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學術與公眾科學:數字圖書館新生態
在上海剛閉幕的第十三屆數字圖書館前沿問題研討班(ADLS 2016)上,首次提出「數字學術和公眾科學」的主題,連同數據化和智慧化,這三方面的趨勢正帶來數字圖書館的新變化和新生態。 本屆論壇以「數字學術與公眾科學:數字圖書館新生態」為主題,重點探討了「數字學術與數字人文」「公民科學與大眾參與」「關聯數據與語義技術」和「開放數據和開放知識」四個分主題,這些主題為首倡於1994年的「數字圖書館」概念帶來了新的內容和新的熱點,給當今處於「複合型圖書館」階段的圖書館實踐帶來新的動力,並指明了發展方向。
-
《天然氣地球科學》被美國《工程索引》(EI)資料庫收錄
Elsevier二次文獻數據部(EI中國辦事處)通知,美國《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資料庫自2013年起將《天然氣地球科學》(雙月刊)雜誌作為收錄源期刊。Elsevier二次文獻數據部主要工作是為Elsevier二次文獻資料庫(包括Scopus、Ei Compendex、Geobase、Embase 等)處理中國期刊的二次文獻數據(文章的題目,作者信息,摘要和參考文獻)。《工程索引》資料庫,創建於1884年,是目前全球最著名的三大文摘類檢索資料庫(SCI、EI、INSPPC)之一。
-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2019年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
2019年3月26-28日,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2019年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平臺負責人孫九林院士、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王瑞丹副主任、平臺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封志明副所長共同出席,來自國內23家科學院所和高校的
-
北大在國內高校率先開通科學文獻資料庫
[科學時報 崔雪芹 鄭金武報導]2007年12月28日,北京大學率先在國內高校中開通了Century of Science資料庫。通過瀏覽該資料庫,用戶可以檢索到全球自1900年至1944年所出版的85萬篇重要學術文獻書目、參考文獻以及被引用的信息。 據介紹,於1995年面世的Century of Science 資料庫是ISI Web of Science資料庫的一部分,由世界知名專業信息提供商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獨立研發。
-
「阿秒光源前沿科學與應用」香山科學會議召開
」為主題的第658次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院士王恩哥、侯洵等與會專家圍繞阿秒光源國際發展趨勢與我國機遇、阿秒實驗技術及其在前沿科學研究領域中的應用等兩個中心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凝練總結出我國阿秒光源的前沿科學問題與應用領域,並一致認為阿秒科學技術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學科方向,阿秒光源的建設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建議國家支持阿秒光源大科學裝置立項並儘快建設。
-
...搜尋引擎|資料庫|中國社會科學院|論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
CiteSeerXCiteSeerX是免費論文搜索網,是CiteSeer的換代產品,而CiteSeer引文搜尋引擎是利用自動引文標引系統(ACI)建立的第一個學術論文數字圖書館。CiteSeerX的檢索界面簡潔清晰,默認為文獻(Documents)檢索,還支持Authours、tables檢索。若選擇「Include Citations」進行搜索,期刊文獻等檢索範圍會擴大,不僅包括學術文獻全文的資料庫,還會列出資料庫中每篇論文的參考文獻。點擊「Advanced Search」,還可以進入高級檢索界面。
-
31大數字圖書館資源附網址|全球免費
地址:http://digital.library.upenn.edu/books/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數字圖書館項目Gallica是可在網上訪問的最大的數字圖書館之一。Gallica致力於成為一個遺產圖書館和百科全書式的圖書館,它從法國國家圖書館挑選的藏書包括優秀的版本圖書、字詞典和期刊,這些藏書涉及歷史學、文學、自然科學、哲學、法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諸多學科。
-
泛歐亞觀測試驗科學計劃(PEEX)北京會議召開
11月20日至21日,由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和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主辦的泛歐亞觀測試驗科學計劃(Pan-Eurasian Experiment,PEEX)北京會議在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召開。 11月20日,第一階段會議在遙感地球所新技術園區召開。
-
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集成創新 跨越發展
三年來,信息中心認真貫徹中科院領導提出的「一流的科技創新,一定要有一流的信息平臺支撐」的要求,穩健求實、與時俱進,集成創新、跨越發展,為中科院科技創新提供一流的信息支持,為國家科技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創造一流的信息環境。 勇於改革,打造全新體系 走在改革前列,勇當知識創新試點工作的排頭兵。
-
第二屆亞洲材料科學資料庫會議在三亞召開
3月11-12日,第二屆亞洲材料科學資料庫會議(the Second Asia Materials Science Database Symposium)在海南三亞召開,會議由北京科技大學
-
中科院植物園暨標本館科普網絡委員會2012年度工作會議召開
報告會現場12月5日至7日,中國科學院植物園暨標本館科普網絡委員會2012年度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來自科技部、中國科協以及中科院系統植物園及標本館的代表50餘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科協科普部楊利軍處長介紹了中國科協2013年的重點工作,提到將進行新一輪的全民科學素養普查。國家將通過增加對科普建設的投入,爭取使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從3.27%上升到5%。明年還將加大對科普場館的投入和建設,努力做到全國的科普場館免費開放。
-
中科院2018年度安全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
4月24日,中國科學院2018年度安全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安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鄧麥村出席會議並講話。中科院各分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行政管理局、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部分研究所分管領導和安全管理責任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創新發展紀實
建立了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在全國的第一個鏡像站點,實現了變國藏為館藏、使一館之藏為社會共享的願望,通過其網上文獻傳遞系統可以向西部用戶半價優惠提供15000多種外文核心期刊和大量的中外文會議論文、中外文學位論文、國內外標準、計量檢定規程、國內外科技報告等總計1300多萬篇文獻的檢索與全文傳遞服務。
-
中科院標本館信息系統工作會議在瀋陽召開
日前,中國科學院標本館信息系統工作會議在瀋陽市科技館召開,中科院生物標本館建設辦公室的領導佟鳳勤同志、薛鍾靈同志、宋書銀同志和來自中科院25個標本館的5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佟鳳勤主持,瀋陽生態所何興元所長到會並發表講話,他對來自科學院及兄弟研究所同仁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薛鍾靈同志就各所標本館調整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及概算提出了明確要求;青島海洋所副所長孫松和華南植物所副所長傅德志分別作了「圖像分析系統在海洋生物分類計數中的應用」和「國家數字生物標本館」的學術報告;會議演示了標本館各學科信息系統錄入軟體,與會代表進行了觀摩,對《中國科學院生物標本館網絡信息系統管理條例
-
48個全球免費電子資料庫!
(絕大多數文獻需要用郵箱傳遞)http://www.ucdrs.superlib.net/中文學術庫7.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現有期刊資源6908本,會議資源1506個)http://www.nstl.gov.cn/8.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國內最大的公益性社科精品期刊資料庫,收錄精品學術期刊
-
灰色文獻是什麼?廣東圖書館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莞召開
12月5-7日,以「新時代 新使命 新發展」為主題的廣東圖書館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灰色文獻年會在東莞圖書館召開。會議由廣東圖書館學會主辦,東莞圖書館承辦。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巡視員王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調研員黃福泉等,與全省400多名圖書館工作者參會。
-
國家科學圖書館舉辦2011 ACS on campus培訓講座
10月18日, 2011年「ACS on campus」國際核心學術期刊論文寫作與投稿培訓講座在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是由國家科學圖書館和美國化學學會聯合主辦,旨在通過國際核心學術期刊主編與聽眾面對面互動,為國內的廣大科研人員和學生更好地開展研究和學習提供支撐。館長張曉林出席本次講座活動並致辭。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張逸菲)為貫徹落實天津大學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地學建設,為學科整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升創新能力和重要成果產出,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地科院)於12月7日-8日在校召開了院科技工作會議,研討地球科學發展新動向以及地科院科技工作目標。
-
2015年中文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國際研討會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6月26日電(郭永建 李鐵虎)6月16~19日,由我校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圖書館聯合主辦的2015年中文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國際研討會在西安舉行。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438位圖書情報界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項目工作會議召開
近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在北京召開了第三次工作會議,項目專家組成員曹幸穗、董光璧、樊洪業、劉鈍等以及各二級課題負責人或主要成員共約4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