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2020-12-03 不會再有的曾經

《聊齋志異》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所寫的一部文言小說集,它借談狐說鬼,來揭露和批判醜惡的現實社會。 《聊齋志異》突出地提出了幾個重大的社會問題。首先,它揭露了當時的黑暗政治。

在蒲松齡筆下,官吏都是一些狼心狗肺的東西,他們無孔不入地刮地皮,為了金錢喪盡天良。席方平的父親被富豪楊某害死,因為羊某賄賂了冥府的上上下下,席方平的父親反而被拘押。為他申冤的席方平遭到下油鍋、鋸解的酷刑。陰司裡面從上到下,都是一些「人面獸心」的官吏,使他們貪得無厭,徇私枉法,胡作非為,這陰司,不過是現實世界的虛幻手法而已。

蒲松齡尖銳地指出,那官吏本身,便是為非作歹的強盜:「官吏半強寇,不操矛弧者耶?」(《成仙》)「天下官府而吏狼者,比比也。」(《夢狼》)其次,蒲松齡辛辣地諷刺了科舉制度,對科舉制下的民風士習、畸形社會加以真實細緻的刻畫。蒲松齡十九歲時中秀才,但一生鬱郁不得其志,長期靠設館授徒為生,所以他對於科舉制度有切膚之痛,看穿了這是一種坑害知識分子、埋沒人才的制度。《聊齋志異》寫了許多人鬼狐妖的愛情故事。其中有的謳歌生死想從的愛情,有的描述閨房嬉戲、夫婦恩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禮教,流露出婦女解放的思想,但也常雜糅封建倫理綱常的說教。耐人尋味的是,蒲松齡筆下的女主角,常常是些異類,是狐、鬼、仙魅。她們純潔、善良、痴情,為了愛情,她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她們的愛情不受金錢地位的影響,也從不屈服惡勢力。蒲松齡在她們身上寄託了美好理想。《聊齋志異》還是一部世情小說,他對於那些偽君子,勢利眼、市儈、夜郎自大、口是心非者做了深刻有力的諷刺鞭打。特別是《嶗山道士》、《戲縊》、《堪輿》《雨錢》、《罵鴨》等篇,描寫了封建「盛世」道德的淪喪,譏諷那些見錢眼開、阿諛奉承、好逸惡勞之徒。

在這類作品中,《佟客》尤為幽默、深沉。慷慨自負的董生遇到劍仙佟客時,以忠臣孝子自詡,實際上卻是一個銀樣蠟槍頭。佟客為了剝下董生華麗的外衣,把茅草點化成強盜。「強盜」深夜入宅,抓住了董生的父親。而這個自封的「孝子」卻連老父親也不去救。平時「談吐豪邁」,一遇危險便退避三舍,這是對一切裝腔作勢者的嘲諷

相關焦點

  • 蒲松齡是蒙古族人,沒落貴族後裔,其身世比《聊齋志異》還神秘
    蒲松齡直到71歲時才成為貢生,可他一生懷才不遇,直到晚年依然窮困潦倒。蒲松齡成年後,大清朝的統治已日趨穩固,滿清貴族依仗權勢巧取豪奪,身處中小地主階層的蒲松齡在經濟和仕途上都深受壓制。坎坷的遭遇和長期艱辛的生活使已屆中年的蒲松齡逐漸淡漠了進仕之心,也使他對當時政治的黑暗、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社會弊端有了新的認識,為他今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
  • 蒲松齡告訴你:人死為鬼,鬼死了又是什麼呢?
    鬼會不會死?如果會,鬼死後又會是什麼?寫盡了鬼世界百態的蒲松齡,還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而且還給出了答案。寫此事的小說就是《章阿端》。蒲松齡寫得煞有介事,可不用多想,很明顯他就是在寫人間。這裡,他還在故事裡一本正經的討論了鬼會不會生病,會不會死的問題。本來,三個人過得好端端的,忽然有一天,章阿端生病了,好像見了鬼的樣子,戚生的妻子說,她這是鬼病。戚生不理解:「她本來就是鬼了,怎麼又會有鬼作祟呢?」
  • 笑看蒲松齡在玄幻世界放飛自我,成龍大哥真會玩
    笑看蒲松齡在玄幻世界放飛自我,成龍大哥真會玩說到蒲松齡先生,難免想起了他的小說《聊齋》,就在今年春節檔,由成龍大哥主演的《神探蒲松齡》在全國上映,但是票房卻相比於《流浪地球》顯得低迷。有網友吐槽其胡亂改編?所以小編也就沒去電影院看。近日,網上終於有了正版授權的資源,所以小編昨日看完今天就想和大家探討一下這部電影。真的是笑看蒲松齡在玄幻世界放飛自我,成龍大哥真會玩。
  • 無刺蜂分群視頻
    無刺蜂(StinglessBee)別名蟻蜂、小酸蜂、無螫蜂,屬於蜜蜂總科(Apoidea)、蜜蜂科(Apidae)、蜜蜂亞科(Apinae)、無刺蜂屬(Trigona),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是熱帶地區植物的傳粉昆蟲之一。
  • 5本高質量女主快穿文,《我寫的綠茶跪著也要虐完》爆紅,蘇爽甜
    大家好,我是毛毛蟲,今天推薦5本高質量女主快穿文,《我寫的綠茶跪著也要虐完》爆紅,蘇爽甜第一本:《快穿之豔光四射》作者:笑佳人書評:笑佳人的文我看過的都挺喜歡的,這本也不錯。本文行文流暢,沒有太大的金手指,每個案例都具有比較突出的現實意義,虐渣結局出人意料,爽點十足。全程高能,每一個故事裡的原配老公/前夫都是名副其實的人渣,看女主通過各種方法虐渣真的特別過癮。女主智商高情商高,穿過去後,一頓騷操作,渣男over,挺爽的。沒有金手指,系統的目的僅在於幫助快穿。都是女主利用計謀反擊復仇。
  • 《聊齋志異》:蒲松齡為何多次寫到「於七之亂」?它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蒲松齡會在狐鬼故事裡一再寫到戰亂,還直接點名於七呢?要解開這個疑惑,我們還得先從於七這個人說起。 於七是土生土長的山東棲霞人,他14歲拜師習武,崇禎二年就中了武秀才,第二年又中了武舉人。 於七家世顯赫,他的外祖父,是著名抗倭名將戚繼光。
  • 蒲松齡趣事:弄假成真
    蒲松齡先生,少不得志,屢試不中,教過私塾,一生窮困潦倒。 晚年在家門口開爿小茶館,勉強維持一家人生計。他得閒就寫《聊齋志異》,兒子兒媳婦不理解他,都說:老爹您點燈熬油的不說,要是累壞身體還得我們負擔,寫那東西有啥用?能當吃喝?乾脆別寫了。
  • 石泉民聲 | 紅刺藤 紅刺藤 紅刺藤 有說法!
    近日,有網友在「石泉民聲」微信公眾號留言諮詢:有村民挖紅刺藤想賺點生活費,為啥遭到了村幹部的阻止,挖紅刺藤是不是屬於違法行為?
  • 《屍變》在蒲松齡的筆下真的只是無頭尾的鬼故事嗎?
    今天的文章直接的體現出來了鬼怪,與前兩章的內容大不相同,有了一絲絲的恐怖色彩,文章裡面的鬼,則是人家去世的兒媳詐屍變成的鬼怪。許多的人在讀這篇故事都感覺這不就是一個鬼故事嗎?很難想像出來故事的含義,這只是用細膩的筆法寫出了一篇鬼故事,很難找到其中含義的蛛絲馬跡,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成為蒲松齡筆下《聊齋志異》中第三篇的《屍變》真的是無頭無尾的鬼故事嗎?真的毫無表達,只是寫了鬼怪嗎?看到這裡,故事就開始了,屍變,說起這個詞我們就會想到什麼?毫無生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