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前員工:百度有很多不為外人所知的原則

2020-12-04 搜狐網

  《財經》記者 宋瑋 劉一鳴 實習生 申玉哲/文

  6月8日,大理希爾頓酒店頂層行政酒廊,剛剛結束完一場演講的李彥宏半倚在一張舒適的白色沙發上,考慮到過去一個多月中百度遭受到的攻擊與壓力,他的容光煥發令人略感意外。

  「我一直在想我們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李彥宏對《財經》記者說。

  2016年初時,即使最悲觀的網際網路分析師也不會想到,這家總市值650億美元、2015年淨利潤超過51.9億美元、同比增長155%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在本土會遭遇如此重創。

  4月12日,一名患有癌症的大學生魏則西通過百度的一個贊助商連結嘗試接受治療後不治去世,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中,百度成為質疑的焦點。輿論認為,百度應為此承擔重要責任。

  與百度歷次危機不同,魏則西事件帶來了罕見的一邊倒指責——包括官媒《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在內的大量媒體,對這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鋪天蓋地的批評。社交網絡上,用戶呼籲抵制百度,另一些人呼籲讓谷歌回歸中國。而一些中等規模的競爭對手,則藉機發揮—— 一位網站CEO給李彥宏寫公開信,稱百度崛起成為中國最大的流量入口,導致大量企業衰敗。

  同時,百度首次成為政府部門的調查對象,此前它一直作為谷歌的對手、政府的監管窗口受到官方支持。「百度背後的政府保護傘已收起。」一位網際網路評論家對《財經》記者說。

  6月13日,百度下調其季度收入預期。百度預計2016年第二財季收入為28.1億-28.2億美元,低於此前預計的30.5億-31.2億美元。評級機構穆迪6月15日發布報告,預計百度2016年收入增速將從2015年的35%放緩至15%。

  更直接的影響是股價。截至6月17日美股收市,百度股價在163.71美元,兩個月內下滑15.7%,市值從680億美元跌至約563億美元,縮水約117億美元。不及阿里(1927億美元)和騰訊(2048億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一。一些言論認為百度正在告別BAT陣營。

  在國內最大的問答社區知乎上,有一篇名為《百度員工如何看待魏則西事件》的帖子,百度的員工、前員工、合作夥伴貢獻了672條回答。一位員工引用《肖申克救贖》中的一句話:「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其中,最終你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另一位百度在職員工則稱,有一周時間他在餐廳吃飯已經不敢開發票了,因為不想讓服務員和鄰桌聽到他是百度人。

  從聲譽到股價,從收入到信任,百度正在陷入危機。

  此時距離百度股價最高點剛剛過去19個月(2014年11月28日,百度股價達251.99美元,市值868億美元)。在更早的2011年,百度市值首次超過騰訊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第一。同年李彥宏成為中國首富,並發表演講,稱百度要「為中國贏得全世界的尊敬」。

  業界多數評價認為,百度今日的境遇,並非因為某一具體事件,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它反映了系統性問題,這個問題是以商業倫理為基礎,以業務、戰略、企業管理為導向,同時在輿論和競爭的放大之下,出現的綜合性結果。

  只有抽絲剝繭地研究、探討百度如何陷入危機,才能知道這家中國的明星科技公司該如何走出危機。

  被異化的競價排名

  在不違法的前提下追求商業價值最大化,是百度商業價值觀的體現,也是李彥宏的底線。但在關係到社會民生等重要問題上,僅有商業價值觀是不夠的

  邁入2016年夏季的第一周,對百度而言無疑是冬天的開始。

  這家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因為陝西青年魏則西之死被推上風口浪尖。由國家網信辦牽頭成立的聯合調查組公布的調查結果認為,百度搜索相關關鍵詞競價排名結果,客觀上對魏則西選擇就醫產生了影響。

  競價排名,指買斷關鍵詞搜索結果前幾位的位置,再以競價賣給商家進行廣告目的的連結。其為goto.com公司(後改名為Overture)在1998年創立並採用,此後,幾乎所有搜尋引擎的商業模式均脫胎於此,包括谷歌。

  自2006年起,百度已不完全按出價高低來排列結果。2009年,百度推出鳳巢系統,在競價排名中引入「質量度」(包括點擊率、創意質量、帳戶表現等),價格和「質量度」共同決定排序。

  「競價排名本身是一個合理、合法,被廣泛使用的商業模式。全世界所有的搜索、所有的廣告都是競價排名。」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稱。360搜尋引擎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僅次於百度,號稱佔有約30%份額。

  搜尋引擎是一個工具,工具是沒有原罪的。百度競價排名被詬病,問題並不在競價排名這個商業模式,而在實現此商業模式的路徑和準則上。

  比如,在廣告還是正常搜索結果的混淆度上,谷歌是強標註,百度是弱標註;比如,在2011年11月之前,谷歌不賣頁面左側廣告,只出讓頁面右側的廣告位,而百度一開始就開賣左側,並且每屏廣告條數比谷歌多,後來則越來越多;在一些本應謹慎處理的領域——醫療,百度沒能抵制住商業的誘惑。

  2016年5月,李彥宏在他撰寫的公開信中承認,對短期KPI(關鍵績效指標)的追逐使該公司「與用戶漸行漸遠」。

  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即將破滅之際,李彥宏創立百度。五年後,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創造了美國資本市場200多年以來海外公司單日漲幅的最高紀錄。

  過去十年間,這家公司就像一輛高速行進的列車。它的市值增長了27倍,總營收從2005年的3.19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5年的664億元人民幣。它給股東以巨大的回報,並實現了流量價值最大化,還把這個優勢遷移到了移動端(百度目前超50%收入來自移動)——從這個角度而言,李彥宏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他締造了一家商業價值巨大的上市公司。

  在豐厚的利潤和回報中,醫療客戶對百度的貢獻功不可沒。據交銀國際2015年4月發布的研報稱,其估計2013年和2014年百度網絡搜索收入分別為286億元人民幣、429億元人民幣,其中估計莆田系對百度收入的貢獻分別為22%、19%,而整個醫療推廣對百度收入的貢獻更多。

  在baidu.com誕生的第一天,李彥宏便提出了「搜尋引擎三定律」。從其中的 「自信心定律」可窺見百度關於競價排名的哲學:誰對自己的網站有信心,誰就排在前面。而有信心的表現就是願意為這個排名多付錢。

  他告訴《財經》記者,對於用戶來說,是不是商業推廣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結果有沒有滿足他的需求。「競價排名結果和用戶搜索結果相關性最高時,可能不會傷害用戶體驗。出於這種理念,我們一直沒有把推廣結果和自然搜索結果區分得那麼清楚。」他停頓了一下,補充說,但這確實也帶來了很多抱怨。

  基於上述定律,李彥宏相信:有時候自然搜索結果反而沒有競價排名結果好。比如搜索「乾洗店加盟」,廣告主是百度經過審核、有資質保證的,而在「自然搜索」中出現的乾洗店加盟,這個公司存在不存在,無人知道。

  6月8日,李彥宏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稱,魏則西事件中,和百度籤合同是一家三甲醫院,它資質完整,顯示在合法地經營。事後,百度撤下了所有軍警系統醫院的廣告,這是和魏則西事件最相關的一個措施。

  中國第三大搜尋引擎搜狗CEO王小川對《財經》記者表示,「醫療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我們需要承擔幫助用戶甄別的社會責任。」

  周鴻禕則認為,「搜尋引擎三定律」在醫療行業是失效的。因為醫療是一個嚴重供給不足的行業,正規的好醫院是不會花錢給搜尋引擎打廣告的。

  「最後導致在這個(醫療)行業裡,出錢越多的,基本上都是壞人。」他說,競價排名像毒品,吸上之後很難戒掉。2016年5月,360搜索宣布放棄一切醫療商業推廣。

  在弱監管的社會,企業往往需要對自身有更高的道德自律,來承擔一部分原本應由政府來承擔的職責。知名網際網路評論家洪波對《財經》記者說,百度錯在並未誕生與其體量和影響力相匹配的成熟的商業倫理。

  「如果對推廣進行更清楚的標明,大家接受程度會更高的話,我是沒問題的。」「魏則西事件」爆發後,李彥宏對《財經》記者表示。此次整改之後,百度控制商業推廣信息佔比不超過30%,同時加強了對「商業推廣」字樣的標註強度。

  在不違法的前提下追求商業價值最大化,是百度的商業價值觀,也是李彥宏的底線。但在關係到社會民生問題上,僅有商業價值觀是不夠的。「這兩種文化最終需要聚焦在一個死去的大學生上來釋放所有衝突。」一位騰訊公司人士稱。

  「百度原來有可能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當然未來也有可能。但現在,它只是一家賺錢的公司。」一位多年前供職於百度的高層人士稱。

  失衡的天平

  「公司如果走偏的話一定就是文化和價值觀出了問題。」李彥宏說,這是他現在最擔心的事

  「我們很早就意識並提出了這個問題。」上述前百度員工稱,百度內部曾有過爭論,以俞軍為代表的產品團隊堅持要徹底改變、取消「灰色地帶」的廣告客戶,而時任百度COO沈皓瑜為代表的運營團隊則反對。一名產品團隊高層人士在會議上說:「這是讓百度未來無法成為一家偉大公司的唯一原因。」最後雙方達成共識——逐步改。

  在這次會議中,李彥宏並未露面。

  不久之後,「央視危機」爆發——2008年10月,央視接連兩天報導百度的銷售員工幫忙客戶造假、甚至存在勒索營銷的嫌疑。

  6月8日,李彥宏向《財經》記者回顧,當時央視危機更多是因為百度在銷售體系管理上確實有漏洞。「後來我們迅速把漏洞堵掉了。」

  過去在百度內部,代表銷售、商業化的力量和代表用戶、產品的力量勢均力敵,他們彼此牽制、相互妥協。直到2009年-2011年,以俞軍、邊江、李健為代表的幾代百度產品總監相繼離職,打破了天平的平衡。

  在百度銷售網絡高速擴張的2003年-2009年,同時也是百度產品創新的高峰時期。在那個階段誕生了如百度貼吧、知道、百科等百度歷史上最明星的產品。當時百度21個產品線中,擁有用戶量過億的產品就有7個-8個。2003年12月,百度創下一個月六個產品同時上線的記錄。

  「衝突是創新之母。」一位前百度產品總監告訴《財經》。

  「我們工作的全部目的是要把信息獲取這件事情拉平。」上述前總監稱,他們認為任何阻擋了信息傳播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哪怕傳播本身是不道德的,他們也要將信息、知識全部傳播出去,去滿足用戶。這也是他們為什麼要頂著盜版的風險做百度文庫的原因。

  一位百度前員工告訴《財經》記者,百度有很多不為外人所知的原則,它是產品技術部門的原則,但並不是整個公司的原則。比如,百度做MP3,只使用外鏈,不下載任何一首歌曲在自己的伺服器上;早期百度堅決不做彩鈴訂閱套餐和遊戲;做百度新聞,原則是沒有任何人工編輯,2009年以前,百度新聞沒有任何一個編輯的崗位。

  「記得百度當年為了用戶的1積分而徹夜追查問題。每年知道網友見面會後會傾聽他們的聲音,都會對每一個代碼、每一個feature更加負責。對網民的負責,才成就了今天的百度。」一位仍在百度任職的老員工稱。

  隨著俞軍等代表百度早期產品理念、價值觀的人離開,原先勢均力敵的兩股力量開始失衡。從現在的結果上來看——商業開始主導搜索,而技術、產品為商業服務。

  「多數產品線都有很大(商業化)的壓力。」一位百度員工說。

  2016年2月,因為將血友病吧運營權承包給第三方合伙人運營,百度貼吧事件爆發。背景正是貼吧在2015年首次開始商業化,而此時距離貼吧成立已經過去了12年。

  一位百度現任員工告訴記者,今天在百度搜索上所看到的很多問題,比如搜索一個關鍵詞,先看到什麼,後看到什麼,「很大程度上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產品理念問題」。

  相對而言,在百度,技術、市場、銷售體系的員工晉升機會更多。現任百度高級副總裁、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15年前僅是百度一家代理商的總經理,2005年,他的公司被百度收購,向海龍加入百度。

  向海龍個子不高、不苟言笑。其下屬稱他從不與客戶應酬,卻帶領團隊連續三年保持200%以上的高速成長,2007年向海龍升任為北京分公司總經理,三個月後又升任百度公司銷售副總裁。2011年,向成為百度公司商業運營體系副總裁。2015年,成為百度三大業務群組之一的搜索業務群組(SSG)負責人。2016年,SSG和移動服務事業群組(MSG)合併為百度搜索公司,向海龍成為CEO。

  百度共有三個SVP(高級副總裁),負責技術的王勁於2013年12月晉升為百度高級副總裁,掌管銷售的向海龍於2014年10月晉升為SVP。今年6月22日,朱光成為百度第三個SVP,朱光2008年加入百度,最早在百度負責市場及公關業務。

  另外一部分員工則認為,「升遷極其困難,尤其早年在產品體系內,幾乎不可能升遷。」一位前百度員工稱,百度七大創始人中的郭眈與崔姍姍離職時,職位還是百度高級總監,而當時他們已為這家公司工作了十年。現任美團聯合創始人穆榮均以技術經理身份離開百度時,手裡只有公司分的幾十股。

  在這一輪的調整中,百度地圖、貼吧等產品也劃歸到向海龍轄下。

  「百度有一條非常粗的大腿,叫搜索、叫變現。與其打一個用戶習慣還沒培養成的新市場,不如這個季度給公司多賺5億,完成KPI,升職更快、獎金更多。」一位百度搜索公司現任員工稱。

  「那些新加入的人,包括高層,他們對於百度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可能還有誤解。」李彥宏說。

  近年來,隨著百度的快速增長,大量部門的人員數量膨脹,這直接帶來了對早期百度價值觀的稀釋。李彥宏稱,這是他最擔心的事情。

  百度的企業文化是簡單可依賴,早期80%的人是產品技術員工。「而現在5萬員工裡有2萬人司齡不超兩年,過去三年我們的員工數量不斷翻倍,而他們對百度的感情、對於百度文化的融入是很有限的。」上述百度中層人士告訴記者,「我們不僅要打敗外部,還有內部。」

  「在百度適合磨平稜角。」百度一位高級別的員工稱。在百度工作,剛開始半年很累,適應了後壓力就不大。但百度的價值觀考核事實上很嚴格,「360度打分,自己填寫打分,上級打分,下級打分,同級打分。」

  2014年,百度內部爆發了一次關於企業文化的爭論。起因是內網的一篇發帖,有員工認為百度的企業文化是有問題的,而管理層則堅持百度的企業文化依然很好——他們為此爭論了幾千頁。

  這次大爭論的結果是,百度進行了一系列文化夜談,員工聚在一起,相互分享百度的文化故事。

  一位八年前在百度產品部門工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當年他們開玩笑說,百度人的夢想是——只有百度,沒有網際網路。用戶在百度上可以索引和尋找到任何你需要的信息和服務。

  「這需要多強的執行力和多瘋狂的內心,他們是當時中國網際網路最驕傲的一群人。而現在,你很難在百度人身上找到這種驕傲了。」他看起來有些沮喪。

  「理性先生」

  「他覺得他很有危機感,但為什麼整個公司看上去沒有危機感?」

  2015年2月17日,距離春節還有兩天,李彥宏去到百度糯米的辦公室轉了一圈,發現公司還沒放假,已經有不少員工沒來上班了。

  之前他剛剛得知,微信紅包以2.69億元拿下與春晚獨家互動的合作權。這名以理性冷靜著稱的企業家控制了一下他的情緒,決定把高管們叫出來一起吃個飯,更令他生氣的情況出現了——有一半以上的高管已經休假不在北京了。

  李彥宏此前從不公開對高層和員工發洩情緒,他總是非常平靜,有時候甚至會讓人覺得他沒有溫度。而這次,不少百度人罕見地感受到了他的不滿。

  2015年7月,在風險投資公司DCM於舊金山舉行的CEO峰會上,在約150位企業家及投資者面前,李彥宏稱後悔自己在帶領百度邁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時,沒有早一點採取行動。

  在百度創立的15年間,李彥宏始終專注在搜索這一件事情上,絕大多數的產品和技術創新只為主業服務。同時,其壓倒性地重視指標,因為數據不會騙人——這得益於李彥宏早年在道瓊工作的經歷,這家財經信息提供商通過覆蓋全世界數量最豐富的信息源和編制發布指數,就此顛覆了新聞通訊業的傳統。李彥宏在這裡為《華爾街日報》研發了全球第一個網絡實時金融系統。

  在谷歌,KPI是一個「目標」,它往往把指標定得很高,同時具有相當的寬容度。而李彥宏則將KPI視為一個承諾。「少承諾,多兌現」在百度被視為公司文化的信條之一。

  在早期的演講和訪談中,李彥宏最常強調的話是,「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適度放棄不切實際的夢想。」

  李彥宏說,谷歌用兩年時間,請20位人工智慧科學家開發出AlphaGo。在百度這個項目會被否定。「我們會問,你花這麼大精力做一個東西到底能實現怎樣的價值?」他認為,百度最主要的資源應放在更有市場前景的方向上,而不是去開發一個只會下圍棋的機器人。

  李彥宏對成本和收益持謹慎、警覺和小心的態度。一位曾在百度市場部門任職的員工說,下屬遞給李彥宏一份合同籤字,他會從第一頁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有時候合同很厚,他也堅持看完。在這個過程中,李彥宏往往一言不發,看完之後他會提兩個問題,答上來籤字,答不上來弄清楚再回來。「無論你準備得再好,他總能提出幾個讓你意想不到的問題。」

  上述前員工稱,一名百度員工一次和李彥宏開會,發現他正在做一個excel表,裡面詳細列出了七八輛車的性能、重量、價格,甚至後備箱的尺寸、座位的寬度。這名員工調侃說,在中國首富中,你可能是最後一個親手做一張excel表來權衡買一部車的人。李彥宏看著對方說,「我們還是要保持理性。」

  「我不是那個最喜歡冒險的人,我冒的險都是我經過分析、研究之後,我覺得這個險值得冒才去冒。」李彥宏說。

  李彥宏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企業家,他更相信技術和數字的力量,不相信人;更多獨立決策,不愛社交。

  「貼吧事件」爆發的部分原因,正是源於李彥宏過度相信機制的力量。他告訴《財經》,在貼吧商業化之前,他問過下屬,賣吧會不會帶來一些嚴重的後果?他得到了一個對他最有說服力的回答——保證不會出事,「我們有一套機制」。

  「後來想,無論什麼樣的規則,哪怕有一千次做對了,但只要一次做錯了,後果就會很嚴重。」他說。事後百度全面停止了病種類吧的商業化。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頭兩年,這家公司因為策略保守而備受質疑,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百度的決策體系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一位創業者向記者透露,他離開百度的原因就是在百度內部創業未果,他寫了一份78頁的PPT給李彥宏,但李彥宏很快首肯後,一年未見部門財務撥款,於是他離職創業。

  一位阿里巴巴高層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在阿里,馬雲的戰略思想是在半空中的,底下人全憑感覺。但馬雲不對具體的事情作指示,所以空間極大。

  「在百度,如果李彥宏不作決策,別人也不作決策。」一位與百度合作過的投行人士評價李彥宏,開會時他往往開始一言不發,最終一錘定音。

  今年5月,百度辭退了公司副總裁、有「百度推廣之父」稱呼的王湛,理由是「損害公司利益」。去年全公司給他開一個大派對並頒發了一個獎盃,獎盃上寫著數字15,這是他加入百度的第15年。

  「李彥宏極其隱忍、克制」,一位百度中層對《財經》說,他可以只按照數據和指標去處理所有事,但他卻很難去面對、去處理一個人,所以一開始他總是選擇迴避,而一旦忍無可忍時,他會直接做出一個絲毫不留情面的決定。「也許李彥宏應該更早而不是更無情地來處置一名老員工。」

  「也許在其他公司是六個月,不行就走人。對於百度來說甚至不是一年,我覺得兩年、三年,如果三年之內你還是不能成為百度的人,我真的不要你了。但是在這三年中,他也許已經帶著一批人都偏掉了。」李彥宏說。

  在騰訊,馬化騰有張志東這樣還在為公司建言獻策的合伙人,在阿里,馬雲有30多個「阿里合伙人」。而現在的百度,只有李彥宏和5萬名員工。

  一位前百度人告訴記者,有一次李彥宏看到一篇名為《百度創業元老七劍客悉數離職,李彥宏成孤家寡人》的報導後,「瞬間情緒非常低落。」

  「在早期,所有人都可以和他爭論。於是有人喜歡他,有人不喜歡他,但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每個人都在猜老闆到底在想什麼?」上述人士稱。

  李彥宏告訴《財經》記者,因為有時候害怕被外界誤解,這麼多年他一直在壓抑自己的表達。「其實我確實很害怕,時間久了以後會麻木,會習慣和周圍特別熟的人溝通。」李彥宏說,百度需要不斷招這些年輕人,不斷培養年輕人。

  某種程度上,指標和數據成為了他和員工最直接、有效的溝通工具。

  李彥宏說,「魏則西事件」讓他對堅持了這麼多年的理念多多少少產生了懷疑。「我們也許不應該那麼實用主義,也許應該加入一些理想主義的色彩,這樣大家才會更喜歡你。」

  兩年前的一次百度中層管理會上,李彥宏精心準備了一頁PPT,展示一張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照片,他說道:「曾經亞歷山大港世界第一、流量第一,他們在貨船進出時收集書籍,這些書被視為比金銀更重要的寶物。最終他們將亞歷山大圖書館建成了當時世界的文明庫,而亞歷山大港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

  「我要把百度建成創新的中心。」這名企業家說完,所有人似乎都吃了一驚。一位與會者問:「是我們做錯了什麼嗎?」

  坦途與錯過

  「某種意義上,我們的做法相對保守,認為做好搜索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其實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性格決定命運,命運又回過頭來強化性格。

  在業界看來,百度過去11年的發展是一條坦途,它幸運地避開了網際網路泡沫的衝擊,又沒有出現任何現金流轉上的壓力,這在同時期的企業中非常難得。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後,百度更加寂寞,它在自己的主營領域再無敵手。

  中文搜索是一個寡頭壟斷市場,大量公司對百度的流量依賴超乎局外人的想像——在2011年,美團有超過50%的流量來自百度。這個優勢甚至延續到了移動時代,在早期,滴滴出行最大的流量來源是百度地圖。

  在百度的鼎盛時期,出於對它的依賴和畏懼,創業者會為了白送給百度股份爭得不可開交——2008年,為獲得百度在視頻方面的獨家合作權,優酷網向百度支付300萬元,以及無償贈送不到1%的股份,而酷6網則以向百度支付600萬元現金和3%的贈送股份,最終贏得了百度。當時,百度以廣告等資源置換某些新興公司的股份,以此建立統治。

  此後,網際網路從資訊時代進入社交和交易時代,百度不再是唯一的霸主。當百度需要以計劃外的價格進行投資時,其體現出了保守、謹慎的一面。他們傾向於對市場前景清晰的資源聚集型行業進行投資,而不是那些冷門或者沒有被正確認識的公司。那一時期百度的投資以控股、佔大股為主,典型是對愛奇藝和去哪兒的控股。

  2014年之後,為了擴張各自勢力範圍,BAT紛紛爭搶創業公司。百度明顯感受到了壓力,它接連投資了滬江網(持股12.5%)、Uber(持股15%)、我買網、趣醫網、優信拍等28家企業,涉及電商、二手車交易、在線票務、在線教育等各個垂直領域。同時,不再謀求控股。

  據國際權威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向《財經》提供的資料顯示,從2008年到2015年,百度共入股了48家公司。其中,2008和2010年各1起,2011和2012年各5起,隨後速度逐漸加快,2013年投資了7起,2014年10起,2015年則達到了18起。

  對比阿里巴巴,其從2008年到2015年,共入股了109家公司。而騰訊這七年共入股了126家公司。

  2013年出資18.5億美元對91的收購被外界認為是百度焦慮的集中爆發。360董事長周鴻禕承認,他曾兩赴廈門說服91無線CEO胡澤民向百度抬價。

  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告訴記者,早年百度曾有機會以20億人民幣估值投資美團,持有美團5%的股份,但最終百度選擇以更便宜的價格——1.6億美金持有糯米網59%的控股權。

  多年之後的2015年秋天,美團和點評正在進行最後的談判,他們希望在兩周內合併完成。在最後幾天時間內,百度闖了進來,給出了美團500億人民幣的估值,希望促成美團和糯米的合併。「太晚了。」上述人士說。

  李彥宏說,糯米對於百度的意義在於它讓百度真正實現了連接人和服務,這是他對糯米支持的最大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O2O這種投入無邊無際的項目也大大牽制住了百度。

  據野村證券對百度2016年Q1的財報分析稱,其Q1利潤同比下降18.6%,主要源於持續的O2O投資。國信證券2016年2月29日發布研報稱,百度未來風險主要存在於O2O競爭加大以及線上廣告增速低於預期。

  一位美元基金的合伙人點評說,百度在移動上發力較晚,也最為焦慮。同時,百度對O2O的投資,對無人車、金融等新興業務的投資,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搜索業務成了最大的輸血渠道,它在無止盡的索求和壓力下走向失衡。這是百度當前困境的一個循環。」他說。

  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人士認為,百度應該在優勢明顯的早期做出更深遠的布局,對更多的垂直行業以扶持,深入產業鏈,從信息層深入到服務層。因為對一個生態平臺而言,僅有視頻和旅遊是遠遠不夠的。

  一位京東的高層人士告訴《財經》,早期京東超過70%以上流量來自百度,2010年前後百度曾有機會把電商平臺有啊打包給京東,通過投資換取京東15%-20%的股份,最終李彥宏沒有同意。這些股份在今天價值58億美元。

  但網際網路就是這樣,它註定會錯過很多事情。

  走出冬天

  百度出現今日危機,有技術、產品的原因,也有管理、文化的原因。相比前者,後者對百度的挑戰更大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給用戶一個真正創新性的新產品。」李彥宏說,某種程度上百度還是太保守了。「我們需要創新,這樣大家對百度的不足,對百度的容忍程度就會高很多。」

  「在一個主營業務收入非常驚人的公司裡要做創新是很難的,」一位阿里巴巴集團的高層人士告訴《財經》,「即使對谷歌來說也是一樣,但如果一家公司只在一個產品上成功過,我們很難說它是遠見還是運氣。」

  一位微信員工告訴《財經》,今天大家都在笑百度,但他認為,騰訊和阿里巴巴今天的優勢都不是優勢,一旦有穿透性的新技術出現,危機近在咫尺。

  從許多方面來看,百度在中國公司中擁有主導下一個人工智慧世界的有利條件,它在數據和專長上兼具優勢。據外媒報導,目前,百度深度語音識別系統入選了麻省理工學院評選的「2016十大突破技術」,語音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97%,超過了谷歌。

  百度是全球對人工智慧技術投入最大的公司之一。近三年內,百度研發成本佔總營收比分別為12.9%、14.2%和15.3%,而谷歌為12.9%、14.9%和16.3%,均呈上升趨勢。它們都試圖在搜索業務之外開闢疆土,即使搜索收入仍分別佔谷歌和百度總營收的90%和96%。

  無人車也許將成為百度下一個真正具備創新意義的產品——雖然過程將極其艱難。但它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將是百度第一個與搜索、甚至與信息無關的商用產品。

  百度兩年前在矽谷投資3億美元興建人工智慧中心,該中心目前有超過200名員工,他們中很大一部分為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服務。無人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在今年3月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稱,無人車將會是百度迄今為止最大的資金投入項目。

  《財經》獲悉,近期百度把5年期貸款規模從10億美元提高至20億美元,已從21家銀行獲得放貸承諾。李彥宏稱,這筆資金將用來對無人車、度秘、企業雲等新的產品線以支持。

  對比BAT中的另外兩家——阿里巴巴3月份已籤署30億美元5年期貸款協議,騰訊正把計劃中的20億美元銀行貸款規模擴大至40億美元。這兩筆貸款的目的分別是「用於在國內和國外收購企業股份」以及「用於包括收購在內的擴張項目」。

  「雖然調整競價排名必定會帶來收入下降,但這個代價是我們必須接受的。」李彥宏說。

  百度一直要想在搜索之外創造出新的、規模化的收入來源。李彥宏稱這個過程很痛苦,但他預測百度下一個規模盈利業務也許將來自金融業務。

  他說,目前金融放出去的貸款利率和資金成本相比,中間有盈利空間。另外,在百度地圖上訂酒店,可以帶來分成收入;愛奇藝視頻可以帶來廣告收入,但這些都才剛剛起步。

  「人工智慧是百度目前最重要的戰略。」李彥宏稱。

  「這個機會如果我們抓住了,百度可以變成一家完全不一樣的公司,一個比現在影響力大得多的公司。」他看起來非常自信,但他承認,這需要五到十年時間。

  2015年7月,百度將外賣業務拆分出去獨立發展;10月,百度將去哪兒出售給攜程。今年,愛奇藝也將隨著私有化而剝離出百度。甩掉這三個成本中心後,百度會更為輕鬆。

  他說百度不做硬體,只做軟體,並希望將最頂層、最核心的技術做到領先,然後將技術、軟體輸出到其他公司——這令人想起了2000年時的百度,一家作為純技術軟體公司而存在,為其他公司輸出技術而非流量的公司。

  「百度任何的好和不好,歸功和歸罪都應該是我。」李彥宏說。5月10日,李彥宏發公開信說,他要帶領大家找回百度文化。

  從今天到未來,李彥宏需要跨越的,不僅是產品與收入、用戶與利潤、速度與底線之間的鴻溝,也是管理與文化、創始人與團隊之間的平衡。前者因為人工智慧積累和百度所處的有利位置,百度有機會翻盤;但在管理和文化上,李彥宏需要給出更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2016年百度最新一次的架構調整中,原先並列存在的搜索業務、移動服務、金融服務、新興業務四個事業群組中的搜索業務和移動服務合併為搜索公司。這與谷歌一年前的調整思路相似,即將傳統業務與前沿項目分開,傳統業務是營收中心,而前沿項目則負責創新。

  雖然調整帶來了很多猜疑,但至少對於李彥宏而言,將原先兩塊業務多處重合、衝突不斷的事業群合併,不用再劃分勢力範圍,可以將精力放在他更擅長的創新業務、人工智慧上——李彥宏正在試著找回百度的平衡。

  中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BAT都曾遭遇過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危機——阿里巴巴2011年的支付寶事件,騰訊2010年所經歷的「3Q大戰」,以及這次百度的魏則西事件。這些危機都深刻改變了三家公司的命運。

  支付寶事件令馬雲名譽受損,也令本就風雨飄搖的中國概念股在國際資本市場受到牽連,至今仍未完全復甦,但螞蟻金服因此獨立,並即將成為一家市值600億美元的A股上市公司;騰訊在3Q之後大舉開放旗幟,此後微信誕生。

  「沒有一家公司是被輿論和公關危機打倒的,只有在戰略、產品、公司文化等一系列環節中出現了系統性風險時,這家公司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問題中被擊垮。」一位騰訊集團的高管對《財經》記者說。

  在百度內網,李彥宏的公開信下共有300多條員工評論。「希望未來回頭來看今天,是我們歷史上一個重要契機。因為直面了自己的問題,有魄力去改正完善。」多名百度員工留言稱,他們希望可以和百度一起跨過從「大企業到偉大企業的長距離」。

  (本文將刊發於2016年6月27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公司2014年會 百度不請女優請員工家屬
    每年網際網路公司年會都會成為春節前的新聞熱點——令人乍舌的高獎金,勁爆風騷的日本女優,搞怪誇張的舞臺表演,不僅讓參與者印象深刻,也成為了旁觀者的談資。今年大體上也是如此。奇虎360請到瀧澤蘿拉;京東現場抽獎50萬,並留下50萬給仍在上班的員工;網易員工入場領套;百度則最為溫情,請員工家屬參加。
  • 「員工工作狀態預測」相關專利惹爭議!百度回應
    來源:中新經緯APP原標題:「員工工作狀態預測」相關專利惹爭議!百度回應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電 針對公開「員工工作狀態預測」相關專利一事,13日晚間,百度在其官方微博澄清,稱這是一個管理上的「人崗匹配」衡量方法,用於吸引、培養和保留人才,和996沒有任何關係。
  • 從朱光的「拜師」看百度金融的組織文化
    5月11日,百度金融學院融英項目第四講開課,請來了中國金融界、貨幣銀行學領域最頂級的學者——對外經貿大學吳軍教授,講授的內容是貨幣銀行學,臺下就坐聽課的是百度金融的員工。自百度金融學院成立以來,已經邀請過金融領域眾多著名專家來此講課。說實話,對於百度金融的「同學們」來講,網際網路和技術出身的他們,亟待吸收金融專業知識來武裝自己,將技術與金融完美融合。
  • 50位作家聯手聲討百度文庫 聲稱將湊錢起訴百度
    事實上,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跳出來聲討百度了。前兩年,音樂人和唱片公司就開始抗議百度MP3的免費下載讓他們的合法收益受到侵害,讓他們的勞動成果成了「白果」,這一次向來給人感覺不愛「惹事」的作家們也坐不住了——網絡的免費閱讀直接影響了書籍的銷量,出版人、作家的錢都少了。
  • 百度回應「員工工作狀態預測」專利:與中科院合作,和996沒關係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1月13日,媒體報導稱百度近日公開一種「員工工作狀態預測」相關專利。 觀察者網查詢啟信寶發現,該專利的申請人為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發明名稱為「員工工作狀態的預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以及存儲介質」,公開日期為1月12日,公開號為CN112215447A。
  • 百度智能雲數字員工IPA獲雷鋒網「最佳產業智能作業系統獎」
    百度智能雲在新基建領域的領先實力獲得業界認可。近日,由雷鋒網主辦的「2020年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單」對外公布,百度智能雲數字員工IPA產品榮獲「最佳產業智能作業系統獎「。「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前身為「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由國內知名科技媒體雷鋒網於2017年正式發起,是全國首個人工智慧商業案例榜單評選活動。
  • 百度你變了,百度網盤竟然不限速了
     前兩天發現,只要一個騷操作,你的百度網盤可以做到不限速了。。。不信?怎麼做到的呢?開啟後,觀察了 1 分鐘,這個非會員帳戶最高跑到了 10MB/s,平均速度在3-5MB/s, 具體能跑到多少,跟大家的網速等很多因素相關
  • 百度第四象限自我救贖
    從那時起,對於很多百度員工來說,貼吧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那個拳頭業務了。自誕生之日起,貼吧就是百度的重量級產品,一手打造它的俞軍和李明遠也都是百度的傳奇人物。高德地圖一位資深員工向《中國企業家》表示,此前百度沒有自己數據的問題被高德抓著「懟」了兩年,騰訊又入股了同樣擁有數據的四維圖新,百度一度有些慌亂,後來才買下幾個有資質的小公司。「據說他們那會內部立了『軍令狀』,說要幹掉高德,但後來沒打過。」該員工直白地說,「我們大半年前就不把他們當競爭對手了,不太了解他們近況。」
  • 百度百科
    網絡營銷推廣是創建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基本上,以營銷推廣型網頁頁面為媒介發布商品信息,運用技術專業的網絡營銷專用工具,朝向眾多網友進行一系活動營銷的新式營銷方法。網站想要做百度優化首先就要選定目標關鍵詞,那麼怎麼選關鍵詞對網站百度優化有利呢,下面把火網站優化團隊針對這個問題來給大家解答一下。不要選擇生活常用詞和形容詞如選的某個關鍵詞是一個狀態,並不能說明一個具體的事物。
  • 百度重生之戰:李彥宏的矩陣革命
    從市值上來看,以前的兩家主要對手已經遠遠將百度甩在身後。各種不利輿論指向百度,對李彥宏和百度來說,此刻已經有了一點「哀兵」的味道。好在九年前的一招看似「閒棋」,如今可能會成為百度二次重生的命運寶石。但是,真要讓這枚寶石發揮出最大威力,李彥宏還必須對百度動一場大的手術,徹底革除體內積累多年的頑疾沉痾。
  • 求索十五載:百度地圖繪就的時代浪漫
    前一段時間新聞裡,有人在百度地圖的「時光機」中,看到了當時還健在的爺爺的身影,有人找到了拆遷前的老街和老房子,頓時淚流滿面。也有可能是某些難忘的瞬間與溫情。隨著百度地圖率先宣布導航免費,逐漸帶動了大眾市場的成本降低。此外,早年的地圖都全靠手繪,那會兒不少老員工常常得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帶著繪圖儀、鴨嘴筆等設備,有一次一個員工在青海採集數據,車直接朝著溝栽了下去,用了2個小時才全隊脫險。而現在百度地圖的採集全部應用上了人工智慧技術,加上智能化採集設備,已經實現了全方位自動化作業,定位精準度更是大幅提升。
  • 逃離百度
    「百家號初衷很好,但是搜索結果的確沒有處理好與其他網站內容的展示和權重,」一位曾在百度搜索工作的員工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ID:jjbd21)坦言,「百度原本可以將百家號權重和內容做得更好,目前結果的確不如人意。」
  • 百度的AI時空爭奪戰?百度新棋局,整合國民三大空間
    昨天,百度的世界大會召開,我們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人工智慧,當百度重新定義人工智慧的時候,當一個全新的人工智慧體系到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一場全新的AI時空爭奪戰已經開打,百度AI在時間、空間上的爭奪到底優勢幾何?時空爭奪的商業化價值到底在什麼地方?
  • 百度聽清亮相2018百度世界大會 化身為李彥宏的「AI專屬翻譯」
    11月1日,2018百度世界大會盛大開幕。一款可媲美聯合國會議同傳口譯人員的產品「百度聽清」引爆全場。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演講時,百度聽清在現場兩側的大屏幕上為現場觀眾帶來實時、精準的中英文雙語「字幕」直播。
  • 百度祝恆書:百度智能招聘技術和應用實踐
    這裡是學術報告專欄,讀芯術小編不定期挑選並親自跑會,為大家奉獻科技領域最優秀的學術報告,為同學們記錄報告乾貨,並想方設法搞到一手的PPT和現場視頻——足夠乾貨,足夠新鮮!話不多說,快快看過來,希望這些優秀的青年學者、專家傑青的學術報告 ,能讓您在業餘時間的知識閱讀更有價值。人工智慧論壇如今浩如煙海,有硬貨、有乾貨的講座卻百裡挑一。
  • 百度的競爭對手將百度搜尋引擎擋在了中國網際網路更多領域的外面
    百度曾在短期內試圖通過其在線博客平臺「百家號」(Baijiahao)來反擊騰訊的社交媒體統治地位。 騰訊阻止百度檢索其逾10億用戶帳號撰寫的文章,而阿里巴巴也將其擋在旗下淘寶(Taobao)在線市場搜索結果之外,從而創造了中國分析師所稱的「圍牆花園」式網際網路。
  • 百度AI半年考:李彥宏如何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
    兩三個月前,當陸奇要從百度離開的消息塵埃落定時,彼時廣大吃瓜群眾整整齊齊地坐在小板凳上,觀望著百度下一步。廠長重回一線,內心幾多打算,我們無從知曉。但看在員工眼裡,倒也沒有什麼差別,他仍舊正常的辦公,正常的開會,正常的去食堂吃飯……和過往偶遇的廠長一樣。
  • 出版界同盟就談判破裂發表告百度書
    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難道地球真的要在2012毀滅?難道文明秩序從現在就開始不必維繫?多日以來,我們和作家、出版界、法律界的代表深入探討,研究這荒謬背後的真相,我們將所獲得的事實、邏輯、法律分析整理如茲,我們並以務實之態度,對百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期徹底改善百度文庫運營模式,為網絡版權保護提出「範本」模式。
  • 百度全景:真實世界 百度地圖觸手可及
    百度地圖已經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主流生活服務平臺,擁有超過500萬生活服務類數據,與60多家數據合作夥伴進行深度合作,為40萬開發者,25萬個網站和應用提供地圖服務,日均定位請求達到驚人的35億次。所謂「景中景」是指的可以對遠處的景觀有清晰的觀察。如鳳凰古鎮最出名的就是依山傍水的沱江,用戶站在,可以直接由近景拖到遠景眺望,這就是所謂的景中景。做到了我在橋上看風景,窗邊的人在看我,令用戶可以實現實景地圖的「點線面」結合。
  • 韓寒發布聲明:我不贊成關閉百度文庫
    而韓寒之所以通過博客發布聲明,是因為他與作家維權聯盟,在訴求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建議作家維權聯盟與百度能夠和解雙贏,探討出更好的解決方法。我個人並不贊同維權聯盟律師所提出的關閉百度文庫的訴求」,韓寒表示。此外韓寒還強調,希望百度等商業公司加強知識版權方面的保護力度,而他本人也願意在此基礎上看到百度文庫更加壯大,並創造出合理的互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