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探索?原來那裡有著不一般的科研價值

2020-09-11 每日速攬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地球是唯一的智慧文明星球。基本上每一顆行星身邊都會有衛星的存在,地球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可是一顆不平凡的小天體,它的不平凡之處就是質量相對於地球來說非常大。

月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81分之一,這個比例可不小,要知道其它行星跟其環繞運行的衛星比例基本都在千分之一以上。而月球跟地球的這個質量比,在天然衛星領域是一個神奇般的存在。按照正常的天體運行規律,如此巨大的月球是不大可能成為地球衛星的。

可是存在即合理,月球的質量再怎麼不合理,它仍然圍繞地球運行了數十億年,其中必然存在我們所不了解的一些秘密。由於月球的質量太大,所以它與地球產生的地月引力也是明顯的,不僅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系統,而且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這一面我們稱之為正面。

我們站在地球上看月球,不管是用肉眼還是天文望遠鏡,永遠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背面我們是看不到的。月球對於剛走出地球的人類來說顯得非常神秘,所以,人類在上個世紀就實現了對月球的載人登月探測。可是,阿波羅登陸的也只是月球的正面,即使後來有不少的探測器登陸月球,同樣也是登陸的月球正面。

那為什麼探測器不去登陸月球背面?主要是因為通訊的問題,要知道月球背面可是直接接收不到地球信息的,如果沒有信號的指引,探測器是無法安全登陸月球的。而要實現月背的登陸,就需要一個強大的中轉信號站,這個技術也不是隨便就能夠實現的。

正是由於登陸月球背面有很大的難度,所以,月背成為了人類探索月球的盲區,而月球背面也充滿了各種神秘的面紗。民間流傳著很多有關月球背面的各種傳說,比如月球背面是外星人基礎,有外星人飛船殘骸還有三眼外星人屍體等。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網上看到不少有關月球背面的神秘傳說,那麼月球背面真的有這些東西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人類的探測器沒有登陸月球背面,但是軌道探測器還是勉強可以繞到月球背面的外側進行一些模糊的觀測。通過模糊的觀測,我們發現,月球背面和正面一樣,也主要是一些環形山和隕石坑,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外星人基地和外星人飛船。

雖然月球背面沒有這些神秘的東西,但是那裡仍然是科學家一直嚮往的地方。而這樣的願意被我國的嫦娥四號飛船在2018年底實現了,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國的航天技術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近10年來,先後開啟了對月球的不斷探索研究。

月球在華夏兒女的心裡有著不一樣的情懷,遠古時期美麗的嫦娥奔月傳說更是一段佳話。所以,我國的月球探測飛船也起名為嫦娥號,嫦娥四號是我國研發新型月球探測器,它的目標就是登陸月球背面,進行詳細的月背探索。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到了12月12日已經到達月球附近。12月30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軟著陸,完成了人類首次登陸月背的壯舉。

對於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很多人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既然月球背面跟正面是差不多的地質環境,為什麼嫦娥四號不選擇正面登陸而是選擇背面,難道僅僅是為了一個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榮譽嗎?

其實,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並不僅僅是為了一個所謂的人類首次登陸月背的榮譽,更重要的還是月球背面有著不一般的科研價值。可能很多人對此不了解,下面我們就進行一些簡單的介紹。

月球沒有大氣層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正是由於沒有大氣層,所以月球的環境顯得非常乾淨平穩,而這樣的環境是人類觀測宇宙的最好基地。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人類探索研究宇宙主要還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等觀測設備,雖然有哈勃這樣的太空望遠鏡,但是由於各種技術的限制,人類重要的觀測設備還是需要建設在大地上。

可是地球由於存在厚厚的大氣層還有磁場的影響,天文望遠鏡受到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探測接收一些微弱宇宙信號的時候,地球的望遠鏡弱勢非常明顯。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沒有阻擋安靜穩定的觀測站。而這樣的觀測站就是月球。

月球分為正面和背面,相對來說,月球的背面環境更好,更有利於望遠鏡的觀測。原因就是月球的背面永遠看不到地球,這樣就屏蔽了地球對月球的信號幹擾,月背沒有各種噪聲的幹擾,地質穩定,非常有利於探測宇宙的各種微弱信號。

要知道,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一直都在積極探索尋找外星文明。可是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想要尋找外星文明,派出飛船去其它星系探索明顯是不現實的。那麼只有另外一個方法,那就是通過探索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信號,如果銀河系存在其它的智慧文明,並且已經發展成為星際文明,那麼使用無線電信號是必然的。

有可能人類在尋找其它的智慧文明,而銀河系其它的科技文明同樣也在尋找著人類,這種情況之下,外星文明有可能會在銀河系各個方向發射強烈的脈衝無線信號。雖然這樣的信號很強,但是由於宇宙的距離太浩瀚了,如果一個文明距離地球太過於遙遠,無線信號到達太陽系之外有可能就非常微弱了。

而這種微弱的信號想要接收到,就需要一個更安靜的環境,月球背面就具備這種天然的優勢。所以,未來人類在月球背面建設觀測基地探測宇宙信號是必然的,而且月球背面相當於太空環境,在月球上觀測星空跟地球軌道上觀測星空沒太大的區別。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依託月球的地質結構,能夠建造更大的觀測基地,更有利於人類對宇宙深空的探測。這是月球背面對人類的一個重要意義所在,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作為中轉站,未來向太陽系的各個方向進行探索研究。

相信很多朋友都明白,未來人類走向星空是必然的。而探索整個太陽系是我們走向星空的第一步,可是要向太陽系各個方向發射探測器,宇宙飛船,從地球發射除了成本更高之外,還有一個安全的風險。原因就是地球有厚厚的大氣層,還有不小的引力束縛。

可如果將這個發射任務放在月球上,尤其是月球背面,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月球沒有大氣層,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從月球進入太空是比較省力的,基本不會出現安全事故,而且成本也非常低。所以,在未來,人類向宇宙深處發射飛船,基本都會在月球進行,尤其是月球背面。

除此之外,月球上還有豐富的各種資源,目前已知有100多種礦物,其中5種是地球上沒有的。除了這些礦物之外,還有一種對於人類未來更重要的資源氦3,氦3是核聚變反應完美的一種原料,而這種重要的資源在地球只有幾噸,而在月球上至少有數百萬噸。

核聚變是未來人類重要的能源應用模式,也是人類能否走向星際的關鍵能源。一旦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麼對於氦3的需求就會不斷增大,而這種重要的資源我們只能去月球開採,而月球背面氦3的儲量更豐富。由此可見,月球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人類的好朋友,它不僅帶給了地球一個美麗的生態環境,而且還儲備了人類未來需要的大量重要能源。一個月球的資源如果應用好了,足可以滿足人類未來上萬年的發展需求。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在不久的將來,月球會非常熱鬧,不僅有各種開採基地,觀測基地,而且還會有龐大的月球城市。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探索?原來那裡有著不一般的科研價值
    我們站在地球上看月球,不管是用肉眼還是天文望遠鏡,永遠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背面我們是看不到的。月球對於剛走出地球的人類來說顯得非常神秘,所以,人類在上個世紀就實現了對月球的載人登月探測。可是,阿波羅登陸的也只是月球的正面,即使後來有不少的探測器登陸月球,同樣也是登陸的月球正面。那為什麼探測器不去登陸月球背面?
  •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為何嫦娥四號要去月球背面?那裡有沒有外星人?
    歐陽院士做主題演講演講中,歐陽自遠細緻、通俗地講解了中國探月工程,說了未來的火星探索,以及我們為什麼要探索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神秘傳說,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等問題。嫦娥四號登月後將幹啥?接收宇宙起源信號去月球背面,接收來自宇宙各個時期的信號嫦娥四號原本是嫦娥三號的備份,由於嫦娥三號圓滿完成預定任務,於是,科研人員對嫦娥四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改造,使其「備份變首飛」,成為與嫦娥三號截然不同的探測器。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
    當年,馮·卡門及其愛徒錢學森共同工作過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實驗室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如今,以馮·卡門命名的月球撞擊坑也迎來了第一位訪客——來自中國的嫦娥四號。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前,人類的航天探索從未抵達過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為何要去月球背面?那裡有沒外星人?答案都在這了
    演講中,歐陽自遠細緻、通俗地講解了中國探月工程,說了未來的火星探索,以及我們為什麼要探索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神秘傳說,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等問題。  嫦娥四號登月後將幹啥?  接收宇宙起源信號  去月球背面,接收來自宇宙各個時期的信號  嫦娥四號原本是嫦娥三號的備份,由於嫦娥三號圓滿完成預定任務,於是,科研人員對嫦娥四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改造,使其「備份變首飛」,成為與嫦娥三號截然不同的探測器。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著陸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為何如此神秘?
    為什麼嫦娥四號要登陸月球背面?在月球背面,有什麼奧秘?嫦娥四號是中國研發的登月太空飛行器,而它最終也在萬眾期待下登陸了月球。而它登月的位置是在月球的背面,這個位置有什麼特殊的嗎?為什麼在眾多地點偏偏選擇了這一處呢?這要從地理和傳說多方面說起。
  • 嫦娥四號,為何要去月球背面(深閱讀)
    12月8日2時23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的目標是月球背面。後續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  探索月球背面有何意義?嫦娥四號將開展哪些科學研究?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再到近月制動進入環月橢圓軌道期間,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離月球的最近距離僅為15000米,要知道人類從未離登陸的月球背面如此近,要說不擔心自然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麼多年之所以沒有國家登陸月球背面,就是因為這裡極難登陸,由於月球本身的阻擋,探測器和地球指揮中心無法直接通訊,所以我國才發射了鵲橋中繼星,用以連接嫦娥四號和國內控制臺。
  • 嫦娥四號為什麼去月球背面探測?總設計師回應
    中新網1月14日電 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14日表示,此次嫦娥四號去月球背面探測,以及未來可能的月球極區的到達,代表著我們在月球上可以獲得更多原來沒有精細獲得的數據,也便於我們更好地了解月球。
  • 嫦娥四號要去的月球背面有何秘密 浙籍專家帶你揭秘
    12月8日凌晨,嫦娥四號探測器如期升空,將於2019年1月抵達預定探測地點,這也是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開啟了中國探索月球的新旅程。  與2013年發射的嫦娥三號相比,嫦娥四號有哪些不同?半年前發射的中繼星「鵲橋」有什麼作用?這裡面又有哪些浙江科研力量助力? 嫦娥四號發射前後,長徵三號甲系列總體設計部高級工程師徐慶紅,中國航天專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和行星科學家,科普中國形象大使鄭永春這三位來自浙江的專家以及嫦娥四號探月工程主要參與單位的相關科研人員分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共同揭開嫦娥奔月的非凡之旅。
  • 「嫦娥四號」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新聞背景 經過20多天的太空飛行,「嫦娥四號」很快將著陸於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月球南極-艾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成為世界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嫦娥四號」落月探測器是2018年12月8日升空的,2018年12月12日進入月球軌道。那麼,「嫦娥四號」為什麼要落到月球背面?落到月球背面有哪些困難?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12月8日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0多天環月飛行,縱覽了月球表面星羅棋布的環形山,領略了高山峽谷、層巒疊嶂,終於等到目的地南極-艾特肯盆地這個太陽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隕石坑迎來曙光。1月3日,研製者們決定,是時候讓嫦娥四號去擁抱月球背面那片傷痕累累、隕坑遍布的陌生土地了。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結束休眠,嫦娥四號如何探索月球背面?
    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5月17日3時25分和16日11時53分,結束了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18月晝工作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傳回首張月球背面清晰影像。嫦娥四號如何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 月球背面有「金字塔」?中國說出真相,嫦娥四號帶你看清月球背面
    不過月球由於潮汐鎖定的原因,不會像地球一樣自轉,始終只有一面面向地球,而月球的背面則永遠都不為人知,沒有人知道月球的背面是什麼樣子的,於是人們對月球背面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在月球的背面或許還藏著秘密。有人認為月球的背面或許存在「金字塔」結構的外星文明基地,為了找到答案,我國決定從月球的背面登陸,揭開月球背後的秘密。
  • 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一周年
    科學成果揭開月球背面神秘面紗  嫦娥四號四大科學目標是: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份探測與研究,月球背面巡視區淺層結構探測與研究,以及月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  這一年,嫦娥四號成果豐碩,意義重大。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結束休眠,嫦娥四號如何探索神秘的月球背面?
    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5月17日3時25分和16日11時53分,結束了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18月晝工作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傳回首張月球背面清晰影像。嫦娥四號如何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為什麼會有清晰的影子?難道有太陽光的照射?
    大家好,我是論科學的時代,很高興跟大家一起探索宇宙奧秘。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為什麼會有清晰的影子?難道有太陽光的照射?月球是我們地球的唯一一個天然衛星,從古至今對月球都是有一個非常好的嚮往的,古代有很多的是喜歡對著月亮作詩,很多的詩文都流傳至今。古時候還以為抬頭看到的月亮也是一顆星星,科技發展以來,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之後發現,原來月球也是一顆星球。
  • 嫦娥四號即將去月球背面,中國離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博科園-科學科普|求贊 求關注「嫦娥四號」即將發射升空,奔赴月球南極-艾託肯盆地,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有什麼看點?月球背面有什麼奧秘?中國載人登月什麼時候能實現?嫦娥三號著陸器嫦娥四號組合體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完成軟著陸後,進行太陽翼展開並充電等月面初始化工作。月球車與著陸器配合完成巡視器解鎖分離、轉移釋放、駛離等動作,巡視器到達月面。與嫦娥四號巡視器展開互拍,展示國旗。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一、嫦娥四號如何降落在月球背面?二、嫦娥四號降落在月球背面什麼位置?紅色代表高海拔地區、藍色為低海拔地區(偽彩圖)為了保證嫦娥四號平穩降落,著陸地點必須要足夠平坦。此外,還要有適合的光照,馮·卡門環形山所在的緯度既能夠保證有充足的光照,又不至於被熾熱的陽光直射。由於是在月球背面著陸,在著陸器動力下降的過程中是無法與地球直接通訊的,要依靠「鵲橋」中繼衛星進行信號轉接工作。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因為這幾十年來有能力探測月球背面就只有美蘇兩個大國,可是美國不願意去探測月球背面,而願意探測月球背面前蘇聯探測技術又落後,因此導致在1959年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非常模糊。網絡流傳月球背面的金字塔網絡流傳月球背面外星人基地直到2019年1月3日這個謎團才最終揭開,因為在這一天中國研製的月球登陸車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登陸,嫦娥在月球背面登陸之後,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科研探測,經過長時間的探測,嫦娥四號不僅拍攝到月球背面第一張全景照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在夜間發射?著陸月球背面有什麼困難?
    為什麼在夜間發射「嫦娥四號」任務雖然整個過程將歷時一個多月,但「嫦娥四號」的出發時間和降落時間都有著精準到分秒的設計,來保證這次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任務的圓滿成功。在我國探月工程中,「嫦娥四號」探測器與「嫦娥三號」一樣,都選擇了在凌晨發射,這是由於他們都要 月球著陸,和月球交會的時間和落月的時間都是受到約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