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把哈勃空間望遠鏡發射到太空深處?

2020-12-05 天文在線

哈勃望遠鏡在地球上可以觀測到遙遠太空發生了什麼,那我們為什麼不把它發射到宇宙觀察更深處的太空呢?

也許你需要熟悉一下這個任務。

卡西尼號

雖然它的光學設計系統不像哈勃一樣可以用來拍攝非常遙遠的物體,但它利用自己的優勢在宇宙旅行了幾年後,拍攝了土星和土衛的很好的圖像。

這是一張五顆土衛環繞著土星的圖片。

這是為什麼他們沒有給卡西尼配備一個更大的望遠鏡來觀察其他恆星和星系。

從土星軌道上觀察另一顆恆星與地球軌道上觀察的差異幾乎為零。

卡西尼號花了6年時間到達土星,離土星最近的距離是7.46億英裡(12億公裡)。

哈勃望遠鏡觀測的是數萬億英裡以外的物體。在這個距離上,從太陽系的任何地方看到的景象都是一樣的。

因此,卡西尼號沒有用一個巨大的望遠鏡觀察遙遠的東西,而是用很多光學儀器來觀察與它相距不遠的東西。用一個大的按喇叭的望遠鏡來觀察這些東西就像用來復槍的瞄準鏡來尋找你丟失的隱形眼鏡一樣。

我很高興研究者明智地為卡西尼號添加了合適的相機和鏡頭。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就不會看到這樣美好的結果:

還有:

這些不是藝術家的作品。也不是計算機圖形學。這是土星的近景。

這是土星表面的一場風暴。

這是土衛二,一個土星的衛星,它正向太空噴水。

如果宇宙飛船有哈勃式的望遠鏡,這些東西都不會被看到。

因為沒有變化。

宇宙是一個非常大的地方。即使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旅行,你也只會遊覽到太陽系的一小部分。

讓我們以最快的旅行者1號的速度為例。

它的速度是62,140公裡/小時。

假設「幾年」是10年,假設一年有8760個小時,我們發現10年後,它將在10年內飛過54億公裡。

加起來幾乎正好是300光分鐘。

作為比較,離最近的恆星的距離是4.367光年,橫跨銀河系的距離是105,700光年。星系團的距離是1000萬光年,即使這只是可觀測宇宙長度的一小部分,而可觀測宇宙的長度是930億光年。

一光年等於525,600光分。

假設你有機會去銀河系旅行,讓我們看看你將看到什麼。

以目前科技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不考慮任何引力影響,我們需要18億年才能穿過銀河系。

如果加上引力的影響,這個數字可能會翻倍。

不,我們不這樣做是因為我們在未來幾年裡所能走的距離在宇宙的尺度上是非常小的。

想像一下,給幾公裡外的一座山拍一張照片。你說,「不,我不喜歡我得到的角度,」然後你把你的相機向右移動一毫米。

你不會看到任何有意義的改變。

是的,旅行者1號不是科技可實現的最快速度,這一榮譽屬於帕克太陽探測器。然而,帕克的速度可以歸因於太陽的引力,而不是火箭的化學能或行星的引力。

相關知識

卡西尼-惠更斯號(英語:Cassini–Huygens)是前往土星系統的一架旗艦級空間探測器,也是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歐洲空間局(ESA)和義大利航天局(ASI)合作進行的任務。整個任務分為兩部分:環繞土星的卡西尼號(Cassini)與在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登陸的惠更斯號(Huygens)。

圖解:尚未分離的卡西尼-惠更斯號

兩具探測器由泰坦四號B型運載火箭搭載,於1997年10月15日一同發射升空,並於2004年7月初抵達土星軌道,隨後在同年12月25日分離。卡西尼號自入軌後持續運作超過13年,直到2017年9月15日進入土星大氣層焚毀;惠更斯號則於2005年1月14日成功於土衛六的阿迪立地區著陸並傳回數據,是首具在外太陽系天體完成登陸的探測器。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quo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與哈勃望遠鏡的不同之處
    因為宇宙紅移將恆星光譜移至紅外波段的深處,所以韋伯望遠鏡有可能觀測到時間更為久遠的早期宇宙。在地球上建造一個口徑6.5米(甚至是8米)的一體鏡不僅可行性高,而且很便宜,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在太空中放置望遠鏡呢?原因在於地球的大氣層,它吸收了大量的紅外光譜,使光譜分析和確定遙遠星系中的元素變得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
  • 偉大的工程,哈勃太空望遠鏡,聚焦遙不可及的太空深處
    在我們日常所瀏覽到的太空圖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成功,給人類探索太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為人類第一次看到銀河系以外的地方,就是哈勃通過一個巨型望遠鏡觀測到的。而哈勃也被後代天文學家所推崇,並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偉大的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經被送入太空,目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太空工作了30年。在成果發射後的使用初期,哈勃太空望遠鏡就面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
  • 同樣是望遠鏡,為什麼哈勃望遠鏡非要發射到天空,是有錢燒的嗎?
    被稱為「人類觀測宇宙的第一雙眼睛」的哈勃望遠鏡已經為人類服役了30年了,但仍舊有很多人並不了解哈勃望遠鏡是幹嘛的,以及為什麼要把望遠鏡建立在太空中。哈勃望遠鏡的出現在哈勃望遠鏡出現之前,人類觀測天空只能憑藉著肉眼以及望遠鏡,雖然人類可以將望遠鏡的精度調整的更精準,以及把望遠鏡製造的更大,以便能夠看到更遠、更清晰的宇宙。
  • 同樣是望遠鏡,為什麼哈勃望遠鏡非要發射到天空,是有錢燒的嗎?
    被稱為「人類觀測宇宙的第一雙眼睛」的哈勃望遠鏡已經為人類服役了30年了,但仍舊有很多人並不了解哈勃望遠鏡是幹嘛的,以及為什麼要把望遠鏡建立在太空中。1970年開始,美國和歐洲科學家開始籌備了大型空間軌道天文臺,到了1982年,這個項目才有了比較正式的名字:哈勃空間望遠鏡。
  • 科普| 你對哈勃空間望遠鏡了解多少?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2003年意外墜毀後,美國宇航局取消了未來所有的維修計劃,但後來又決定在2008年10月向哈勃空間望遠鏡最後一次發射太空梭。因為望遠鏡上的電腦發生故障,這次任務被推遲到2009年才實施。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歷史 1946年, 美國天文學家萊 曼:斯皮策(1914~ 1997)首次提出了地外天文臺的設想。
  • 我國是否有太空望遠鏡?何時能夠發射哈勃一樣的太空望遠鏡
    於是,科學家們紛紛用望遠鏡去觀察宇宙,也開始不斷打磨鏡片,製造更先進的望遠鏡。到了二十世紀中葉,人類開啟了航空時代。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造出來了太空望遠鏡,將望遠鏡送出大氣層,擺脫大氣層對觀測的幹擾。目前,地球的上空有許多先進的太空望遠鏡,如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太空望遠鏡等等。
  • 哈勃空間望遠鏡
    哈勃空間望遠鏡(英語: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是以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望遠鏡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美國馬裡蘭州的霍普金斯大學內)的指令並將各種觀測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回地球。由於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因此獲得了地基望遠鏡所沒有的好處:影像不受大氣湍流的擾動、視相度絕佳,且無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還能觀測會被臭氧層吸收的紫外線。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到了18世紀,望遠鏡已經成為人類研究宇宙不可或缺的工具。世界各地都在建造更大更強的望遠鏡,將大量肉眼原本看不見的天體記錄在案。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以及對觀測要求的提高,人類開始萌生將望遠鏡建到天上去的想法。早在1923年,現代火箭技術三大奠基人之一,德國科學家赫爾曼·奧伯思就曾在《進入行星空間的火箭》一書提到如何運用火箭將望遠鏡推進到地球軌道。
  • 哈勃下一任繼承者:韋伯空間望遠鏡,開啟人類首次觀測宇宙邊界
    截止2020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已經在太空運行了30年,直到今天它依然繼續探索著宇宙深處。不過目前哈勃空間望遠鏡,最遠可觀測到宇宙誕生後4.8億年的景象。哈勃空間望遠鏡 如果想要觀測嬰兒時期的宇宙模樣,我們就需要一臺大型的太空紅外望遠鏡。因此哈勃空間望遠鏡下一任繼承者,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便誕生了。
  • 同樣是望遠鏡,為什麼哈勃望遠鏡非要發射到宇宙,原因你知道嗎?
    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天文望遠鏡各方面的性能也都在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天文望遠鏡中最傑出的代表無疑就是哈勃望遠鏡了。哈勃望遠鏡可是眾多觀測設備中的「佼佼者」,也是非常特殊的,特殊在哪呢?科學家們把它派去了宇宙中,但同樣是望遠鏡,為什麼哈勃望遠鏡非要發射到宇宙中呢?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其次,在太空中的望遠鏡可以觀測被大氣層吸收殆盡的紅外線和紫外線。需要注意的是,哈勃事實上只能拍攝黑白照片,小夥伴們看見的彩色都是NASA後期渲染合成的。哈勃望遠鏡由美國宇航局主製造,外加歐洲宇航局支援完成。儘管理論提出的很早,但是由於技術限制、經費不足外加1986挑戰者災難打擊,一直擱淺至1990年4月24日才由「發現者」號航天飛船發射升空。
  • 哈勃空間望遠鏡,遨遊太空三十年,為什麼人類只去看過它四次?
    1990年4月24日,「發現號」太空梭將有史以來最精密的太空設備送進了太空。這部太空設備在太空中已經「服役」了三十年——時間比原計劃翻了一倍,對宇宙進行了150多萬次觀測,是歷史上最多產的科學設備之一。它就是,哈勃空間望遠鏡(以下簡稱「哈勃」)。
  • 繼哈勃太空望遠鏡之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究竟有多牛?
    此外,空間本身的膨脹也會對我們產生不利影響,因為當星體發出的光線穿過宇宙到達我們的眼睛時,其波長會被拉長。即使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它讓我們看到宇宙中最遙遠,最壯觀的景象也是有限的。GOODS-South field(哈勃組件)。圖片來源:NASA,ESA。R. Windhorst, S. Cohen, M.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極限在哪裡?
    到了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由此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時代。 哈勃運行在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上,它距離地表大約540公裡,每95.4分鐘繞行地球一周。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幹擾,哈勃可以接收到宇宙中十分微弱的光,觀測到極為遙遠的宇宙。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哈勃太空望遠鏡從太空梭的貨艙部署。要了解有關哈勃望遠鏡的更多信息,請訪問探索頻道。查看更多哈勃太空望遠鏡圖片。你有沒有盯著夜空,想知道宇宙近在咫尺?我們大多數人都被迫看星星只用我們的眼睛,尋找在茫茫黑夜光抽血。
  • 哈勃望遠鏡,絕美的30年
    每當夜晚,抬頭仰望夜空,璀璨的星空總是會帶領我們的思緒和想像穿越星河,奔向遙遠的太空。宇宙寄託了我們太多的想像,它浩瀚瑰麗,神秘壯闊,遙不可及又讓我們嚮往不已。天文學家愛德華哈勃曾說過:「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生在這個世上,但我們可以努力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模樣」。
  • 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太空計劃 哈勃太空望遠鏡繼任者再次推遲發射
    2020年7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消息稱,由於受新冠病毒疫情和技術問題的影響,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縮寫JWST)再度被推遲發射。
  • 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背後的四個女人
    雖然提起哈勃太空望遠鏡,大家首先想到的人毫無疑問是愛德文·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上個世紀最傑出的天文學家,NASA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把人類史第一臺太空望遠鏡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誕生,與他的關係並不大,1953年哈勃就已經去世了。
  • 哈勃望遠鏡之母:空間天文學領域的「滅絕師太」
    因此,這次NASA將WFIRST改為羅曼望遠鏡,本身不值得驚訝。但是對於公眾來說,南希·格蕾斯·羅曼卻是一個相對陌生的人。她是誰?她為什麼被稱為「哈勃之母」?她為什麼被眾多天文學家視為「滅絕師太」。本文將介紹這位塑造了空間天文學50年面貌的傳奇人物。為天文而生,熱愛從童年開始1925年5月16日,南希·格蕾斯·羅曼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市。
  • 哈勃望遠鏡之母:空間天文學領域的「滅絕師太」
    60年代,羅曼在NASA的辦公室拍攝的照片 | 來源:NASA空間天文學的目標是將望遠鏡發射到太空中由於地球大氣的阻擋,地面望遠鏡不能觀測到天體發射出的伽瑪射線、X射線、大部分紫外線、大部分紅外線等電磁波,而發射到太空中的空間望遠鏡卻可以輕鬆地探測到這些信號。即使是地面能夠觀測到的可見光,因為大氣流動的影響,成像質量也受到一定影響。而觀測可見光的空間望遠鏡就不受大氣影響,成的像非常完美。羅曼的選擇極富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