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鬥門微博即可關注
(有什麼看法可在文章最底處評論)
西瓜蟲是農村常見的一種昆蟲,它的學名叫鼠婦,在我們南方叫它西瓜蟲、糖果蟲,各地區還叫它負蟠、鼠姑、鼠黏、地蝨等等。
在農村長大的小孩應該都玩過此昆蟲,它只要受到外界的影響就會馬上縮成起來,變成圓圓的,像一個黑黑藥丸子。它雖然是害蟲,但是它具有不錯的入藥價值,現在售價要每斤130元。
體長:最長可達2釐米
特徵:軀殼呈拱狀,深色,由多個體節組成
食物:柔軟的、壞死的植物
大自然裡生活著各式各樣的球鼠婦。千足蟲的近親—球馬陸在察覺到危險時,也會蜷縮成一團。
正在進食
西瓜蟲屬甲殼綱潮蟲科,它的身體為長橢圓形,灰褐色或者黑色,喜歡在比較潮溼陰暗環境裡棲息。他既有害也有有利的一面,它對農民種植的農作物來說是有害的,因為它主要於食油菜、芥菜、小白菜、番茄、黃瓜、南瓜、豇豆、莧菜、空心菜等葉片為生。但從入藥這角度來看它是有益的。
它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對治療痔瘡、尋常疣、中重度癌痛、治療口腔炎、扁桃體炎、慢性氣管炎、肝癌等均有不錯的功效。因此目前市場它的價格也賣得很高(每斤130元左右)。
記得小時候只要翻開一些潮溼地方的大石頭,下面的土裡有很多的西瓜蟲。它也是我們童年的好玩伴,給我們農村的80後留下了不少的回憶,既然它是害蟲而又有藥用價值,如此便可大肆抓捕利用,一舉兩得。
飼養鼠婦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餅的盒子。在盆子內放一些經過篩選後的鬆軟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為好,特別是黑色的土壤則效果更佳,同時可放一些爛樹葉。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向土壤中噴灑少量的清水,水滴入過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塊或泥漿,這樣會使鼠婦的活動減慢,甚至造成死亡。可以用手進行小測,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沒有水從指縫流出,鬆開手,輕輕一碰,泥土疏鬆,表明土壤的溼度適中。同時每3天換一次土,最長不要超過一周,換土也不要全部換,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婦的密度不宜過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內可飼養25---30隻左右的鼠婦,密度過大,鼠婦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蓋,保證有充足的空氣,同時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婦逃跑。也可在晚上開燈,也能起到防止鼠婦逃跑的效果。
1、每次換土時,最好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以免因個別鼠婦「假死」或鑽在土壤中而丟掉。
2、在實驗室放置鼠婦時,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保持溼潤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細沙進行調節。
4、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在飼養鼠婦時儘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
5、不要將飼養的鼠婦放在太亮的地方,儘可能給它提供較為黑暗的環境。
看到這裡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可以在底部留言喔~
▍本號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版主進行刪除
▍來源:綜合網絡
▍法律顧問:陳思龍律師
推廣宣傳 丨 新聞報料 丨 生活服務
聯繫電話:0756-5313222
報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