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與木星之間是第10顆行星破碎的殘骸?火星上河流痕跡是假的?

2020-08-28 小笨熊的興趣課堂

火星與木星之間是第10顆行星破碎的殘骸?火星上河流痕跡是假的?

你知道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什麼嗎?在太陽系裡存在著很多我們還無法解釋的巧合,而且讓人困惑的是,關於這些知識在我們的課程和教育裡是無法學習到的,對普通大眾來說是完全未知的世界。

首先我們先普及一個常識,那就是太陽系裡有兩個小行星帶,一個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另一個是離太陽很遠的柯伊伯帶。主要小行星帶又被科學家們簡稱為小行星帶。柯伊伯帶更大而且質量上也要大很多,這裡先不做討論。

關於小行星帶流行的說法是,它是在太陽系初始形成的過程中夭折的。這第10顆行星似乎要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成型的時候,因為木星巨大的引力,使得它在太陽與木星之間巨大引力的拉扯下無法形成一個小行星。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裡我們詳細的了解一下太陽系真正的運行模式。我們知道地球並不是太陽系的中心,那麼太陽系的中心是哪顆星球呢?如果你知道的話可以在彈幕中打出來。其實太陽也不是太陽系的中心,因為木星的巨大引力,太陽也是要公轉的,而整個太陽系真正的運動模式是這樣的。

歐洲航天局在2014年確認了小行星帶唯一的矮行星——穀神星上居然有水蒸汽的存在,這一發現在當時的科學界無異於一場海嘯,迅速成了全世界的熱搜。2015年對穀神星拍攝的全貌圖片上發現了一些神秘的亮點,科學家表示這進一步證明水蒸汽的存在,可能是噴射水蒸汽至高空產生的亮點現象,這也暗示了穀神星上的地質活躍非常頻繁。隨著後來更多的照片被傳回地球,這些亮點可能是因為火山活動而產生的間歇泉、冰、鹽甚至可能是鑽石礦床。科學家認為這些亮點是碳酸鈉,這也從側面暗示了這個矮行星可能存在海洋。

而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傾向於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行星被摧毀後的殘骸,也有可能是某一種衛星級別的星球。而這也對火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知道曾經的火星上是存在過巨大的湖泊、河流和海洋的,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都在火星上徹底消失了。甚至很多科學家都懷疑火星上在數十億年前也許存在過生命。

而另一個詭異的地方是,美國NASA對火星上風沙侵蝕的研究表明,火星在40億年前可能存在過河流和湖泊。而火星上的灰塵和沙礫以112公裡/小時的速度到處肆虐。甚至火星上的沙塵暴是覆蓋整個星球的,有的時候一場沙塵暴能持續3個月以上,而且火星上每天都會形成無數個這樣的全球性的沙塵暴。

你發現這裡的問題了嗎?40億年前存在河流與湖泊的痕跡,在全球性的沙塵暴的衝擊下,居然承受了40億年還能保持如此清晰而不被破壞?僅僅是某些比較小的地方被掩蓋了起來,這個合理嗎?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小行星帶的問題,它是如何形成的?宇宙中星球碰撞的力量是無法想像的,那些被炸飛的碎片會往宇宙的四面八方散去,只會有極少部分保留在原來的軌道上。所以,也許小行星帶的產生是因為行星的碰撞,曾經小行星帶就是一顆行星。

如果確實有某種行星或衛星碰撞,他創造了小行星帶,而且如果還是幾萬年前發生的,這就可以解釋各種各樣的神話和傳說,以及發生在地球上的災難性事件。

但是為什麼科學家們會如此致力於排除小行星帶是由一種被摧毀的小行星所形成的可能性呢?這並不是說沒有科學家討論過這樣的可能性,只是出於某種原因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也許是怕發現我們生存的星球居然會像氣球那樣,因為某些因素被隨意撕裂成碎片帶來的恐懼吧。你覺得呢?

這裡是小笨熊的興趣課堂,今天的視頻就到這裡了,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行星,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火星男孩是這麼說的
    對於史前文明的一些故事和傳說,說書人無論從書籍地翻閱,還是網絡上的一些真真假假傳言,也是研究了不少,排除一些天馬行空地毫無根據的可能外,說書人還真篩選到了一些有關於火星男孩另外的故事,有關於火星木星之間那個消失的行星普羅塞爾皮娜。
  • 曾經在木星與火星之間有一顆行星,現如今已破碎不堪
    由此而來,我們的地球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顆星球,當然,特殊的是地球上出現了智慧文明,下面小編跟大家聊的是曾經在木星與火星之間有一顆行星,現如今已破碎不堪。在太陽系當中,大部分的小行星其實是存在在木星跟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當中,科學家們對於小新現在也進行過一些研究,甚至估測說,小行星帶當中的這一些小行星加起來的質量,比我們地球的質量要小得多,甚至說不到1/1000,這的確是讓人大吃一驚。看來我們的地球也算是挺大的,生活中經常會聽說有彗星光臨地球等等,原來彗星的質量如此之小。
  •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普羅星,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火星男孩這麼說的
    對於史前文明的一些故事和傳說,說書人無論從書籍的翻閱,還是網絡上的一些真真假假傳言,也是研究了不少,排除一些天馬行空的毫無根據的可能外,說書人還真篩選到了一些有關於火星男孩另外的故事,有關於火星木星之間那個消失的行星普羅塞爾皮娜。
  • 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隕石
    主要來自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和慧星,還有少量來自月球與火星,更少量來自太陽系外的物體。太陽系的小行星帶是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眾多小天體,是地球隕石的主要來源地。 天文界根據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在1766年的一個數列發現,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應該還有一個行星,在隨後的200多年裡,天文學家至今也沒有發現任何大行星,而相繼在小行星帶觀測到並被編號的小行星已有10幾萬顆,包括1807年發現的灶神星。到現代的小行星巡天系統使用自動化設備使小行星的數量持續增加,估計這一區域的小行星數量最多達50萬顆之多。
  • 科學探索:行星帶為什麼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其他行星卻沒有
    導讀:科學探索:行星帶為什麼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其他行星卻沒有地球位於太陽系中,太陽系中行星有8顆,大家看到宇宙圖片的時候可以看出來火星和木星之間是有一條小行星帶的,這些行星帶上有很多特別小的行星,目前科學家發現的已經有50多萬顆左右,但是為什麼只有木星和火星之間存在有行星帶,而其他行星之間沒有呢?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 神秘「幽靈行星」,隱藏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或是不明飛行物來源地
    在人們印象裡,地球離火星很近,離木星卻感覺很遙遠。(a=5.2)、這樣算來,火星跟木星中間還有一個數24(a=2.8)、而這個存在於火星與木星中間的行星,被推測出來,但是長久以來卻不見蹤影!,時不時出現在地球上的「不明飛行物」,就是這顆行星上的文明。
  • 木星和火星之間是否存在過其他行星?50萬顆小行星究竟從何而來
    行星是宇宙中最為常見的天體,在整個宇宙中,行星的數量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不計其數。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行星是咱們地球附近的鄰居,它們就是木星和火星。雖然許多人知道咱們地球有八大行星,但只有很少人知道,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實際上很有可能存在過另一顆巨大的行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根據天文學家們的觀察,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存在著一片十分廣闊的區域,如果用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來進行估算的話,差不多要走兩個來回,因此這片區域被許多天文學家們猜想曾存在過一顆巨大的行星。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
    在冥王星被用投票的方式投出了行星的行列之後,太陽系還擁有八大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算,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然而,太陽系的行星數量本不應該是八顆,而應該是九顆。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科學家:那可能是一顆行星
    自從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之後,科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近來有一種說法在天文界中引起了廣泛關注。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
  • 這顆來自於火星與木星中間的隕石極其稀有
    主要來自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和彗星,還有少量來自月球與火星,更少量來自太陽系外的物體。太陽系的小行星帶是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眾多小天體,是地球隕石的主要來源地。天文界根據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在1766年的一個數列發現,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應該還有一個行星,在隨後的200多年裡,天文學家至今也沒有發現任何大行星,而相繼在小行星帶觀測到並被編號的小行星已有10幾萬顆,包括1807年發現的灶神星。
  • 火星與木星之間曾存在一顆行星,如今這顆行星已被毀得面目全非
    太陽系中除了有八大行星之外,還有數不清的小行星和彗星,其中絕大部分的小行星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但是根據科學家的估測,這些小行星加起來的總質量不到地球的1/1000,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早在1766年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提出了一個公式用來計算各個行星到太陽的距離。後來科學家也是通過這個公式才在1781年發現了海王星的蹤影。柏林天文臺臺長通過計算也認為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著一顆行星,於是探索小行星帶拉開了帷幕。
  • 小行星帶為啥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
    那麼為什麼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不是位於水星和金星,或者金星與地球、地球與火星、以及木星與土星等等之間呢?這要從小行星帶的性質和起源說起。目前一般認為小行星帶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它的寬度達1.5個天文單位,近2億3000萬公裡,其實從這個寬度上看,它就不可能存在於水星到金星、金星到地球以及地球到火星之間,因為小行星帶的寬度遠超過了這些星球之間的距離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
    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一個行星碎裂而來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存在著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其他行星之間的距離都處在一個平均值內,但是唯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一個比較大的空隙。
  • 小行星帶為何只藏在火星和木星之間?
    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稱為小行星帶,小行星帶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是太陽系中天體數量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由已經被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統計,大約有98.5%的小行星都會聚在此,據估算大約有50萬顆小行星,因此形成了小行星帶。那麼為什麼它會形成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不是其他的行星之間呢?
  • 隱藏在木星和火星之間,被稱為「幽靈行星」,聚集龐大行星群!
    科學家推算「幽靈行星」位置,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是行星聚集地!人類一直從沒有放棄對宇宙的研究,一直希望能夠走出銀河系,想要走出銀河系的前提下,便是「徵服」太陽系,天問一號發射似乎是為「徵服」火星,火星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然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竟然發現了神秘行星,長久以來不見蹤影卻是真實存在。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
    火星和木星之間本應再有一顆行星,可這裡卻只有幾十萬顆小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名單之外之後,太陽系還有8顆行星,根據它們與太陽的距離,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然而,太陽系中的行星數量不應該是8個,而是9個。請不要誤會我。
  • 小行星帶為什麼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其它行星之間為什麼沒有?
    其實如果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距離足夠遠,那麼小行星帶內的小行星是可以變成一個星球的,但是現在的小行星帶受到火星和木星的引力影響太大,無法再像太陽系形成初期那樣互相撞擊融合為一個星球。太陽系的行星都是在太陽形成不久後誕生的,地球這種類地行星在冰凍線以內,所以主要成分是熔點高的金屬和石頭,而冰凍線外側都是氣態行星,原因就是固態冰可以在融化之後被木星和土星等行星捕獲,久而久之冰凍線外就都是類木行星,並且體積和質量都要比冰凍線內的類地行星大出不少。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條寬闊的小行星帶,為何早期沒有形成行星呢?
    從監測情況看,小行星帶從距離太陽2.17個天文單位開始,一直延伸到3.64個天文單位,處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總寬度約為2.2億公裡。從空間分布的密度來看,在小行星帶中,每個星體之間的平均距離要有上百萬公裡之遠,因此,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小行星帶,與實際狀態差異很大,其中的空間仍然是非常空曠的,即使探測器從中穿過,也不用怎麼擔心被小行星撞擊的風險。
  • 小行星帶為什麼只存在火星與木星之間
    在美麗的銀河系中,太陽系作為已知的一個單恆星星系系統已經存在了非常長的時間了,在這單恆星系統中八大行星衛星和無數的小行星等都在圍繞著太陽進行著公轉,它們都處於既定的軌道之間,然而看似毫無特殊之處的行星軌道之間卻有一點顯得非常有趣,且令人感到非常詫異,那就是處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 ...地球|木星|土星|保羅·阿姆斯特朗|行星|赤道|火星|溫帶|太陽系
    五顆亮行星中有四顆能在2020年8月的天空中被觀測到。您將能夠看到明亮的木星和土星相伴閃爍在八月的夜空中。紅色的火星在午夜從東方升起,點燃了整個夜晚直至黎明。最亮的行星—金星,將在日出之前佔據著西方的天空。尋找明亮的月亮出現在木星和土星附近的那幾天,可以8月1日為中心或者在其附近日期內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