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地球是唯一的智慧文明星球。基本上每一顆行星身邊都會有衛星的存在,地球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可是一顆不平凡的小天體,它的不平凡之處就是質量相對於地球來說非常大。
月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81分之一,這個比例可不小,要知道其它行星跟其環繞運行的衛星比例基本都在千分之一以上。而月球跟地球的這個質量比,在天然衛星領域是一個神奇般的存在。按照正常的天體運行規律,如此巨大的月球是不大可能成為地球衛星的。
可是存在即合理,月球的質量再怎麼不合理,它仍然圍繞地球運行了數十億年,其中必然存在我們所不了解的一些秘密。由於月球的質量太大,所以它與地球產生的地月引力也是明顯的,不僅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系統,而且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這一面我們稱之為正面。
我們站在地球上看月球,不管是用肉眼還是天文望遠鏡,永遠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背面我們是看不到的。月球對於剛走出地球的人類來說顯得非常神秘,所以,人類在上個世紀就實現了對月球的載人登月探測。可是,阿波羅登陸的也只是月球的正面,即使後來有不少的探測器登陸月球,同樣也是登陸的月球正面。
那為什麼探測器不去登陸月球背面?主要是因為通訊的問題,要知道月球背面可是直接接收不到地球信息的,如果沒有信號的指引,探測器是無法安全登陸月球的。而要實現月背的登陸,就需要一個強大的中轉信號站,這個技術也不是隨便就能夠實現的。
正是由於登陸月球背面有很大的難度,所以,月背成為了人類探索月球的盲區,而月球背面也充滿了各種神秘的面紗。民間流傳著很多有關月球背面的各種傳說,比如月球背面是外星人基礎,有外星人飛船殘骸還有三眼外星人屍體等。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網上看到不少有關月球背面的神秘傳說,那麼月球背面真的有這些東西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人類的探測器沒有登陸月球背面,但是軌道探測器還是勉強可以繞到月球背面的外側進行一些模糊的觀測。通過模糊的觀測,我們發現,月球背面和正面一樣,也主要是一些環形山和隕石坑,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外星人基地和外星人飛船。
雖然月球背面沒有這些神秘的東西,但是那裡仍然是科學家一直嚮往的地方。而這樣的願意被我國的嫦娥四號飛船在2018年底實現了,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國的航天技術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近10年來,先後開啟了對月球的不斷探索研究。
月球在華夏兒女的心裡有著不一樣的情懷,遠古時期美麗的嫦娥奔月傳說更是一段佳話。所以,我國的月球探測飛船也起名為嫦娥號,嫦娥四號是我國研發新型月球探測器,它的目標就是登陸月球背面,進行詳細的月背探索。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到了12月12日已經到達月球附近。12月30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軟著陸,完成了人類首次登陸月背的壯舉。
對於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很多人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既然月球背面跟正面是差不多的地質環境,為什麼嫦娥四號不選擇正面登陸而是選擇背面,難道僅僅是為了一個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榮譽嗎?
其實,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並不僅僅是為了一個所謂的人類首次登陸月背的榮譽,更重要的還是月球背面有著不一般的科研價值。可能很多人對此不了解,下面我們就進行一些簡單的介紹。
月球沒有大氣層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正是由於沒有大氣層,所以月球的環境顯得非常乾淨平穩,而這樣的環境是人類觀測宇宙的最好基地。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人類探索研究宇宙主要還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等觀測設備,雖然有哈勃這樣的太空望遠鏡,但是由於各種技術的限制,人類重要的觀測設備還是需要建設在大地上。
可是地球由於存在厚厚的大氣層還有磁場的影響,天文望遠鏡受到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探測接收一些微弱宇宙信號的時候,地球的望遠鏡弱勢非常明顯。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沒有阻擋安靜穩定的觀測站。而這樣的觀測站就是月球。
月球分為正面和背面,相對來說,月球的背面環境更好,更有利於望遠鏡的觀測。原因就是月球的背面永遠看不到地球,這樣就屏蔽了地球對月球的信號幹擾,月背沒有各種噪聲的幹擾,地質穩定,非常有利於探測宇宙的各種微弱信號。
要知道,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一直都在積極探索尋找外星文明。可是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想要尋找外星文明,派出飛船去其它星系探索明顯是不現實的。那麼只有另外一個方法,那就是通過探索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信號,如果銀河系存在其它的智慧文明,並且已經發展成為星際文明,那麼使用無線電信號是必然的。
有可能人類在尋找其它的智慧文明,而銀河系其它的科技文明同樣也在尋找著人類,這種情況之下,外星文明有可能會在銀河系各個方向發射強烈的脈衝無線信號。雖然這樣的信號很強,但是由於宇宙的距離太浩瀚了,如果一個文明距離地球太過於遙遠,無線信號到達太陽系之外有可能就非常微弱了。
而這種微弱的信號想要接收到,就需要一個更安靜的環境,月球背面就具備這種天然的優勢。所以,未來人類在月球背面建設觀測基地探測宇宙信號是必然的,而且月球背面相當於太空環境,在月球上觀測星空跟地球軌道上觀測星空沒太大的區別。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依託月球的地質結構,能夠建造更大的觀測基地,更有利於人類對宇宙深空的探測。這是月球背面對人類的一個重要意義所在,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作為中轉站,未來向太陽系的各個方向進行探索研究。
相信很多朋友都明白,未來人類走向星空是必然的。而探索整個太陽系是我們走向星空的第一步,可是要向太陽系各個方向發射探測器,宇宙飛船,從地球發射除了成本更高之外,還有一個安全的風險。原因就是地球有厚厚的大氣層,還有不小的引力束縛。
可如果將這個發射任務放在月球上,尤其是月球背面,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月球沒有大氣層,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從月球進入太空是比較省力的,基本不會出現安全事故,而且成本也非常低。所以,在未來,人類向宇宙深處發射飛船,基本都會在月球進行,尤其是月球背面。
除此之外,月球上還有豐富的各種資源,目前已知有100多種礦物,其中5種是地球上沒有的。除了這些礦物之外,還有一種對於人類未來更重要的資源氦3,氦3是核聚變反應完美的一種原料,而這種重要的資源在地球只有幾噸,而在月球上至少有數百萬噸。
核聚變是未來人類重要的能源應用模式,也是人類能否走向星際的關鍵能源。一旦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麼對於氦3的需求就會不斷增大,而這種重要的資源我們只能去月球開採,而月球背面氦3的儲量更豐富。由此可見,月球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人類的好朋友,它不僅帶給了地球一個美麗的生態環境,而且還儲備了人類未來需要的大量重要能源。一個月球的資源如果應用好了,足可以滿足人類未來上萬年的發展需求。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在不久的將來,月球會非常熱鬧,不僅有各種開採基地,觀測基地,而且還會有龐大的月球城市。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