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和水星,天壤之別的兩個行星,它們之間的差異在哪?

2020-12-06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太陽系中差距最大的兩顆行星,木星和水星。當然,你可能知道,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而木星是最大的行星。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兩顆行星的物理測量結果:水星的直徑是4,879.4千米,而木星的直徑為142,984千米。換句話說,木星的體積是水星的29.3倍。用體積來比較的話,你可以在木星內部容納24,462顆水星。木星的質量甚至是水星的5,750倍。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組成成分。水星是一個有著很高密度的巖質類地行星。事實上,水星的液態鐵核佔了這個星球的42%,被一層地幔和矽石外殼包圍。相比之下,木星是密度較小的氣態巨行星;它幾乎完全由氫和氦以及其少量其他微量元素組成。

睡醒的軌道非常接近太陽,平均軌道距離為5790萬千米。因為它的軌道離太陽是那麼近,它每88天就能繞太陽一周。另一方面,木星距離太陽778.5千米,需要11.8年才能轉完一周。

水星沒有衛星或環,而木星有一組微弱的光環,迄今為止有63顆被命名的天然衛星。

聽起來木星和水星在各個方面都不同,但還是有一個非常大的相似點的:你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它們。木星非常明亮,通常在很高的天空中。實際上,如果你半夜看到一顆真的很亮的星星,那很有可能就是木星,並不是星星。你自己的眼睛也可以看見水星。但是由於水星的軌道裡太陽太近,你只能在日落之後或日出之前短暫的看到它。

我們如今已經在《宇宙》上寫了很多關於水星的故事了,其中有一篇是關於發現水星的核是液態的。水星其實並不像我們之前認為的那樣,認為它和月星很像。

水星是太陽系最深處,最小的行星。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只需要87.97天,與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相比來說是最短的。它是以上帝的信使墨丘利命名的。

像金星一樣,水星的軌道在地球的軌道內側,屬於一顆內行星。而且從地球上來看,它的表面距離到太陽從未超過28°.因為靠近太陽,這顆行星只能在日落後的西方地平線或日出前,通常在黎明的東方地平線看見。在這個時候,它看起來像一個明亮的類星體,但比金星要難觀測的多。當它在相對於地球來說是內部的軌道上運行時,用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完整的階段位移,和金星還有月球很像。這個會在每116天一次的會合周期再次出現。

圖解:水手10號拍攝的金星真實色彩影像其表面被一層厚厚的硫酸雲遮蓋著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中所有其它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自古以來,天文學家們就知道木星。它以羅馬神朱庇特命名。從地球上觀測,木星的亮度足以讓它的反射光投射出陰影,是夜空中平均第三亮的自然物體,僅次於月亮和金星。

圖解:哈伯太空望遠鏡的WFC3相機於2014年所拍攝到木星的真實色彩影像,可清楚看見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

木星主要由氫組成,儘管氫只佔分子數量的十分之一,其質量的四分之一都是它。木星還可能有一個有更重的元素構成的巖核。由於它的快速自轉,這顆行星的形狀是一個扁球體(在它赤道附近有一個輕微但明顯的凸起)。外層大氣在不同的緯度上明顯分成幾個帶,互相在邊界上產生湍流和風暴。一個明顯的結果是「大紅斑」,一場巨大的風暴,至少在17世紀首次被望遠鏡觀測到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環繞在木星周圍的是一個微弱的行星環系統和一個強大的磁層。木星已知有79顆衛星,其中包括1610年伽利略發現的四顆伽利略衛星。木衛三是這些中最大的,直徑甚至比水星的直徑還大。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universetoday-Margare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水星和金星這兩顆行星為什麼沒有衛星?木星和土星的衛星為什麼那麼多?
    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8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比如,地球擁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總算不是光杆司令,不過,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和金星是沒有衛星的。
  • 科學探索:行星帶為什麼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其他行星卻沒有
    導讀:科學探索:行星帶為什麼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其他行星卻沒有地球位於太陽系中,太陽系中行星有8顆,大家看到宇宙圖片的時候可以看出來火星和木星之間是有一條小行星帶的,這些行星帶上有很多特別小的行星,目前科學家發現的已經有50多萬顆左右,但是為什麼只有木星和火星之間存在有行星帶,而其他行星之間沒有呢?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 小行星帶為啥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
    那麼為什麼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不是位於水星和金星,或者金星與地球、地球與火星、以及木星與土星等等之間呢?這要從小行星帶的性質和起源說起。目前一般認為小行星帶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它的寬度達1.5個天文單位,近2億3000萬公裡,其實從這個寬度上看,它就不可能存在於水星到金星、金星到地球以及地球到火星之間,因為小行星帶的寬度遠超過了這些星球之間的距離
  • 6月夜空中最亮的行星!水星,金星,木星一次看個夠!
    在六月,明亮的夜晚裡,行星的數量比早晨行星多4倍。在西北偏西的低空,沉浸在暮色中的是暗淡的火星,一個明亮得多的水星在這個月的中下旬經過。木星在10日進入對位,在整個夜晚都是一個耀眼的存在。較暗的土星跟隨木星穿過天空,在木星後面遲滯大約兩個小時。下個月將是土星的逆行。最後,燦爛的金星進入了她作為晨星的最後一個月,在日出前靠近東北偏東的地平線。
  • 太陽系大部分行星都有天然衛星,水星金星:我們兩個為什麼沒有
    木星:都讓讓,我63顆的都沒說話。水星和金星:嗚嗚,為什麼我們兩個沒有。對呀,太陽系大分部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衛星,為什麼水星和金星沒有呢?莫非是太陽偏心了?其實這說來也話長,其實這行星一出生就註定了的,太陽系形成之初,在太陽系的平面上就產生了行星核。行星核在掃除吞併自身軌道上的星際物質後成長為行星。
  • 如何在七月的夜空中看到金星,土星,木星和水星
    即使他們最接近的配對是在6月的最後一天,金星和木星在7月的前幾天仍然非常接近。不幸的是,這兩顆行星每天晚上也都靠近太陽,這使得大多數觀察者很難在月底前看到它們。作為一種安慰,兩顆行星都更接近恆星軒轅,並且在7月18日,這三顆行星將與一顆可愛的新月相連。本月黃昏時土星位於南方天空; 7月25日,月亮將坐到土星的右上方。水星在天亮時可見,天空低,直到月中左右,而火星繼續其「夏季休假」,徘徊太遠,無法看到太陽。
  • 土星、木星和水星「大合相」仍在夜空上演
    據悉,太陽系中最大的兩顆行星--土星和木星將跟水星一起在夜空中相互靠近。當行星在天空中看起來彼此接近時,這種現象被稱為大合相。 木星、土星和水星的大合相現象雖然已於當地時間9日晚達到頂峰,但這三顆行星的距離仍非常接近。水星將在西南方地平線上跟土星和木星會合。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等到太陽落山後,人們就可以用肉眼看到它們三個的身影。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與行星之間的距離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陽系,指的是以太陽為中心的恆星系。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條寬闊的小行星帶,為何早期沒有形成行星呢?
    從監測情況看,小行星帶從距離太陽2.17個天文單位開始,一直延伸到3.64個天文單位,處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總寬度約為2.2億公裡。從空間分布的密度來看,在小行星帶中,每個星體之間的平均距離要有上百萬公裡之遠,因此,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小行星帶,與實際狀態差異很大,其中的空間仍然是非常空曠的,即使探測器從中穿過,也不用怎麼擔心被小行星撞擊的風險。
  • 太陽系中行星都有多大?地球有18個水星大,木星卻有1300個地球大
    太陽系除了8顆比較大的行星還有一些矮行星,行星的衛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等星體圍繞著太陽旋轉,組成了龐大的太陽系帝國。太陽系不僅僅在空間上的距離非常的大,各個行星成員之間的塊頭也是非常大的。每個行星都是一個世界。不是有句話說,「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咱們一起去看看太陽系帝國中,地球的這些兄弟姐妹們到底有多大吧。
  • 隱藏在木星和火星之間,被稱為「幽靈行星」,聚集龐大行星群!
    科學家推算「幽靈行星」位置,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是行星聚集地!人類一直從沒有放棄對宇宙的研究,一直希望能夠走出銀河系,想要走出銀河系的前提下,便是「徵服」太陽系,天問一號發射似乎是為「徵服」火星,火星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然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竟然發現了神秘行星,長久以來不見蹤影卻是真實存在。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名單之外之後,太陽系還有8顆行星,根據它們與太陽的距離,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然而,太陽系中的行星數量不應該是8個,而是9個。請不要誤會我。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
    在冥王星被用投票的方式投出了行星的行列之後,太陽系還擁有八大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算,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然而,太陽系的行星數量本不應該是八顆,而應該是九顆。
  • 木星和土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兩顆行星的大會合將持續一段時間
    我們的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都繞著太陽公轉,行星之間的公轉軌道具有同向性、近圓性和共面性的特徵,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的速度和周期各不相同,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 小行星帶為何只藏在火星和木星之間?
    ,還有很多行星,稱為小行星,那麼這些小行星主要會聚在哪呢?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稱為小行星帶,小行星帶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是太陽系中天體數量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由已經被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統計,大約有98.5%的小行星都會聚在此,據估算大約有50萬顆小行星,因此形成了小行星帶。那麼為什麼它會形成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不是其他的行星之間呢?
  • 同是行星,木星有79顆衛星,地球只有一顆,水星金星咋一個都沒有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靠近太陽的水星和金星都沒有衛星,到地球這裡就有一顆衛星,到了火星有了兩顆衛星,木星有79個衛星,土星有60多個衛星,天王星有30多顆衛星,海王星有十多顆衛星,就連冥王星這個比月球還小的矮行星都還有五顆衛星,那麼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情況呢?
  • 原來太陽系最大的氣態行星「木星」,也會像地球大氣一樣產生閃電
    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巖石組成的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另外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體組成的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
  • 原來太陽系最大的氣態行星「木星」,也會像地球大氣一樣產生閃電
    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巖石組成的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另外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體組成的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科學家研究表明實際上太陽系八大行星,每一顆都有固態巖石和氣態氣體共同組成。
  • ...地球|木星|土星|保羅·阿姆斯特朗|行星|赤道|火星|溫帶|太陽系
    從某些方面而言,相比較七月,八月的夜空更適合觀測木星和土星。因為,這兩個星星在整個八月份都保持明亮和美麗,黃昏時分,兩個天體將達到最大高度,對於某些東方視野受限(例如被高大的樹木或大山阻隔)的觀測者來說是件好事。這對有望遠鏡卻不想熬夜的人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在通常情況下,當木星和土星到達高空時,木星的四大衛星和土星環在望遠鏡裡看起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