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即將探索木星、及其星環和兩個引人入勝的環繞行星

2021-01-12 量子認知

木星(Jupiter)以古羅馬諸神之王的名字命名,控制著一個如我們的太陽星系般的微型星系,該星系的運動使17世紀初期的伽利略深信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400多年後,天文學家將使用通過韋伯太空望遠鏡觀察這一著名的星系,將該天文臺的儀器推向最大功能,並為深遠的科學發現奠定基礎。

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文學家英克·德·帕特(Imke de Pater)和巴黎天文臺的蒂埃裡·福切(Thierry Fouchet)領導的由40多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多元化團隊,設計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探測計劃,該計劃將進行韋伯太空望遠鏡,簡稱韋伯,對該星系中的一些首次科學觀測,以研究木星,及其星環系統以及其兩個環繞行星:木衛三(Ganymede)和艾奧(Io)。

帕特說:「這將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實驗。」 「木星是如此明亮,韋伯的儀器是如此敏感,以至於觀測明亮的行星及其微弱的星環和衛星,將是對如何充分利用韋伯的創新技術的極好的檢驗。」

木星

除了校準韋伯的木星亮度儀器外,天文學家還必須考慮到行星的自轉,因為木星僅需10小時即可完成一天。必須將幾幅圖像拼接在一起以完全捕獲特定區域(例如著名的大紅色風暴),而物體本身移動時,這項任務就變得更加困難。儘管許多望遠鏡已經研究了木星及其風暴,但韋伯的大鏡和強大的儀器將提供新的見解。圖為NASA的朱諾號太空飛行器在紅外光下捕獲的颶風風暴環繞著木星的北極。

帕特說:「我們知道,大紅色斑點上方的直接大氣比木星的其他地區更冷,但是在中空較高的高度,中層大氣似乎更熱。我們將使用韋伯來研究這種現象。」

韋伯還將檢查極地地區的大氣層,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太空飛行器在那裡發現了氣旋團。韋伯的光譜數據將比過去的觀測,風,雲顆粒,氣體成分和溫度測量提供更多細節。

韋伯的未來對太陽系大行星的觀測將受益於這些對木星系統的早期觀測的經驗教訓。該小組的任務是開發用於處理韋伯對太陽系行星的觀測的方法,這些方法以後可被其他科學家使用。

星環

太陽系的所有四個氣體巨行星都有環,土星是最突出的。木星環系統由三部分組成:扁平主環;主環內的光環,形狀像雙凸透鏡;和主環外部的蛛絲環。木星的環系統異常微弱,因為構成環的顆粒小而稀疏,以至於它們不會反射太多的光。它們幾乎排在行星的亮度附近,對天文學家構成了挑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聯合研究員麥可·王(Michael Wong)說:「我們確實在將韋伯某些儀器的功能推到極限,以獲得一組獨特的新觀測結果。」該團隊將測試觀測策略以處理木星的散射光,並建立模型供其他天文學家使用,包括研究系外行星繞明亮恆星運行的模型。圖為美國宇航局的伽利略號太空飛行器捕獲了木星環系統的圖像,其中包括彌散的外蛛絲環。

該小組還將尋求在環中探索新的發現。帕特指出,動態環系統中可能存在未被發現的「短暫月亮」,並且彗星撞擊可能會在環中產生潛在的漣漪,就像觀察追溯到1994年的Shoemaker-Levy 9彗星的撞擊一樣。

木衛三

冰冷的木衛三的幾個特徵使天文學家著迷。它不僅是太陽系中最大的環繞行星,而且比水星還要大,它是唯一已知具有自己磁場的衛星。該小組將研究木衛三大氣層的最外層,以更好地了解月球與木星磁場中粒子的相互作用。

有證據表明,木衛三可能在其厚厚的冰層下有一個液態鹽水海洋,韋伯將用表面鹽和其他化合物的詳細光譜研究對其進行調查。研究小組研究木衛三表面的經驗,可能對未來其他懷疑有地下海洋的冰冷的太陽系衛星的研究有用,包括土星的衛星土衛二和木星衛星歐羅巴。

艾奧衛星

與木衛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團隊將研究的另一個「月球行星」艾奧,這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活躍的世界。動感的地表覆蓋著數百座巨大的火山,這些火山會使地球上的火山相形見絀,還有熔巖湖和凝固熔巖的光滑洪泛區。天文學家計劃使用韋伯來了解有關艾奧火山對大氣的影響的更多信息。

這張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Cassini)太空飛船繞木星的衛星運行。木星和艾歐在這個圖像上看起來似乎相距甚遠,而實際上這個「月球衛星」繞著這顆天然氣巨行星距離為35萬公裡。

帕特說:「我們對艾奧的大氣溫度結構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因為我們沒有數據來區分不同高度的溫度。」 「在地球上,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當您爬上一座山時,空氣變得涼爽,艾奧會變得一樣嗎?現在我們還不知道,但是韋伯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韋伯將對艾奧進行調查的另一個謎團是「隱身火山」的存在,這些氣體散發著氣體羽流,而沒有像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號和伽利略任務那樣的太空飛行器可以探測到的反光塵埃,因此至今未被發現。韋伯的高空間解析度將能夠隔離以前曾作為一個大熱點出現的單個火山,從而使天文學家能夠收集有關艾奧地質情況的詳細數據。圖為NASA的伽利略號太空船在艾奧火山噴發時抓拍的圖片。

韋伯還將提供有關艾奧熱點溫度的空前數據,並確定它們是否更接近當今地球上的火山活動,或者它們是否具有更高的溫度,類似於形成初期的地球環境。伽利略飛行任務團和地面觀測站先前的觀察表明,氣溫很高。韋伯將對該研究進行跟進,並提供可能解決該問題的新證據。

團隊合作

王解釋說,韋伯的詳細觀測資料不會取代其他觀測站的觀測資料,而是與它們協調。 「韋伯的光譜觀測將僅覆蓋地球的一小部分,因此地面天文臺的全球視野可以顯示出韋伯的詳細數據如何與更大規模的活動相適應,類似於哈勃和雙子座天文臺如何提供背景信息朱諾狹窄的特寫觀察。」

反過來,韋伯對木星風暴和大氣的研究將補充朱諾的數據,包括韋伯無法檢測到的雷電無線電信號。王說:「沒有人能將天文臺或太空飛行器做到這一切,因此,我們很高興能結合來自多個天文臺的數據,告訴我們更多的信息,而不僅僅是從單一來源獲得的信息。」

這項研究是韋伯早期科學計劃(ERS)的一部分。該計劃在天文臺任務的早期為選定的項目提供時間,使研究人員可以快速學習如何最好地利用韋伯的功能,同時還可以獲得可靠的科學知識。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於2021年發射升空,它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太空科學天文臺。韋伯將揭示我們太陽系中的奧秘、探索超越其他恆星周圍的遙遠世界、並探求我們宇宙和我們所在星球其中的神秘結構和起源。韋伯是一項由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領導的國際計劃。

相關焦點

  • 妊神星——首顆擁有星環的矮行星
    >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一顆擁有星環的矮行星。由微粒和碎屑組成的、69千米寬的星環,環繞著鵝卵形的星球妊神星。 撰文:Michelle Z. Donahue 天文學家在觀測一顆行星從遙遠恆星前經過的過程中,有了意外的發現:這顆鵝卵狀的行星周圍環繞著一條69千米寬的星環,星環由微粒和碎屑組成。
  • 各具特色的衛星,幽暗的星環,這些都屬於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質量是其餘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 同時,木星也是太陽系中辨識度最高的行星之一,因為作為一顆氣態行星,木星不僅表面斑駁絢麗,而且還有一個明顯的大紅斑,這讓木星看起來很像一個傳說中獨眼巨人的頭顱。不僅如此,木星還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天體,已經發現的木星衛星的數量就達到了79顆,而這很可能還不是全部,大多數天文學家都認為木星周圍可能還存在著未被發現的衛星。
  • 行星可以有漂亮的星環,恆星有嗎?這個恆星的星環比太陽系還大
    在我們太陽系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較大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環,其中以土星環最為壯觀美麗,不過這4顆星體都是行星,那麼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會不會也有星環呢?
  • 還只知道土星星環?快來一睹美絕太陽系的行星光環吧
    「旅行者二號」高清廣角鏡頭在591秒曝光時間下拍攝到的海王星行星環帶的全景高清拼接圖像。圖源: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當土星光環幾乎和土星自身一樣閃亮時,其他行星黯淡的星環幾乎只能通過功能強大的天文望遠鏡才能窺見一二。
  • 土星有星環,土星第二大衛星也有星環,而且還有磁場,咋這麼奇特
    土星有一個漂亮的土星環,使得它看上去十分美麗,這個環環繞在土星赤道的上方,寬度超過20萬公裡,平均厚度只有30米,相對於其寬度來說,它的厚度是非常薄的。年6月10日,美國宇航局的天文學家們發現土星的衛星土衛五也有一個星環,這也是人類首次發現行星的衛星也有星環。
  • 太陽系唯一擁有星環的衛星,水竟比地球還多!但可能出現生命
    土星和土星環,共同組成了一個「草帽」的形狀。十分的壯觀美麗。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都有一個行星環。只是它們的星環沒有土星的,這麼明顯和美麗罷了。它的表面根據坑洞密度,可以被分成兩個不同的地理區域。第1個地區包括,直徑在40公裡以上的坑洞。第2個地區則相反,並在南北極和赤道地區。這些顯示土衛五形成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了大規模的重組事件。
  • 太陽系唯一擁有星環的衛星,水竟比地球還多!但不可能出現生命!
    在美麗的太陽系中,有著八大行星。他們就好像龍生九子,個個不同!每個行星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如果說太陽系中,最美麗的星行星是誰?我想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回答:土星!我們都知道土星是太陽星。大行星中最漂亮的一顆!土星是一個氣態行星,個頭上僅次於木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行星。
  • 木星也許是行星之王?天文學家已經發現20顆環繞土星的新衛星
    木星也許是行星之王,但至少現在,土星是衛星之王。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繞環行行星繞行的20顆新衛星,使土星的總數為82顆,而木星的總數為79顆。衛星直徑約5公裡。木星(英語:Jupiter,拉丁語:Iovi,符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距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為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稱氣態巨行星)。
  • 土星的星環很大?這兩個恆星星環直徑超太陽系,達2400億公裡
    引言:隨著人類不斷地探索,我們逐漸發現宇宙與地球內的自然界一樣都是無奇不有。在太陽系中我們發現了擁有壯觀行星環的土星,在太陽系外同樣存在擁有更加壯闊星環的恆星。別以為土星環很大,這兩個恆星星環直徑超太陽系,範圍達2400億公裡。
  • 太陽也有土星那樣的星環?科學家:厚25億公裡,大到看不見
    審核:小文太陽系中有許多的星球,較大的一些行星會有自己的行星環,比如說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有屬於它們的行星環。其中最為壯觀美麗的就是土星環了,它也是太陽系裡最大的星環了。不過好像我們知道的都是行星有星環,那麼有人會好奇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會不會有星環呢?實際上,通過觀測天文學家已經發現恆星也是可以有自己的星環,並且已經發現了有星環的恆星存在,比如編號為HR4796A和HD141569的兩顆恆星,就是天文學家們在2013年通過哈勃望遠鏡發現的有星環的恆星。
  • 木星和水星,天壤之別的兩個行星,它們之間的差異在哪?
    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太陽系中差距最大的兩顆行星,木星和水星。當然,你可能知道,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而木星是最大的行星。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兩顆行星的物理測量結果:水星的直徑是4,879.4千米,而木星的直徑為142,984千米。換句話說,木星的體積是水星的29.3倍。
  • 土衛五:唯一有星環的衛星,大小只有月亮的1/10,水比地球還多
    我們都知道土星有一個漂亮的星環,因此它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都有一個星環,只是它們的星環沒有土星星環這麼明顯和美麗罷了,因此在八大行星中有四顆都是有行星環的,但是之外的四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就沒有星環了,然而讓人吃驚的是天文學家們發現竟然有一顆衛星也有星環
  • 天文學家在宇宙中9個奇怪的發現,你認為最後那條會是什麼呢?
    自從人類開始通過設備探索宇宙以來,幾乎每天都能在這個廣闊的世界中有新的發現,我們很幸運能在地球這個不起眼的藍色星球上窺探整個宇宙的奧秘,下面來了解一下科學家近些年在宇宙中最奇怪的發現。1、化石星系天文學家一直在宇宙中尋找最古老的星系
  • 假如地球有一個美麗的星環
    太陽系中擁有行星環的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科學家們對行星環的成因進行了三種推測;第一,由於衛星進入行星的洛希極限內,從而被行星的起潮力所瓦解;第二,位於洛希限內的一個或多個較大的星體,被流星撞擊成碎片而形成光環;第三,太陽系演化初期殘留下來的某些原始物質,因為在洛希極限內繞太陽公轉,而無法凝集成衛星,最終形成了光環。在這4顆有光環的行星中,土星的光環最為壯觀和奇麗。
  • 它被稱為「超級木星」,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自從四百年前望遠鏡發明以來,天文學家就對天然氣巨人木星非常著迷。在它不斷旋轉的雲朵,眾多的衛星和巨型的紅色斑點之間,這顆星球上有許多引人入勝的事物。但是也許有關木星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是它的大小。
  • 星環為你帶來360°環繞音效
    在眾多影音品牌中,星環(StarLoop)的口碑與市場影響力一直處於行業第一梯隊,其推出的5.1環繞聲無線影院深受用戶們的青睞與喜愛。星環5.1環繞聲無線影院由哪些組成?星環5.1環繞聲無線影院由Sbar(Soundbar主機)、Stank(低音炮)以及兩個Sbox環繞音箱組合而成。外觀上採用了更加彰顯成熟、內涵的黑色調,適合各種家居風格,絲毫不會顯得突兀,可謂是非常百搭。無論你是成功的商務人士,或者是年輕的嘻哈一族,肯定會在看見星環5.1環繞聲無線影院的那一刻被吸引。
  • 太陽系的最美行星環真的是土星環嗎?
    土星環幾乎和土星本身一樣明亮,而其他星球的星環則很暗淡,如果沒有最強大的望遠鏡,你可能完全看不到它們。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康奈爾大學,來自於伽利略號太空飛行器的木星環拼接圖。早在第一架望遠鏡被發明時土星環就被發現了,但其他星環發現較晚,如天王星環發現於1977年,木星環發現於1979年,海王星環發現於1984年。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旅行者2號團隊,環繞海王星的亞當斯和勒威耶星環,攝於1989年。
  • 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圍繞白矮星運行的行星
    天文學家們發現,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正繞著一顆白矮星運行。這一前所未有的發現表明,行星有可能可以在它們的母恆星劇烈的死亡爆發中倖存下來。想像一下,一顆大約和地球大小相當的、昏暗的晚期恆星,每34小時就有一顆巨大的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它運行,這絕對是一個奇怪的景象。較小但密度更大的天體,似乎控制著視覺上根本不匹配的天體形態。
  • 美國「朱諾號」探測器進入木星軌道 用於探索太陽系形成
    圖為NASA提供的「朱諾號」探測器示意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時事通信社7月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約5年前發射的木星探測器「朱諾號」當地時間4日進入了環繞木星軌道。「朱諾號」將在此後的1年零8個月期間環繞木星37周,實施各項觀測,為探索木星及太陽系的形成採集數據。
  • 木星高解析度圖像及其長期肆虐的狂風暴雨
    木星上可以說沒有片刻的寧靜,狂風暴雨持續肆虐。旋轉雲層環繞整個星球,其厚度比地球大氣層還要厚許多倍。,以至於天文學家一直以來都無法理解。但是,最近科學家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雙子座陸基天文臺以及NASA的木星軌道探測器朱諾號對木星的成像進行合併,得出了至今為止最高解析度的木星影像,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天文學家理解和解釋木星的狂暴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