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望遠鏡和宇宙飛船聯合探測木星大氣層深處

2020-08-27 天文在線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以及夏威夷雙子座地面望遠鏡聯合朱諾太空飛行器一起探測太陽系最猛烈的風暴,這些風暴發生在5億多英裡外的巨大行星木星上。

由麥可· 王帶領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團隊包括了來自馬裡蘭州綠帶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艾米·西蒙和同樣來自伯克利的伊姆克·德帕特。他們將哈勃和雙子座在多重波長下的觀察發現與朱諾飛行器軌道上的木星近景圖結合起來,以深入了解這顆遙遠星球上波雲詭譎的天氣。

王說:「我們想要了解木星的大氣層是如何運作的。」而這正是朱諾、哈勃和雙子座的聯合協作發揮作用的地方。

無線「燈光秀」

相比於地球的風暴,木星的連續風暴更為龐大,其伴隨著從地面到天空40英裡高的雷暴(地球常規雷暴的5倍)和擁有地球最大「超級閃電」三倍多能量的強大閃電。

正如地球上的閃電,木星的閃電束也像無線發射器一樣,在劃破天空的同時發送出無線電波以及可見光。

每53天,朱諾飛行器就會在在風暴團上方低飛,和它賽跑,來偵察被稱做「天電」和「吹哨人」的無線信號。被捕捉到的無線信號甚至可以接著被用於在木星白天的一面和閃電無法被看到的深雲團上繪製閃電。

每在同一路線時,哈勃和雙子座兩兩遠望,拍攝作為解釋朱諾飛行器近距離觀察發現關鍵的木星高解析度全球視圖。西蒙解釋道:「朱諾飛行器的微波輻射儀器通過偵測可以穿透深厚雲層的高頻無線電波來深入探索木星的大氣層。而哈勃和雙子座的數據可以告訴我們那些雲層有多厚以及我們有多深入觀察那些雲層。」

通過將朱諾飛行器探測到的閃電映射到由哈勃拍攝的木星光學圖像和雙子座同時拍到的紅外熱成像圖上,研究團隊已經能夠證明閃電的爆發和雲團結構的三種組合有關:由水構成的深雲團,溼潤氣流上升引起的大型對流雲塔(本質上是木星雷暴雲),以及可能是由對流雲塔外乾燥氣流的下沉而形成的晴朗雲區。

哈勃望遠鏡的數據顯示了對流雲塔中密集雲團的高度以及深水雲團的深度。雙子座望遠鏡的數據則清晰展現了高雲層中的空白區,而深水雲團很有可能在那裡被看到。

王認為在一種被稱作褶皺纖維狀雲區的湍流區中,閃電是很常見的,這表明溼對流正在其中發生。他說道:「這些氣旋性渦旋可能是內部能量煙囪,來從對流中幫助釋放內在能量。這樣的情況並不普遍,但是這樣的氣旋似乎是在促成對流的形成。」

將閃電和深水雲關聯起來的能力也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另一個估算木星大氣層含水量的方法,這對於理解木星以及其他氣體巨星和冰巨星是如何形成的,還有太陽系作為一個整體是如何因此形成的十分重要。

雖然之前的太空任務已經收集了一些關於木星的資料,但很多細節仍然成謎,包括深層大氣層含有多少水,熱氣到底是如何從內部流出的,以及是什麼導致了雲層的某些顏色和圖案。 這些問題的整合答案能夠幫助人們深入了解大氣動力學和大氣層的三維空間結構。

「鬼火」大紅斑

隨著哈勃和雙子座在朱諾任務中對木星進行更為頻繁的觀察,科學家們也因此能夠研究一些像大紅斑的短期變化和出現短暫圖案等的現象。

此次朱諾飛行器拍攝的以及之前木星任務中的圖片揭示了大紅斑中深色圖案的出現,消失以及變化。單看一組圖片並不能明確知道這些現象是否是由高雲層中的一些神秘黑色物質導致的,又或者它們其實是高層雲團中的一些洞,就像是通往下面更深、更暗雲團的窗戶。

而現在,通過對比哈勃和雙子座在數小時之內拍攝到的可見光學圖像和紅外熱成像圖,再來回答這些問題是可能的。可見光下的深色區域在紅外線下非常亮眼,這表明他們實際上就是雲層中的洞。在無雲區域,木星內部以紅外光線的形式釋放的熱量得以自由遁入太空(不然就會被高層雲團擋住),從而在雙子座的圖片中顯得明亮。

「就像是一簇鬼火,」王說到:「你在沒有雲的地方看它是明亮的紅外光線,但當雲密布時,它在紅外線下又是深色的。」

圖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麥可·王及其團隊

上圖關於木星大紅斑的圖片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和雙子座望遠鏡在2018年4月1日收集的數據製作的。通過將兩個不同的望遠鏡在幾乎同一時間拍攝的圖像整合起來,天文學家們得以確認大紅斑上的黑色圖案是雲層中的洞,而不是一堆暗物質。

左上(廣角)和左下(特寫):哈勃拍攝到在木星大氣層的雲層中反射的陽光(可見光波長)顯示了大紅斑中的深色圖案。

右上:由雙子座在同一區域拍攝的紅外熱成像圖顯示了熱量是以紅外能量的形式釋放的。堆疊的冷雲層在圖片上顯示為深色部分,但云團中的空隙使得明亮的紅外射線得以從暖流層中釋放。

下中:哈勃拍攝的紫外線圖顯示了從大紅斑上霧霾層散射回來的陽光。大紅斑能夠在可見光下被看到是因為這些霾吸收了藍色光波。哈勃的數據顯示即使在較短的紫外光波下,這些霾仍在持續吸收。

下右: 在哈勃和雙子座數據合成的多重波長圖中,可見光是藍色的,熱紅外線是紅色的。將這些發現結合起來可以看出在紅外線下明亮的區域是雲層中的空隙,或是有較少阻擋內部熱量雲團的地方。

哈勃和雙子座的發現是為了給朱諾飛行器的第12次飛掠(近木點 12)提供寬廣的視角。

木星氣象追蹤者:哈勃望遠鏡和雙子座望遠鏡

哈勃和雙子座在支持朱諾任務中進行的木星定期拍攝證明了它在很多其他天氣現象研究中的價值,如風的模式變化,大氣波的特徵以及大氣中各種氣流的流通。

哈勃和雙子座能夠將木星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監測,並實時為朱諾的測量任務提供多種波長地圖參考,正如地球的氣候觀測衛星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颶風追蹤器提供信息那樣。

「因為我們現在定期有來自不同觀測器和波長下的高解析度圖像,我們更夠學到比木星天氣更多的東西,」西蒙解釋道:「這就相當於是一個氣象衛星,我們也終於可以觀察氣象周期了。」

由於哈勃和雙子座望遠鏡的觀測對於解讀朱諾獲得的數據至關重要,王和他的同事西蒙、德帕特正努力讓其他研究團隊能夠更輕鬆地通過位於馬裡蘭,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米庫爾斯基太空望遠鏡檔案館來獲取所有處理過的數據。

「重要的是我們成功收集了支持朱諾任務的龐大數據集。數據集的應用方法有太多了,以至於有一些我們甚至都不知道的。因此,我們要讓別人也能夠做這項研究,並且不用費勁心思地去想如何處理數據。」

作者: Rob Garner

FY: 麻裡麻裡轟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木星大氣層曝光!人類首次對木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觀測!
    木星,這顆神秘的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上擁有劇烈的風暴讓人望而生畏,尤其是著名的大紅斑,但是木星的秘密仍然吸引著人類前去探索!近日,科學家們對木星的大氣層和風暴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觀測!現在,科學家們對木星大氣中的風暴有了最詳細的了解。這些觀測都要歸功於這些探測器以及望遠鏡。
  • 「大哥」上陣:木星大氣風雲雷電?太空船和地面望遠鏡帶回照片!
    如今一組科學家正結合哈勃空間望遠鏡、雙子座天文臺和朱諾號太空飛行器的力量,來探測土星的大氣,和大氣中產生的那些令人敬畏的風暴。「我們非常想了解木星大氣層的環流機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麥可·王(Michael Wong)如是說。
  • 望遠鏡和天文臺與朱諾合作,太陽系最強風暴探測,在5億英裡木星
    「我們想知道木星的大氣層是如何工作的,」王說。就像地球上的閃電一樣,木星的閃電就像無線電發射器一樣,在天空中閃爍時發出無線電波和可見光。每隔53天,朱諾就會跑到風暴系統上空,探測被稱為「閃電」和「哨聲」的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甚至可以用來繪製閃電的地圖,即使是在地球的白天,也可以從看不到閃光的深雲上。哈勃望遠鏡和雙子座從遠處觀察地球,捕捉到高解析度的全球視野,這是解釋朱諾近距離觀測的關鍵。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木星照片是怎樣的?美不勝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從地球上看,木星幾乎正對著太陽,這一現象稱為「衝」。這是觀察太陽系最大行星的最佳時機——哈勃太空望遠鏡需要拍攝木星時,往往就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拍攝。2019年,在「衝」這一現象減弱時,哈勃隨即拍下了令人驚嘆的木星照片,展示了木星的暗湧動蕩和變幻的輝煌。
  • 朱諾號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傾斜的
    自2016年7月建立繞木軌道以來,「朱諾」號一直在發回有關木星大氣層、磁場和天氣模式的重要信息。眾所周知,每繞近木點一圈,需耗時53天,朱諾就會向我們展示更多關於木星的趣事,科學家們將依靠這些事情來更多地了解木星的形成和演化。在一次探測中,探測器朱諾成功地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詳細的火星內部情況。
  • 阿雷西博望遠鏡正式「退役」,人類為探測太空有多努力?
    從太陽系小天體到遙遠的太空深處的脈衝星,阿雷西博獲得了眾多的「人類第一次發現」。而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另外一大貢獻就是對於外星文明探索作出的努力。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發射到外太空的空間望遠鏡和空間探測器。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望遠鏡是1990年發射升空的哈勃空間光學望遠鏡,由於在地球大氣層之上,不受大氣影響,成為彌補地面望遠鏡觀測局限的最重要的天文觀測儀器。
  • 木星全息圖——最為詳細的木星介紹和描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在拍攝這張令人費解的彩色照片時,距離木星只有一個地球直徑多一點。這篇文章我想談談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它讓我們有機會離開地球,去太空探險,希望能把我們的注意力從當前的形勢轉移開。
  • 木星中間有固態氫,外層是液態氫,最外層是含甲烷和氨氫的大氣層
    木星中間有固態氫,外層是液態氫,最外層是含甲烷和氨氫的大氣層。木星又名稱歲星,英文名稱為丘被特。在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木星個頭最大,而且是距離太陽第五位遠,距離為五點二個天文單位。故可稱之為太陽系家族中的彪形五哥。
  • 為什麼不能把哈勃空間望遠鏡發射到太空深處?
    哈勃望遠鏡在地球上可以觀測到遙遠太空發生了什麼,那我們為什麼不把它發射到宇宙觀察更深處的太空呢?也許你需要熟悉一下這個任務。這是為什麼他們沒有給卡西尼配備一個更大的望遠鏡來觀察其他恆星和星系。從土星軌道上觀察另一顆恆星與地球軌道上觀察的差異幾乎為零。卡西尼號花了6年時間到達土星,離土星最近的距離是7.46億英裡(12億公裡)。
  • 高清美圖,一起來欣賞下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旋渦在木星大氣層中撞擊出的「熱點」在這一系列來自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宇宙飛船的圖片中,一個黑暗的矩形熱點(位於頂部)與一排從右上方靠近的漩渦(第二欄)相互作用。
  • 強大磁場,巨大核心……探測器揭示木星深處的秘密!
    在3個獨立的軌道上使用儀器拍攝的多幅圖像結合在一起,以顯示所有區域的日光、以及增強的顏色和立體投影。迄今為止,對木星的研究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包括一股從它的氣體深處湧出的氨水,木星的內部具有一種極具威力的強大磁場,它的氣體核心可能是一個巨大的,但定義不太明確的星球核心。去年8月27日,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探測器開始捕捉到這些現象。
  • 木星的風暴到底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從這麼多年的探測結果來看,木星在幾十億年來都始終被恐怖的風暴所困擾著。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木星表面的大氣層厚度是地球的數倍,大氣中到處都是翻滾的雲層,包圍著整個木星。因為這顆巨型行星的表面形成的氣候和地球實在是有著天差地別,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對它很好奇,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這顆行星,但由於其表面的大氣層實在是過於濃厚,我們始終沒有找到機會更好地觀測它。但在最近3年的時間裡,天文學家利用位於赤道附近的雙子座天文臺和距離地表540公裡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終於拍攝到了木星的一張紅外近照。
  • 木星的大紅斑裡竟然發現了水!
    大紅斑進行觀測,在大紅斑深處發現了水的化學特徵。
  • 我國是否有太空望遠鏡?何時能夠發射哈勃一樣的太空望遠鏡
    於是,科學家們紛紛用望遠鏡去觀察宇宙,也開始不斷打磨鏡片,製造更先進的望遠鏡。到了二十世紀中葉,人類開啟了航空時代。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造出來了太空望遠鏡,將望遠鏡送出大氣層,擺脫大氣層對觀測的幹擾。目前,地球的上空有許多先進的太空望遠鏡,如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太空望遠鏡等等。
  • 哈勃發現了木星大紅斑的變化:奇怪的絲狀結構和罕見的「波浪」
    最新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照片顯示木星這隻紅腫的眼睛自2014年起額外收縮了將近150英裡 (240千米),而好消息是收縮的速率目前還較為穩定。20世紀30年代起,人們開始研究GRS的收縮。1979年,旅行者計劃(美國的無人太空探測計劃)測得其直徑為14500英裡(23335km)。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年度木星照出爐!看點真不少
    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公布了一張全新木星照,以超高清視角揭示木星的細節特徵。這張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25日,當時木星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該計劃每年都會拍攝一些太陽系外行星的年度全球照,以供天文學家研究它們的大氣、風暴和雲層變化。這一次,哈勃一如既往的沒有讓人失望,記錄下的看點可真不少。首先,木星北半球中緯地區一個獨特的細節令人興奮。這是一個明亮、白色、伸展開的風暴,正以56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木星上暴走,它爆發於2020年8月18日,地面望遠鏡發現在同一緯度區域隨後又出現兩起類似風暴。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年度木星照出爐!看點真不少
    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公布了一張全新木星照,以超高清視角揭示木星的細節特徵。這張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25日,當時木星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據介紹,這張照片屬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外行星大氣遺產計劃(OPAL)的一部分。
  • 人類發射到太空的第一架望遠鏡是什麼?
    雖然我們的成就相當驚人,但我們發射軌道望遠鏡才剛剛超過50年。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雖然NASA幫助建造了第一個衛星望遠鏡,但是把第一個望遠鏡送入太空的是英國。1962年4月,英國將Ariel 1號送入軌道。它不僅是發射的第一架太空望遠鏡,而且是第一顆國際衛星,因為它是美國和英國合作的成果。
  • 俄羅斯和中國計劃聯合在太空建造大型天文望遠鏡
    俄羅斯和中國計劃聯合在太空建造一臺大型天文望遠鏡。組裝原理是一個大的六角鏡,由36個部分組成,將有10米左右,預計建立這臺望遠鏡至少需要10年。建成後,首先將該望遠鏡的部件發射到近地軌道上,然後通過機器人操縱器進行組裝,經測試正常後該望遠鏡被送到日地拉格朗日L2點。
  • 如果進入木星雲層, 會看到什麼樣的恐怖天氣
    木星紅外照片幾十億年來,這顆巨大的行星始終被恐怖的風暴所困擾。木星表面的大氣層厚度是地球的數倍,大氣中到處都是翻滾的雲層,包圍著整個行星。這顆氣體巨星表面的氣候和地球完全不一樣,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對此非常好奇,想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但由於大氣層過於濃厚,我們始終沒有找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