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公布了一張全新木星照,以超高清視角揭示木星的細節特徵。這張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25日,當時木星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
據介紹,這張照片屬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外行星大氣遺產計劃(OPAL)的一部分。該計劃每年都會拍攝一些太陽系外行星的年度全球照,以供天文學家研究它們的大氣、風暴和雲層變化。
這一次,哈勃一如既往的沒有讓人失望,記錄下的看點可真不少。
首先,木星北半球中緯地區一個獨特的細節令人興奮。這是一個明亮、白色、伸展開的風暴,正以56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木星上暴走,它爆發於2020年8月18日,地面望遠鏡發現在同一緯度區域隨後又出現兩起類似風暴。
實際上,該區域盛產風暴,大約每隔六年就會興起一次風暴潮,哈勃的本次觀測正好展現了風暴形成早期擾動產生的結構。在白色羽流後方依稀可見小型圓形特徵,它們通常不久就會消散於木星大氣中,只留下一絲漣漪。不過,類似的風暴在土星上則往往會形成一個持續時間很長的旋渦,這可能與兩大行星大氣中水豐度的不同有關。
其次,在這張木星照中,位於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也尤為顯眼,逆時針旋轉的大紅斑在周圍攪動出一道白色和米色相間的條紋。
研究人員表示,木星大紅斑的直徑現在只剩不到16000公裡,雖然足以吞下地球,但其規模相比之前已經大幅縮水,而且這一趨勢仍在繼續。至於木星大紅斑為何不斷縮小,這完全是一個謎。用不了多久,木星這個標誌性特徵可能消失殆盡。
再往下看,我們會發現緊鄰大紅斑,有一個風暴與之並駕齊驅。這個風暴名為橢圓 BA,由三個白色小風暴於2000年合併而成,是木星大氣中僅次於大紅斑的第二大反氣旋風暴。
說起來,橢圓 BA是條變色龍。2006年,橢圓 BA由白色變成紅色,因此天文學家又將其戲稱為小紅斑。在過去幾年裡,它的顏色逐漸變淡,回歸到原來的白色。現在,這個風暴的核心區域又開始變暗,似乎要再次轉變成小紅斑模式。
另外,在木星左側還可以看到一個小亮點,它是木星四大伽利略衛星之一,木衛二歐羅巴。多年來的探測數據表明,木衛二厚厚的冰層下方存在地下海洋,這裡被認為是太陽系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所在。
除了可見光,哈勃太空望遠鏡還在近紅外和紫外光下對木星進行多波長觀測,為天文學家研究木星提供了更全面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