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9點「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發布黑洞研究成果

2020-12-05 新京報網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 北京時間今晚(10日)9點,由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黑洞是一種質量極大的天體,具有非常強的引力,在它周圍的一定區域內,連光也無法逃逸出去,這個邊界稱為「事件視界」。


「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用世界各地射電望遠鏡給黑洞拍照



「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由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組成,他們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組成一臺巨大的虛擬望遠鏡,其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



2017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啟動對黑洞拍照,「衝洗」用了約兩年時間。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在內的一些國內機構參與了此次國際合作。


北京時間今晚9點,在美國華盛頓、中國上海和臺北、智利聖地牙哥、比利時布魯塞爾、丹麥靈比和日本東京將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以英語、漢語、西班牙語、丹麥語和日語,發布「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的重大成果。


以上圖片均來自央視新聞


編輯 康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發布黑洞研究「開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晚發布,「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什麼?
    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10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目前,這張直接由望遠鏡拍到的黑洞照片已進入最後的「衝洗」階段,距離問世已進入倒計時。
  •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日9點公布 黑洞事件視界是什麼意思?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上9點整,將宣布一項與超大質量黑洞照片有關的重大成果。 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在內的一些國內機構,也參與了此次國際合作。 在經過百年的探索後,人類即將揭開黑洞的神秘「面紗」。
  • 拍下黑洞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究竟是什麼?一顆旋轉的迪斯科球
    圖片來源:South Pole Telescope記者 | 潘金花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向世界公布了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宇宙黑洞照片。通過研究這個圖像,人類將揭示出黑洞這類天體更多本質。1915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最先預言了黑洞的存在。在他的推論中,黑洞是一種質量巨大、引力極強的天體,可以吸收周圍一切外來物質和輻射,連人類已知傳播速度最快的光都無法逃脫。理論上,黑洞無法被觀察,但黑洞的陰影——「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卻可以。
  • 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發布會直播黑洞照片北京時間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發布會在什麼時候?4月10日北京時間今天幾點直播發布黑洞照片呢?看看下面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直播發布黑洞照片具體時間。  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項目將於10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 事件視界望遠鏡即將拍攝墜入黑洞的物質!
    (EHT)發布了第一張黑洞陰影投射到其吸積盤熱氣體上的圖像嗎?這張位於M87星系中心的黑洞圖片登上了世界各地的頭版新聞。項目負責人在美國物理學會4月會議上說,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很快就會製作出第一部關於這種熱氣體在陰影周圍混亂旋轉的影像。EHT不是一個單一的望遠鏡,相反,它是一個由世界各地射電望遠鏡組成的網絡,它們一起對無線電波進行精確定時的記錄,這些記錄可以組合起來,使不同的望遠鏡成為一個整體。
  • 「事件視界望遠鏡」拍下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向世界公布了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宇宙黑洞照片。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 黑洞照片具體拍攝手法 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什麼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所長安東·岑蘇斯對記者說,集合全球射電望遠鏡給黑洞拍照,有助於探索宇宙形成之謎。人類首次拍攝到的黑洞照片10日將在全球多地同時發布,岑蘇斯作為項目協作委員會主席及照片數據分析機構的負責人主持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前夕,岑蘇斯在德國波恩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是拍攝兩個黑洞。
  • 黑洞照片的背後英雄 事件視界望遠鏡
    雖然被稱為「望遠鏡」, 但事件視界望遠鏡(EHT,Event Horizon Telescope)其實是2016年天文學家們發起的一項國際觀測項目, 由全球分布的8個射電望遠鏡組成觀測陣列。這些望遠鏡從南到北橫跨7000千米左右,從東到西跨越的距離也差不多,就是如果將它們彼此連線串聯起來,它們組成的面積將和地球的視直徑差不多,這些望遠鏡通過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VLBI) 同時觀測某個黑洞,基本上可以看作以地球的視面積範圍上觀察,因此事件視界望遠鏡(EHT)也被稱為「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
  • 科普:「事件視界」和「事件視界望遠鏡」——探尋黑洞的蛛絲馬跡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記者郭爽)在黑洞周圍,光線不能逃脫的臨界範圍被稱為黑洞的半徑或「事件視界」。對這個特殊區域,人類動用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探尋黑洞留下的種種「蛛絲馬跡」。根據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理論,黑洞「事件視界」並非「有去無來」的單行車道。儘管物體一旦被吸入黑洞就會永遠消失,但如果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黑洞可能會「滲出」一些被吸入物質的蛛絲馬跡。由於黑洞非常遙遠且半徑很小,以往設施沒有足夠的解析度來直接觀測黑洞,而是用觀察周圍恆星運動、吸積盤和噴流乃至引力波等間接方法來進行探測。
  • 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什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
    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什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不久前,天文學界發表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這張照片是數百名科學家經過十多年努力的研究成果,因此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那麼,讓我們一起研究下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的呢?
  • 事件視界望遠鏡獲得新資金拍攝黑洞的第一部電影
    今年春天,科學家們首次發布了黑洞的圖像,但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創造一個黑洞的電影。為此,研究小組將需要在項目中使用更多的儀器,而視界望遠鏡剛剛獲得資金,可以開始實現這一目標。這種類型的數據對於理解一個大眾喜愛的超大質量黑洞是特別有益的,這個黑洞位於我們居住的銀河系的中心。參與事件視界望遠鏡研究的加州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家Katie Bouman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銀河系擁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在一夜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正在開發新的方法,這些方法結合了機器學習和計算成像中的新想法,以便製作第一部氣體螺旋向事件視界的電影。」
  • 黑洞公告!事件視界望遠鏡將於周三首次公布「黑洞圖片」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的科學家們日前宣布,世界上第一張黑洞圖片將在兩天之後向公眾公布。黑洞: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圖片將於本周公布。這一突破性的成就將於4月10日星期三在一系列同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天文學家將首次展示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這一壯舉直到最近才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 事件視界望遠鏡計劃再發布新圖像,拍攝超強大黑洞噴流結構
    去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國際團隊發布了首張「直接對黑洞成像」的照片,驚豔全球;今年4月,該計劃下另一團隊也發布了一張壯觀圖像:遙遠耀變體的電漿噴流結構。耀變體(blazar)為目前宇宙中已觀測到最劇烈的天體活動現象之一,屬於活躍星系核一種,被假定是位於宿主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距離地球50億光年處有個光學劇變類星體(耀變體的次分類)3C 279,其中心是一個相當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吸食附近恆星物質形成吸積盤、大量氣體不斷落入盤面,導致該黑洞在望遠鏡眼中極度明亮且閃爍不停;同時,該黑洞也以相對論性噴流形式將一些氣體噴回太空中
  • 事件視界望遠鏡陣列即將發布第一批黑洞圖像能揭開哪些秘密?
    黑洞模擬我們即將看到黑洞的第一個特寫圖像,以前我們看到的所謂黑洞圖像都是通過計算機模擬或者手工繪製出來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是一個以觀測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為主要目標的項目,它並不是指某一臺具體的望遠鏡,而是一個射電天文臺陣列。
  • 百度今日Doodle:事件視界望遠鏡公布第一張「黑洞」影像
    作為天文愛好者和科技迷的小編緊張激動得直搓手,因為今天21點整,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以及美國華盛頓)同步召開新聞發布會,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宣布一項重大成果:與超大質量「黑洞」的照片有關,人類將第一次看到「黑洞」的樣子,這有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
  • 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事件視界望遠鏡將宣布結果!
    天文學家們精心策劃了一項大膽的新實驗,將世界各地的碟形射電望遠鏡組合成一個地球大小的虛擬攝像機---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試圖提供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圖像。望遠鏡合作項目將於本周4月10日公布一項重大成果!
  • 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史無前例的黑洞射流圖像
    如今,了解這些黑洞射流及其形成方式對天體物理學家而言至關重要,而研究黑洞射流的一種流行方法是長基線幹涉法(VLBI)。長基線幹涉法(VLBI)是一種將世界各地射電望遠鏡的觀測結果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創建更大的望遠鏡,從而提高其分辨遠距離天體的整體解析度。
  • 科普:「事件視界」和「事件視界望遠鏡」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記者郭爽)在黑洞周圍,光線不能逃脫的臨界範圍被稱為黑洞的半徑或「事件視界」。對這個特殊區域,人類動用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探尋黑洞留下的種種「蛛絲馬跡」。根據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理論,黑洞「事件視界」並非「有去無來」的單行車道。儘管物體一旦被吸入黑洞就會永遠消失,但如果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黑洞可能會「滲出」一些被吸入物質的蛛絲馬跡。由於黑洞非常遙遠且半徑很小,以往設施沒有足夠的解析度來直接觀測黑洞,而是用觀察周圍恆星運動、吸積盤和噴流乃至引力波等間接方法來進行探測。
  • 黑洞攝影的未來——事件視界望遠鏡接下來要做什麼
    事件視界望遠鏡是由八套地面射電望遠鏡組成的幾乎橫跨地球直徑的陣列,通過緊密的國際合作成功獲取到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及其陰影的圖像。圖片來自EHT Collaboration觀測結果再一次證明了廣義相對論在宇宙中的支配地位,愛因斯坦將引力描述為時空扭曲的結果終於被我們直觀的看到。這次發布的圖像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響其宿主星系的演化。
  • 今晚9點,見證歷史,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全球直播
    人類首張直接由望遠鏡拍到的黑洞照片已進入最後「衝洗」階段。今天,北京時間晚上九點,美國華盛頓、中國上海和臺北、智利聖地牙哥、比利時布魯塞爾、丹麥靈比和日本東京,將分別以英語、漢語、西班牙語、丹麥語和日語同時召開全球連線的發布會,發布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這將是一次「關於人類的歷史性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