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mp3傷害你的耳朵

2020-12-02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被譽為日本歌壇天后的濱崎步近期承認,她的左耳已完全喪失聽力。而早在8年前,她的耳朵已逐漸「不靈光」,曾因突發性失聰而取消數場演唱會。專家分析其耳聾原因為後天「高危因素」——長期處於噪音環境、勞累等等。因此,許多專家呼籲,青少年應儘快減少對MP3、MP4、音樂手機等娛樂設備的使用,否則易誘發嚴重的聽力障礙。

  濱崎步「教」我們摘下耳機

  只要長期聽MP3,就意味著有很多年的聽力受損史。壓力過大,血液循環不暢,耳朵就會最先受到影響。

  每年花40元做一次聽力檢查可防範突發性耳聾。

  儘管家長們和醫學專家們憂心忡忡,「也許我們要用這一代孩子的失聰,來換取下一代年輕人的警覺!」但公共汽車上、地鐵上,依然見到許多年輕人戴著耳機,音量大到周圍每個人都能聽到播放的音樂。

  對於濱崎步的失聰,專家們給出了冷靜科學的判斷,主要是由於長期處於噪音環境和精神壓力過大導致,問題在於,現在的年輕人確實在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置身於這種高危的環境中,且從不以為然。

  於麗玫博士坦誠地說:「我是做聽力研究的,但是對自己孩子成天塞在耳朵裡的MP3也無可奈何,我只能半開玩笑地警告他,等到你還沒有老,就要早早地戴上助聽器了。」

  這種警告並非危言聳聽,儘管目前關於MP3這些數碼產品對青少年聽力的影響尚沒有權威的研究數據,但是有一個現象卻非常說明問題:醫院裡購買來新的聽力機設備,在使用前都會對儀器進行零級校準,需要正常的、沒有聽力損傷史的年輕人來幫助校準。但是現在醫生們請來這些年輕人都要特意加問一句:「有沒有長期聽MP3的習慣?」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很可能有很多年的聽力受損史。

  噪聲已經是眾所周知的致聾原因了,尤其是在城市,包括城市路面噪音、遊戲廳、迪廳等在內的很多噪聲源,當然MP3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聽力受損的過程一般都是悄無聲息的,因為人的聽覺範圍非常大,一般的損傷可以暫時影響不到與別人的溝通交流,再加上常規體檢中並沒有詳細的聽力檢查,所以很難引起人們的警惕,但是再過十年、二十年,就會過早地跨入了聽力下降的人群裡,在步入老年之前擁有一個「衰老的耳朵」。

  專家指出,人的聽力是非常嬌嫩的。耳蝸上感受聲音的毛細胞一旦受損,就會造成語言識辨力下降,也就是說,聽得見別人在說話,卻聽不懂具體說什麼內容。就是這樣重要的細胞,其數量在一個人出生時就已經定了,損傷一個就少一個,根本不可逆。

  其實造成聽力損傷的因素非常多,在我國0~17歲兒童青少年中,造成聽力殘疾的主要原因有:噪聲、遺傳、中耳炎、藥物中毒、孕期感染等——噪聲是唯一一個能夠自我調整,是依靠我們個人的力量就能夠改變的。

  關於濱崎步的致聾原因,還有一個是精神壓力過大。專家解釋,在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體內的應激能力下降,整個血液循環就會出問題。耳蝸內的血供是人體最細的終末支血管,人體的血液循環不暢,耳朵就會最先受到影響。

  目前,突發性耳聾在高級知識分子以及都市白領中發病率很高,就是因為精神壓力過大造成的。

  於麗玫博士指出,當人出現耳鳴的現象時最該引起警惕,是人體內血液循環差的第一報警信號,說明你體內最細的末梢神經出了問題,應該要多休息,保證睡眠以緩解壓力了。

  張華主任說,經常聽MP3、接觸噪音環境,工作勞累的人,以及有家族遺傳對噪音敏感的人,都要注意防範突發性耳聾,最好一年做一次簡單的聽力檢查,費用也不過40元錢左右。

  MP3對聽力損傷最大

  1月15日下午6點,正是下班高峰,在北京朝陽區紅廟車站的115路電車站牌前,一位胖胖的男學生戴上了耳機邊聽MP3邊等車。路面上車來車往,公交車的報站聲、來來往住的車與地面摩擦的聲音、路邊小店裡傳出的音樂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如果按醫學專家的估計,噪聲至少有八九十分貝,那麼記者用自己的MP3實驗證明,這位男生想聽清楚自己耳機裡傳來的音樂,他的MP3的音量必須調到總音量的2/3以上。

  在地鐵一號線,乘客中有不少人在聽MP3。一位每天上班需要一個半小時的電視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在路上消磨時間的最好辦法就是聽MP3,但是聽多了,就感到頭暈,耳鳴。

  專家點評:

  在地鐵公交車這種環境裡,音量大小不是由聽力而是由噪音決定。尤其是地鐵裡,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會對人的耳朵產生一定的壓力,再戴著耳機緊緊地壓在耳朵裡,帶強度的聲音不斷地撞擊耳膜,就會造成毛細胞的損傷。當人耳聽到的音量超過85分貝時,時間較長可造成聽覺疲勞;當音量高達110分貝以上時,足以使人體內耳的毛細胞死亡。耳機的音量輸出一般在84分貝左右,有些高頻範圍能達到120分貝。聲音過大、每次聽的時間過長會影響聽覺神經,造成興奮性毒性,植物神經功能也會紊亂,除了耳鳴,嚴重的還會導致厭食、失眠等症狀。在所有的噪聲中,脈衝式噪聲,就像MP3裡傳出的聲音,對聽力的損傷最大。

  護耳TIPS:聽MP3掌握60-60原則

  經常戴MP3聽音樂的人應掌握60-60原則,這也是國際上比較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即聽音樂時,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

  此外,耳機最好選頭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機對聽力的損傷要小。因為耳塞式耳機直接塞在外耳道裡,聲音沒有出處,都向著鼓膜發過去,聲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對聽力的損傷更大。一般來說,聽到同等音量的音樂,用耳塞式耳機比頭戴式耳機的音量高7~9分貝。

  儘量不要在嘈雜環境下用耳機聽音樂,這會讓你不自主地調高音量。

  聽音樂時,不要過分追求音質效果,把低頻音放得太大,它對耳蝸內的毛細胞損傷非常大,聽MP3時,別兩個耳朵一起聽,應該左右輪換,而且不要塞得太緊。

  噪音環境下用個防護耳塞

  除了聽MP3,經常在噪音環境下工作、生活、娛樂,都是聽力損害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機場、建築工地工作,這些環境的噪聲強度很大(超過90分貝)。經常在這種高噪音環境下,最好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比如戴個防護式耳塞,這在一般的勞保商店都能買到,幾塊錢一個,可以有效阻隔一部分噪音,保護聽力。如果臨時找不到耳塞,用棉花球、紙球塞進耳朵,也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對比法」判斷聽力情況

  經常聽音樂的人應留意自己的聽力情況,看有沒有耳鳴、耳發悶、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異常,這可能是聽力受損的早期信號。也可以拿以前能聽清的音量做對比,比如以前聽手錶走動的聲音很清晰,而現在聽不太清楚了,或者以前看電視時一般開的音量,現在卻覺得太小聽不清楚。出現以上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做聽力監測。

  聽力下降最好一周內就診

  由噪音環境引起的聽力受損叫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如果能在一周內就診,大多數都是可以治好的。而一般來說,聽力損失超過3個月,就是永久性的,很難治癒。

(責任編輯:劉振龍)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聲音遠超50分貝 逛春熙路也傷害你的耳朵
    聲音遠超50分貝 逛春熙路也傷害你的耳朵 2012-03-03 07:36:44  來源: 成都晚報  編輯: 周娜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Mp3tag:方便的 Mp3 信息修改軟體
    相信大家電腦裡面的音樂一定很多,歌曲積著久而久之,有一天整理一看才發現很多音樂文件信息並不完整,如專輯名稱、歌手名字什麼的「缺斤少兩」,這樣在整理和翻找歌曲的時候會給你帶來很大的不便。那就來試試軟媒小編為大家推薦的Mp3tag這款Mp3信息修改軟體吧。
  • 怎麼用mp3轉換器把m4a轉mp3?一個常用的格式轉換方法
    怎麼用mp3轉換器把m4a轉mp3?不管是視頻還是音頻都有多種格式,就音頻格式而言常見的就有m4a、mp3和flac等。但是有小夥伴問我怎麼把m4a轉mp3,因為播放設備不支持播放m4a格式的音頻,所以需要轉換成常用的mp3格式。那出現這類兼容性問題時該怎麼辦呢?
  • 《新世界》「小耳朵」發圖演示怎麼「做耳朵」,千萬別惹長這樣的
    哥們兒入伍不久,戰友們再沒有說悄悄話的了,你再「悄悄」,他那耳朵一動,也「悄悄」地聽去了。不想聽都不成,你說氣人不?包括營長的悄悄話也被他無器械「監聽」到了,雖然他立即笑眯眯地表示「保證不說出去」,營長還是「煩」死他了。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說到生活上那些爽翻天的小癖好,小編第一反應就是想到掏耳朵。 尤其是耳機戴久了感覺耳朵發癢,或者洗澡後耳朵進水的時候,把棉籤伸進耳道輕輕旋轉,那感覺真的太爽啦!
  • 每天都掏耳朵會怎麼樣?其中的危害或不簡單,望你能早了解
    耳朵裡面會產生耳屎,很多人就會時不時的去掏一掏,即使沒有耳屎也想要去掏。只要覺得耳朵不舒服了就會掏,也不知道是什麼心理,總之掏完就會覺得渾身都舒服。可是講真的,耳朵不能夠經常掏的,你可能掏著一時爽了,時間長了以後,就可能會給耳朵,甚至是身體帶來危害。你不信,不信就說個真事給你聽聽。
  • 用MP3的四大禁忌
    用MP3隨身聽欣賞音樂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然而在盡情享受音樂的同時,你是否也考慮過它對身體的影響呢?如果聽MP3的方法不得當,而且長時間得不到糾正,那麼聽MP3也將會對您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進入型色男女圖庫  下面就是聽MP3的4種不太好的習慣,請大家在平時注意。
  • 牛魔是牛耳朵,豬八戒是豬耳朵,公孫離是兔耳朵,那玄策是啥耳朵
    王者榮耀有100多個英雄,Timi設計師對每個英雄都進行了精緻的製作,一些小小細節都做得滴水不漏、甚至包括英雄的耳朵;王者榮耀每個英雄都有自己的特色,在這麼多英雄裡能露出耳朵的英雄也特別的少,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英雄都有誰吧。
  • 一款MP3音樂原數據和本地視頻封面素材修改神器-送給迷茫的你
    mp3tag中文版是一款相當實用且完全免費的專業歌曲信息編輯器,通俗的講也叫mp3信息修改器,就是廣大愛好音樂的用戶經常用到的修改歌曲信息軟體
  • 耳朵時常感覺發紅髮燙?別傻傻以為是心動,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我們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過耳朵發紅髮燙的經歷,有些人是耳朵發燙的時候,是兩個耳朵一起紅,有些人就會只有一個耳朵會發紅。在我們生活中,能夠導致耳朵發紅的因素非常多,很多人都以為只有在心動的時候才會耳朵發紅髮燙,事實是這樣的嗎今天就一起來詳細聊聊,我們生活中,能夠導致耳朵發紅的常見因素有哪些。耳朵時常感覺發紅髮燙?別傻傻以為是心動,答案可能讓你意外首先,引發耳朵發燙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人的情緒波動較大而導致的。
  • 掏耳朵竟傷到寶寶鼓膜,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千萬別,寶寶的小耳朵可經不起這種「待遇」,如果簡單粗暴一掏,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再說了,耳朵不能清潔太過,尤其是耳屎,不是爸媽想掏就能掏的。鑑於耳朵問題很多爸媽會忽視或者不重視,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小南還是寫一篇吧,收好不謝。
  • 春節快到了 如何不讓鞭炮聲傷害寶寶的小耳朵?
    一個大概的參考原則是,如果你略提高嗓門就能蓋過噪音,那它應該就不會傷害寶寶的聽力。如果你不喊別人都聽不見你說話,那這樣的噪音對你的寶寶來說可能就太大了。曾有人做過測試,城市中夜間環境的噪音值一般不會超過60分貝,但在燃放鞭炮期間,燃放點的噪音平均值都超過90分貝,最大值達到110分貝,特別是在除夕。距離燃放點越近,噪音就越大,對寶寶聽力的損傷也就越大。
  • 如何正確給娃「掏耳朵」?家長可別瞎勤快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相信大家對掏耳朵都並不陌生,一般來說大家會定期的掏耳朵,把它當做日常清潔的一項。對於成年人來說掏耳朵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1)天然屏障耳屎像是一道屏障,隔離開外界和耳膜,不讓那些不小心進入耳道的東西傷害到耳膜。
  • 健康科普丨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醫生為你解釋
    另外,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一旦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就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還有一點,孩子比較愛動,如果在掏耳朵時,孩子亂動,還容易傷害鼓膜或聽小骨,影響聽力。
  • 為何有時覺得耳朵發紅髮燙?儘量別忽視,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其實像小王一樣經常耳朵會發紅髮燙的人有很多,這只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並不是生病了,而是因為我們耳朵上皮膚淺薄,容易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所以才會出現突然的發紅髮燙。為何有時覺得耳朵發紅髮燙?儘量別忽視,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一,每次運動後,耳朵會發紅髮燙很多人在做完運動之後,發現自己的耳朵紅紅的,摸上去還會有些發熱發燙,其實出現這些狀況都是正常的,運動的時候,全身的肌肉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因此心跳也會加速。
  • 別買這種耳機轉接線了,好好保護自己的耳朵
    已經三天沒用耳機聽歌了,我按耐不住饑渴難耐的耳朵,直接連接轉接線將耳機插入耳朵,啊~差點聾了,左右耳聲音不均,並且時大時小,反覆插拔幾次,依舊如此,我感覺被奸商騙了。總結一下,一分錢一分貨,耳機轉接線還是買品牌的吧,別讓這種劣質三五轉接線xx你的耳朵。
  • 面相「耳朵往前照,不是騎馬就坐轎」,看看你的耳朵長啥樣
    我們經常會在生活中聽到老一輩們會說「耳朵往前照,不是騎馬就坐轎」這樣的一句老話。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而你又有沒有觀察過自己的耳朵長啥樣呢?這句俗語所表達的通常就是說小孩子如果說耳朵大的話長大了機會比較有福氣了,還有人也認為耳朵大的人會比較長壽一些。
  • 耳朵突然發燙髮紅,是不是做賊心虛了?真相出人意料,別慌了
    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有很多同學嘲笑我,說我的耳朵特別敏感,總是動不動就發紅,有的時候是一側發紅,有時候就是兩隻耳朵都發紅,同時還能夠感覺到耳根發熱,大家都總是說我是不是看上了哪個男生,覺得害羞了。但其實,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原來喜歡上了哪個男生。
  • 耳朵進水的時候,別搖頭
    遊泳或者洗澡的時候,耳朵可能會進水。這時候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把它搖出來。
  • 全球有 11 億年輕人,耳朵越來越聾了
    全球有 11 億年輕人,耳朵越來越聾了 2020-03-0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