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故事流傳甚廣,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據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是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定型於唐朝。
可見,關於日月星辰的研究,歷來存在,直至近現代,人們了解到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1959年9月12日,前蘇聯成功將月球2號探測器擊中月球,其探測結果表明,月球沒有磁場,其周圍也沒有像範艾倫帶一樣的輻射帶。
同年10月4日,月球3號探測器拍攝到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而當時蘇聯和美國正處於冷戰時期,兩國暗自較勁,雖然美國太空人比前蘇聯太空人進入太空,美國的月球探測器也比前蘇聯晚擊中月球。
但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這事轟動一時,不過1972年後,美國就再沒有登月行為。
2019年1月3日,我國的嫦娥四號成人類第一個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並且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球影像圖。嫦娥五號探測器則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是我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探測器。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著月球樣品著陸地球,而它在月球上還幹了件大事,並且「順便」幫了美國一個大忙。
眾所周知,阿波羅登月在半個世紀以來一直頗受爭議,許多人都認為是假的,並且指出,月球處於真空狀態,但插在月球上的美國國旗卻呈現出了「隨風飄揚」的狀態。
我國在月球上也插過國旗,就顯得非常工整,不過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對此解釋道:雖然月球一直處於真空狀態,但當拿出旗幟進行插入時,難免會隨之產生波動,因此美國國旗在月球上呈現出「飄揚」的姿勢,也不是不可能。
歐陽自遠教授是從1994年起開始轉向探月工程,2009年時,我國的「嫦娥一號成功撞擊了月球表面預定地點,另外嫦娥一號衛星完成繞月探測人物,也是樹立了我國航天的的第三個裡程碑。
在我國航天史上,歐陽教授完全能說得上話,而他對月球相關的解釋其實屬於科普,但卻在無意間幫美國登月的真實性做了澄清,並且為美國阿波羅登月做了一波宣傳,估計美國不少人都會偷著樂。那為什麼中國國旗在月球上卻是十分工整?
這是因為我國的國旗是特別打造的,為了研製出適應月球環境的旗幟,這不,我國的科學家們先後用了8年時間,因此我國國旗插入月球,就格外工整,與美國國旗形成了差別。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月亮的了解要比太陽多上許多,我國對此也流傳有許多神話故事,近些年來,我國的科研成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對月球的相關研究便是其中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還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為世界的進步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