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太多影響寶寶聽力?如何正確給娃「掏耳朵」?家長可別瞎勤快

2020-12-05 糖果的媽媽

耳屎在醫學上被稱作「耵(ding)聹(ning)」,是由耳道皮膚腺體分泌出來的物質,常常還夾雜灰塵和皮屑等。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相信大家對掏耳朵都並不陌生,一般來說大家會定期的掏耳朵,把它當做日常清潔的一項。對於成年人來說掏耳朵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但對於家長來說,要不要給寶寶掏耳朵成了他們非常糾結的一項,既害怕給寶寶碰壞,又忍不住想幫寶寶清理。

耳屎太多影響寶寶聽力?

菲菲是一個非常愛乾淨的寶媽,每天都會給女兒換洗衣物,寶寶看上去永遠都是乾乾淨淨的。最近寶媽發現寶寶總是不搭理自己,好像是聽力出了毛病。

她仔細一瞧,才發現寶寶耳道裡已經堆積了很多耳屎,這讓愛乾淨的寶媽受不了了,於是拿著掏耳勺給女兒掏耳朵。

沒想到這一掏,寶寶卻大哭不止,嚇得寶媽連忙把孩子送去了醫院,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寶寶的耳道有破損情況,很可能就是寶媽掏耳朵時導致的。

醫生告訴寶媽:「一般的耳屎是不會影響寶寶的聽力的,這麼小的孩子,也並不建議家長自己給孩子掏耳朵。」

為什麼總感覺寶寶的耳屎多?

一些家長會發現這樣一個情況,那就是自己家的孩子經常摳耳朵,家長仔細一看,才發現寶寶的耳屎非常多。其實確實是這樣的,寶寶的耳屎的確要更多。

耳屎是耳道分泌出的物質,孩子新陳代謝較快,排出的耵聹腺分泌物也自然較多。

雖然這是我們人體排出的「廢料」,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些耳屎也是非常有用處的。

1)天然屏障

耳屎像是一道屏障,隔離開外界和耳膜,不讓那些不小心進入耳道的東西傷害到耳膜。

2)保持耳道溼潤

耳屎可以對耳道進行保溼,防止耳道因為乾燥而引起耳癢、燒灼等。

3)抗菌作用

耳屎雖然聽起來非常不乾淨,但實際上它還具有抗菌的作用,防止耳部因為感染而流膿發炎。

寶寶的耳朵能掏嗎?

醫生建議:除非寶寶的耳屎已經堵塞了整個耳道,影響到了寶寶的聽力,否則並不建議給寶寶掏耳朵。

即使是出現了以上的情況,也應該優先選擇去醫院的「耳鼻喉科」交給專業的醫生來處理。

1)寶寶耳道十分脆弱

寶寶的耳道比成人的要更窄,即使掏耳勺伸進去了,也並不容易操作。而且寶寶皮膚免疫力較低,很可能因為大人的操作失誤而引起耳道發炎。

2)耳屎可以自己脫落

另外寶寶的耳屎,其實是可以通過自排功能排出的。當耳屎堆積到一定程度,它們就會隨著寶寶的運動、咀嚼而自然排出,不會影響到寶寶的聽力。

3)容易越推越深

我們在家裡掏耳朵通常會使用掏耳勺或棉籤,但這樣的工具靈活性很低,反而容易越掏越往裡,將耳屎推進更深處。

如何給寶寶掏耳朵?

1)在家裡

在家裡給寶寶清理耳朵時,就不要清理寶寶的耳道了,我們只需要清潔一下寶寶外溢的耳屎就可以了。

可以拿小棉籤或紗布來清理寶寶的耳廓、耳朵外側以及耳朵後側,只要達到解癢的效果就好了。

2)去醫院

如果想清理寶寶耳道裡的耳屎,那麼一定要去醫院處理。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工具直接夾取耳屎,另一種是配上滴耳液浸泡3天后,再去醫院衝洗。

糖果媽媽留言板:你平時會給寶寶掏耳朵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耳屎太多怎麼辦?注意這幾點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寶寶耳屎太多到底能不能掏?隔多長時間掏一次?是大部分家庭都比較糾結的問題。經常給寶寶掏耳朵,怕對耳膜造成損傷影響聽力。保護耳膜、防止聽力受損耳屎就像耳道裡的一道大門,保護著人們的耳朵,不但能防止異物進入,還能抵抗住分貝過高的聲音的衝擊。像是打雷或鞭炮這種較強的聲波,很容易就對鼓膜造成衝擊,進而損傷並影響聽力。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文/銀花有媽媽看到娃耳朵裡有耳屎,忍不住要動手掏一掏,一方面是強迫症,一方面覺得「髒」,「髒東西」堵在耳朵裡不舒,也會影響娃的聽力;但也有父母擔心給娃掏耳朵會損傷耳膜。那麼,到底能不能給娃掏耳朵呢?在我服務的家庭中,也是常被媽媽們詢問得比較多的問題。
  • 又有孩子因掏耳屎而耳膜穿孔?掏還是不掏,讓很多家長都難以抉擇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的一份資料上記載著,目前全球約有3.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超過3200萬是孩子,這其中約有6成兒童的聽力損失是完全可以規避的,例如分泌性中耳炎、錯誤使用藥物、給娃掏耳朵等。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左耳掏完,右耳掏,給自己掏爽了還要給自己家的孩子掏。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家長們容易忽略,給寶寶掏耳朵幾個誤區,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
    那麼耳朵裡有耳屎一定要定期掏出來嗎?有時候我們感覺耳朵癢,會不經意地隨手拿起身邊的東西就去掏耳朵可以嗎?事實上,這種做法十分不可取。這些行為對耳朵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耳朵感染失聰。一、正確了解耳朵內的耳屎1、耳屎是耳朵內產生的分泌物,又叫耵聹。2、耳屎可以對外耳道形成保護作用,空氣中的灰塵,一旦進入耳道,耳屎就能粘住它。
  • 掏耳朵竟讓寶寶鼓膜穿孔!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昨日門診,一位媽媽帶著2歲的孩子來就診,說耳朵痛。在耳鼻喉科就診檢查後,結果竟是因為媽媽給孩子用挖耳勺掏耳朵後,導致鼓膜穿孔......很家長都有給孩子掏耳朵的習慣,沒出現過上述情況的,內心一定會有疑問,覺得「有這麼嚴重嗎?」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在門診很常見。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下,關於孩子的耳屎父母到底能不能掏的問題。什麼是耳屎?
  • 覺得寶寶耳屎多?耳屎的這些功能你可了解?媽媽掏耳朵要注意啦
    文丨福林媽咪樓下一群寶媽們聊天,話題自然都是圍繞寶寶,聊到寶寶的睡覺習慣,默默媽媽說默默最喜歡掏耳朵,常常掏著耳朵就睡著了。其他媽媽還疑惑,寶寶這麼小就掏耳朵,這樣真的可以嗎?2、 保護聽力寶寶的耳屎,積存在寶寶外耳道中,這能很好的緩解聲音對寶寶耳朵內部鼓膜的直接刺激,減輕外界聲波的強烈衝擊,能有效地防止過於強大的聲波對寶寶鼓膜造成損傷,保護寶寶聽力。所以,有時候沒有聽到聲音,大人們就會開玩笑:「你耳朵塞什麼了?聽不見嗎?」3、 滋潤鼓膜耳屎既然是人體的一種分泌物,它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油脂。
  • 給寶寶掏耳朵講究多,你造嗎
    寶寶跟大人一樣,耳朵的耵聹腺也會有分泌物,俗稱「耳屎」。寶寶分泌耳屎可能堵塞外耳道,也會影響衛生,甚至會讓寶寶不自覺得亂撓耳朵。可由於寶寶外耳道小,耳朵皮膚嬌嫩,媽媽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幫寶寶清理耳朵了。寶寶耳朵到底能不能掏?
  • 掏耳朵竟傷到寶寶鼓膜,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爸媽有掏耳朵的習慣嗎?還別說,有的爸爸就是喜歡掏個耳朵,有的媽媽呢恨不得一點耳屎都看不到,有了寶寶之後,他們就會把這個習慣延續到寶寶身上。千萬別,寶寶的小耳朵可經不起這種「待遇」,如果簡單粗暴一掏,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再說了,耳朵不能清潔太過,尤其是耳屎,不是爸媽想掏就能掏的。鑑於耳朵問題很多爸媽會忽視或者不重視,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小南還是寫一篇吧,收好不謝。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寶寶耳洞裡有很多耳屎,但是聽力正常。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2.外耳道感染據統計,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或直接因掏耳致傷而感染。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其實是這樣
    其實從健康的角度來出發,棉籤掏耳朵本身就不是一個好習慣,並不值得推崇。掏耳朵是一件大事,我們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才可以。耳屎真的有必要掏嗎?人的耳朵之所以會經常癢,其實就是因為耳朵裡面有耳屎了,如果一直不掏的話耳朵可能會變得有些難受。但是耳屎就是耳朵的一種代謝物,除了我們常見的薄片狀耳屎,耳朵裡面的油脂其實也是耳屎。不管是什麼形態的耳屎,都不需要人自己主動去清理。
  • 大爺愛掏耳朵竟然掏出了「瘤」,嚴重可侵犯顱腦!如何科學挖耳屎...
    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此病在各年齡段都可發病,中老年較為多見。陳志凌主任介紹,臨床上亂掏耳朵「掏出」膽脂瘤的患者相對較少,但因此出現中耳炎、黴菌性外耳道炎、聽力下降的病例屢見不鮮。
  • 健康科普丨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醫生為你解釋
    另外,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一旦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就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還有一點,孩子比較愛動,如果在掏耳朵時,孩子亂動,還容易傷害鼓膜或聽小骨,影響聽力。
  • 嬰兒多大時,才能「掏耳朵」?很多父母不清楚,小心傷了孩子耳膜
    我的一個朋友小愛,小愛的寶寶有8個月了,之前小愛從來沒幫寶寶掏過耳朵。有一天突發奇想,覺得寶寶會不會因為耳朵的分泌物過多而影響了聽力,於是買了兒童專用的發光耳勺進行為寶寶掏耳朵。由於小愛從來沒幫別人掏過耳朵,一個不小心用力過猛,寶寶哇的一聲大哭了,而且一直捂著那隻被媽媽掏過的耳朵,小愛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看,才知道傷了寶寶的耳膜。掏耳朵可以幫助我們把耳朵裡堆積的分泌物清理掉,使我們的聽力通暢。如果寶寶的耳朵裡的分泌物堆積過多,會導致他的聽力異常,從而影響他的語言發育能力。
  • 孩子多大時,才能進行「掏耳朵」「挖鼻孔」?這裡告訴你標準答案
    前幾天看了一下朋友圈,一個朋友的朋友圈發布了一個消息:不要再亂給孩子掏耳朵了,她朋友就是給孩子掏耳朵時不小心把鼓膜掏傷了一點點,醫生說穿孔了。不少媽媽看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的時候,強迫症犯了就會想著要給孩子掏耳朵,對子好多耳屎暴露在外面,所以就給自己孩子掏耳朵,但是孩子的耳朵很小,媽媽的手不知輕重的話可能會傷到孩子。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寶寶耳屎堵成「水泥」狀,一碰疼得哇哇...
    但隨後的檢查嚇了醫生一跳,趙趙的耳道裡全是耳屎,一路從外耳、中耳、內耳堵到了耳膜,而且還堅硬無比,炎症再加上巨量的耳屎作祟,耳朵不疼才怪。趙趙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太調皮了,每次想給他掏耳朵,他都一溜煙跑開,家人都拿他沒辦法,所以出生五年以來,從來沒有掏過耳屎。看來只好請專業人士出馬了。但只要醫生一把工具伸進耳朵碰到耳屎,趙趙就疼得哇哇直叫,說什麼都不讓繼續掏。
  • 有些人喜歡經常掏耳朵,有什麼危害呢?這些要小心...
    很多人因為耳屎帶有一個「屎」字,就將其與大便等同起來:① 沒有任何作用② 掏得越乾淨越好於是,總是認為掏掏更健康。其實才不是!對於耳朵來說,耳屎其實是耳朵的保護傘,只是你看不到而已。頻繁掏耳朵,會加快「耳朵死皮」脫落,會讓耳屎越掏越多,耳朵越掏越癢。不小心捅破耳膜,導致聽力下降,甚至是喪失聽力。所以,別手賤,不要有事兒沒事就去掏耳朵。但是,若平時耳朵癢了、耳屎多了,那掏掏倒也無妨。不過要注意以下5點:① 不要頻繁挖耳,一周最多一次。② 掏的時候不要太深入,儘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籤等尖銳物掏耳。
  • 掏耳朵容易造成聽力損害 科學護耳需重視
    中耳炎是聽力障礙的主要病因,由於兒童獨特的解剖特點,咽鼓管短平寬,細菌病毒容易侵入導致中耳炎,反覆發作造成聽力障礙,繼而影響語言發育。  陳翠芳舉了一個例子,她接診過一個二年級學生,家長平時總是數落孩子聊天時半天不說話,或者反應太慢,上課時老師也反映其不認真聽講,導致孩子成績迅速下降。
  • 耳內耵聹有作用,錯誤處理有這些風險,別再隨便掏耳朵啦
    相信不少朋友們都做過「掏耳朵」的動作。看似簡單的「掏耳朵」可不簡單,稍有不慎很可能會對聽力造成影響。那麼,我們真的需要每天掏耳朵嗎?又該如何掏耳朵呢?下面就和亮健好藥君一起看看吧。一、什麼是耳屎耳屎其實指耵聹,是在外耳道軟骨部分,耵聹腺分泌的淡黃色分泌物。
  • 你的耳朵被「耳屎」堵住了嗎?
    耵聹栓塞形成後,可影響聽力或誘發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見病之一。 耵聹栓塞因程度及部位的不同而症狀有異: 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無症狀; 患者有臨床表現前來就診時,往往可見到耵聹完全阻塞外耳道。 什麼原因會導致耵聹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