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1:2019年4月、2018年10月、2017年4月都考了近乎相同的知識點,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矛盾。
(2019.4)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 )
A.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B.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C.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
D.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
(2018.10)鴉片戰爭前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 )
A.地主階段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B.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C.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
D.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
(2017.4)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B.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
C.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預測2:西方列強對中國首先和主要的侵略方式,2019年4月、2018年10月、都考了近乎相同的知識點,只是表述的方式不一樣。
(2019.4)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
A.政治控制
B.軍事侵略
C.經濟掠奪
D.文化滲透
(2018.10)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
A.政治控制
B.軍事侵略
C.經濟掠奪
D.文化滲透
預測3:近代史選擇題釘子戶,2019年10月、2019年4月、2018年10月、2017年4月都考了相同的知識點,只是將出題順序打亂了。
(2019.4)在1911年爆發的保路運動中,規模最大、鬥爭最激烈的省份是(B)
A.湖南
B.四川
C.廣東
D.湖北
預測4:近代史選擇題釘子戶,2019年4月、2018年4月、2017年4月都考了相同的知識點,只是換題幹進行表述。
(2019.4)國民黨在全國統治建立後,官僚資本的壟斷活動首先和主要是(D)
A.從農業方面開始的
B.從重工業方面開始的
C.從商業方面開始的
D.從金融業方面開始的
(2017.4)1927年國民黨南京政權建立後,官僚資本的壟斷活動首先和主要是從(A)。
A.金融業方面開始
B.商業方面開始
C.輕工業方面開始
D.重工業方面開始
(2018.4)國民黨在全國統治建立後,官僚資本的壟斷活動首先和主要是(D)
A.從農業方面開始的
B.從重工業方面開始的
C.從商業方面開始的
D.從金融業方面開始的
預測5:近代史選擇題釘子戶,2019年4月、2019年10月都考了相同的知識點,只是將題幹和選項進行轉換出題。
(2019.4)1933 年五月,國民黨西北軍將領馮玉祥領導成立的抗日武裝力量是(C)
A.東北抗日義勇軍
B.東北抗日聯軍
C.察哈爾抗日同盟軍
D.冀中回民支隊
(2019.10)1933年5月,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國民黨愛國將領是(C)
A.蔡廷鍇
B.蔣光鼐
C.馮玉祥
D.李濟深
預測6:近代史選擇題考爛的點,2019年10月、2019年4月、2017年10月、2017年4月反覆考察了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知識點,只是將題幹和選項進行轉換出題。
(2019.10)1964年,新中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是(A)
A.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B.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C.第一臺萬噸水壓機試製成功
D.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2019.4)1964 年,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是(A)
A.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B.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C.第一臺萬噸水壓機試製成功
D.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2017.10)1970年,新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D)
A.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B.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C.第一顆中近程地地核飛彈發射成功
D.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2017.4)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的時間是(D)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10月
D.1970年4月
預測7:近代史選擇題常考知識點,2019年10月、2017年4月反覆考察了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只是將題幹和選項進行轉換出題。
(2019.10)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是(C)
A.1949年
B.1966年
C.1971年
D.1978年
(2017.4)1971年10月,新中國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B)
A.恢復了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合法席位
B.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實現了中日關係正常化
D.實現了中法關係正常化
預測8:近代史選擇題常考知識點,2019年4月、2017年10月都考察了相同的知識點—中共八大的任務
(2019.4)1956年8召開的中共八大指出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C)
A.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
B.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C.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D.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
預測9:近代史選擇題常考知識點,2017年10月、2017年4月都考察了相同的知識點—中共八大陳雲提出的重要思想。
(2017.10)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的是(A)
A.陳雲
B.劉少奇
C.鄧小平
D.周恩來
(2017.4)在中共八大上,陳雲提出的重要思想是(B)
A.雙重監督
B.「三個主體,三個補充」
C.健全法制
D.「兩條腿」走路
預測10:近代史選擇題常考的點,2019年10月、2019年4月、2018年4月、2017年4月反覆考察了經濟特區設立的知識點。
(2019.10)1988年,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設立的經濟特區是(A)
A.海南經濟特區
B.珠海經濟特區
C.廈門經濟特區
D.深圳經濟特區
(2019.4)1988年,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設立的經濟特區是(D)
A.深圳經濟特區
B.珠海經濟特區
C.廈門經濟特區
D.海南經濟特區
(2018.4)1988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建立的經濟特區是(A)
A.海南經濟特區
B.汕頭經濟特區
C.廈門經濟特區
D.珠海經濟特區
(2017.4)1988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建立的經濟特區是(A)
A.海南經濟特區
B.珠海經濟特區
C.廈門經濟特區
D.深圳經濟特區
預測11:近代史選擇題考爛的點,2019年4月、2018年10月、2017年10月反覆考察了1967年「二月逆流」知識點。
(2019.4)1967年,譚震林等對中央文革小組的錯誤做法進行的抗爭被誣稱為(D)
A.「一月風暴」
B.「反攻倒算」
C.「右傾翻案」
D.「二月逆流」
(2018.10)1967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與中央文革小組的錯誤做法進行的抗爭被誣稱為(B)
A.「一月風暴」
B.「二月逆流」
C.「右傾翻案」
D.「反攻倒算」
(2017.10)1967年,老一輩革命家與中央文革小組錯誤做法進行的抗爭被誣稱為(B)
A.「一月風暴」
B.「二月逆流」
C.「右傾翻案」
D.「反攻倒算」
預測12:近代史選擇題常考的點,2019年10月、2019年4月反覆考察了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知識點。
(2019.10)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起點是(A)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2019.4)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是(A)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C.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
自考近代史歷年真題中會議的整理
1.鄧小平在1979年3月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明確提出,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2004年, 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戰略任務是構建社合主義和諧社會。
3.1956年8月召開的中共八大指出,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的是陳雲。
4.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起點。
5.1962年初,中共中央為總結經驗教訓、明確工作方向召開的會議是「七千人大會」。
6.2012中共十八大強調,確保到2020年實現的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7.2013年11月,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重大決定》的會議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8. 中共十九大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9. 中共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10.1935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會議是瓦窯堡會議。
11.1961年1月,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會議是中共八屆九中全會。
12.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的重要會議是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3.新中國第一次正式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奮鬥目標的會議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4.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會議是中共十四大。
15.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明確概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會議是中共十三大。
16.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戰略任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7.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的會議是中共二大。
18.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會議是遵義會議。
19.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重要文件是《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20.2005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法律是《反分裂國家法》。
自考近代史真題中簡答題和論述題的整理
預測1:中國封建社會/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及其影響
(2019.4)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
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佔主導地位。政治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社會結構上,形成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
(2019.10)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
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外國列強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
第四,中國資本主義有所發展,並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體,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它的發展很緩慢,力量很軟弱,它的大部分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繫。第五,由於近代中國處於外國列強的爭鬥和間接統治之中,加上中國地域廣大,以及在地方性的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形成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極不平衡。第六,在外國列強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後來還加上官僚資本主義),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
(2017.4)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及其影響
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兩對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這兩對主要矛盾相互交織在一起,貫穿了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並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影響:近代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中國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就是為了解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推動中國社會前進。
預測2:每年必考題,總結下來就是誇中國共產黨好!
(201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歷史由此開闢了一個新紀元。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從此結束,中華民族一洗近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於世界的民族之林。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歷史從此結束,長期以來受盡壓迫和欺凌的廣大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共和國建立起來了。
軍閥割據、戰亂頻仍、匪患不斷的歷史從此結束,國家基本統一,民族團結,社會政治局面趨向穩定,各族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從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的時期到來了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政治前提。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範圍內的執政黨,它可以運用國家政權凝聚和調集全國力量,鞏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並發展社會生產力,以造福於各族人民,造福於整個中華民族。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的勝利,標誌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範圍內的建立。這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勝利。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即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上完成了;這就為實現第二項歷史任務,即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創造了前提,開闢了道路。
(2019.4)中共十八大後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給我們的啟示
必須始終堅持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必須始終維護黨中央和全黨核心。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018.10)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它標誌著中國革命終於有了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革命從此有了一個科學的指導思想。溝通了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的聯繫,把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同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相聯結,使中國革命有了新前途。總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
(2018.4)20世紀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黨內屢次出現「左」傾錯誤的主要原因。
八七會議後,黨內一直存在著濃厚的近乎拼命的衝動,始終未能從指導思想上得到認真的清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足,理論素養還不高,實踐經驗也很缺乏,王明又時時搬出馬克思主義的詞句來嚇唬人,容易使一些幹部受到矇騙。共產國際的幹預以及對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許多人失去了識別和抵制能力。此題雖未誇中國共產黨好,但是一旦說共產黨「犯錯」,有一句話是萬金油,「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足,理論素養還不高,實踐經驗也很缺乏。」
(2017.10)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未能實現的主要原因
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相互制約,是一個重要原因。列強不能滅亡和瓜分中國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侵略鬥爭。此題雖未出現中國共產黨,但是誇中國人民約等於誇中國共產黨,屬於同類考點。
(2017.4)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戰略策略,開闢廣大敵後戰場,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同各愛國黨派團體和廣大人民一起,共同維護團結抗戰大局。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預測3:維新運動的考察
(2019.4)戊戌維新運動的歷史意義
戊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維新派在瓜分危機迫在眉睫的關頭挺身而出,掀起了變法圖存、維護民族獨立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救國運動,反映了時代的要求。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維新派衝破了洋務派「中體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權,提倡設議院,主張用君主立憲制來取代君主專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封建專制制度。
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維新派大力傳播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社會進化等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倫理,有利於民主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在維新派的推動下,形成廣泛的文化革新運動,並對近代教育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戊戌維新運動在改革社會風氣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義。維新派主張革除吸食鴉片及婦女纏足等陋習,主張「剪辮易服」,倡導講文明、重衛生、反跪拜等。
(2018.4)1905年至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及其意義
1905年至1907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派,分別以《民報》和《新民叢報》為主要輿論陣地展開論戰論戰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這是論戰的焦點。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第三,第三,要不要社會革命。這場論戰以革命派的勝利告終,其意義是:第一,論戰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第二,使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
(2017.4)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焦點及革命派在這一問題上的主張。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這是論戰的焦點。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要不要社會革命。
預測4:辛亥革命的考察
(2019.10)辛亥革命時期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幹力量
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是民族資產階級。其骨幹力量是一批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個群體是隨著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政府興學堂、派留學生而逐漸形成的。
(2019.4)辛亥革命失敗後孫中山為捍衛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果所進行的鬥爭。
「二次革命」護國戰爭第一次護法運動第二次護法運動組建中華革命黨護國運動
(2017.10)1912年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性質
它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第一,在人員構成上,資產階級革命派控制著政權。第二,在實行的各項政策措施上,集中體現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願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
預測5:各民族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
(2019.4)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各民族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主要表現
在重慶談判和政協會議期間,各民主黨派同共產黨作為「第三方面」,同共產黨一起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獨裁政策,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在國民黨當局撕毀政協協議、發動全面內戰時,民主黨派中的大多數同共產黨保持一致;拒絕參加國民黨一手包辦的「國民大會」、反對國民黨炮製的「憲法」。民主黨派的許多成員積極參加和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有的為此流血犧牲,如民盟中央委員李公樸、聞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總支部主任委員杜斌丞。在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反攻並且取得節節勝利的形勢下,1948年初,各民主黨派公開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邊,同共產黨一道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和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