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研發新型陰極材料 或開啟無鈷電池的新世界

2020-12-22 科創板日報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池陰極系列,有可能取代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的鈷陰極。據稱,這種新設計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壽命長等特點。

眾所周知,鈷在當今鋰電池的性能中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隨著全球可攜式電子設備以及電動汽車的需求日益增長,鋰離子電池已逐漸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鈷這種材料十分稀缺,而且開採過程十分危險,還常常會破壞自然景觀和水源供應。

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低成本的替代材料。此次研究人員開發的這種新型陰極材料被稱為NFA,即鎳、鐵和鋁基陰極。這是一種鎳酸鋰的衍生物,而事實上,科學家們研究鎳酸鋰作為陰極材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他們一直未能找到正確的配方。

該研究負責人Ilias Belharouak說:「鎳酸鋰作為製造陰極的首選材料已經被研究很長時間了,但它本身的結構和電化學不穩定性使它受到影響。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用鐵和鋁替代了部分鎳,以提高陰極的穩定性。鐵和鋁是具有成本效益、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的材料。」

該團隊對其新陰極的測試表明,它不僅容量高,而且在100次循環後仍能保持88%容量。此外,研究人員還建立了一個基於NFA陰極的小袋電池,並發現,雖然其穩定性略顯「折中」,但它在200次循環後仍能保持72%的容量。

雖然研究人員稱這些結果只是初步的,但他們相信,該設計預示著未來無鈷電池的良好前景,即陰極性能與傳統電池類似,但不需要昂貴的稀有材料。他們還指出,這種製造技術可以集成到全球陰極製造過程中,現在他們將對這種陰極在更大尺寸電池中的性能表現以及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潛力展開研究。

Belharouak說:「我們對NFA充放電行為的調查顯示,這些陰極經歷了類似於鈷基陰極的電化學反應,並提供了足夠高的比容量,以滿足電池的能量密度要求。」

相關焦點

  • 新型鎳基陰極或將開啟去鈷電池未來
    據外媒報導,鈷在當今鋰電池的性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儘管開採這種材料意味著將工人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而且常常會破壞自然景觀和水源供應。另外,這種材料還相當稀缺。為了幫助人們遠離這種稀有昂貴的金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替代性的鎳基電池結構。
  • Cabot公司研發新一代鋰離子電池低鈷活性陰極的配方
    鈷是價格昂貴的關鍵性材料,主要從美國境外進口,隨著電動車的蓬勃發展,未來存在一定的供貨風險。Cabot的研發項目旨在探索更加可持續性、可負擔的替代性材料,最終改善電動車技術的可及性。美國能源部投資了42個項目,用於支持先進車用技術,可實現可負擔的移動出行服務,強化其能源安全性,降低對關鍵性原材料的依賴性,從而提升美國的經濟增長。
  • 新型陰極材料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增加三倍
    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已經找到了一種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方法,這可以使電池更耐用,並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該團隊研發出一種能夠使鋰離子電池電極能量密度增加三倍的陰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由陽極和陰極組成,」該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秀林秀說。「陰極材料一直是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瓶頸。」
  • 錳唱主角 物美價廉「無鈷電池」真的來了?
    財聯社7月7日訊,上月,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發布消息稱,正在研發一種以錳為核心材料的電池技術,用以取代電池陰極中的鈷。該技術不僅可以用於電動汽車,還可以應用於風力和太陽能等可變能源(需要電池存儲的電網)。來自Argonne的報導稱,如今,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鋰離子電池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鈷。
  • 成本天壤之別 金屬鈷VS海水 電池研發或有新突破?
    」的短消息格外顯眼,該短消息介紹稱:「 美國科技公司IBM宣稱已研發出一種電池設計,採用從海水萃取而成的材料,無需使用成本高昂的鈷,為迫切尋找替代礦物原料的企業帶來好消息。」利用海水萃取材料取代傳統金屬鈷,茫茫海水一望無邊深不可測資源豐富,而金屬鈷在世界的分布情況,可以用下面的餅狀圖展示,世界上的鈷主要集中在剛果(金)、古巴、尚比亞、澳大利亞、新喀裡多尼亞和俄羅斯。
  • 德國科學家研究陰極材料退化機理 有望將鋰離子電池容量增加30%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及合作機構的研究人員為研發未來高能量鋰離子電池,研究了陰極材料合成過程中結構的變化,並獲得了有關陰極材料退化機理的重要發現,或有助於研發更大容量的電池,以增長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
  • ...理想的、用於中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非鈷基納米複合陰極材料
    研究背景燃料電池作為一種新型的能源技術,其最大的優點是能量轉化效率不受卡諾循環的限制。因此,相比於傳統的火力發電裝置,燃料電池具有更高的能源轉化效率(>60%)。在眾多的燃料電池中,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因具有全固態結構、易組裝、燃料多樣性和無需貴金屬催化劑的優點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然而,SOFC技術商業化的最大障礙是其操作溫度過高。因此,開發低溫下具有高氧還原活性和穩定性的陰極材料是SOFC商業化的關鍵。
  • 為什麼鋰電池行業,急於除去「鈷元素」?無鈷時代即將來襲
    最新研究:一研究小組,成功攻克了無鈷電池的現有缺陷今年7月,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的一個由三名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報告了其使用一種可完全消除鈷的新型陰極化學材料的測試結果。他們在一副撲克牌大小的小型實驗性鋰離子袋式電池中,使用了他們的富鎳陰極。
  • 美國尋求用錳取代鋰離子電池的鈷 儲能能力提升50%至100%/降成本
    蓋世汽車訊 作為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金屬之一,錳,可以取代電池陰極中昂貴的鈷。目前,電動汽車中的鋰離子電池在一定程度上會依賴鈷,此種藍灰色金屬可以安全地為電池提供更多電力,但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即鈷的價格昂貴,還往往需要在政治不穩定的地區進行開採。
  • 美國尋求用錳取代鋰離子電池的鈷 儲能能力提升50%至100%
    據外媒報導,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種以錳為中心的技術,因為錳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金屬之一。該項研究由美國能源部汽車技術辦公室(DOE’s Vehicle Technologies Office)提供資助,不僅可以用於電動汽車,還可以用於電網(風能、太陽能等變化性能源資源也需要利用電池存儲)和其他行業。對替代性材料的探索集中於電池負極材料。當電池處於充電狀態時,鋰離子會穿過電解質從負極流向正極,在放電時,該過程又會逆轉。
  • 高鎳&無鈷?……誰是未來電池材料主流技術
    近年來,我國動力電池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動力電池生產技術也在此過程中不斷創新、電池新材料的研發體系日趨完善、電池製造裝備正向著智能化的方向快速邁進……我國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新型高性能動力電池的研發,也在此期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型電池材料、新型高性能電池產品不斷湧現。
  • 研究人員研發合成聚合物電池正極材料 可用於快充電池
    Mendeleev大學以及RAS化學物理問題研究所的俄羅斯研究人員合成了可用於鋰雙離子電池的新聚合物陰極材料,並對其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新陰極性能優於鋰離子電池,不僅可循環25,000個充電周期,並可在幾秒鐘內完成充電,可用於生產價格較低的鉀雙離子電池。由於許多設備大多採用自動模式,因此全球電量消耗逐年遞增,對於能量存儲解決方案的需求也隨之增長。
  •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4:34:23 據外媒報導,當今的鋰電池由陰極,陽極和液體電解質組成,
  • 頂尖期刊《Adv Mater》:美國開發出新一代無鈷正極材料
    為解決這一難題,近日美國田納西大學的Ilias Belharouak &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NitinMuralidharan等研究者提出了一種新型無鈷正極材料,其通式為LiNixFeyAlzO2(x + y + z
  • 19歲打二戰,58歲發明電池陰極,他97歲拿諾獎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究領域的成就。諾貝爾獎官網的一篇文章將3人形容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三位科學家將共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50萬元)的獎金。現年97歲的古迪納夫,常常被稱作「鋰電池之父」,多年來被視為諾貝爾獎的有力競爭者。
  • 其魯:尖晶石錳酸鋰正極材料或將成為「無鈷電池」最優選擇
    關於電池「無鈷化」的問題,其魯認為,鈷對於電池的電化學的穩定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鎳、鈷材料稀缺,隨著電動汽車產業規模的擴大,風險也相應加大。因此,考慮到電池的安全與資源保障的安全,其魯建議考慮充放電性能穩定尖晶石錳酸鋰正極材料。
  • ORNL開發新型無鈷正極 有望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
    據外媒報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有望取代目前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動力。(圖片來源:ORNL)新型正極名為NFA(鎳、鐵和鋁基正極)。這種材料是鎳酸鋰的衍生物,可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並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壽命長等優勢。
  • 無鈷電池是三元鋰電池的又一次「革命」?
    在新能源汽車以續駛裡程為主要追求目標的情況下,如何壓榨動力電池的性能?電池廠商往往把高鎳的三元鋰電池電池作為自己的主要研發方向。三元鋰電池路在何方?推進高鎳電池,有廠商在能有效提升能量密度的無鈷電池上下了工夫,完全去掉金屬鈷在電池中的佔比,從而增加電池正極中鎳材料的佔比。截至2018年,特斯拉已將旗下搭載車型電池中的鈷含量降至2.8%,今年二月更與寧德時代合作無鈷電池,引發了一波概念股上揚。「無鈷」為什麼這麼吃香?
  • 美國打造單晶電極!研發具多晶材料電池:鈉離子電池或優於鋰離子
    對於電池電極中的晶體材料而言,微觀結構的有序排列對於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極內的離子傳輸具有實際意義。(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據外媒報導,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the U.S.Department of Energy’s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打造並測試了一種單晶電極,有望為全球的電動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和其他應用研發先進電池。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人員也參與了該項目。
  • WNEVC 2020 | 中國科學院黃學傑:動力電池無鈷正極材料的技術研究
    其中,在9月29日舉辦的「先進動力電池技術創新」主題峰會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傑發表精彩演講。其主要觀點如下:1.梯度組分設計電極材料和高鎳低鈷/無鈷層狀正極材料是三元正極材料降鈷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