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真的是平的嗎?

2021-01-17 中國科普博覽


人們往往會認為,如果消除了波浪和高低潮汐的影響,海平面顧名思義將是一個平面,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事實上,正如地球陸地表面高低不平一樣,海洋的表面也不平。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表面都在以不同的速度發生變化。 

 


科學家通過測量發現,海洋表面有三個較大的隆起區域,一個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區,隆起高達76米;第二個區域在北大西洋,隆起高度是68米;另一個在非洲東南部,隆起區域高為48米。另外,地球上還有三個較達的凹陷區域,一個在印度洋上,凹陷深達112米;第二個區域在加勒比海,凹陷深度為64米;第三個區域在加利福尼亞以西,凹陷深度為56米。相關的衛星圖片也顯示,美國西海岸的絕對水位高於東海岸的水位。 

 


嚴格來說,海平面的相關定義有「全球海平面」、「本地海平面」以及「相對海平面趨勢」等等。全球海平面指的是所有地球海平面的平均高度,我們經常提及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指的就是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趨勢的增加。本地海平面是指沿海岸相對於陸地上特定點所測量的水位高度,通常是潮汐站所測量的當地海平面高度。而相對海平面趨勢則反映了當地海平面隨時間的變化趨勢。這種變化趨勢是諸多沿海數據應用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包括沿海測繪、海洋邊界劃分、沿海區域管理、海岸工程等都會用到這一指標。 


那麼讓我們再回過頭來,造成全球海平面差異的原因有哪些呢?在假設海平面沒有任何波浪的情況下,科學家認為造成海平面差異主要有三個原因: 

我們先從慣常所熟知的潮汐開始,正確理解潮汐對海平面的作用,也有助於解釋另外兩個原因。 

 


每天隨著月相的變化,潮汐力量也隨著時間而對海平面產生影響。從定義上說,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陽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漲落現象,會造成海洋和港灣口積水深度的改變。換句話說,就像牛頓的萬有引力告訴我們,行星的質量引起重力,來自太陽和月球的大量拉力作用在海洋,使得我們能夠觀察到海洋上的潮起潮落。 


潮汐隨著月球變化周期而發生變化。如圖所示,當太陽和月亮在一條直線上時,潮汐力很大,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 「大潮」(英文學術名spring tides)。特別是當太陽和月亮在一條直線且地球正好處於二者中間時,這是我們所看到的月亮是「新月」。而此時潮汐力也最大。當太陽和月亮就地球而言呈直角排列時,此時產生的潮汐較小,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小潮」(英文學術名Neap tide) 


海平面差異(單位:cm)


引起海平面變化的第二個主要原因要相對複雜一些。地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或圓球,其更近似於一個「梨形」。地球表面有凸起的山脈,也有凹陷的海溝。在廣闊的海洋中,海底的地形也是十分複雜的,它不僅分布有巍峨的海底山脈、平緩的海底平原,而且還有許多陡峭的海底深溝。由於受海底地形的影響,一個海區的海面會低於或高於另一個海區幾米、甚至十幾米。科學家們使用雷達高度計測量結果發現,在大西洋海面不同海域都存在著高度差,甚至在美國南卡羅裡州和波多黎各島之間比較小的海域內,也存在著高度差。一般來說,海底是一座山脈的地區,海面就比其他海域高一些;而海底是一個盆地的地區,海面就比其他海域要低一些。比如,同是大西洋海域,波多黎各海下是一片凹地,因而這一地區的海面就比周圍地區明顯的低;而巴西東部由於海下有一座3500米的海嶺,所以這裡的海面就比其他地區要高。 

 


而從另一方面,凹凸不平的海底中蘊含著鐵鎳和其他重要物質組成的大量沉積物。所有這些物質的存在不僅使海底地形或地球表面凹凸不平,也會使地球不同地方的質量差異很大。這種物質的積聚,可以使其表面引力彎曲,從而形成一種動力,驅使海水離開一個地區而流向另一個地區。如果我們回來考慮潮汐的原理,海水本身也有質量,根據偉大牛頓同學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它也會受到其他質量物質的吸引。也就是說,更多質量的水將被吸引到地球上相對質量或密度更大的區域的區域。這時你也許會問,海平面的從「高」到「低」有很大的差異嗎?也許你會不相信,但事實是經過測試海平面的高差高達90米。 

 


而且這一數字還將在未來幾個世紀發生改變。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在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巨大冰蓋都會融化。這些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川融化成的水將在全球範圍內的海洋上重新分配其質量。但我們也不需要恐慌,這一過程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在這一漸變過程中,地球質量會被重新分配。而海水也將被吸引到質量相對較高的區域,從而改變海洋的相對高度。 


而關於海平面差異的第三個原因純粹是從觀測角度考慮。想像一下,只是為了這個例證,我們在海岸邊,有一根垂直的測量棒用來觀測海的高度。這樣想像一下,我們消除了所有的波浪和潮汐,將所有的因素化簡。在一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裡,我們記錄的數據顯示海平面上升了大約一米。但是同時觀測點所在的土地也在發生變化,假設其在同一個世紀裡向上移動了一米,或者說下降了一米,那麼真實的海平面高度也會相應發生改變。 


換句話說,如果海平面在一段特定時間內上升了3個單位,但是同時我們的觀察點增加了一個單位,那麼海平面就是增加了4個單位。雖然聽起來有些複雜,但是事實上陸地上下移動的現象在世界各地普遍發生。例如在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火山活動就導致陸地明顯向上凸起。 


另一方面,處於美國南部的紐奧良卻處於三個主要原因向下移動。首先,密西西比河沿岸的軟淤泥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更加緊湊。此外,從上層泵送的地下水以及從更深層的巨大石油沉積物的移除導致地殼被壓實,從而也降低了海拔。這將加劇對當地海平面變化的影響。 


反觀美國最北部(西北)的阿拉斯加目前情況正好相反。自冰河世紀以來,其陸地一直處於抬升當中。雖然當地冰川在不斷融化,但土地向上移動的速度比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要快。因此在當前時期,海平面似乎正在下降。而隨著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增加,本世紀後半葉阿拉斯加的本地海平面將處於上升態勢,阿拉斯加海岸線也將觀測到相對海平面的上升。因此這種觀測基準變化也是造成海平面差異的重要原因。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科學公民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已獲得授權)


本文來源於」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kepubolan),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出處




轉載授權、合作、投稿事宜,聯繫webmaster@kepu.net.cn


中國科普博覽是中科院科普雲平臺,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辦,依託中科院高端科學資源,致力於傳播前沿科學知識,提供趣味科教服務。


相關焦點

  • 海平面真的是平的嗎?就算消除了所有的波浪和潮汐可能也平不了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科學公民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人們往往會認為,如果消除了波浪和高低潮汐的影響,海平面顧名思義將是一個平面,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事實上,正如地球陸地表面高低不平一樣,海洋的表面也不平。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表面都在以不同的速度發生變化。
  • 地球為什麼是圓的,為什麼海平面卻是平的?科學家:眼界不行
    地球是圓的,海平面卻是平的,太平洋在地球上,幾乎佔地球一半,圓與平不相矛盾嗎?我猜這才是題主想問的。海平面其實也是圓的,如果嚴謹點說,地球其實不是圓的,而是一個球體,並且較為規則。我們在地球上領略海平面的波濤洶湧與陸地上的重巒疊嶂,然而這些對於地球來說不值得一提。
  • 地球是球形的,海平面為什麼是平的?
    但其實在古希臘事情,就有人懷疑地球是平的這個眾所周知的常識。他們首先發現帆船出現在海平面的時候,總是頂部現出現,然後慢慢整艘帆船躍出水面。所以古希臘的哲人就認為,大地並不是平的,而是球形的,海面也並不是平的,而是存在弧度,他們甚至據此計算出地球的半徑。
  • 地球明明是球體,海平面卻是平的,人類的眼睛出問題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地球是一個球體,但是海平面卻是平的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無數的風光美景,海平面的波濤洶湧與高山的重巒疊狀交相呼應,這些都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饋贈。即使是世界上的最高山脈,在地球面前也非常渺小,在2012年的時候,美國的NASA曾經發布過一張照片。
  • 水不是平的嗎,素有「水球」之稱的地球,為何是圓的而不是平的?
    誤區三,地球表面的水體是平的嗎?之所以有「地球表面的水體是平的」這種認識,其實質就是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地球是一個一個既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既然是球體那麼無論是海平面還是陸地都呈曲面,只不過由於咱們人類相對於地球是極為渺小的,受許許多多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看清整個地球的全貌,即便上升到距地面3500公裡的高度,理論上也只能看到半個地球。
  • 海平面持續上升,新加坡或將被徹底淹沒!
    每次提起海平面上升的話題,很多人不以為然。但你知道嗎,如果從現在開始再不加以控制,新加坡在未來的某一天將會被淹沒。也許1993年至2009年時間並不長,有人認為這組數據並不能完全使人信服,也許再等二三十年,測潮儀的資料可以幫助人們做出更準確的推測,可我們真的還有那麼多時間嗎
  • 海平面還在上升?低洼島嶼及沿海城市會出現大遷徙嗎?
    並且世界各國最近幾年出現這種消息也不少,在2020年的時候,印尼就首次公開了關於自己島嶼消失的消息,是位於在印尼蘇門答臘附近的兩座印尼島嶼,幸運的是這兩座島嶼沒有人生存,不然又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了,而這就是關於海平面帶來的威脅。同時在3月11日,全球又報告出了關於海平面上升,土地消失的消息,這次是位於南太平洋的斐濟地區,什麼情況?海平面的危機也在不斷加劇了嗎?
  • 所有的海平面都一樣高嗎?
    所有的海平面都一樣高嗎?林泉《百科知識》 海平面指的是假設在某一時刻,沒有潮汐、波浪等擾動因素時,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海平面被廣泛用作城鎮、山區和飛機高度的參考標準。然而,海洋本身並不都位於地面上的同一高度。
  • 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真能上升66米嗎?我國哪些城市會被淹沒?
    從這個是從《博客中國》統計的數據來看,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的話,這些城市都是在水下面,大家可以參考看下,你家鄉還在不在。所有曾經「國家地理」雜誌公布了這樣的一個消息,那就是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幾近被淹沒。確實從淹沒的城市來看,真的是不少了。其中類似於廣州,上海,北京等一線大城市都無法避免。
  • 海平面上升成定局!中國大部分區域或被淹沒,有你在的城市嗎?
    海平面上升成定局!中國大部分區域或被淹沒,有你在的城市嗎?全球變暖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在高溫的侵蝕下,海平面已經開始上升。科學家曾預測,如果按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未來地球的海平面會上升66米,很多地勢低平的國家與城市都會被淹沒。那麼我國將有哪些城市會受到影響呢?
  • 如果海平面上升60米,我國哪些地方會被淹沒?有你的家鄉嗎?
    如果海平面上升60米,我國哪些地方會被淹沒?有你的家鄉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多數人卻表現出了事不關己的態度。我國土地遼闊,即使海平面逐漸上升,依舊會有人類可以生存的地方,事實上我國受到海平面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根據最新的報告顯示,中國部分沿海的海平面總體呈現的趨勢是逐漸上升的,每年大約是3.4毫米比全球平均水平要高很多,這個數字也直接說明了海平面上升的事實。3.4毫米在我們眼中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內陸的人,更是無法直接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整個過程。
  • 海平面上升60米 金華還在嗎 網上流傳的是假想圖
    浙江在線03月29日訊上周,央視氣象節目主持人宋英傑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圖片:「看到一張圖,據說是海平面上升60米後的地圖。」細細看圖,會發現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幾乎都成了汪洋大海,上海、南京、煙臺等城市都被淹沒了,就連一些中部省份,如江西、湖南也遭受威脅。  宋英傑的這條微博很快引起網友們的熱議,當天就被轉發了兩萬多次,評論也有近6000條。
  • 在海邊修建60米大壩,能應對海平面上升嗎?
    意想不到,21世紀後的今天,這個願望似乎真的實現了。應該是冬天的季節,烈陽高照,太陽無情地炙烤大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詩意盎然的場景只能從書本的字裡行間慢慢體現了,那件心愛的羽絨大衣被壓在箱底,不知道多久沒拿出來穿了。沒錯,全球氣候變暖,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氣溫呈現直線式上升,冬天好像被驅逐了。
  • 海平面持續上升是因為冰川融化造成的嗎?
    兩極的冰雪每年都在減少,海平面持續上升。前後這兩者看似有著些許的聯繫。但是,你知道嗎?海平面的上升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冰川的融化。北極海冰持續融化,三四十年後可能無冰 全球氣候變化最具風向標意義的幾個參數,一個是全球溫度的增高,另一個是海平面高度的上升,還有一個是兩極的冰雪量
  • 全球海平面真的一樣高嗎?事實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2.大地水準面:假設海平面(圖1①)向陸地(圖1④)延伸,最終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曲面,在這個面上海水是靜止不流動的,面上的所有點都具有相同的重力(圖1③),稱該曲面為「水準面」。我們把與平均海平面最接近的閉合曲面,稱為「大地水準面」(圖1⑤),地球的形狀也即大地水準面所包圍的地球形體。
  • 海平面在下降?地球瘋狂「吸水」,科學家發現地心可能存在大水庫
    對於地球來說,海平面上升可以說是一個事實,並且隨著氣溫的上升,變得是越來越嚴重,無論是在2019年還是2020年,我們都看到了全球不少地區宣布由於海平面的上升出現了島嶼淹沒,徹底沉沒在了水下。而在海平面上升是事實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受到了大家的熱議,那就是「海平面在下降嗎?」。
  • 「地球是平的」:反地球論鬥士的奇幻世界
    這確實是奧卡姆剃刀的規範用法,但當我詢問倉育地球論不是比單極地平論更簡潔嗎時,他卻覺得這完全不同——「雙極單極的結論都是對的,但是地球論是騙人的」。對大部分人而言,相信地平論這種小眾而匪夷所思的觀點就和愚蠢、輕信、頭腦簡單劃上了等號,但在倉育以及像倉育一樣對地平論研究很深的人來說,很難說他們頭腦簡單或者輕信。
  • 地平說或許是真的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聽說過地平說,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一些自己的觀點如果按照地平說,那前蘇聯是因為把地球挖穿了,所以挖不了了3:如果地球是圓的,有引力的,那麼海水為什麼可以有海浪,不應該有引力嗎,如果按照地平說,那麼就好比一碗水,你一晃自然就不平靜了
  • 海平面上升60米,武漢是否變身海灣
    科學家分析,海平面上升60米後,很多城市會消失。看看湖北,荊州估計沒了,鹹寧也沒了,還好武漢還在,黃石還在,不過那時武漢和黃石就都是沿海發達城市了,可以看海,吃海鮮,可以衝浪,武漢就是長江出海口了,武漢灣!
  • 溫室效應也能讓海平面降低?
    根據《自然》雜誌上發表的兩項研究,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冰層融化速度比90年代快了6倍,在過去30年裡,它已經使海平面上升了2釐米了。這會導致生活在沿海的數億居民面臨失去家園或生命的風險。於是,就有人想知道,我們科技如此發達,難道真的沒有辦法讓海平面下降嗎?科學家就此提出了兩種方法,令人驚訝的是,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加劇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