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能否野外放生?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2021-01-09 南國早報

3月15日,自治區林業局召開中華穿山甲放生野外論證會,來自華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湖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等單位的專家、代表參與。

在聽取了關於廣西穿山甲救護、放生個體基本狀況、放生地點選擇及放生後的監測方案等情況的匯報後,專家們認為,現階段放生中華穿山甲並非明智之舉。

這是一隻被救治的倖存穿山甲(資料圖片)。

部門

設想放生一對中華穿山甲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2016年以來,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相繼救護了數隻成年的中華穿山甲,但都是雄性個體,且其中兩個個體僅剩3條腿,無法滿足放生的要求。直至2018年1月,成功救護一對成年的中華穿山甲,經隔離檢疫和一年的飼養後,未發生傳染病,情況穩定。

廣西是國內穿山甲資源分布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尤其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比較常見。但是由於商業貿易等原因,導致穿山甲遭受幾乎滅絕的捕獵,截至2000年結束的全國第一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顯示,廣西境內穿山甲種群數量僅有990隻左右。2012年至今,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使用紅外相機進行持續6年的廣西穿山甲野外種群調查,目前,尚未在野外發現穿山甲實體。

2019年2月27日,廣西進行中華穿山甲放生地選擇調查的過程中,十萬大山自然保護區某護林員曾經拍到穿山甲。但因該地位於邊境地區,且是走私通道的邊緣上,是否為天然分布及種群狀況如何,需作進一步的深入調查。

為此,救護中心向自治區林業局提出擬嘗試性放生一對中華穿山甲的設想。穿山甲野外放生可以支持廣西的穿山甲野外種群資源的恢復,若能成功,對於廣西乃至全國穿山甲野生資源的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論證

放生後能否適應野外環境

然而,野生動物的放生是一項科學的系統工程,涉及到野生動物保護研究的各個方面,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案是放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專家表示,中華穿山甲作為近幾十年來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的瀕危物種,放生的實施方案要儘量考慮穿山甲野外生存的各個方面因素。比如放生野外的個體不攜帶外來的病原體,以免帶入野外環境造成其他伴生動物感染。

「體型還不能太胖,否則打洞和自我保護都會受到影響。」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詩寶表示,穿山甲的食物白蟻生活在樹上,需要穿山甲行動靈活,但救助的穿山甲經過長時間的人工飼養,其覓食能力下降。尋找最有可能找到種群的地方放生,才能增加穿山甲存活與繁殖後代的概率。

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周放認為,按照一般哺乳動物野外種群的特點,必須有一定的量才能維持,至少要在20~50隻左右,如果量達不到,野外種群本身難以維持。

根據自治區林業局制定的《中華穿山甲放生野外實施方案》,針對穿山甲的放生,經過科學的調查與評估後,選擇了若干個合適的穿山甲野外放生地點;同時,理論上要對它的取食能力、運動能力、尋找野外棲息地、避敵等方面的能力進行檢查和測試,確保其能夠適應野外環境。

但遺憾的是,救護中心基地目前沒有相應的條件,既沒有足夠的場地,缺乏資金和技術,也很難獲得天然的食物。

建議

應做足充分準備再放生

周放表示,放生後,穿山甲隨時都有被盜獵的危險。

放生方案明確表示,評價放生的結果,最重要的工作是放生後的監測,通過監測可以了解穿山甲放生後的身體狀況、生存和繁衍等基本情況,在特殊情況時便於實施二次救護,以保證穿山甲放生後的正常生存。

自治區林業局表示,目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同意支持兩套無線電(GSM)跟蹤設備,採用固定在穿山甲甲片或植入皮下的無線電跟蹤器,通過無線電接收器確定穿山甲的活動軌跡及分布點,以此了解穿山甲的生存狀態。

此外,自治區救護中心將聯合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和放生地的保護區,在放生範圍通過紅外相機監測穿山甲的活動、取食、個體交流等信息。同時,在放生後,巡護人員可以利用路線調查的方法,了解穿山甲的活動痕跡,以此推測穿山甲的生存狀態。

周放認為,從跟蹤監測上,要考慮動物的安全,而目前推薦使用的跟蹤器並不適合中華穿山甲的體型,應選擇科學、合理的監測技術方法。他說,面對穿山甲的經濟價值,一般老百姓很難不動心,放生後提高保護區的管護能力,預防當地老百姓對它的幹擾,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放生穿山甲的時機還不是很成熟,可以說是一個下策。」綜合各種因素,專家們普遍認為,穿山甲放生實施方案較科學,但還要進一步完善、細化;同時,對放生的穿山甲應進行適應性訓練,使其儘快恢復野外生存能力,條件成熟後再放生。

來源丨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張文卉

編輯丨陳程

相關焦點

  • @深圳人 吃穿山甲、仙湖放生烏龜都涉嫌違法,你知道嗎?
    原標題:吃穿山甲、仙湖放生烏龜都涉嫌違法,你知道嗎?深圳商報2019年5月10日訊 野生土沉香能否栽種?仙湖植物園放生烏龜是否違法?穿山甲是否能吃?5月9日,深圳就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相關問題進行在線訪談。
  • 穿山甲盤點:高級官員私藏鱗片被判/求購穿山甲卻等來公安?
    生命誠可貴,保護穿山甲更可貴。保護一個物種,需要付出太多,也需要更多的人來幫助,儘早實現穿山甲的野外種群恢復。據德安縣森林公安局微信公眾號10月1日報導,江西省北部德安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反映,其家中的院內出現疑似穿山甲的動物。民警將穿山甲帶回後森林公安局,經比對和請教有關專家,確認為中華穿山甲。
  • 家養的兔子放生野外,能否成為野兔?為什麼?
    把家兔放生野外變成野兔,這個說法乍一看沒毛病,畢竟野X是家X的祖先是共有的認知,比如家豬的祖先是野豬、家牛的祖先是野牛等等。但是,事實上,你無論放生多少家兔,它們最終都不會變成野兔。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家兔放生為什麼變不成野兔?
  • 中華穿山甲回家啦!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舉行野生動物放歸活動
    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現場專家告訴記者,這隻中華穿山甲6月14日在潮州棲息地受傷並被發現,經過潮州、廣州兩地多方的接力治療,中華穿山甲成功康復並回歸自然。這也是穿山甲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後,廣東省首次實施穿山甲放歸自然活動。還是原來的地方,還是熟悉的家味。
  • 地震能否預測?現在的地震預警技術如何?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那麼地震能否像颱風一樣預測呢?我們來聽聽專家生活怎麼說的。專家指出,首先要實現預測地震,那得有根據才可以,但是地震這種現象是沒有任何跡象可以來預測的。颱風眼可以通過衛星觀測它的移動軌跡,但是地震是沒有任何預先徵兆和規律的,所以即使技術在先進對於地震的預測也是力不從心的。
  • 地震能否預測?現在的地震預警技術如何?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那麼地震能否像颱風一樣預測呢?我們來聽聽專家生活怎麼說的。專家指出,首先要實現預測地震,那得有根據才可以,但是地震這種現象是沒有任何跡象可以來預測的。颱風眼可以通過衛星觀測它的移動軌跡,但是地震是沒有任何預先徵兆和規律的,所以即使技術在先進對於地震的預測也是力不從心的。
  • 中華穿山甲已「功能性滅絕」?轉發,留住最後的它們!
    △6月5日,廣西林業部門在野外放生一隻被救護的中華穿山甲。這是2000年以來,廣西首次野外放生中華穿山甲作為現存唯一的鱗甲目哺乳動物,穿山甲主食白蟻和螞蟻,喜夜行獨居,通常生活在空心樹或洞穴之中。有「森林衛士」之稱的穿山甲每年最多能夠吃掉大約700萬隻白蟻和螞蟻。在一片面積約350畝的森林中,只要有一隻中華穿山甲存在,就可以有效控制白蟻種群。
  • 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在生活中,黃金首飾作為一種可保值的首飾,受到了男女老的喜愛。特別是對有些人,更是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常常一戴上去就再也沒有拿下來過了。那麼,長期佩戴黃金首飾對身體有害嗎?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首先,黃金本身是無毒的。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還有過記載,說黃金具有安神,美容,提升精氣神的作用。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在廈門被放生 小腦袋大眼睛應為本地品種
    放生時,穿山甲蜷縮成一團,然後慢慢地探出腦袋。周清攝  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 林依文 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供)昨天下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人員將一隻救助的穿山甲放生。  見周圍沒有什麼動靜了,它慢慢展開身子,露出小腦袋和大眼睛,萌萌的,十分可愛,與平時大家印象中皮甲堅硬威猛無比的穿山甲截然不同。  為了照顧好這個小傢伙,林業人員費了不少心思,怕它餓肚子,林業人員特意驅車前往杏林,專門為它找來了一窩白螞蟻——這是它最喜歡的美食之一。
  •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
    其中,中華穿山甲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  與其他品種的穿山甲相比,中華穿山甲的耳廓稍大,頭更短,尾巴也更短。  現年71歲的廣西大學動物專家周放教授對記者表示,上世紀80年代,他在華南做野外調查時看到或者踢到穿山甲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到上世紀90年代末,就很少再見到穿山甲了。「當人們想去研究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了。」
  •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04-29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潮州又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已經有4次發現穿山甲
    6月14日上午,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村民發現一隻穿山甲。湘橋區農業農村局接報後,迅速聯合市野保辦及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前往救助,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現該穿山甲已被救助到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由專人照料、保護。
  • 民間穿山甲專家向「穿山甲女孩」提供中華穿山甲野放意見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在綠會發布廣西林業擬於3月底野放兩隻中華穿山甲並與之共同考察野放環境的信息後,近日,民間穿山甲專家向綠會發來他關於穿山甲野放工作的幾點熱心建議:1、身體健康;2、食慾良好;3、無病狀況;4、要野放幾個月前
  • 男子放生好幾箱老鼠,專家:系人工飼養的花枝鼠,野外難存活
    男子放生好幾箱老鼠,專家:系人工飼養的花枝鼠,野外難存活 大連一男子將數十隻「大老鼠」在路邊放生。
  • 廣東河源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將開展針對性保護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近日拍攝到中華穿山甲(資料圖)。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1月13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3日消息稱,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中華穿山甲在不同洞穴處野外覓食的活動影像。
  • 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吧!其實樂山大佛已經不是第一次「閉眼」了,據記載樂山大佛已經閉眼四次了,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閉眼一次,每次閉眼也都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因此每次大佛「閉眼」的時候都會被認為是大佛「顯靈」了,但其實並不是大佛閉眼了,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現象,是因為酸雨造成的。
  • 同是貓科動物的老虎和貓,它們能否和平相處?聽聽專家怎麼說的
    如果兩個待在一起,它們能否和平相處?聽聽專家怎麼說的,下面一起來看看。首先我們來了解讓人們心生畏懼的老虎,老虎有很多品種,成年虎體型龐大,完全算的上是深林之王了,而能與老虎齊名的也就只有獅子了。老虎不像其他的動物有些動物是一起出動,它一般都是單獨出行的,但即使如此也不會有什麼動物敢去招惹它。
  • 國家林草局解讀來了!穿山甲保護級別提升對拯救性保護有多重要?
    中華穿山甲曾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陸地區長江以南17個省區市,有專家認為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在我國局部區域也曾有分布。20世紀60年代,全國穿山甲資源量為85萬至90萬隻。但近年來研究顯示,由於過去過度獵捕利用和棲息地破壞,當前僅有中華穿山甲明確在我國自然分布,其分布範圍不斷縮小,已縮減至11個省份;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估計在6萬隻左右。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9-12-1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源再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在不同洞穴處野外覓食的活動影像。據悉,去年2月,河源市紫金縣發現了穿山甲活動痕跡,後續相關專家證實河源存在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分布。它萌萌地探出頭,從洞穴裡走出,身子還有些蜷縮,估計是吃完一頓「大餐」後滿足地伸著懶腰……這是近日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一隻中華穿山甲野外覓食活動影像,畫面雖然不太清晰,但依然能看到穿山甲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