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30日,第二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省海口召開,本次大會以「共克時艱、跨界協同、合作共贏」為主題,為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加速突破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障礙,加快推進「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發展,由中國科協、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同舉辦。其中,在9月29日舉辦的「先進動力電池技術創新」主題峰會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傑發表精彩演講。
其主要觀點如下:
1.梯度組分設計電極材料和高鎳低鈷/無鈷層狀正極材料是三元正極材料降鈷的新技術。
2.新一代無鈷正極材料中鎳錳酸鋰(LiNi0.5Mn1.5O4)能量密度成本比更有優勢。
3.無鈷正極材料鎳錳酸鋰(LiNi0.5Mn1.5O4)中鋰資源利用效率最高。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謝謝吳老師的介紹,我今天的話題是無鈷的正極材料,也是組委會給我的命題作文,無鈷的正極材料話題比較熱,尤其是上周馬斯克開完特斯拉股東大會之後,有一個媒體發布,特斯拉把這個事炒了大半年了,主要是講怎麼把電池的成本降下來,要把電池的成本降一半,現在單體電池的成本,鋰離子每個瓦時也就是四五毛的樣子,降一半還是比較狠的,但是如果這個目標實現的話,基本上電動汽車經濟上就OK了。他有幾招,怎麼把尺寸變化、材料變化,後面重點是做正極材料裡完全無鈷,所以,大家都關心這個問題。
正極材料裡最早是從鈷酸鋰開始的,但是,鈷酸鋰不能拿來做電動汽車,做了之後買不起,世界上也沒有那麼多鈷拿來做汽車。無鈷早就有了,日產的第一代電動汽車就是錳酸鋰,就是無鈷的,但是,錳酸鋰的裡程不夠長,今天主要是用在二輪車。後面還有鎳錳酸鋰也是無鈷的。
正式講之前,我先說一下我工作的兩個地方,第一個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固態離子學研究組,我在那裡工作30多年,從組員到組長,主要是從技術研究做到應用研究,往產業轉移技術,支持產業的發展。做無鈷也做得比較早,97年我發的文章,活是96年幹的,那個時候是把無鈷的鎳酸鋰搞清楚。待會我講25年之後,無鈷鎳酸鋰有新的變化。這兩年我花比較多的時間工作的一個地方是廣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這個實驗室2018年開始設立,有2年多的時間主要是做純技術的研究到應用研究,以及到產業技術化的推廣,做全鏈條的研究工作。
我們的房子正在蓋,大概明年可以封頂,明年上半年可以搬進去。我們在那裡做的是什麼呢?在那裡不僅做技術的研發,比物理所多了一塊,如果實驗做得比較好,過去我們就找企業投資,老闆投資了以後,很多年都成不了產品,最後是成了但是代價也很大。現在做出材料以後,在實驗室另外一部分就可以建實驗車間,把它測成以後再給企業的老闆,企業老闆接過去就比較好一些。
接下來我講幾代無鈷的材料,第一代無鈷材料是錳酸鋰,錳酸鋰日常做50萬輛以上的汽車,也沒有燒過一輛,證明安全係數沒有問題。為什麼我們當時要做它呢,因為我們覺得這個材料安全,這個材料也便宜,那個時候沒有考慮能量密度不夠怎麼辦?那個時候也沒有人給補貼,是2000年前後的事,所以就做了最便宜的,今天發現這個材料可以做電動自行車,2003年的時候,我就把它搬到蘇州建生產廠。沒有補貼就做自行車電池,那個時候發現做自行車電池可以做得很便宜。
我經常嚇唬做氫酸電池的老闆,我說小心點,鋰離子電池會越做越便宜,總有一天會比錳酸鋰還要便宜。今天我很高興,錳酸鋰的電池做得比氫酸便宜,對二輪車的替代也開始了。我們當時做二輪車的電池是為了生存,心裡老惦記著汽車電池,在萬鋼主席的支持下,我們一起做了混合電力,這就是在同濟做的混合動力的車輛,上面配的是高鈷電池的鋰電電池包。因為拿鋰電兩個做混合也是一個中國方案,現在在全球得到了很好的認可。08年這個電池包也做得比較漂亮,奧運會上有幾十臺車子在跑,後來往汽車方面走,因為混合動力汽車補貼不多,大家轉到純電動汽車,所以,無鈷的正極材料主要是在電動自行車上,今天趕上了好時候。剛開始在國內賣不出去的時候主要是在歐洲賣,歐洲的郵政系統,像德國郵政、法國德國、比利時郵政、西班牙郵政都佔有壟斷的地位,今天看是這個樣子,那個時候感謝市場,所以,我比較相信市場經濟。
第二代的動力電池的材料——碳酸鐵鋰,碳酸鐵鋰是完全無鈷的材料,感謝兩位老先生,一個提出用在碳酸鐵鋰,一個是解決了碳酸鐵鋰工業性的問題,開始用在很多車輛上。這件事情我們也比較早地推動這件事,做材料的故事不講了。2000年的時候,我們提出該做碳酸鐵鋰了,當時吳老師是裁判員,他是碳酸鐵鋰專家組的責任專家,給了我當時一筆很大的資金,有一個重點課題,叫做碳酸鐵鋰新型正極材料的研究,2001年給了500萬,這是很大的一筆錢。那個時候做這個材料,但是光做材料不行,我們得拿電池說話,到了05、06年的時候電池出來了,開始在全世界推銷,正好在法國抽了26家的電池測試,到了2010年他們跟我講這個電池不錯,使用下來有6千多次的壽命,我說這樣吧,我們裝一批車,能夠坐三四個人的,這個車裝了2千多輛,他們告訴我一部分已經跑過十年了,最短的也跑了7年多了,還沒有一臺車子換電池,證明電池是可靠的。今天人們把碳酸鐵鋰拿去做公交車更大的車子,聽說做了一萬多次的壽命了,十幾年了,壽命提高一倍也是正常現象。
剛才肖成偉研究員也介紹了,現在主要是三元,去年賣的動力電池32%是碳酸鐵鋰,65%是三元。與碳酸鐵鋰同時代的三元正極材料離不開鈷,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層狀的結構,鋰和鎳之間互相佔位,鈷進去以減少鎳和鋰的互佔位。人們在不斷的努力降低鈷的含量,原來鎳鈷錳的含量一樣,是三分三,接著把它往上提,提到523,鈷變成20%,接著是811,整到80%的鎳,10%的鈷,鈷越來越少的時候,材料技術進步才能做到這點,當然能量也會相應的上升,也會帶來其他的問題,就是說安全的係數要求會高一些。今天人們想繼續降鈷的含量,三元材料降鈷有新技術,今天很多人講無鈷,更多的是把三元材料的鈷越降越少,從811的10%降到5%,接著往下壓到3%,接下來比較少,大家認為就是無鈷了。這裡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條是把它做成梯度的材料,所謂的梯度的材料,把一部分的材料,以錳為主,產生了混合線,外層是以鎳和鈷為主,這樣降低了鈷的含量。今天我們都在做梯度的材料,把鈷的含量降到3%甚至更少。這點今天也能夠做到,實驗室裡做到了。
幾十年來我們在琢磨的一個事就是把鎳酸鋰做層,專門作層狀的鎳的前軀體,接著把各種元素放進去,就是不用鈷穩定結構。這塊是持續地做,我的理解,大家說層狀的無鈷是逐步的減少鈷的含量,直至5%、3%甚至到1%。如果我們採用的是鎂、鈦、或者是其他的材料,我們就把鈷剔除出來了。
今天還要介紹一個材料,專家委員會把它選為前沿技術的一項,這是一種高電壓不含鈷的材料,提高電池的能量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提升容量,一種方式是提升電壓,我更喜歡提升它的電壓,為什麼?我講一個例子,就是鎳錳酸鋰不含鈷,鎳也不多,鎳佔1/4,錳佔3/4,但是,這個材料和今天石墨的負極配對,做成的電池電壓是4.5伏,碳酸鐵鋰是3.2伏,大概高40.6%,這個材料的顆粒容量150不到一點,碳酸鐵鋰160,高一些,但是,因為密度大,電池長寬高一樣做出來的容量是一樣的,但是電壓高了40多一點,可想而知能量就散去了,能量多了40%。負極的量也沒有變,製造的費用也沒有變,成本有可能降30%。所以,材料是能夠做出貢獻的。
這個材料在鋰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是最高的,因為我們要儘可能的利用鋰資源,每一公斤的碳酸鋰能夠儲存多少容量,如果做成碳酸鐵鋰電池差不多12個千瓦時,能夠儲存12度電,如果做成錳酸鋰電池儲存11個千瓦時,但是,如果能夠做到鎳錳酸鋰電池可以做到16個千瓦時,對鋰資源的利用率也是最高的,所以,把它做出來之後,咱們要為行業提供鋰資源利用率更有效,成本更優的方案。做了很多年,能夠控制材料的形貌,更重要的是,這種材料不穩定,一般的情況下有兩個原因,一是層狀材料內部的結構容易發生不穩定,這個材料是尖晶石,這是最穩定的結構了,所以內部沒有問題,問題就出在表面上,我們有一些辦法改進材料的表面,因為內部是很穩定的,不像別的正極材料,內部不穩定,外部也不穩定,內外都要弄,這個材料有一個好處,解決了內部問題,內部的問題很穩定我們抓住外部就好了。抓下來以後,今天是什麼結果呢?今天我們拿它跟NCA比,比下來是什麼結果呢?循環100周以後是99.24%,接下來兩個差不多,但是到了55度的時候,這個材料循環100周以後,容量保持率達98.65%,所以,優於三元材料。
大家說如果純電池是什麼情況呢?它跟石墨配對,兩千次以上的壽命,這個階段的時候,已經超過811了,我相信隨著循環會更好,高壓也很好,證明把材料做穩定也是可以的,這招用到手機裡很快就可以幹到4.5倍以上了。但是,這不是一天幹出來的,感謝各個部門,給了我15年的時間,把主力部隊放在這個材料上做,靠著這個基礎把它做下來。這本身來講,也是我們在過去各方對我們的理解,你做這個事相信可以把它做下去,所以,今天的無鈷材料有了應用的機會。
時間也差不多了,非常高興這次大會能夠把這個材料評為前沿創新的一條,這個材料做成電池很快就會跟大家見面了,我剛才講的在實驗室已經有了日常300公斤的產能,無論是軟包電池還是其他的,安全性還是不錯的。
以上是我要匯報的內容。
最近做一個事,就是高容量的負極,今天不講負極了,負極我們做了25年,這個更久一點,跟它一起推向電池的應用。下個月我估計會發布路線圖,對鎳錳酸鋰材料有一個更細緻的描述,感謝100多個集體單位過去這麼多年的工作,感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有效的組織,謝謝大家!
(註: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