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獎「開獎周」正式拉開帷幕,而去年的1919年諾貝爾獎「開獎周」是從10月7日拉開帷幕的,1918年的「開獎周」是從10月1日,1917年為10月2日……,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時間有什麼規律嗎?
其實,每年的諾貝爾獎「開獎周」是從10月的第一個周一開始拉開帷幕的:
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2020年10月5日),最早於當地時間11:30(北京時間18:30)公布
頒獎地點:瑞典索爾納卡羅林斯卡學院諾貝爾大會
物理學獎
星期二(2020年10月6日),最早於當地時間11:45(北京時間18:45)公布
頒獎地點: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
化學獎
星期三(2020年10月7日),最早於當地時間11:45(北京時間18:45)公布
頒獎地點: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
文學獎
星期四(2020年10月8日),最早於當地時間13:00(北京時間20:00)公布
頒獎地點: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
和平獎
星期五(2020年10月9日),最早於當地時間11:00(北京時間18:00)公布
頒獎地點:挪威奧斯陸挪威諾貝爾研究所
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
下一個星期一(2020年10月12日),最早於當地時間11:45(北京時間18:45)公布
頒獎地點: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
諾貝爾獎和獎金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包括由諾貝爾基金會官方頒發的6個獎項,分別是:根據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用於設立五個諾貝爾獎的資產佔諾貝爾總資產的94%,即3100萬瑞典克朗;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基金會章程規定:「獎金數額可以在兩份工作成果之間平均分配,每份工作成果都應被視為可獲獎。如果一份工作成果是由兩個或三個人完成的,則應共同獎勵。在任何情況下,獎金數額均不得超過三人。」
獎金
諾貝爾獎的獎金通過管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來獲得,獎金總是以瑞典的貨幣瑞典克朗頒發,每年的獎金金額視諾貝爾基金的投資收益而定。
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的時候,每單項的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當時相當於瑞典一個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1980年,諾貝爾獎的單項獎金達到100萬瑞典克朗。2001年到2011年,單項獎金均為1000萬瑞典克朗(在2011年,折合約145萬美元),今年也是1000萬瑞典克朗。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最後遺囑
諾貝爾遺囑手稿
我,籤名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布,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
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現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度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將此利息劃分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物理獎和化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頒發;醫學和生理學獎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頒發;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5人委員會頒發。
對於獲獎候選人的國籍不予任何考慮,也就是說,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地那維亞人,誰最符合條件誰就應該獲得獎金,我在此聲明,這樣授予獎金是我的迫切願望......
這是我的一切遺囑中有效的遺囑。在我死後,若發現以前任何有關財產處置的遺囑,一概作廢。
諾貝爾為何沒有數學獎?
傳言說諾貝爾有一個比他小13歲的女友,但她後來和一位數學家私奔了,這件事讓諾貝爾大受刺激,他從此不談婚娶,直到生命的盡頭仍是個單身漢。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諾貝爾在設立諾貝爾獎時毫不客氣把數學排除在外。
還有一種說法,諾貝爾認為應該把獎授予在實際應用上能造福於人類的傑出人物,而不是數學這種比較抽象的事理。
實際上諾貝爾忽視數學是受他所處的時代和他的科學觀的影響。19世紀下半世紀,化學領域的研究一般不需要高等數學,他本人根本無法預見到數學在推動科學發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忽視了設立諾貝爾數學獎。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是一個在國際數學聯盟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的獎項。它每四年頒獎一次,頒給二至四名有卓越貢獻的且未滿40歲的年輕數學家。
成長錄:得獎者為何越來越「大器晚成」?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正好擁有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54次授予女性(2019年的統計結果)。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直到現在,在傳統自然科學領域中有一個有趣的趨勢——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時的年齡越來越大。
對此,諾貝爾博物館的高級主管古斯塔夫•卡爾斯特蘭德曾解釋,一百年前,全世界只有大約一千名物理學家,而今天,這個數字已經上漲到約一百萬。
科學家也許在年輕時就取得重大發現。但是,成就突出的科學家成千上萬,而且諾貝爾獎委員會對科學成果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可能要等很多年才有可能獲獎。
社交圈:疫情下不復往日觥籌交錯
每年12月,諾貝爾獎得獎者們齊聚斯德哥爾摩,不僅能在頒獎禮上接受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的證書、獎章和獎金支票,還能與瑞典王室成員、社會名流們共同參加晚宴,這堪稱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社交活動之一。
在享用過具有瑞典特色的美食盛宴後,來賓們還可以參加在金色大廳舉辦的舞會。2019年化學獎得主之一吉野彰出席晚宴後表示,「終於有了獲獎的真實感受」。
然而,2020年的得獎者們,恐怕難以發出同樣的感嘆。
受新冠疫情影響,自1956年以來,諾貝爾獎宴會將首次取消。此前,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等原因,晚宴也曾被取消過。
2020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舉辦的頒獎儀式,將通過電視臺和諾貝爾獎官網直播,現場觀眾人數會有所減少。獲獎者將在瑞典駐相關國家的大使館或其從事研究的大學,被授予諾貝爾獎章和證書。
諾貝爾獎得主家族:居裡家族
瑪麗·居裡,1903年物理學獎、1911年化學獎,丈夫皮埃爾·居裡,1903年物理學獎。大女兒伊雷娜·約裡奧-居裡,1935年化學獎,大女兒的丈夫讓·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1935年化學獎。小女兒艾芙·居裡不是科學家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小女兒的丈夫亨利·拉波易斯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領取了1965年和平獎。
1901年首屆得主 威廉·康拉德·倫琴、雅各布斯·亨裡克斯·范託夫、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蘇利·普呂多姆、讓·亨利·杜南、弗雷德裡克·帕西。其中,倫琴博士是在諾貝爾立下遺囑的1895年發現X線,也因為這個發現,他成了首屆諾貝爾獎的得主。
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與愛爾蘭醫學家威廉·坎貝爾、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信息主要來源來自網上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