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中間有固態氫,外層是液態氫,最外層是含甲烷和氨氫的大氣層。木星又名稱歲星,英文名稱為丘被特。在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木星個頭最大,而且是距離太陽第五位遠,距離為五點二個天文單位。故可稱之為太陽系家族中的彪形五哥。木星的半徑為七一三九八公裡,自轉周期為十小時,公轉周期十一點八六年。木星外圍具有美麗的光環。最近的天文觀測和控制測表明,它自己本身也能發出光芒,且越來越亮。並且它在慢慢地收縮。
當然,木星所發出的光還遠遠不及太陽的光那樣明亮。從能發光的意義上講,木星有十七顆衛星,其中有五顆較亮,星等為五,木星的密度為一點三克/立方釐米,與太陽的密度(一點四克/立方釐米)接近。故有「亞父」之稱。首先,木星表面還有橫紋。這使科學家們大惑不解。大紅斑的形狀和大小變化不大,每個紅斑有四乘十平方公裡,即4億平方公裡,比整個地球表面積還要大。
但大紅斑的顏色和亮度變化卻很大。木星表面溫度平均在-100℃以下。這與它距太陽較遠是相符的。然而,最令人不解的是木星表面有的區域溫度高達3億至4億度。難怪有的天文學家推測,在太陽行將滅亡時,木星很可能爆發成一顆新星,發出巨大的光和熱,從而代表太陽系中的太陽。當然,是否能成為現實,這要在幾十年以後才能驗證。古今觀察記載表明,收成及災害等影響甚大。木星與土星會合的周期約60年。
木星、土星、火星這三星合珠周期為五百一十六年。人們注意到,這些周期似乎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都產生明顯的影響。為了更進一步揭開木星之謎,美國除在1977年八月和九月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二號宇宙飛船外,還在1989年十月八日又發射了「亞特蘭蒂斯號」宇宙飛船,飛船發射後,再由五名太空人在太空再次向木星發射「伽俐略號」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半在太空中飛行六年,於1995年飛達木星。
進行更徹底的探測和考查。這樣一個星球,能源如此充足,一旦爆發突然事件,後果可非同小可。古今觀測和探測都表明,由於其轉動極快,故此使木星表面看起來產生橫的條紋。所見到的大紅斑就是漩渦所至,漩風壽命一萬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