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池「無鈷化」的問題,其魯認為,鈷對於電池的電化學的穩定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鎳、鈷材料稀缺,隨著電動汽車產業規模的擴大,風險也相應加大。因此,考慮到電池的安全與資源保障的安全,其魯建議考慮充放電性能穩定尖晶石錳酸鋰正極材料。
電池百人會企業家「問道」長興暨後疫情時代·2020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生態健康發展企業家論壇現場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8月5日訊(肖何 浙江長興報導)「二十年前,我們首先在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與製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接著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為奧運會提供了五十輛電動公交車,向全球展示了獨一無二的動力鋰電池技術和產品。」北京大學教授其魯表示,二十年來,中國的鋰電池製造業發展迅速,產能規模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
北京大學教授其魯
8月4日-7日,由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長興縣人民政府主辦,長興縣商務局、長興縣新能源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畫溪街道)承辦,中俄新能源材料技術研究院、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新能源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支持的電池百人會企業家「問道」長興暨後疫情時代·2020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生態健康發展企業家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舉行。
5日,其魯在論壇上做了題為《再談電動汽車與大規模儲能設備中鋰電池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的主題演講,分享了改變鋰電池性能的途徑、鋰電池「無鈷化」進程、電動汽車與電池的安全性、鋰電池技術與產品今後的發展方向等,並提出了電動汽車近期目標建議,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在其魯看來,今後鋰電池製造大國的道路依然艱難。磷酸亞鐵鋰及三元正極材料鋰電池最近五年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其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成為了導致今天電動汽車發展受阻的原因。
關於電池「無鈷化」的問題,其魯認為,鈷對於電池的電化學的穩定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鎳、鈷材料稀缺,隨著電動汽車產業規模的擴大,風險也相應加大。因此,考慮到電池的安全與資源保障的安全,其魯建議考慮充放電性能穩定尖晶石錳酸鋰正極材料。
據其魯介紹,去年3.8v錳酸鋰正極材料的銷售量大約4-5萬噸,雖然目前做尖晶石錳酸鋰電池的很少,但錳材料價格優勢明顯,且未來性能更好的尖晶石錳酸鋰正極材料也將加快推向市場。「電動汽車上用一些價格高的、安全性不穩定的材料,我覺得更利於其規模化發展。」
論壇上,其魯還提出了電動汽車近期目標建議:一是對行駛距離的理解要客觀與科學,新能源汽車目前在續航方面無法與燃油車競爭,但作為上下班通勤是比較合適的,行駛距離的定義要科學化;二是目前沒有必要追求超大的容量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其魯認為,新能源汽車事故率遠遠高於燃油車的現狀是社會不重視科學的結果,有必要重新認識小型鋰電池電動汽車,並加大力度研發下一代鋰電池與模塊化技術。
(以上內容根據論壇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