。與冰雹在地球大氣中形成的方式類似,蘑菇球最初是小種子,在強風的作用下不斷增大。最終,這些黏糊糊的球體變得太重,落到下面的深層,在更高的溫度下蒸發。

科學家們最終確認,事實證明,氨實際上並沒有丟失;它只是在偽裝的情況下通過與水混合而向下輸送。因此,除了顯示缺失的氨的去向之外,新理論還解釋了缺失氨在木星大氣中分布不均的原因。

這次,由一項科學發現引出另一項科學發現,真是太酷了!一些科學努力可能看起來是多餘的或放縱的,但正如這兩篇論文所表明的那樣,我們並不總是知道它們會把我們引向何方。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木星存在怪異的閃電和冰雹
    NASA朱諾號探測器觀測顯示,木星大氣層中有更小更淺的閃電現象,表明木星閃電和冰雹形成於較淺的大氣層。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木星存在閃電和冰雹,但這些現象完全不同於地球上我們熟知的閃電和冰雹。  依據近期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木星淺層閃電並非像地球閃電源於水雲層,而是由富含水和氨的雲層產生的。
  • NASA朱諾任務數據揭示木星大氣層中存在淺層閃電
    美國宇航局目前有一個圍繞木星運行的太空飛行器,名為朱諾號。最近從朱諾號收集到的數據表明,這顆巨大的行星上存在著一種被稱為 "淺層閃電 "的現象。這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放電形式,源於含有氨水溶液的雲層。地球上的閃電源於含有水的雲層。
  • 木星上奇怪的風暴
    風暴類似於地球上的颶風。但是,在我們的星球上,颶風不會像五星或六邊形那樣聚集在極點,並以五邊形或六邊形的形狀互相纏繞。現在,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教授安迪·英格索爾(Andy Ingersoll)的實驗室中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為什麼木星的風暴表現得如此奇怪。
  • 「朱諾號」宇宙飛船捕捉到了木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閃電畫面
    雖然之前的任務表明,木星上的閃電出現在可見雲層下方28至40英裡處的風暴中,但新拍攝的畫面表明情況並非如此。美國宇航局「朱諾號」輻射監測調查負責人海蒂·貝克爾解釋說:「朱諾號對雲層頂部的近距離飛越讓我們看到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更小、更淺的閃光——它們來自於木星大氣層中比之前假設的高得多的高度。」
  • 新發現木星有藍色閃電,如「跳舞的精靈」,最強是地球閃電上萬倍
    閃電是地球上的常見自然現象,是帶電雲層產生的放電現象,那麼在其他星球上也有閃電嗎?其實閃電並非罕見,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上看不到閃電現象,因為它就沒有大氣層,其他七顆行星上都是存在閃電現象的。太陽系最強的閃電現象存在於木星上,科學家認為木星上大型閃電的電流強度相當於地球上最強閃電能量的
  • 木星的「星空」,太陽的耀斑,誰是最美封面?
    朱諾號」,我們進入了木星的高海拔雷電風暴之旅。但「朱諾號」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太尋常的閃電。最近發表於《自然》上的一篇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了木星上一種意想不到的放電形式——「淺層閃電」。這種淺層閃電來自含有氨-水溶液的雲,而地球上的閃電來自水雲。 眾所周知,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也就是說,它的表面由大量氣體構成。
  • 揭秘木星:朱諾號最新發現
    為了更好地了解其中某一層大氣,我們需要到雲層的下方進行探測。最近完成了第29次近距離飛越木星的朱諾號就在進行這樣的探測。太空飛行器的觀測結果為我們揭示古老的謎團提供了思路,也提出了新的問題——不僅僅是關於木星,而且也關於所有氣態巨行星的世界。」該延時攝影片段顯示了從2017年2月到2020年11月木星南極的氣旋的運動。
  • 閃電風暴突襲杭州紹興局部冰雹,權威預報:明天還有
    3月21日下午,似乎看起來我國中東部的天氣還比較平靜,但實際上,天氣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平靜了,下午14點15分,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湖北安徽浙江一線開始有白亮突起的雲團出現,這其實就是正在猛烈發展的強對流雲團,給不少地方帶來雷暴大風短時強降雨甚至是冰雹天氣!
  • 「朱諾號」拍攝木星新照 大氣層產生淺層閃電
    8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新影像,捕捉到木星大氣層特有的「蘑菇球」雲層,並產生了淺層閃電的現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8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新影像,捕捉到木星大氣層特有的「蘑菇球」雲層,並產生了淺層閃電的現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來源:中新網
  • 奇怪,木星閃電的起因竟和地球上的幾乎一樣
    基於朱諾木星照片製作的木星北半球閃電分布藝術想像圖NASA / JPL-加州理工學院 / 西南研究所 / 朱諾相機人們一直以為,木星上的閃電和地球上的很不一樣。1979年旅行者1號的飛掠,讓人們對木星閃電的成因產生了懷疑。因為探測器在無線電波段上收到的閃電信號和地球閃電產生的信號特徵不一致。但根據近日《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木星閃電實際上和地球閃電大同小異。這一發現是由朱諾探測器作出的。
  • 屏住呼吸,NASA首發木星雷暴動畫,仿佛科幻片裡的世界末日
    就在當地時間8月6日,負責朱諾號探測器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的木星閃電研究成果,主要作者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Heidi Becker。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相信,木星大氣中的雷電和地球沒有什麼不同。但朱諾號探測器的觀測告訴我們:二者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
  • NASA首發木星雷暴動畫,仿佛科幻片裡的世界末日
    就在當地時間8月6日,負責朱諾號探測器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的木星閃電研究成果,主要作者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Heidi Becker。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相信,木星大氣中的雷電和地球沒有什麼不同。但朱諾號探測器的觀測告訴我們:二者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
  • NASA的朱諾號飛船在木星的大氣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Juno)太空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中發現了一些驚人的奇特現象,包括奇異的閃電和泥濘的冰雹「蘑菇」。朱諾發現了一種不尋常的閃電形式,它不是由水雲形成的,就像地球上的閃電一樣,而是由氨水溶液形成的。這種「淺閃電」在木星的大氣層中產生火花,產生閃光,然後由朱諾的Stellar Reference Unit相機拍攝。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上發現奇異的氨水雲閃電
    ,可能是被木星風暴從雲層下方帶上雲頂的冰晶,這些冰晶可以與雲頂的氨水雲一起製造出閃電。Gerald Eichstadt / Sean Doran / MSSS / SwRI / JPL-Caltech / NASA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木星上,閃電並不罕見。閃電大多發生在大氣的中下層,發生在冰晶和水滴能夠形成的地方。冰晶和水滴劇烈摩擦能夠使雲團帶電。
  • 朱諾距地球7億千米深空,發現從未見過畫面,閃電精靈正穿過木星
    美國西南研究院的朱諾號首席研究員史考特·博爾頓稱,朱諾號粉碎了我們對木星的想像,它帶給我們對木星的認識是此前探測器所未能給予的,並且還遠遠超出了預料,相信木星還將帶給大家驚喜!木星大氣層的「精靈」:閃電風暴2020年10月27日,NASA在官網上公布了朱諾在木星大氣層中觀測到的神秘閃電風暴現象,這是首次在另一個行星上觀測到明亮、不可預測且極其短暫的閃電現象(瞬態發光事件或TLE)。NASA科學家認為這些明亮的閃光事件同樣應該存在於木星巨大的紅斑內部,當然這還需要進一步觀測研究。
  • 天文學家終於揭開木星上的閃電之謎!!!
    美國宇航局派出的旅行者1號(Voyager 1 )宇宙飛船穿越太陽系時, 發現木星確實產生了閃電,但並不產生科學家所熟知的地球閃電帶有的無線電信號。現而今,美國宇航局終於知道了其中之謎。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描述了如何從朱諾(Juno)探測器得到數據,從而解開了木星神奇的閃電之謎。
  • 令人驚訝的高解析度木星影像揭示了其狂野風暴的秘密
    但我們又陷入了另一個謎題,以一種令人驚奇的方式,木星的近紅外和光學圖像通過強大的雙子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了。這包括彎曲環繞在大紅斑邊緣的一條線,是一個目前比整個地球還要大點的永久風暴。在之前的風暴中有見到過類似的特徵,但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可見光觀測無法區分偏暗的雲物質和木星溫暖的內部覆蓋的更薄的雲層,所以它們的特性仍是個謎,」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格倫.奧頓說到。
  • 木星上的閃電
    長期以來,木星上面是否存在閃電的問題一直是一個謎。1979年3月美國航天局的旅行者一號衛星飛掠木星,證明了科學家們長期猜測的木星閃電確實存在。但是,旅行者一號探測器發現木星上閃電的無線電信號與地球上的閃電相比有所不同。從那時開始,科學家們開始思考木星閃電的起源問題。
  • 地球有閃電,那其他星球有閃電嗎?看完恍然大悟
    觀察風暴則是我的最愛,沒有什麼比親眼看著一場溫暖的夏季風暴從地平線席捲而來更美的事兒了---那閃電的束束光紋穿雲而過,隆隆咆哮的驚雷震撼大地。擁有如此複雜的大氣成分,獨特的氣候及地質特徵,地球氣候才成如今我們了解的那般獨一無二。可是,我們也知道,其它星球同樣有大氣層,而這對於它們的氣候又意味著什麼呢?比如,天王星上有颶風嗎?金星上有洪水嗎?土星上有雷暴嗎?
  • 望遠鏡和天文臺與朱諾合作,太陽系最強風暴探測,在5億英裡木星
    ,對太陽系中最強大的風暴進行探測,這場風暴發生在超過5億英裡之外的木星上。,雷鋒從底部到頂部達到40英裡--比地球上典型的雷鋒高五倍--強大的閃電比地球上最大的「超級閃電」更有三倍的能量。就像地球上的閃電一樣,木星的閃電就像無線電發射器一樣,在天空中閃爍時發出無線電波和可見光。每隔53天,朱諾就會跑到風暴系統上空,探測被稱為「閃電」和「哨聲」的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甚至可以用來繪製閃電的地圖,即使是在地球的白天,也可以從看不到閃光的深雲上。哈勃望遠鏡和雙子座從遠處觀察地球,捕捉到高解析度的全球視野,這是解釋朱諾近距離觀測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