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中間有固態氫,外層是液態氫,最外層是含甲烷和氨氫的大氣層

2020-12-05 讓時光說話

木星中間有固態氫,外層是液態氫,最外層是含甲烷和氨氫的大氣層。木星又名稱歲星,英文名稱為丘被特。在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木星個頭最大,而且是距離太陽第五位遠,距離為五點二個天文單位。故可稱之為太陽系家族中的彪形五哥。木星的半徑為七一三九八公裡,自轉周期為十小時,公轉周期十一點八六年。木星外圍具有美麗的光環。最近的天文觀測和控制測表明,它自己本身也能發出光芒,且越來越亮。並且它在慢慢地收縮。

當然,木星所發出的光還遠遠不及太陽的光那樣明亮。從能發光的意義上講,木星有十七顆衛星,其中有五顆較亮,星等為五,木星的密度為一點三克/立方釐米,與太陽的密度(一點四克/立方釐米)接近。故有「亞父」之稱。首先,木星表面還有橫紋。這使科學家們大惑不解。大紅斑的形狀和大小變化不大,每個紅斑有四乘十平方公裡,即4億平方公裡,比整個地球表面積還要大。

但大紅斑的顏色和亮度變化卻很大。木星表面溫度平均在-100℃以下。這與它距太陽較遠是相符的。然而,最令人不解的是木星表面有的區域溫度高達3億至4億度。難怪有的天文學家推測,在太陽行將滅亡時,木星很可能爆發成一顆新星,發出巨大的光和熱,從而代表太陽系中的太陽。當然,是否能成為現實,這要在幾十年以後才能驗證。古今觀察記載表明,收成及災害等影響甚大。木星與土星會合的周期約60年。

木星、土星、火星這三星合珠周期為五百一十六年。人們注意到,這些周期似乎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都產生明顯的影響。為了更進一步揭開木星之謎,美國除在1977年八月和九月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二號宇宙飛船外,還在1989年十月八日又發射了「亞特蘭蒂斯號」宇宙飛船,飛船發射後,再由五名太空人在太空再次向木星發射「伽俐略號」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半在太空中飛行六年,於1995年飛達木星。

進行更徹底的探測和考查。這樣一個星球,能源如此充足,一旦爆發突然事件,後果可非同小可。古今觀測和探測都表明,由於其轉動極快,故此使木星表面看起來產生橫的條紋。所見到的大紅斑就是漩渦所至,漩風壽命一萬年以上。

相關焦點

  • 氫明明是非金屬,可科學家為什麼說木星內部存在液態金屬氫?
    氫在常溫常壓下為氣體,並且是最輕的氣體,氫氣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在地球上氫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比如水,水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與原子的外層電子有關。除了少數幾種金屬,其餘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小於4,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於4。實際上,金屬與非金屬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在一定溫度或者壓力下會發生相變。
  • 液態?金屬態氫可能存在嗎?
    金屬氫是可能實際存在的。事實上,木星和其它類似氣態巨行星固態內核被認為主要由它構成。能否利用現有技術在地球上製造金屬氫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取決於你對金屬氫的定義。氫在大氣中通常以雙原子分子的形式(即H2,也稱分子氫)存在。當氫分子被壓縮時,它會在保持雙原子結構的情況下變成固態,再到金屬態,即金屬氫分子。
  • 木星上是否有生命?
    木星是氣態行星,表面全是海洋,沒有陸地不會有生命木星上的海洋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海洋,只是氫氣和氦氣,在高壓下成為液態木星的海洋是固態氫,因人們習慣把氫叫做氫氣,所以把木星叫做氣態星,包括太陽,它也是氫構成的,中心的密度大的驚人,
  • 木星是氣態行星,如果一切條件允許,降落在木星上能否穿越過去?
    而在火星軌道之外,正好處於氣態物質和固態物質被太陽風吹散之後的分界線,火星軌道的外側行星核心,具有吸收大量氣態物質的得天獨厚優勢,於是逐漸聚合成了體積最大的氣態行星-木星。木星的主要特點從1972年美國發射先鋒10號探測器,到2011年發射朱諾號探測器,人們對木星的考察日益深入,逐漸了解了木星的精確質量、大氣層成分、溫度、磁場以及內部結構情況。
  • 九大行星:木星
    木星由90%的氫和10%的氦(原子數之比, 75/25%的質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頭組成。這與形成整個太陽系的原始的太陽系星雲的組成十分相似。土星有一個類似的組成,但天王星與海王星的組成中,氫和氦的量就少一些了。我們得到的有關木星內部結構的資料(及其他氣態行星)來源很不直接,並有了很長時間的停滯。(木星可能有一個石質的內核,相當於10-15個地球的質量。
  • 木星的成分和太陽相似,為什麼木星沒有演化為恆星?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一顆行星,和太陽一樣,也都是氣態星體,質量為1.90*10^27千克,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陽系其他所有行星總質量之和的2.5倍,但僅為太陽的千分之一。從木星和太陽的組成來看,二者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為何沒有形成恆星呢?
  • 回顧氫的前世今生,它在宇宙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萬物之源
    沒有最初大量的氫元素,就不會有後來多達118種元素的誕生,更不會有後來多彩的宇宙,不會有生命的誕生。而將氫不斷演化成其它元素的一個重要工具就是恆星。我們都知道,恆星是宇宙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種天體,它是宇宙的明燈和熱源,正是有了大量恆星的存在,黑暗寒冷的宇宙才有了一絲光明和溫暖,才有生命星球的誕生。
  • 木星為什麼是一顆氣態行星?
    太陽的質量佔到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而木星質量超過太陽系中其他八顆行星質量的總和。與其他巨行星一樣,木星沒有固態的表面,而是覆蓋著966公裡厚的雲層。通過望遠鏡觀測,這些雲層就象是木星上的一條條絢麗的彩帶。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最外層是一層主要由分子氫構成的濃厚大氣。隨著深度的增加,氫逐漸轉變為液態。
  • 木星可能有類似地球的巖核
    一位地球物理學家模擬了木星內部氫原子和氦原子的情況,計算機計算結果發現木星有一個巖核,其大小是之前認為的兩倍。「我們的模型顯示,其中心有一個巨大的巖質物體被一層冰所包圍,而木星其他地方幾乎沒有冰,」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伯克哈德·米裡茨說。「這次模擬得到的結果與近期其他模型十分不同。其他模型都預測木星內核很小,或者根本沒有內核,並且大氣層中充斥著混合冰。」
  • 朱諾號:木星內部有什麼?
    木星中低緯區域最典型的特徵是深淺交替的彩色條帶(以及大紅斑),不過這種深淺交替的條帶結構並不是木星獨有,外太陽系四顆大行星都有。通常我們把深褐色的條帶叫做帶(belt)而把淺色條帶叫做區(zone),深淺兩種條帶的運動方向和速度還不一樣。深淺條帶的邊緣穿梭著東西方向飛馳的急流(jet stream)。
  • 世界之最:最大行星
    最外層是一層主要由分子氫構成的濃厚大氣。隨著深度的增加,氫逐漸轉變為液態。在離木星大氣雲頂一萬公裡處,液態氫在100萬巴的高壓和6000K的高溫下成為液態金屬氫。木星的中央是一個由矽酸鹽巖石和鐵組成的核,核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0倍。
  • 太陽系木星有多恐怖?
    曾有研究稱,木星表面的大氣層包含了約1%的行星質量,相當於三個地球的質量,而地球的大氣層只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這個數據也是非常驚人的!雖說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但它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並且隨著深度的增加,在距離其表面千米處,液態氫就會在高壓和高溫環境下形成。而且木星也有像地球一樣的金屬核心,據推測,它的中心區域是一個由矽酸鹽,鐵等組成的液態內核。
  • 進入木星大氣層的探測器經歷了怎樣的痛苦?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質量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之和的2.5倍。木星是一顆氣態巨星,它有著以氫和氦為主的厚厚大氣層,大氣層之下還有液態氫、金屬氫、堅硬的核等。我們看到的木星照片顯示,木星表面有條紋、大紅斑,那些條紋和大紅斑時刻發生著變化
  • 金屬氫是什麼?為什麼說金屬氫的誕生相當於當年的蒸汽機的誕生?
    在初中我們都學過化學當中的元素周期表,第一個也是化學元素中最簡單的一個元素那就是氫,在我們印象當中氫屬於氣體,不能導電易燃。雖然我們也知道屁氫還有其它的兩個狀態,液態和固態,但是你知道嗎氫還有另外一種特殊的狀態那就是呈現金屬的性質,也就是金屬氫。
  • 氫氣易燃,而木星上都是氫,我們能不能到那裡放一把火?
    氫氣是最輕的氣體,由於氫原子之中只包含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較易形成,所以氫元素也是宇宙中最早出現的元素。時至今日,一些宇宙天體的主要組成元素依然是氫,比如太陽系中的行星老大哥木星就是一顆由氫所組成的氣態行星。
  • 氫氣易燃,而木星上都是氫,我們能不能到那裡放一把火?
    氫氣是最輕的氣體,由於氫原子之中只包含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較易形成,所以氫元素也是宇宙中最早出現的元素。時至今日,一些宇宙天體的主要組成元素依然是氫,比如太陽系中的行星老大哥木星就是一顆由氫所組成的氣態行星。
  • 太陽系木星
    >>質量和體積極大上面也說了,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呢?這麼說吧,我們知道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除去木星以外還剩七個,那麼把這剩下七個行星的質量加一起也才是木星質量的四分之一,單單與地球相比,它就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曾有研究稱,木星表面的大氣層包含了約1%的行星質量,相當於三個地球的質量,而地球的大氣層只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這個數據也是非常驚人的!
  • 太陽系中的「巨人」,疑似有外星人基地的星球,揭秘木星的面紗
    還有關於木星的種種謎團,它上面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的基地、它是怎麼形成的、它上面有沒有水的存在、木星的大氣到底是怎麼回事、木星有巖石核心嗎、木星那強大的磁場到底來自何處、木星怎麼也有和地球相似指出極光呢等等。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以後也會有中國的「嫦娥」「玉兔」宇宙探測器造訪這個巨人了解它探索它將能給我們人類揭開什麼樣的謎團。
  • 氣態巨行星——木星
    木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方相對大小並不是地球和木星分離的唯一原因。從構圖上看,這兩個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被歸為類地行星,這意味著它們有堅硬的外表面,大部分由金屬或矽酸鹽巖石組成。然而木星是典型的氣體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