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些浪漫驚險溫情幽默的瞬間……
十年前,英美德三國聯合製作的經典紀錄片《地球》記錄了北極熊、非洲象和座頭鯨一整年的生活,帶領觀眾享受了一場自然奇觀盛宴。如今,中英合拍續集《地球:神奇的一天》將於明天上映,觀眾將跟隨太陽的腳步領略地球生靈的非凡一天。在中方導演範立欣看來,這是一部更有野心的電影,「一天裡太陽升起落下,我們把所有動物最精彩、最浪漫、最驚險、最溫情、最幽默的瞬間,串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歷時3年走過22個國家
《地球:神奇的一天》由100多位中英製作團隊的成員深入22個國家,歷時142個拍攝日,歷經3年製作完成。影片記錄了大熊貓、白頭葉猴、樹懶、海鬣蜥、獨角鯨等38個珍稀物種的生活,其中很多影像是首次被電影級的高清攝像機記錄。
相隔十年,電影設備技術的提升也使續集為觀眾帶來了更完美的觀影效果。4K攝影技術呈現更清晰逼真的畫面,八旋翼飛行器的拍攝記錄微觀到轉瞬即逝的跳躍,飛行幻影4kFlex攝像機以每秒800幀的速度拉長時間,低光攝影技術則幫助觀眾洞悉黑暗。
範立欣希望觀眾不僅能從片中學到簡單的自然科學知識,還可以從動物身上看到自己,從自然界中看到人生。他把中國傳統對於「天人合一」的理解注入到了影片當中。「在這麼快的生活節奏、物質化的世界中,這是一個停下來的機會,思考一下我們和周圍親人朋友的關係,以及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拍到白頭葉猴跳躍攀巖
影片中與中國有關的動物有大熊貓、白頭葉猴和丹頂鶴。範立欣表示,大熊貓是全球粉絲最多的動物明星,因此是必然選擇。「其實熊貓寶寶很難近距離拍攝,我們拍的時候穿上非常厚重的熊貓衣,還要在衣服上抹上熊貓媽媽的排洩物,才可以騙過小熊貓,拍到它們最萌寵的一面。」
白頭葉猴與大熊貓同樣珍貴,此片是史上第一次超近距離拍到它們跳躍鏡頭的紀錄片。「這種猴子非常怕黑,所以在夜幕降臨之前,無論如何也要冒著生命危險爬上懸崖上去休息,猴媽媽抱著猴寶寶在巖壁之間跳躍,要到非常高的巖洞去。」為了讓觀眾了解這種地球上最稀有的猴類,製作團隊利用特製的八旋翼飛行器,安裝了艾比克膠片相機和變焦鏡頭,花了20天才拍到目標鏡頭。「這種飛行器一次只能飛10分鐘,我們最後用了兩百多次無人機,等一開始會被嚇跑的猴子們適應了噪音,才很近地拍到攀爬跳躍鏡頭,這是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
只想為人類做一些事情
《地球:神奇的一天》中,日出後,蜂鳥開始活動,海鬣蜥睜開睡眼,藪貓吐出舌頭,大熊貓從夢中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賣萌;隨著太陽升高,樹懶划過水面,體型龐大的獨角鯨躍出水面,在冰川間列隊遷徙……為了這些精彩瞬間,製作團隊會花半年時間躲在樹上拍攝某一種珍稀鳥類,也會花一個月呆在水底拍攝虎鯊的鏡頭。
與《我們誕生在中國》《地球四季》一樣,這類自然紀錄電影在中國乃至世界市場上並不多見,被稱為「一股清流」的同時也經常面對「排片低」的窘境。為此片配音的成龍坦言,他非常佩服影片製作團隊,「這種電影不是為了票房去拍的。一部紀錄片拍七八年也賺不到錢,還要求人、求錢、求上映,他們這麼辛苦求什麼?就是為這個世界、為人類做一點事情,為保護動物、為環保做一些事情。」親身參與了製作過程的成龍希望,希望住慣了「鋼筋水泥森林」的觀眾尤其是年輕人,能來看看這樣一部「和平健康」的正能量影片。(記者 陸乙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慶祝建軍90周年 細數那些軍隊媒體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到來之際,人民網傳媒頻道特別梳理那些軍隊媒體,看看除了大家熟知的《解放軍報》外,軍隊媒體還有哪些?【詳細】
一圖看懂2017上半年中國影市 2017上半年的電影市場延續了去年以來高位穩定、低速增長的總體態勢,票房表現總體低於預期,進口片成票房主力。上半年電影市場表現雖然增長乏力,但真正的觀影需求開始浮出水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