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索:行星帶為什麼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其他行星卻沒有

2020-12-05 小徐講科學

導讀:科學探索:行星帶為什麼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其他行星卻沒有

地球位於太陽系中,太陽系中行星有8顆,大家看到宇宙圖片的時候可以看出來火星和木星之間是有一條小行星帶的,這些行星帶上有很多特別小的行星,目前科學家發現的已經有50多萬顆左右,但是為什麼只有木星和火星之間存在有行星帶,而其他行星之間沒有呢?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其實這就要從行星的起源以及性質說起了,科學家表示行星帶是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形成的,它的寬度非常的大,甚至有1.5個天文單位,如果換成地球計算的距離的話達到了2億多公裡,那麼這麼大的距離首先就排除了水星和金星之間、金星到地球之間以及火星到地球之間,這些行星之間的距離都要比它們小很多,而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距離達到了5億多公裡,所以小行星帶是可以存在他們之間的。

為什麼行星帶中存在50多萬顆小行星,而不是匯集成為一顆行星呢?科學家們認為小行星在很久之前是可以形成小行星的,它們可能曾經形成更像矮行星一樣的天體,但是因為木星而阻止了他們的形成,因為木星的質量非常的大,體積也是相當龐大,所以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這些小行星想要匯集成為一顆大行星就非常有難度。

科學家通過磁力的數據發現,雖然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一條行星帶,他們受太陽吸引著,但是在行星帶的外圍部分,很多小行星也是受到了木星的影響,雖然距離木星比較近,但是並沒有圍繞著木星進行魚形,但是木星的引力也會讓他們隨波逐流,吸引著他們,這也讓他們難以形成巨大的星體。

宇宙中的天體都是在不斷的運行過程中,科學家也曾經發現這些小行星之前可能已經存在過矮行星,但是由於一邊受到太陽的引力,一邊受到木星的引力,這也就造成了運行軌道的不穩定,再加上不規則的運動軌跡,可能發生了碰撞,碰撞之後就是現在的小行星,並且也形成了某種特殊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含有豐富的稀有物質,比如碳質、矽酸鹽、金屬等小行星群。

現在我們應該也明白了為什麼小行星帶存在於火星和木星之間了,一方面就是因為只有木星和火星之間才有足夠的距離存在,另外一方面就是原本在木星和火星之間曾經有一個行星,大家都知道木星經常會幫別人擋住撞擊,而這顆行星可能就是由於太陽系形成的開始,由於撞擊所以才完全破碎,加上木星巨大引力所以無法再次形成一個完整的星體。

雖然行星帶的數量比較多,但是這些小行星質量是非常的輕的,他們的總質量加在一起沒有地球質量的百分之一,經過這些數據,我認為其實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小行星帶原來的物質和地球是不相上下的,因為木星的引力實在大,所以在行星撞擊之後形成的小行星一部分就落到了木星上面,而降落在地球上的小行星可能也是行星帶的一份子。

現在行星帶的質量也是越來越小,這也是因為有很多小行星甚至脫離了太陽系,成為了宇宙中的一名流浪者,並且長時間得不到補充,就造成了行星帶越來越稀疏,我認為早晚有一天這條行星帶可能就會完全散開,但是有一點,如果火星和木星之間沒有行星帶,那麼兩者會互相吸引從而距離逐漸變小嗎?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小行星帶為什麼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其它行星之間為什麼沒有?
    其實如果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距離足夠遠,那麼小行星帶內的小行星是可以變成一個星球的,但是現在的小行星帶受到火星和木星的引力影響太大,無法再像太陽系形成初期那樣互相撞擊融合為一個星球。太陽系的行星都是在太陽形成不久後誕生的,地球這種類地行星在冰凍線以內,所以主要成分是熔點高的金屬和石頭,而冰凍線外側都是氣態行星,原因就是固態冰可以在融化之後被木星和土星等行星捕獲,久而久之冰凍線外就都是類木行星,並且體積和質量都要比冰凍線內的類地行星大出不少。
  • 小行星帶為啥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是太陽系中天體數量最密集的區域之一,這裡已被記錄在案的小行星就已經在12萬顆以上,人類已發現的98.5%的小行星都集中在這一區域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科學家:那可能是一顆行星
    自從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之後,科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近來有一種說法在天文界中引起了廣泛關注。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
  • 為什麼只有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小行星帶
    在美麗的銀河系中,太陽系作為已知的一個單恆星星系系統已經存在了非常長的時間了,在這單恆星系統中八大行星衛星和無數的小行星等都在圍繞著太陽進行著公轉,它們都處於既定的軌道之間,然而看似毫無特殊之處的行星軌道之間卻有一點顯得非常有趣,且令人感到非常詫異,那就是處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片小行星帶區域就像當初王母娘娘分開「牛郎與織女」的那條銀河隔絕在火星木星之間。
  • 木星和火星之間是否存在過其他行星?50萬顆小行星究竟從何而來
    行星是宇宙中最為常見的天體,在整個宇宙中,行星的數量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不計其數。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行星是咱們地球附近的鄰居,它們就是木星和火星。雖然許多人知道咱們地球有八大行星,但只有很少人知道,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實際上很有可能存在過另一顆巨大的行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根據天文學家們的觀察,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存在著一片十分廣闊的區域,如果用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來進行估算的話,差不多要走兩個來回,因此這片區域被許多天文學家們猜想曾存在過一顆巨大的行星。
  • 小行星帶為什麼只存在火星與木星之間
    在美麗的銀河系中,太陽系作為已知的一個單恆星星系系統已經存在了非常長的時間了,在這單恆星系統中八大行星衛星和無數的小行星等都在圍繞著太陽進行著公轉,它們都處於既定的軌道之間,然而看似毫無特殊之處的行星軌道之間卻有一點顯得非常有趣,且令人感到非常詫異,那就是處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 小行星帶為何只藏在火星和木星之間?
    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稱為小行星帶,小行星帶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是太陽系中天體數量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由已經被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統計,大約有98.5%的小行星都會聚在此,據估算大約有50萬顆小行星,因此形成了小行星帶。那麼為什麼它會形成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不是其他的行星之間呢?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條寬闊的小行星帶,為何早期沒有形成行星呢?
    從監測情況看,小行星帶從距離太陽2.17個天文單位開始,一直延伸到3.64個天文單位,處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總寬度約為2.2億公裡。從空間分布的密度來看,在小行星帶中,每個星體之間的平均距離要有上百萬公裡之遠,因此,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小行星帶,與實際狀態差異很大,其中的空間仍然是非常空曠的,即使探測器從中穿過,也不用怎麼擔心被小行星撞擊的風險。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
    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一個行星碎裂而來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存在著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其他行星之間的距離都處在一個平均值內,但是唯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一個比較大的空隙。
  •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行星,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火星男孩是這麼說的
    對於史前文明的一些故事和傳說,說書人無論從書籍地翻閱,還是網絡上的一些真真假假傳言,也是研究了不少,排除一些天馬行空地毫無根據的可能外,說書人還真篩選到了一些有關於火星男孩另外的故事,有關於火星木星之間那個消失的行星普羅塞爾皮娜。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名單之外之後,太陽系還有8顆行星,根據它們與太陽的距離,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然而,太陽系中的行星數量不應該是8個,而是9個。請不要誤會我。
  • 火星與木星之間曾存在一顆行星,如今這顆行星已被毀得面目全非
    太陽系中除了有八大行星之外,還有數不清的小行星和彗星,其中絕大部分的小行星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但是根據科學家的估測,這些小行星加起來的總質量不到地球的1/1000,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早在1766年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提出了一個公式用來計算各個行星到太陽的距離。後來科學家也是通過這個公式才在1781年發現了海王星的蹤影。柏林天文臺臺長通過計算也認為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著一顆行星,於是探索小行星帶拉開了帷幕。
  •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水(水星)晶(金星)球(地球),火(火星)木(木星)土(土星),天(天王星)海(海王星)冥(冥王星-已降級為矮行星)"這是老師編的順口溜,然後還讓我們記住兩個小行星帶,一個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為的是防止火星之火燃燒木星之木,另一個小行星帶(後來改為'柯伊伯帶')在冥王星外圍。
  • 為何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小行星帶」?這裡曾有一顆行星嗎?
    為何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小行星帶」?這裡曾有一顆行星嗎?我們知道太陽系當中存在八大行星,其中由近到遠以火星和木星為分界:距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固態小行星;而距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態巨行星(其中天王星和海王星又被稱為冰巨星)。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卻存在著一條「小行星帶」,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分界線。那麼為何在這裡會有一條小行星帶呢?這裡會不會曾經存在一顆行星?
  • 太陽系的小秘密: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會有一圈小行星帶呢?
    太陽系中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有一處小行星非常密集的區域,就像圍繞著太陽的星環一樣。小行星帶與太陽之間的內側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四顆巖石星球,而在外側則分布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這樣就使小行星帶的存在就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就像一條神奇的分界線。
  • 太陽系的秘密: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會有一圈小行星帶呢?
    太陽系中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有一處小行星非常密集的區域,就像圍繞著太陽的星環一樣。小行星帶與太陽之間的內側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四顆巖石星球,而在外側則分布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這樣就使小行星帶的存在就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就像一條神奇的分界線。
  • 隱藏在木星和火星之間,被稱為「幽靈行星」,聚集龐大行星群!
    科學家推算「幽靈行星」位置,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是行星聚集地!人類一直從沒有放棄對宇宙的研究,一直希望能夠走出銀河系,想要走出銀河系的前提下,便是「徵服」太陽系,天問一號發射似乎是為「徵服」火星,火星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然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竟然發現了神秘行星,長久以來不見蹤影卻是真實存在。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
    在冥王星被用投票的方式投出了行星的行列之後,太陽系還擁有八大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算,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然而,太陽系的行星數量本不應該是八顆,而應該是九顆。
  • 火星與木星之間是第10顆行星破碎的殘骸?火星上河流痕跡是假的?
    火星與木星之間是第10顆行星破碎的殘骸?火星上河流痕跡是假的?你知道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什麼嗎?在太陽系裡存在著很多我們還無法解釋的巧合,而且讓人困惑的是,關於這些知識在我們的課程和教育裡是無法學習到的,對普通大眾來說是完全未知的世界。
  • 小行星帶內有50萬顆小行星,為啥沒形成行星呢?木星是罪魁禍首
    小行星帶在太陽系中,目前我們已經發現確認了八顆行星,二百多個衛星,以及至少50萬顆小行星存在,還有一些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矮行星,前幾年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就被科學家認定為是一顆「矮行星」,矮星系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也被稱為「侏儒」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