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篪先生是我國有名的一位外交家。他以前擔任過外交部長,現在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屬於副國級領導了,不過,他還兼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還繼續發揮他的專長。
記得,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時,感覺有點詫異,因為「篪」(音同池)字不常見,用這個字做名字的人也很少。
那麼,「篪」是什麼意思呢?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橫吹竹管樂器。其音渾厚、文雅而莊重,適合在高大上的場合演奏,如宮廷場合,因此,它是我國古代雅樂主要樂器之一。
篪是由篪竹製作而成的,據《巴陵縣誌》和《水經注》記載,古代時,洞庭湖裡的君山島才有,「洞庭君山東北有艑山,山多篪竹」。篪竹色如紫,薄如紙,聲如瓷。
不過,篪竹這種原材料現在已經絕跡,篪笛也成了稀世之珍,據統計,當世僅存三支篪笛。一支曾用於孔廟祭祀時吹奏的篪笛被國民黨帶進了臺北孔廟。另外兩支是於1978年,在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地被發掘出土。
言歸正傳,「潔篪」又是什麼寓意呢?
「篪」之音調高曠,音色優美、音質乾淨、音境深遠,古人賦予它「純潔」、「正直」的寓意,稱之為「潔篪」。
由此看來,用「潔篪」做名字,既寓意高雅祥和又很有文化內涵。更不像現在流行的「梓軒」、「宇涵」等人名似雅實俗、高重名度。
最後,出一個思考題。有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以「仲篪」作為筆名,猜猜他真名是誰?
如果你猜中了,說明你的黨史水平較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