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和天文臺與朱諾合作,太陽系最強風暴探測,在5億英裡木星

2020-08-28 趙雲皓



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和位於夏威夷的雙子座地面天文臺已經與朱諾宇宙飛船合作,對太陽系中最強大的風暴進行探測,這場風暴發生在超過5億英裡之外的木星上。

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麥可·黃(Michael Wong)領導、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位於馬裡蘭州格林皮帶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Air Center)的艾米·西蒙(Amy Simon)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Imke de Pater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正在將哈勃和雙子座的多波長觀測與朱諾圍繞這顆怪物行星的軌道近景結合

「我們想知道木星的大氣層是如何工作的,」王說。這就是朱諾、哈勃和雙子座的團隊合作發揮作用的地方。



收音機『燈光秀』

木星的持續風暴與地球上的雷暴相比是巨大的,雷鋒從底部到頂部達到40英裡--比地球上典型的雷鋒高五倍--強大的閃電比地球上最大的「超級閃電」更有三倍的能量。

就像地球上的閃電一樣,木星的閃電就像無線電發射器一樣,在天空中閃爍時發出無線電波和可見光。

每隔53天,朱諾就會跑到風暴系統上空,探測被稱為「閃電」和「哨聲」的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甚至可以用來繪製閃電的地圖,即使是在地球的白天,也可以從看不到閃光的深雲上。

哈勃望遠鏡和雙子座從遠處觀察地球,捕捉到高解析度的全球視野,這是解釋朱諾近距離觀測的關鍵。西蒙解釋說:「朱諾的微波輻射計通過探測能穿透厚厚的雲層的高頻無線電波深入地球大氣層。哈勃和雙子座的數據可以告訴我們雲層有多厚,我們看到的雲層有多深。」

通過將朱諾探測到的閃電映射到哈勃(Hubble)拍攝的地球光學圖像和雙子座同時拍攝的熱紅外圖像上,該研究小組已經能夠證明,閃電爆發與三種雲結構的組合有關:由水組成的深雲、由潮溼空氣(基本上是木星雷頭)上升流引起的大型對流塔--以及可能是由對流塔外的乾燥空氣下湧造成的清晰區域。

哈勃的數據顯示了對流塔中厚雲的高度,以及深水雲層的深度。雙子座的數據清楚地揭示了高層雲層中的空隙,在那裡可以窺見深水雲。

王認為閃電在一種叫做摺疊絲狀區域的湍流區很常見,這意味著它們中正在發生潮溼的對流。「這些氣旋渦旋可能是內部能量煙囪,有助於通過對流釋放內部能量,」他說。「這並不是到處都會發生的,但這些氣旋的某些東西似乎會促進對流。」

將閃電和深水雲聯繫起來的能力也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另一種工具來估算木星大氣中的水量,這對於了解木星和其他氣體和冰巨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太陽系作為一個整體是如何形成的非常重要。

雖然從以前的太空任務中收集到了很多關於木星的信息,但許多細節--包括大氣深處有多少水,熱量是如何從內部流動,以及雲層中的某些顏色和圖案是什麼--仍然是一個謎。綜合結果提供了對大氣動力學和三維結構的洞察。



看到「傑克-O-燈籠」紅斑

隨著哈勃和雙子座在朱諾任務期間更頻繁地觀測木星,科學家們也能夠研究像「大紅斑」那樣的短期變化和短期特徵。

來自朱諾的照片以及之前對木星的任務揭示了大紅斑內部的黑暗特徵,這些特徵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消失和改變形狀。從個別圖像中還不清楚這些是由高雲層中的一些神秘的深色物質造成的,還是它們是在高雲中的洞--窗戶進入了更深、更暗的層。

現在,通過將哈勃的可見光圖像與雙子座在幾小時內拍攝的熱紅外圖像進行比較,有可能回答這個問題。可見光暗的區域在紅外下是非常明亮的,這表明它們實際上是雲層中的洞。在無雲區域,木星內部以紅外光的形式發射出來的熱量--或者被高層雲團阻擋--可以自由地逃往太空,因此在雙子座圖像中顯得明亮。

「這有點像一盞千斤頂的燈籠,」黃說。「你可以看到明亮的紅外光來自無雲區域,但在有雲的地方,紅外線中的光線確實很暗。」


哈勃和雙子座作為木星天氣追蹤器

哈勃和雙子座定期對木星進行成像以支持朱諾號任務,這在研究許多其他天氣現象,包括風型的變化、大氣波動特徵和大氣中各種氣體的循環方面也是有價值的。

哈勃和雙子座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監測地球,為朱諾的測量提供多波長的實時基準圖,就像地球觀測氣象衛星為NOAA的高速飛行的颶風獵人提供背景一樣。

西蒙解釋說:「因為我們現在經常從幾個不同的觀測站和波長上看到這些高解析度的景象,所以我們對木星的天氣有了更多的了解。」「這相當於一顆氣象衛星。我們終於可以開始觀察天氣周期了。」

由於哈勃和雙子座的觀測對於解釋朱諾數據非常重要,王和他的同事西蒙和德佩特正在讓其他研究人員通過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Mikulski太空望遠鏡檔案館方便地獲取所有處理過的數據。

「重要的是,我們已經收集了支持朱諾號任務的龐大數據集。數據集的應用如此之多,我們甚至可能都沒有預料到。因此,我們將讓其他人能夠進行科學研究,而無需自己想出如何處理這些數據。

相關焦點

  • 太空望遠鏡和宇宙飛船聯合探測木星大氣層深處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以及夏威夷雙子座地面望遠鏡聯合朱諾太空飛行器一起探測太陽系最猛烈的風暴,這些風暴發生在5億多英裡外的巨大行星木星上。無線「燈光秀」相比於地球的風暴,木星的連續風暴更為龐大,其伴隨著從地面到天空40英裡高的雷暴(地球常規雷暴的5倍)和擁有地球最大「超級閃電」三倍多能量的強大閃電。
  • 朱諾將入軌木星:飛行5年之久的朱諾探測器到底是啥?
    5)JADE——木星極光分布實驗「木星極光分布實驗」設備將與朱諾搭載的部分其他設備合作,研究造成木星極光產生的粒子運動和機制過程。「木星極光分布實驗」設備包括一臺電子艙並附帶4臺感受器,其中的3臺用於探測飛船周圍環境中的電子,第四臺主要用於識別帶正電的氫、氦、氧和硫等元素的離子。
  • 「大哥」上陣:木星大氣風雲雷電?太空船和地面望遠鏡帶回照片!
    很難想像木星上的風暴強度,這個氣態巨星最明顯的大氣特徵——大紅斑,可能正在變小,但是在一百年以前,它的直徑約為40,000公裡(25, 000英裡),是地球直徑的三倍。木星大氣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它巨大的雷暴雲砧:從最底部至最頂部高64千米,是地球上的雷暴雲砧的五倍。
  • 朱諾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ASKEW
    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它了解到木星強大的磁場是askew,它在北半球和南半球有不同的模式。這些發現在10月18日在猶他州普羅沃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部第48次會議上發表。自從天文學家開始用強大的望遠鏡觀測木星以來,他們就已經意識到木星的旋轉和帶狀外觀。這些彩色條紋的橙色、棕色和白色是木星大氣組成的結果,它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但也含有氨晶體和在陽光照射下改變顏色的化合物(aka)。
  • 木星大氣層曝光!人類首次對木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觀測!
    木星,這顆神秘的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上擁有劇烈的風暴讓人望而生畏,尤其是著名的大紅斑,但是木星的秘密仍然吸引著人類前去探索!近日,科學家們對木星的大氣層和風暴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觀測!現在,科學家們對木星大氣中的風暴有了最詳細的了解。這些觀測都要歸功於這些探測器以及望遠鏡。
  • 木星大紅斑寫真: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自從17世紀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此風暴,大紅斑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它已經改變了顏色和形狀,但卻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木星大氣層中的大紅斑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這個氣流物質中含有大量的紅磷化物,所以呈深褐色。這個大紅斑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地移動。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上探測到了什麼?
    NASA的朱諾探測器開始了為期20個月環繞木星的探測任務,希望能對這個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更進一步了解。
  • 「朱諾」探測木星三大看點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美國「朱諾」探測器已經成功進入木星軌道,那麼這次探測任務都有哪些看點?業內專家會重點關注科學意義和工程難度,而如果只是想看熱鬧的話,了解一下西方的天體命名和科學家如何「八卦」神話人物也挺有意思。  看科學  探測木星能幫助我們了解太陽系的演化  「通過『朱諾』,我們可以調查木星巨大的輻射帶,可以深入了解這顆行星的內部,還可以了解木星是如何誕生的,以及我們的整個太陽系是如何演化的。」美國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在宣布「朱諾」成功進入木星軌道的聲明中說。
  • 朱諾號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傾斜的
    自2016年7月建立繞木軌道以來,「朱諾」號一直在發回有關木星大氣層、磁場和天氣模式的重要信息。眾所周知,每繞近木點一圈,需耗時53天,朱諾就會向我們展示更多關於木星的趣事,科學家們將依靠這些事情來更多地了解木星的形成和演化。在一次探測中,探測器朱諾成功地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詳細的火星內部情況。
  • 木星大紅斑震撼「寫真集」:30張圖一窺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木星大紅斑是太陽系內規模最大的風暴,同時也是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標誌性符號。
  • 朱諾距地球7億千米深空,發現從未見過畫面,閃電精靈正穿過木星
    朱諾號探測器正在距離地球5億千米的深空執行任務,它是一個木星探測器,自2016年7月5日進入木星軌道以來,一直都在兢兢業業的工作著,在這個崗位上5年多來,它有太多的令人驚訝的發現!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氣態行星,與太陽平均距離大約7.5億千米,它的直徑約有14萬千米,是太陽系內除木星自身外所有行星質量的2.5倍!
  • 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它到底可以容納多少個地球?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被歸類為「氣體巨行星」。如果它的質量比現在大80倍的話,它就有可能變成一顆恆星。科學家甚至說木星和它的衛星在運作方式上與我們的太陽系類似。同時,木星擁有所有行星中最強的磁場,其磁場是地球磁場的20000倍。木星的引力更大,重力也大不相同。於木星上測得的重量是地球上測得的2.4倍。
  • 朱諾號——窺探木星的悲劇英雄
    這些強大的粒子流持續轟擊著木星的衛星和光環。木星磁層在朝向太陽的方向延伸100萬~300萬公裡,而在背離太陽的方向延伸則超過10億公裡。朱諾在神話裡是朱庇特的妻子,據說朱庇特喜歡惡作劇,用雲霧把自己隱蔽起來,而他的妻子朱諾是唯一能透過迷霧看到他真身的神。這也是今天全世界關注的主角:朱諾探測器名字的由來,NASA希望朱諾號能為人類能一窺木星的本質。  為了這一天,「朱諾」已經在茫茫銀河系中飛行了近5年。
  • 木星靠近地球的最新照片顯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上出現神秘新風暴
    當木星接近地球時,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的最新高解析度照片,揭示了其北緯地區的一場全新的神秘風暴和大紅斑的一個分支。美國宇航局最新發布的最新圖片顯示,8月25日,木星及其冰冷的衛星歐羅巴距離地球6.56億公裡(4.06億英裡),這張照片揭示了這顆氣態巨星的氫氦大氣中的一個新特徵,一場明亮的白色風暴延伸到中北緯度地區。
  • 木星的風暴到底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近些年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就為我們傳回了一些關於木星的照片。從照片上,我們看到的木星就如同一幅幅油畫般,有的甚至可以跟梵谷的名作《星空》一決高下。但是我們在感嘆木星照片美麗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隱藏在這些色彩斑斕的條帶之下的,都是太陽系內最嚴重的恐怖的風暴。
  • 木星上的「朱諾」太空飛行器發回了「藍色星球」的壯觀圖像
    美國宇航局在木星上的「朱諾」太空飛行器發回了「藍色星球」的壯觀圖像誰知道木星是藍色的?,渦旋和漩渦的壯觀特寫。由其廣角JunoCam儀器拍攝的圖像是通過NASA的深空網絡從5.11億英裡/8.22億公裡處接收的,然後向公眾公開。
  • 木星探測器朱諾背後的航天工程奇蹟:飛了59個月,只晚1秒
    這次朱諾進入木星軌道的背後,創造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工程學奇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根據NASA資料,以及科普中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博洋文章整理如下:1796天,27億公裡的飛行在太空飛行59個月,跨越了27億公裡後,這個價值11.3億美元的
  • 「朱諾」探測器飛行5年成功進入木星軌道 探索木星未解之謎
    北京時間2016年7月5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朱諾號(Juno)號探測器在經歷35分鐘的減速後,成功進入木星軌道。為了這一天,「朱諾」已經在茫茫太陽系中飛行了近5年。 「朱諾」飛船重量達到3500磅,將以215倍音速的速度繞圈飛行。要想讓速度降下來,發動機需要燃燒35分鐘,需要17600磅的燃油來支持燃燒。 這種過程將會把「朱諾」號送到木星的軌道上。 在未來18個月內,「朱諾」將繞木星37周,前所未有的觀測木星強大的引力和磁場 「如果你將太陽系中的一切全都放一起(不算太陽),它們全都可以被塞進木星內部。」
  • 天文學家:即將探索木星、及其星環和兩個引人入勝的環繞行星
    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文學家英克·德·帕特(Imke de Pater)和巴黎天文臺的蒂埃裡·福切(Thierry Fouchet)領導的由40多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多元化團隊,設計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探測計劃,該計劃將進行韋伯太空望遠鏡,簡稱韋伯,對該星系中的一些首次科學觀測,以研究木星,及其星環系統以及其兩個環繞行星:木衛三(Ganymede)和艾奧(Io)。
  • 令人驚訝的高解析度木星影像揭示了其狂野風暴的秘密
    但我們又陷入了另一個謎題,以一種令人驚奇的方式,木星的近紅外和光學圖像通過強大的雙子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了。 雙子天文臺的近紅外圖像捕獲穿透雲層的木星內部散發的熱輻射,當和哈勃光學圖像結合時,不用幾個小時,科學家們便能把木星的內部和外部活動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