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研究開發鈷元素替代配方,兼顧成本與環保效益

2021-01-09 騰訊網

文/陳根

作為一種相對稀有且貴重的重金屬,鈷在當今鋰電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幾十年來,由於鈷的高成本和採礦行業對環境和工人健康的負面影響(接觸危險劑量的有毒金屬和自然景觀 / 水源的退化),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從為電子設備供電的高能電池中消除鈷的方法。但是過去的嘗試並沒有達到鈷電池的性能標準。

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克雷爾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破解了無鈷高能鋰離子電池的密碼,消除了鈷元素,打開了降低電池生產成本的大門,同時在某些方面提升了性能。這項發現已發表在本月的《高級材料》雜誌上。

通常,能量密度的增加會導致權衡,比如縮短循環壽命——電池在失去效率和無法再充滿電之前可以充放電的次數。而消除鈷通常會減慢電池的動力學響應,並導致低速率能力——陰極充電或放電的速度。

此外,大多數鋰離子電池的陰極使用金屬離子的組合,如鎳錳鈷(NMC)或鎳鈷鋁(NCA)。陰極大約佔整個電池材料成本的一半,鈷是最昂貴的元素。它的價格約為每噸28500美元,比鎳、錳和鋁的總和還要貴,而且佔大多數鋰離子電池陰極的10%至30%。

而研究人員通過調整配方,換用含鎳 89%、其餘部分由錳、鋁補上的新型電極材料,實現消除對鈷元素的依賴。而電池中的鎳越多,就意味著它能儲存更多的能量。這種能量密度的增加可以延長手機的電池壽命,也可以使電動汽車每次充電的續航裡程更長。

事實上,工業界已經開始推動無鈷化,最明顯的是特斯拉公司努力消除為其電動車提供動力的電池中的物質。隨著大型政府組織和私營公司致力於減少對鈷的依賴,這種追求變得競爭激烈也就不足為奇了。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避免了阻礙其他無鈷高能電池嘗試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創新則在於材料的正確組合和對其分布的精確控制。

相關焦點

  • 陳根:鋰電池製造元素新配方,兼顧成本與環保效益
    文/陳根作為一種相對稀有且貴重的重金屬,鈷在當今鋰電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幾十年來,由於鈷的高成本和採礦行業對環境和工人健康的負面影響(接觸危險劑量的有毒金屬和自然景觀/水源的退化),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從為電子設備供電的高能電池中消除鈷的方法。但是過去的嘗試並沒有達到鈷電池的性能標準。
  • 研究團隊用鎳取代傳統鋰電池中的鈷元素 兼顧成本與環保效益
    作為一種相對稀有且貴重的重金屬,鈷在當今鋰電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學家們,已經想到了一種完全未用到鈷元素、但性能又媲美傳統鋰電池的新型電極。除了節省製造成本,還對從事採礦工作的人員和環境保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研究團隊用鎳取代傳統鋰電池中的鈷元素 兼顧成本與環保效益
    作為一種相對稀有且貴重的重金屬,鈷在當今鋰電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學家們,已經想到了一種完全未用到鈷元素、但性能又媲美傳統鋰電池的新型電極。除了節省製造成本,還對從事採礦工作的人員和環境保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用鎳取代傳統鋰電池中的鈷元素 兼顧成本與環保效益
    作為一種相對稀有且貴重的重金屬,鈷在當今鋰電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學家們,已經想到了一種完全未用到鈷元素、但性能又媲美傳統鋰電池的新型電極。 除了節省製造成本,還對從事採礦工作的人員和環境保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美國科學家研發新型陰極材料 或開啟無鈷電池的新世界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池陰極系列,有可能取代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的鈷陰極。據稱,這種新設計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壽命長等特點。
  • 新型鎳基陰極或將開啟去鈷電池未來
    據外媒報導,鈷在當今鋰電池的性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儘管開採這種材料意味著將工人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而且常常會破壞自然景觀和水源供應。另外,這種材料還相當稀缺。為了幫助人們遠離這種稀有昂貴的金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替代性的鎳基電池結構。
  • 頂尖期刊《Adv Mater》:美國開發出新一代無鈷正極材料
    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量的研究致力於改進這些系統中的正極材料,以產生安全、低成本、高容量的正電極。從第一個商業化的正極材料鋰鈷氧化物(LiCoO2)到現在的主力鋰鈷錳鎳酸鹽(NCM)和鋰鈷鋁(NCA)鎳酸鹽,大部分的研究和開發都圍繞著含鈷材料。鈷開發研究所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58%的鈷產量已經用於眾多不同的工業和國防應用,如超級合金、催化劑、磁體和顏料等。
  • 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 有望取代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有望取代目前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動力。新型正極名為NFA(鎳、鐵和鋁基正極)。這種材料是鎳酸鋰的衍生物,可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並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壽命長等優勢。
  • 科學家開發的環保方法可降低回收鋰離子電池的成本
    據外媒報導,現在的鋰電池大多使用一種名為鈷的稀有和昂貴的金屬作為陰極成分的一部分,但開採這種材料需要付出巨大的環境代價。其中一種更環保的替代品被稱為磷酸鋰離子,而一項新的突破可以進一步提高這種陰極材料的環保性能,一旦用完就可以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而使用的能量只是目前方法的一小部分。
  • ORNL開發新型無鈷正極 有望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
    據外媒報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有望取代目前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動力。這種材料是鎳酸鋰的衍生物,可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並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壽命長等優勢。在全球範圍內,隨著電動汽車產量提升,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本項研究負責人Ilias Belharouak表示,到2030年,預計將有超過1億輛電動汽車上路。作為目前常用的正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成本中,鈷佔有較大比例。
  • 鋰電池正極材料路徑漸明 鈷酸鋰將逐漸被替代
    隨著鋰電池產業規模的擴張,鋰電池正極材料產業規模也處於迅速擴張的階段,其中以鈷酸鋰的應用最為成熟。  應用 正極材料應用領域分化  目前正在使用和開發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主要包括鈷酸鋰、鎳鈷酸鋰、鎳錳鈷三元材料,尖晶石型的錳酸鋰,橄欖石型的磷酸鐵鋰等。中國目前正極材料主要包括鈷酸鋰、三元材料、錳酸鋰和磷酸鐵鋰。
  • 陳根:3倍密度10倍性能,研究開發新型鋰電池
    文/陳根在以電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日漸推廣的背景下,電池技術的開發則受到了廣泛關注。其中,除了高達 3 倍的能量密度、10 倍的性能,它還具有更快的充電速度、高達 5 倍的電池壽命、以及相當不錯的成本效益
  • 環保方法可降低鋰離子電池的回收成本
    該工藝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納米工程師開發,比現在的方法更環保;它使用更環保的成分,消耗80%至90%的能源,並排放約75%的溫室氣體。 研究人員在11月12日出版的《焦耳》的一篇論文中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工作。 該工藝在磷酸鐵鋰或LFP的陰極上特別有效。
  • 環保效益375個西湖!我國最大核電基地累計發電6000億度
    環保效益375個西湖!60是鈷元素的一種同位素鈷-60放射源在農業、工業、醫學等方面應用廣泛尤其是鈷-60生產更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秦山核電重水堆機組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可生產鈷-60的核電機組作為我國唯一的鈷-60生產地
  • Science——特斯拉召喚無鈷電池!鈷,究竟是怎樣的磨人小妖精
    2月18日路透社報導,特斯拉正與供應商寧德時代商討在國產車型上採用無鈷動力電池。一石激起千層浪,驚動五洲四大洋。消息一出,多家鈷業企業股價跌停,技術股民哀鴻遍野,磷酸鐵鋰則重被推向風口浪尖。 隨後,2月21日晚特斯拉再次放消息聲明,其無鈷電池計劃或存在多種技術路線。磷酸鐵鋰CTP?
  • 陳根:研究開發更易分解塑料——塑料環保,環保塑料
    文/陳根由於塑料對環境造成的巨大負擔,科學家們不斷尋找製造塑料材料的新方法,使其更易於回收利用。近日,《自然》上發表了一項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塑料材料方向的新研究。通過改變一種普通塑料的結構,研究小組製造出了一種強度相等的塑料,這種塑料在使用後更容易分解,使其得以重建和循環利用,從而呈現出全新的生活。論文中,研究人員主要研究一類被稱為熱固性塑料。與構成塑膠袋和食品包裝的熱塑性塑料不同,熱固性塑料包括環氧樹脂、聚氨酯和橡膠等材料,通常用於汽車零件和電器。
  • 鋰電池鎳鈷錳三元材料最新研究進展
    鎳鈷錳三元材料是近年來開發的一類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環穩定性好、成本適中等重要優點,由於這類材料可以同時有效克服鈷酸鋰材料成本過高、錳酸鋰材料穩定性不高、磷酸鐵鋰容量低等問題,在電池中已實現了成功的應用,並且應用規模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 陳根:物理新大門——人類首次發現室溫超導
    文/陳根1911年,荷蘭科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等人發現,汞在極低的溫度下,其電阻消失,呈超導狀態,打開了超導世界的大門。其後,超導材料也被更多研究和應用。
  • 美國研究員開發環保方法 可降低鋰離子電池回收成本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新工藝,可以使廢舊正極材料恢復至完好狀態,更加經濟有效地回收鋰離子電池。比起目前的方法,該工藝採用更加環保的化學物質,可將能耗降低80-90%,並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75%。
  • 研究人員開發出預測鈉離子電池原子結構的方法
    據外媒報導,中國科學院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預測鈉離子電池原子結構的方法,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將大大推進鈉離子電池研究。然而,商業上過於依賴一種電池也有不足之處,例如生產鋰離子電池時,必須使用鈷。但是,全球鈷資源有限,而且開採條件惡劣,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德爾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Marnix Wagemaker表示:「如果將來我們都轉向電動出行,我們也需要大量的鋰。」實際上鋰儲量也是有限的。   研究人員相信鈉離子電池富有發展潛力。理論上來說,鈉離子電池的性能不如鋰離子電池,但差距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