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磁場,巨大核心……探測器揭示木星深處的秘密!

2021-01-13 科幻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木星的南極,這是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從32,000英裡(5.2萬公裡)的高度拍攝的。橢圓形的氣旋,直徑達600英裡(1000公裡)。在3個獨立的軌道上使用儀器拍攝的多幅圖像結合在一起,以顯示所有區域的日光、以及增強的顏色和立體投影。

迄今為止,對木星的研究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包括一股從它的氣體深處湧出的氨水,木星的內部具有一種極具威力的強大磁場,它的氣體核心可能是一個巨大的,但定義不太明確的星球核心。

去年8月27日,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探測器開始捕捉到這些現象。位於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斯科特·博爾頓說,作為十多年來第一個探索木星的太空飛行器,「朱諾」號正在徹底改變我們對一般行星的工作原理的認識。

朱諾號於2011年發射升空,它收集了環繞在巨大木星南北兩極的橢圓形颶風的驚人圖像。但它也在雲層下面進行探測,使用一種微波發射的儀器,它可以穿透旋渦風暴並進入行星的內部空間。

行星科學家預計木星的大氣是一種充分混合的氣體,在它雲層下方的大氣層可能有幾百公裡。但是探測器探測到了內部不均勻的斑塊。竟然在大多數地方發現少量氨氣,令人驚訝,而從木星赤道上升的富含氨的大氣流簡直讓人摸不到頭腦。

位於加州帕薩迪納市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李成說,木星上的氨氣可能與地球上的水蒸汽相似,在赤道和高緯度地區的溼度較高。

類似地,朱諾號的磁力儀檢測到一個強大但不完整的磁場——比模型所顯示的更強、更多變。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哈佛大學的行星科學家金伯利·摩爾說,磁通在赤道附近更強,可能是因為木星內部的物質會攪動和扭曲磁場——類似於太陽黑子的形成。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在木星上的一個神秘的暗點的彩色圖像顯示,在2017年2月2日凌晨5點13分,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拍攝到的這張圖片中,一個木星的旋渦風暴,在距離木星雲層上方9000英裡(14,500公裡)的高空形成。

木星的磁場也比預期的更複雜,在它向外流動的區域。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行星科學家弗蘭·巴格納爾說:「不是只有一根大鐵絲承載著所有的電流,而是有多個小導線擴散開來。這種散射的模式意味著木星的北部和南部的光的結構和起源比之前認為的要複雜,因為產生這些光的帶電粒子沿著各種各樣的路徑流動。

2016年8月27日,木星的南北兩極區域的彩色合成圖像。當探測器從木星的雲層上方73,009公裡(45,365英裡)經過的時候。北極的圖像是在11點59分拍攝的,當宇宙飛船從雲層上方95,096公裡(59090英裡)經過的時候,南極的圖片是在13:56的時候拍攝的。

來自「朱諾」的其他測量結果表明,木星有一個令人驚訝的內核,由重元素構成。每一次「朱諾」號都經過這個星球——就在雲層上方的幾千公裡——木星的引力束縛著探測器沿軌道運行。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分析了這個問題,並計算出這個行星的核心質量是地球質量的7 - 25倍。大核心可能是更大和更分散性的,像延伸出來的一樣,半徑大約為木星 70,000 公裡半徑的一半。

「朱諾」號完成任務的時間比原先計劃的要長,因為有兩個引擎上的閥門發生故障,使得它每53天繞木星一周,而不是14天。探測器已經完成了32次科學飛行計劃中的5次,下一次將在7月11日,木星的大紅斑上進行。


本文來自:科學視界


如文章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歡迎來稿、歡迎廣大科幻愛好者和專家學者來稿








相關焦點

  • 美國發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 2016年抵達
    ;一臺磁通門磁強計(FGM)將用於繪製首張詳細的木星磁場圖,並考察木星磁場在其兩極地區的分布狀況,對於木星磁場的考察將極大地幫助科學家們了解木星的內部結構信息;一臺先進恆星導航儀(ASC)將幫助進行繪圖工作,並幫助朱諾探測器在茫茫太空中保持準確的姿態指向。
  • 朱諾號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傾斜的
    自2016年7月建立繞木軌道以來,「朱諾」號一直在發回有關木星大氣層、磁場和天氣模式的重要信息。眾所周知,每繞近木點一圈,需耗時53天,朱諾就會向我們展示更多關於木星的趣事,科學家們將依靠這些事情來更多地了解木星的形成和演化。在一次探測中,探測器朱諾成功地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詳細的火星內部情況。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極光裡的新發現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於2016年7月5日抵達木星,研究木星極光現象一直是「朱諾」號探測器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在分析了探測器儀器收集到的數據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以下取其英文縮寫:JHUAPL)的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木星強大的磁暴與地球上的磁暴有著不同的來源。這項研究詳細闡述了這些發現。
  •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究竟強在哪裡?
    首先:為何要探測木星? 雖然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但科學家們對它仍然知之甚少。 科學家想要解答的基本問題包括: ·木星有沒有固態核心? ·如此極端的輻射水平是如何產生的? ·木星是如何形成與演變的?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上探測到了什麼?
    NASA的朱諾探測器開始了為期20個月環繞木星的探測任務,希望能對這個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更進一步了解。
  • 美國NASA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磁場隨時間變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一個叫做朱諾(Juno)的太空船軌道探測器,它已經辛苦工作了很長時間。
  • 四顆氣態巨行星為什麼會如此巨大?
    在巨行星開始形成的地方,那裡冷到足以出現固態雪,科學家們認為能夠形成冰雪花,冰雪花就會聚積起來,形成巨行星的核心。這可能就是巨行星必須這麼大的原因。有這麼多的並和氣體,巨行星的和興就變得非常大,比地球要大十倍,這些巨大核心產生了許多引力,它們增添這麼大的拉力,吸去了周圍的所有氣體,形成濃稠的大氣層,有好幾萬英裡厚。
  • 歷時五載,朱諾號探測器抵達木星!
    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木星極光,朱諾號探測器將近距離觀測這些極光,增進我們對於木星磁場的了解。圖片來源:NASA, ESA, and J.Nichol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朱諾的任務朱諾號的首要目標是了解木星的起源和演化。藉助它所攜帶的9臺科學設備,朱諾號將探查木星是否擁有一個固態行星內核,繪製木星強大磁場的分布圖,測量大氣深處水和氨的含量,並觀測這顆行星上的極光。
  • 探測飛船在木星上,再次拍到了數個巨大橢圓白點,它們是什麼?
    可是木星卻無法通過軌道探測器看到內部的詳細情況,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濃濃的大氣環繞。木星的秘密有很多,比如木星是如何形成的?木星大氣中含有多少水和氧氣?木星的內部結構究竟如何?木星的自轉更加符合剛體轉動,還是在內部不同深度上存在不同速度的自轉?木星擁有固態內核嗎?如果有,這個內核有多大?木星強大的磁場是如何形成的?
  • 木星和地球存在相似之處:磁場會經歷長期變化
    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已經發現了氣態巨行星木星的一些令人驚嘆的特徵,但它也向科學家們提供了很多關於這顆行星如何運作的信息。我們現在知道木星表面流動的氣流實際上深入木星內部,而木星的閃電很像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那樣。
  • 磁場之爭!我們的木星完全敗北!熱木星的強大讓科學界側目!
    而我們的木星呢?磁場高達4.3高斯,是地球的8倍有餘!不得不說,木星不愧是我們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但是人外有人,星外有星,科學家首次測量了「熱木星」的磁場,這些巨大的、熱的外星行星的磁芯比我們太陽系的木星還要強。是的,我們的木星完全被吊打,「熱木星」系外行星的磁場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 朱諾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ASKEW
    【博科園-科學科普】自從它於2016年7月在木星周圍建立了軌道以來,「朱諾號」的任務一直在傳回有關該氣體巨人大氣、磁場和天氣模式的重要信息。每隔53天就會有一個被稱為「perijoves」的軌道,探測器揭示了更多關於木星的有趣事情,科學家們將依靠它來更多地了解木星的形成和演化。一圈氣旋圍繞著木星的南極旋轉。
  • 朱諾將入軌木星:飛行5年之久的朱諾探測器到底是啥?
    朱諾飛船搭載的磁強計是一類磁通門探測器,其可以對木星磁場的強度和磁感線方向進行探測。該系統中自帶的「先進恆星導航儀」將為系統提供磁強計自身方位朝向的信息。和其他探測器一樣,朱諾飛船的磁強計設備被安裝在三根伸出的太陽能帆板中的一根的頂部,以便儘可能地遠離飛船本體。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避免飛船自身其他設備工作時產生的磁場幹擾磁強計對木星磁場信號的測量。
  • 「朱諾」探測器飛行5年成功進入木星軌道 探索木星未解之謎
    這種過程將會把「朱諾」號送到木星的軌道上。 在未來18個月內,「朱諾」將繞木星37周,前所未有的觀測木星強大的引力和磁場 「如果你將太陽系中的一切全都放一起(不算太陽),它們全都可以被塞進木星內部。」無論從體積和質量上來說,木星都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直徑大約是14萬公裡,相當於11個地球。如果換算成體積,那就是地球體積的1300多倍。
  • 朱諾距地球7億千米深空,發現從未見過畫面,閃電精靈正穿過木星
    先驅者10號11號開始說起,10號在1973年1974年先後掠過木星,留下了木星那巨大的特寫照片,還有木星的超強到磁場與氣態行星翻滾的雲層!,因為它巨大的質量可以為探測器免費加速,所以探測器都喜歡去它那裡繞繞,「加油」的同時,順便也看看這位又太陽系「吸塵器」之稱的木星的新面孔!
  • 木星探測器朱諾號再次發生故障:進入保護性「安全模式」
    和其他探測器一樣,朱諾飛船的磁強計設備被安裝在三根伸出的太陽能帆板中的一根的頂部,以便儘可能地遠離飛船本體。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避免飛船自身其他設備工作時產生的磁場幹擾磁強計對木星磁場信號的測量。 3)MWR——微波輻射計 朱諾的微波輻射計設備將穿透木星的雲層,揭示其深部大氣的結構,成分和運動情況。其最大穿透深度可以達到相當於地球上1000倍大氣壓強深處,大約相當於木星雲層頂向下深入550公裡。 微波輻射計系統包括6臺獨立的輻射計,用於測量來自6層不同雲層的微波信號。
  • 他描繪的星空竟和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有些像
    朱諾號探測器去年12月在飛行到木星巨大的雲層頂部時拍攝了這張照片。」隨著暴風雨在其表面上肆虐,這張木星照片看起來更像是一幅巨大的畫作然而,NASA已經表示,考慮延長朱諾號的任務時長,因為這個探測器表現出色,並沒有顯示任何可能妨礙其有效性的機械問題。
  • 他描繪的星空竟和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有些像!
    >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一直在繞木星周圍飛行朱諾號探測器去年12月在飛行到木星巨大的雲層頂部時拍攝了這張照片。」隨著暴風雨在其表面上肆虐,這張木星照片看起來更像是一幅巨大的畫作,而不是一顆行星。NASA科學家解釋稱:「木星完全填滿了圖像,右上角只有一絲明暗界限(日光黯淡的夜晚),沒有明顯的邊緣(木星的彎曲邊緣)。朱諾號在太平洋時間12月16號上午9點43分從距離木星雲頂上方8,292英裡(13,345公裡)處拍下了這張照片。」
  • 首次計算出:系外行星「熱木星」磁場,比木星強很多倍!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天文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氣態巨行星具有強大磁場,比太陽系木星的磁場強很多倍,這是第一次通過觀測計算出這些磁場的強度。這些都是巨大的氣態行星,被認為與太陽系的木星相似,但圍繞它們恆星運行的距離很近,通常大約是恆星直徑的5倍,或者大約是月球到地球距離的20倍。這樣的行星在其恆星磁場中運行良好,行星磁場和恆星磁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持續且強烈。之前的研究已經對系外行星磁場「設置」了上限,例如從無線電觀測或純粹從理論推導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