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看興航事件:兩岸關係轉冷的後遺症正在擴大

2021-01-09 福州新聞網

  復興航空無預警宣布解散,松山機場停機坪與機棚停滿興航的飛機。(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訊 臺灣復興航空驟然宣布解散,留下大量旅客滯外及員工失業的爛攤,讓投資人和社會大眾錯愕不已。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兩次飛安事故及過度擴張造成營運困境,加上兩岸關係倒退陸客止步使載客率大跌,讓興航選擇黯然退出航空市場。更糟的是,臺當局在整個事件中簡直宛如旁觀者,看不到任何監督、應變或管理的角色,令人失望。從該事件看,即可知兩岸關係倒退引發的後遺症正在擴大。

  評論指出,復興航空之所以選擇「解散」,而不同於一般艱困企業宣告「破產」或申請「重整」,原因是:一,興航的資產仍大於負債,依法不能宣告「破產」。二,一般申請「重整」的企業多因財務困境暫停營業,仍試圖維持公司的存續;而興航資方則已完全失去經營意願,所以片面宣告解散。

  但興航銀行團卻抱持不同看法,他們反對直接解散,將向法院提出重整之議清算債權,並尋找新的經營者接手,讓飛機續飛。這個想法,為這家已有65年歷史的公司提供了另一個解決可能:若真有人願意接手,至少可避免該公司2000名員工立即失業,包括既有航權及離島旅客的輸運也可以保住。然而,如果客觀環境因素不變,有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個「每天開門即虧一千萬(新臺幣,下同)」的燙手山芋,則是個大問號。

  文章指出,從這次興航宣布停飛手法之粗糙,恰可看出該公司第三代接班後的暴走作風:好大喜功式的擴充、缺乏責任感的飛安管理、缺乏深思的經營決策,短短幾年即把公司推向絕境。我們不能說新生代接班都不可靠,但這種不知先人創業之艱苦、卻把龐大事業當成兒戲般揮霍的故事,在臺灣恐怕不是罕見案例。否則,上個月才在那裡慶祝加開五個日本航線,這個月就把旅客和員工全都死當,請問這是什麼企業責任?而停飛當天的訊息遮遮掩掩、反反覆覆,把信賴公司的股民耍得團團轉,這又把信譽和形象放在哪裡?

  興航宣布解散的草率,對照當局主管部門從「交通部」、「金管會」、「民航局」到「證交所」的一路「狀況外」,恰成正比。要說興航有多不負責,那行政部門就有多無能。八月間興航旗下的「威航」宣布停飛,已是一大警訊;但當局卻當成這只是廉價航空市場可有可無的自然淘汰,不以為意。尤其,興航停飛的訊息傳出後,一時間竟沒有任何部門可以證實消息之真偽。因此,只能任由投資人在市場瞎摸,而有心人士則趁機倒貨。「行政院」跨「部會」會議,也只見一群副主管參與,如無頭蒼蠅。興航匿報重大訊息,主管機關卻坐視市場翻雲覆雨,事後僅由「證交所」罰款150萬元,「民航局」裁罰300萬元,這於事何補?

  文章稱,復興航空在資產尚有50幾億元淨值下宣布解散,另一原因是,「日虧千萬」的窘境看不出有好轉跡象;其潛臺詞就是:「蔡當局的兩岸政策,會讓兩岸航線一直賠下去。」對興航而言,近年開了十幾條兩岸航線,正在蒸蒸日上;但520後兩岸關係轉冷,陸客大減,興航擁有的二線城市航點受到的打擊最沉重。往後看,臺當局政策毫無鬆動或解凍的跡象,再硬撐下去,不可能等到轉機,不如早日死心。

  從這點看,即可知兩岸關係倒退引發的後遺症正在擴大。先前的遊覽車、民宿、土特產、旅遊業叫苦只是序曲,現在,野火已延燒至航空及旅館業。以興航為例,公司一關門就是2000員工失業,10萬旅客權益受損,若干偏遠地區航線中斷,下遊旅行社受牽累者更不計其數。這些,臺當局都不放在心上嗎?諷刺的是,面對這麼嚴重的經濟事件,主管機關只會喊著要辦「內線交易」,卻拿不出辦法來幫消費者、員工及離島居民解圍,當然更不會想到聰明的解方;這樣的當局,有能力服務民眾嗎?

  文章最後感嘆,從臺化關廠、中油南遷、臺塑被迫討反饋金一路下來,臺當局對企業的不友善,歷歷在目。如今興航主動棄子投降,莫非隱喻著一個經濟黑暗時代的到臨?(中國臺灣網 高旭)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還有希望嗎?臺媒這樣說
    至於她的其他施政措施,則還構不到影響國際視線的層次,而將由臺灣選民繼續予以監督和公決自5月以來,蔡英文鑑於她上任後臺灣的「國際空間」日益限縮,包括原本已由前國民黨當局爭取到的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和國際民航會議的機會,都在蔡與民進黨手中失去,以及5個原「邦交國」棄臺就陸,蔡英文遂稱,對大陸「不再忍讓」,而開始改稱大陸為中國,即以臺灣、中國或「中華民國」、中國互為對應,這就把兩岸作為兩國關係來看待了
  • 臺媒民調:蔡英文兩岸政策 48%民眾認為未闡明
    民眾看「大選」後兩岸關係變化臺媒《聯合報》2016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民眾認為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調查也發現,對於明年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    如果民進黨重掌「政權」,有四成五民眾認為兩岸關係不會明顯改變,二成一預期會走下坡,僅9%覺得會更好,二成六無意見。
  •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2014-09-17 09:45:595點:  一、同文同種再融合:兩岸文化和人種幾乎完全一樣。兩岸只要努力相互產生共鳴、截長補短,必可取得一致。何況,大陸政經制度顯見在改革之中,兩岸融合是極為自然而容易的事。  二、國際關係的拓展:「中華民國」在國際關係極度孤單,「邦交國」比非洲任一窮國都要少,沒有大陸同意,臺灣永遠無法成為聯合國成員,「國際關係」良好,才能確保臺灣更加安全、繁榮及幸福指數繼續上升。
  • 臺媒:兩岸新危局 蔡英文還在切香腸?
    臺媒:兩岸新危局 蔡英文還在切香腸?平靜中卻讓人擔心,真正的風暴正在醞釀中,而且可能不用等到蔡英文5月20日就職,從2月馬當局正式進入看守期間,大陸對臺政策恐怕就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對此一險峻情勢,臺灣民眾不能懵懂,贏得執政的民進黨,更須拿出積極行動化險於未然。  這樣的險峻,反映在幾個層面上。以「九二共識」為例,蔡英文從選前到選後,不斷的通過多次微調,試圖貼近「九二共識」。
  • 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原標題: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蔡英文資料圖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視頻:蔡英文兩岸政策難產 民進黨重啟「大陸事務委員會」 來源:東南衛視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
  • 天氣轉冷,一定做好防護!新冠後遺症比你想像得更讓人苦惱,糟糕
    感染的機率將會大幅下降,也不用擔心後遺症問題。 Σ(っ °Д °;)っ其實,經多項日本調查結果顯示,新冠後遺症影響大部分的人正常生活,就在11月11日,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和歌山縣公布了一項有關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症的調查結果。約半數的人表示,出院之後出現了不同的後遺症。
  • 蔡英文出席大陸臺商活動 承諾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據臺媒消息,蔡英文8日出席大陸臺商活動晚宴時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蔡英文承諾,致力「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蔡英文今談兩岸關係,藍民代:不再「疾言厲色」,印證他預測的第一步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迎接2021年,蔡英文今發表新年談話,對於兩岸關係,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直言,蔡的談話印證他先前所預測的第一步,兩岸關係將重回現狀。
  • 臺媒:蔡英文「出訪」風光背後會有很多後遺症
    蔡英文日前結束「永續南島,攜手共好」太平洋「友邦」之旅,臺灣《中央網絡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儘管她自我感覺良好,不過,外界普遍認為,蔡英文的一時風光,不但要付出相當代價,而且會有很多後遺症。從表面看,這次蔡英文出訪,美國允許她過境夏威夷和關島,給予相當禮遇。不過,外界普遍認為,美國之所以提高過境禮遇規格,主要是交換臺灣更多對美軍購;蔡英文的一時風光,不但要付出相當代價,而且會有很多後遺症。果然,蔡英文在過境夏威夷時就承諾,未來臺防支出每年會增加2%,遇有額外軍購案,再增加1%。
  • 臺媒:關鍵看這點
    臺媒:關鍵看這點。蔡英文迫不及待會見美、日政客領土間的爭議很容易上升為軍事上的衝突,而軍事衝突也很容易演變成為戰爭,這個規律是眾所周知的。但是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對於兩岸雙方來說都是不划算的,畢竟軍事戰爭的耗費太大,而且不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蔡英文不要玩火!
    更有臺媒憂慮這種「危險的玩火之舉,當火舌四竄時,有誰能捲袖滅火,收拾殘局?」臺灣愛國人士持五星紅旗在蔡辦前參加活動(圖源:臺媒)據臺媒消息,民進黨約在今年5月上旬要求黨工幫忙連署5份「公投」提案,議題從兩岸、國際到醫療政策都有,包括了禁掛五星紅旗、參與國際組織、安樂死合法化、男女同工同酬、設立動保警察。
  • 蔡英文的兩岸形勢判斷
    臺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在臺媒撰文說,蔡英文在2021年元旦發表「新年談話」,一如預期談到兩岸關係,內容積極與負面解讀均可。在兩岸持續缺乏政治對話基礎互信之時,在激烈「抗中」的川普總統敗選離任之際,在大陸海空兵力頻繁操練繞臺之刻,蔡英文「新年談話」,既沒有刺激論述,也沒有創新提法,平凡而不突兀。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顯示她對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並沒有特殊的期待;然而今年卻是蔡英文2024年卸任前,雖非僅有,卻可是難得的兩岸機會時段。
  • 臺軍「雲豹」裝甲車轉不過彎,這也是大陸的鍋?!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臺軍「雲豹」裝甲車轉不過彎,要賴給大陸零件?最近,一段關於臺陸軍「雲豹」裝甲車艱難轉彎的視頻可以說火遍海峽兩岸。16日,臺灣「中視新聞」就這一事件採訪了《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鄭繼文則將問題甩給了所謂的大陸劣質零件。鄭繼文稱,(雲豹)這輛車裡面用了不少大陸制的偽劣零件,尤其是方向盤採用的油封可能品質不是那麼合乎規範。 據觀察,這並非是「雲豹」裝甲車第一次與大陸零件扯上關係。
  • 提議中國國民黨改名的「立委」又喊「兩岸斷絕」,網友:上次被批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媒不斷炒作臺灣方面宣稱有臺「駐外人員」被大陸外交官「打成腦震蕩」一事。據臺灣中時新聞網等臺媒10月20日報導,曾提議去掉國民黨黨名中「中國」二字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今(20日)又宣稱,如果對岸連「中華民國」都不承認,「那兩岸斷絕就好了,有什麼好講的」。此言一出,隨即引起島內網民批評,有人諷刺說「上次說要改名被批評還不夠嗎?」
  • 臺媒:關鍵還是得看這點
    隨著蔡英文的連任,大陸網民關於「武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且大部分聲音是來自於年輕網民,一時之間大陸網友關於是否會用戰爭方式解決臺灣與大陸兩岸問題成了網上熱議的話題。當代中國年輕人是「自然派」,他們殷切的希望能夠看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
  • 臺媒載文:日據時期臺灣人的9.18情思
    臺媒載文:日據時期臺灣人的9.18情思 文章指出,宋斐如有關9.18事變的專論與報導,不但以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方法剖析了事件的本質以及被壓迫者反侵略的道路,同時也表現了一個殖民地臺灣人對流亡的東北民眾感同身受的情思,從而為兩岸分斷的歷史留下一頁珍貴的見證。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警告蔡英文別玩火
    更有臺媒憂慮這種「危險的玩火之舉,當火舌四竄時,有誰能捲袖滅火,收拾殘局?」臺灣愛國人士持五星紅旗在蔡辦前參加活動(圖源:臺媒)據臺媒消息,民進黨約在今年5月上旬要求黨工幫忙連署5份「公投」提案,議題從兩岸、國際到醫療政策都有,包括了禁掛五星紅旗、參與國際組織、安樂死合法化、男女同工同酬、設立動保警察。
  • 蔡英文促兩岸對話,國民黨:從邊境管制不再有歧視開始
    今天是2021年元旦,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午在辦公室發表新年談話時聲稱,只要北京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對此,國民黨隨後發新聞稿回應,首先肯定蔡英文對於疫情受控後,兩岸能逐步恢復正常交流的承諾,以及增加理解、減少誤解的期盼,但蔡也應該逐步兌現自己的承諾,希望可以從邊境管制不要再有歧視開始。
  • 蔡英文:尊重「九二會談」這個事實 以此為基礎推動兩岸關係
    臺灣2016年「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選後首度接受綠營媒體《自由時報》採訪,就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國民黨力促的「多數黨組閣」等議題,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100分鐘的訪問中,蔡英文就兩岸關係發表了和以往略為不同的見解。
  • 兩岸出現新變化,蔡英文急了,直接損失500億
    據臺媒報導,自去年「5·20」蔡英文上臺執政至今年3月,陸客來臺大減上百萬人次,並造成臺灣500億元(新臺幣,下同)外匯蒸發。復興軍事認為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蔡英文執政後對「九二共識」,這樣一個兩岸人民都廣泛認同的基本原則態度曖昧,所以造成了臺灣旅遊經濟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