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曝光穿刺測試,原來三元鋰電池爆炸威力這麼大?

2020-12-05 車視界科技

3月29日,比亞迪正式宣布推出「刀片電池」,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全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並不是此前我們常常聽到的三元鋰電池。那麼,刀片電池的優勢在哪呢?

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突然加速,彼時大多數電動汽車搭載的電池都屬磷酸鐵鋰電池。由於國家規定的電池能量密度越來越高,同時在有限的體積下,廠家也更願意最大限度的提升續航,進而才能滿足消費者對續航的需求。故而,在2016年後,大多數車企逐漸改用能量密度更高、相同體積下可承載更多電能的三元鋰電池。

或為蔚來es8電池組

那三元鋰電池有何優勢?相同體積下,三元鋰電池由於其能量密度高的天然優勢,可儲存的電能比磷酸鐵鋰電池組多。也就是說,同一款車,分別搭載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那麼搭載三元鋰電池的續航裡程肯定比磷酸鐵鋰電池高。

不僅如此,三元鋰電池可支持輸出、輸入的功率也更強。因為,從化學原理上看,三元鋰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更加活躍。如何理解呢?簡而言之,我們分別準備兩個口袋,其中一個口袋的袋口更大(三元鋰),而另一個口袋的袋口偏小(磷酸鐵鋰),那麼相對而言,袋口大的口袋能裝的米就多,與此同時可以往出倒米的量或速度也更大更快。

放到電動汽車上,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三元鋰電池的充電效率更高。除此之外,車輛性能中的最大功率這一項數據,也可以更高。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了,那三元鋰電池就沒有缺點嗎?

確實,一般情況下,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逐年退坡,對可獲得補貼的車輛搭載的電池有著越來越嚴格的規定。而這越來越嚴格的規定中,最重要的考量指標就是電池的「能量密度」,即單位體積內包含的能量。所以,我國各大車企也更願意去使用三元鋰電池。只是,能量密度越來越高的同時,三元鋰電池的弊端則越來越暴露。

圖源自網絡

三元鋰電池由於其更高的活躍性,其穩定、安全性能則相對較差。隨著續航裡程的不斷增大,現階段主流電動汽車的NEDC續航普遍超過400公裡,甚至已經達到500公裡、600公裡。可,消費者都知道,廠家宣傳的所謂NEDC續航,我們日常駕駛,很難達到。儘管電池組容量大,但三元鋰電池相對更活躍,不穩定性強,這就導致其電量的輸出速度也更快。

電池活躍帶來的另一個缺點或者說弊端,就是「不安全」。此前,編輯曾對時任北汽新能源的技術工程師進行過採訪。經他介紹,電動汽車的電池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爆炸的,所以儘管我們常常會因為動力電池爆炸而關注電動汽車的電池安全,但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電動汽車的自然總量相對汽油車來說,數量上更少。

前面提到,這位工程師當時講道,一般情況下不會自燃,還有但是。一旦電動汽車發生自燃,那很有可能會引起爆炸。所以,該工程師介紹,如果發現電動汽車冒煙,有自燃傾向,那我們儘可能不要選擇滅火器救火,還是以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為主,儘快遠離車輛。

2019年,一輛特斯拉汽車地庫突然爆炸的視頻火爆了網絡,似乎也再次印證了彼時那位工程師所言非虛。所以,我們消費者關心動力電池的安全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化學產生的變化,是會爆炸的,而不是簡單的燃燒。

那麼,磷酸鐵鋰電池就沒有這些問題嗎?實話實說,仍舊有!只是相對比較安全。網絡上也有較多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的對比。我簡單列舉一下,雙方的優缺點,如下表: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行駛的大型電動汽車,如公交、貨運車輛等,仍舊搭載相對更穩定的磷酸鐵鋰電池。

那麼,有沒有第三種可能?至此,本文的重點來了。比亞迪電池起家,其獨特的電池技術使其多次躋身於全球動力電池產量前五,技術上更是獨步武林。而比亞迪電池的核心,就在磷酸鐵鋰電池。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乘用車搭載能量電池的能量密度越來越高,比亞迪迫不得已,也更換了三元鋰電池。原來,短暫使用三元鋰電池的比亞迪在「憋大招」。從去年,王傳福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明確表示將推出刀片電池,到近日比亞迪官方發布的三種動力電池「穿刺」實驗視頻,我們終於了解到,「技術狂人」王傳福所言非虛,以研發、技術馳名的比亞迪也沒有讓消費者失望。

所謂刀片電池,其實內部的原材料還是和磷酸鐵鋰電池一樣,但無論是動力電池的形狀、內部構造還是組裝方法,比亞迪都做了全面的更新。當然,目前比亞迪還未將其刀片電池的專利開放,我們也僅能從一些專家的分析和比亞迪公布的視頻、數據中了解。

目前,我們掌握到的情況就是,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突破了原有磷酸鐵鋰的瓶頸,在比亞迪原有磷酸鐵鋰電池的基礎上,能量密度增加50%。另外,由於內部構造、隔膜材料等多方面多維度的技術更新,刀片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更穩定 、更安全。

用素有技術狂人之稱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話說:比亞迪要用刀片電池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徹底抹掉!有了技術自信,又有眼見為實,我們有理由相信,比亞迪刀片電池的出現或許能夠讓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時更放心安全。我們再來聊一聊比亞迪此次的穿刺測試。

何為穿刺測試?穿側測試的目的和必要性是什麼?

所謂穿刺試驗,實際上就是字面意義,用3~5mm的耐熱鋼針,垂直刺入一塊動力電池。具體測試的過程,我們仍舊可以通過比亞迪方面上傳的視頻,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實際上,早起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是需要進行穿刺測試的,但由於多方利益,我國在近年來的規定中又取消了穿刺測試。只是,我們也不要過分看重穿刺試驗的結果。因為在常規狀態下,動力電池的外部還有保護殼、極難發生類似穿刺測試的真實環境。穿刺試驗也僅僅針對最為極端的情況下,動力電池的安全性。

不過沒關係,這並不妨礙車企方面單獨做測試。同時,穿刺試驗也是幾乎每個廠家或者電池廠商的「標配」。從展示的視頻結果來看,市面上銷售的三元鋰電池在經過穿刺試驗後的幾秒鐘內,冒煙、起火接而發生了爆炸,反應了如今市面上常見的三元鋰電池,在經過穿刺試驗時的不安全、不穩定性。

磷酸鐵鋰電池在進行穿刺測試的時候,反應則明顯沒有三元鋰電池大,但仍舊會受到穿刺影響,電池發生了內短路現象,同時電池溫度也逐漸升高。

刀片電池在經過穿刺試驗後的長時間內,電池溫度仍舊正常、電池仍可持續輸出電壓,突出反映了其安全性。說到這裡,有的朋友會問了,刀片電池為什麼可以如此安全?實話實說,不知道。因為這項技術如今掌握在比亞迪手中,他們不揭秘,恐怕我們很難完全理解。不過,我們仍可進行假設。

由於其電池構造,如視頻中顯示,刀片電池的體積相對扁平,在針刺實驗室,鋼針扎入電池後,其內部構造相對「隔離」,即被刺穿的電芯無法與其它電芯形成有效的滑雪反應,繼而避免了內短路。當然,此種可能性是有存在可能的,但最終的結果和答案,仍需要比亞迪告知。

具比亞迪發布消息,刀片電池將會搭載於比亞迪旗下全新轎車,比亞迪漢,後期則會搭載更多比亞迪旗下車型。相對來說,新技術的研發是需要謹慎的,所以目前恐怕比亞迪方面也無法大面積量產刀片電池。除了研發問題,還有成本問題。眾所周知,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是通過真金白銀砸出來的,高昂的研發費用一直是比亞迪的優勢,但新技術研發成功後,如何收回成本並提高利潤,是每一個企業都面對的問題。

編輯分析,刀片電池最早將會在2021年底大面積投入量產,2022年或會和其它汽車廠商合作,很難於今年開始大面積量產。王傳福曾透露,刀片電池的誕生其實是為了我國動力電池發展的路線「糾偏」。通過他的觀點,我們也可以相信,王傳福是想用刀片電池,打破目前三元鋰電池獨霸市場的局面。與此同時,刀片電池的出現也會逐漸影響消費者對於動力電池安全的思考。

安全問題從來都不可忽視,作為相對新興的電動汽車領域則更顯重要。無論是自動駕駛致人死亡,亦或是動力電池致人死亡,生命面前,一切的狡辯都面目可憎。對關乎安全的問題,有關部門和廠家都應該防患於未然,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盡最大努力保護消費者生命和財產安全,是最正常也最為重要的事。

相關焦點

  • 網友硬核進行三元鋰電池穿刺測試!實驗畫面:瞬間起火爆炸
    為了檢驗電池的安全性,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測試標準。其中,電池的針刺測試,為安全標準要求最高的測試,自其問世以來,卻被行業「選擇性擱置」,主要原因是目前還沒有一款三元鋰電池通過該測試。為了驗證三元鋰電池能否通過針刺測試,有網友進行了一次硬核的三元鋰電池穿刺實驗。
  • 硬核網友進行三元鋰電池穿刺測試 結果電池瞬間起火爆炸十分危險
    為了檢驗電池的安全性,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測試標準。其中,電池的針刺測試,為安全標準要求最高的測試,自其問世以來,卻被行業「選擇性擱置」,主要原因是目前還沒有一款三元鋰電池通過該測試。為了驗證三元鋰電池能否通過針刺測試,有網友進行了一次硬核的三元鋰電池穿刺實驗。
  • 對811三元鋰電池穿刺測試瞬間爆炸,安全性真是新能源車的殤?
    消費者對於電動車安全性的擔憂,實際上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的未知,為了檢驗電池的安全性,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測試標準。其中,電池穿刺實驗就是一項標準較高的安全測試。網友自行進行穿刺測試為了驗證三元鋰電池能否通過針刺測試,有網友進行了一次硬核的三元鋰電池穿刺實驗。據博主@鋰電大全小魚介紹,其進行穿刺實驗的電池為寧德時代811三元鋰電池單體,電池容量234a電壓4.14v(滿電為4.2V),穿刺鋼針直徑7毫米,穿刺速度25mm/s,執行GB/T 31485標準進行穿刺測試。
  • 比亞迪正式發布刀片電池 安全性遠遠超出三元鋰電池
    打開APP 比亞迪正式發布刀片電池 安全性遠遠超出三元鋰電池 若風 發表於 2020-03-30 09:07:15 3月29日下午,比亞迪以線上直播的方式,正式發布了刀片電池,該電池將最先搭載於「漢」車型上。
  • 三元鋰電池穿刺實驗:瞬間爆炸!90%以上車型搭載這類電池
    網友自行進行穿刺測試為了驗證三元鋰電池能否通過針刺測試,有網友進行了一次硬核的三元鋰電池穿刺實驗。據博主@鋰電大全小魚介紹,其進行穿刺實驗的電池為寧德時代811三元鋰電池單體,電池容量234a電壓4.14v(滿電為4.2V),穿刺鋼針直徑7毫米,穿刺速度25mm/s,執行GB/T 31485標準進行穿刺測試。
  • 特斯拉拋棄三元鋰電池 比亞迪「刀片」逆轉新能源車
    近幾年,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具有高能量密度優勢的三元鋰電池得到了更多應用,三元鋰電池的低溫放電性能較磷酸鐵鋰電池要好;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較磷酸鐵鋰電池要高,同等重量或體積電池包,續航及充電效率更高;三元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流,只有比亞迪堅持磷酸鐵的話,將會成為領域的孤家寡人,寡難敵眾。
  • 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是如何通過針刺測試的?答案是根本刺不穿!
    針刺測試,是對動力電池安全性最嚴苛的測試方式,用直徑5-8mm的鋼針將電池刺穿造成內部短路,並讓鋼針在電池內停留一個小時,不起火不爆炸的才算合格。由於這項測試過於嚴苛,所以在2017年1月17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中,針刺測試被列為「暫不執行」。
  • 盤點|比亞迪王傳福的「三元鋰電池不安全」悖論
    汽車記者,記錄汽車 如果三元鋰電池不安全,為什麼主打三元鋰電池的寧德時代(300750.SZ)市值卻創出新高,甚至超過了中國石油(601857.SH),成為A股市值第8大的公司?到底是王傳福錯了,還是曾毓群錯了,還是市場弄錯了?
  • 小編親眼見證刀片電池VS三元鋰電池針刺實驗
    在正式參觀工廠之前,比亞迪決定先放個大招——不服扎一下!此次參與針刺實驗的是一款比亞迪自產的三元鋰電池和刀片電池。單看本次實驗,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在穿刺20分鐘後都沒有降到零,我詢問現場工程師,他說他們曾經把穿刺後的電池放置一天,電壓也沒有降到零。
  • 比亞迪的「刀片磷酸鐵鋰電池」到底是何方神聖?
    而三元鋰電池,尤其是目前追求性能與成本極限的811配比,無論如何都難與「安全」二字直接劃等號,不信您可以自己去搜索所有採用三元鋰電池,尤其是「高鎳配比」車型的宣傳文案來看;為了表明自身安全性,幾乎所有的宣傳話術都是「我們通過先進的三電管理技術,包括溫控在內,通過電池組的結構強化與安全洩壓設計在內,充分保障安全,我們已經通過了多項高於國標安全的測試,包括撞擊、水浸
  • 深度科普貼:比亞迪刀片電池與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到底差異...
    關於問題的答案後續有時間慢慢說,今天主要話題是比亞迪刀片電池與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到底差異在哪些地方!通過這兩項技術,刀片電池的空間利用率由原來傳統電池的40%提升到60%。
  • 比亞迪刀片電池你要了解這些事
    體驗了一把現場扎小針除了體積能量密度帶來的續航提升,安全則是刀片電池另一大優勢。最近引爆吃瓜圈的針刺測試也是基於此來的。早在今年3月份刀片電池線上發布會上,比亞迪就對外展示了刀片電池和普通磷酸鐵鋰電池及三元鋰電池的針刺測試對比視頻。針刺測試是電池行業公認的最嚴苛的測試。
  • 刀片電池和特斯拉的高鎳三元鋰電池哪個更安全?三個實驗一看便知
    實驗1:穿刺實驗穿刺實驗很多人都不陌生,這也是刀片電池發布時所做的重要實驗,其實在之前的規定中,電池都要進行穿刺實驗才行,只不過由於絕大多數產品都無法過關,所以才將這項規定割捨。也從側面反映出它的難度。實驗結果:Model 3的高鎳三元鋰電池熱失控加劇烈的爆燃;比亞迪漢的刀片電池無起火併且也沒有明煙。
  • 磷酸鐵鋰電池 VS 三元鋰電池,誰才是鋰電池王者?
    能做成這麼大的成就,必定有兩把刷子的。寧德時代的"武器"有兩把,除了常見的「磷酸鐵鋰」電池之外,還擁有一個領先全行業的秘密武器—三元鋰電池。那這兩種電池有啥區別呢?鋰電池首先咱們先來了解鋰電池。鋰電池爆炸但是之前我們總看到這樣的消息,說某品牌手機鋰電池會爆炸。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我們知道電池中的鋰金屬化學性質十分活躍,是易燃物質。
  • 重慶工廠大揭秘,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是怎麼煉成的?
    3月29日,比亞迪推出了新一代自研的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宣稱能夠克服傳統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低的劣勢,改變行業對三元鋰電池的依賴。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還在發布會立下Flag,表示要將「自燃」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中徹底抹掉。此外,關於刀片電池的「針刺測試」也熱議不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業內對刀片電池存有的好奇與質疑:刀片電池是如何生產出來?
  • 鋰電池的爆炸機率大嗎?鋰電池爆炸起火的原因
    鋰電池容易爆炸嗎?鋰電池爆炸威力有多大?儘管鋰電池總體上非常安全,但它們偶爾會著火或爆炸。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由於鋰電池而引起的各種安全事故,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鋰電池產生的爆炸、起火等現象。只要是鋰電池,就有存在爆炸的風險,只是這是風險概率很小。但是一旦爆炸,容量越大的鋰電池爆炸的威力就無法想像。鋰電池爆炸有兩個重要的誘因,一個是短路,一個是過充。短路很容易理解,就是電池正負極直接接觸。第一,正常短時間內的,小面積內的短路所產生的熱量其實很少,不會造成熱失控。
  • 18650鋰電池燃燒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18650鋰電池燃燒爆炸的威力有多大?18650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由於使用不當,會出現爆炸的危險;特別是在濫用條件下(如受熱、過充、短路、振動、擠壓等),電池會出現燃燒、爆炸乃至人員受傷等情況。因此,研究鋰電池的爆炸機理對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義。
  • 比亞迪開始用三元材料了,宋或首先搭載新電池
    在新能源汽車電池路線一直高舉磷酸鐵鋰大旗的比亞迪,竟然投向了此前一直「抗拒」的陣營——三元鋰電池,即將上市的宋或將成為比亞迪首款搭載三元鋰電池的車型。也就是說,比亞迪自主研發生產了三元鋰電池,並且已經到了應用階段。而此前,磷酸鐵鋰一直是比亞迪新能源車型採取的主要電池路線。比亞迪秦、唐、e6等車型均搭載磷酸鐵鋰電池。 此外比亞迪也在研究磷酸鐵鋰路線下的改進型——磷酸鐵錳鋰。第四批新能源車型免購置稅目錄顯示,新款比亞迪e6將搭載全新的磷酸鐵錳鋰電池,續航裡程從300km提升至400km。
  • 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真的能與三元電池相抗衡嗎?
    XzWednc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刀片電池技術將帶來超強安全性與超長循環壽命,其電池結構設計,克服了傳統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低的劣勢,也將改變行業對三元鋰電池的依賴,將「自燃」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中徹底抹掉。
  • 鋰電池熱失控過程講解
    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數據顯示,去年5月以來出現事故的車輛,以2018年生產的車為主。其中,事故車輛86%為三元鋰離子電池,7%為磷酸鐵鋰電池,7%不確定。而與電池相關的自燃事故大多與電芯熱失控密切相關。那麼什麼是熱失控呢?電池的熱失控是指電池內部化學反應的產熱速率遠高於散熱速率,大量熱量在電池內部積累導致電池溫度急速上升,最終引起電池起火或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