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太陽系最美行星環究竟花落誰家?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亞利桑那大學/德州農工大學,天體陰影(夜晚)一側的天王星環
當我們一說到擁有星環的星球的時候就是指土星,對吧?先別忙著下定論,其實另外還有三個巨型氣態行星有它們自己的星環系統。
旅行者2號通透的廣角相機通過兩次591秒的長曝光拼接獲得了這張照片,以最高精度展示了海王星星環系統的全貌。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土星環幾乎和土星本身一樣明亮,而其他星球的星環則很暗淡,如果沒有最強大的望遠鏡,你可能完全看不到它們。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康奈爾大學,來自於伽利略號太空飛行器的木星環拼接圖。
早在第一架望遠鏡被發明時土星環就被發現了,但其他星環發現較晚,如天王星環發現於1977年,木星環發現於1979年,海王星環發現於1984年。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旅行者2號團隊,環繞海王星的亞當斯和勒威耶星環,攝於1989年。
天王星星環系統是在地面搜索發現的,僅第一年的觀測就揭示了9個獨立的星環。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旅行者2號,前向散射光(左)和後向散射光(右)中的天王星環,略微的不匹配是因為星環結構的偏移造成的。
之後旅行者號飛船的探訪又發現了兩個星環,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則使星環總數上升到了13個。
哈勃望遠鏡發現的最後兩個天王星環(最外側)。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M·肖沃特(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
與此相比,木星只有四個獨立星環,而且都位於巨大的木衛一伊奧的最裡側。
新視野號拍攝的木星主環後向散射光(上)和前向三色光(下)。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西南研究所。
而海王星同樣地也只有五個星環,且全部都位於巨大的內衛星海衛八普羅秋斯軌道之內。
旅行者2號廣角相機拍攝過曝的海王星環,照片中你可以看到連續的星環。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有人認為這些星環是由有機化合物構成的,其來自於碰撞損壞的衛星或是現存衛星的噴射物。
木星和它的星環,在紅外線下顯示出它的帶狀和其他熱敏特性。圖片來源:義大利維基百科用戶Trocche100。
海王星和木星最裡面的小衛星如同放牧一樣看管著它們巨大又充滿碎片的星環。
旅行者2號拍攝的9個(當時)天王星環全家福計算機增強版,頂部最亮的是艾普西隆環,其他則由電腦增強色差顯示出來。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而且天王星環的構成也很簡單,幾乎全是由直徑20米左右大小的巖石組成。
相關知識
土星環是太陽系行星的行星環中最突出與明顯的一個,環中有不計其數的小顆粒,其大小從微米到米都有,軌道成叢集的繞著土星運轉。環中的顆粒主要成分都是水冰,還有一些塵埃和其它的化學物質。 雖然環的反射能夠增加土星的視星等,但從地球僅憑肉眼還是看不見環。
天王星環是由直徑小於10米的黑暗顆粒物質組成的黯淡環系統,是繼土星環之後,在太陽系內第二個被人類發現的行星環系統。 已知的13個清晰的環中,最亮的是ε環。
作者: startswithabang
FY: 劉江鳥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