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們都做過「掏耳朵」的動作。看似簡單的「掏耳朵」可不簡單,稍有不慎很可能會對聽力造成影響。那麼,我們真的需要每天掏耳朵嗎?又該如何掏耳朵呢?下面就和亮健好藥君一起看看吧。
一、什麼是耳屎
耳屎其實指耵聹,是在外耳道軟骨部分,耵聹腺分泌的淡黃色分泌物。一般分為乾性耵聹和溼性耵聹,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幹耳和油耳。
二、耵聹有什麼作用
抗菌:耵聹可以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以使外耳道保持在酸性環境中,從而起到抗菌作用並保護外耳道免受感染。
保溫保溼:耵聹可以幫助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防止耳道皮膚太幹。
防止異物侵入:耵聹可以阻擋外部灰塵、異物和小昆蟲侵入鼓膜。
三、不建議用棉籤或挖耳器「掏耳朵」
耳道具有自我清潔功能,大多數人的耵聹可以自己排出。反覆掏耳朵會破壞耳道皮膚的天然屏障,引起耳道溼疹、起外耳道炎。如果確實有需要清除耵聹的話也需要到醫院進行正規處理,例如以下情況:
1、耵聹栓塞或有耳部炎症
耵聹分泌旺盛,或外耳道狹窄、外耳道發炎等,阻塞在外耳道中形成耵聹栓塞時需要及時取出。一些患有真菌性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的人耵聹可能異常增加,有必要定期清潔耵聹。
有些人在出生時耳朵便有一個小洞,根據其位置,稱為「耳前瘻管」或「耳後瘻管」。如果有炎症則會分泌出黏液,此時將其輕輕擦拭即可。若瘻管紅腫或排出膿液就需要藥物甚至手術治療了。掏耳朵的時候注意不要用力過度。
2、外耳道中有異物
小昆蟲、棉花、玩具等異物留在耳朵中時需要去醫院及時清除異物。家長們發現孩子總是捂耳朵或撓耳朵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四、為什麼不建議隨意「掏耳朵」
掏耳工具可能包含各種細菌,當它劃傷皮膚時,細菌趁機侵入並引起發炎或耳痛。耵聹過少難以發揮作用,容易被小昆蟲、異物等入侵造成不適。清潔不當可能會將較硬或位於較深的位置的耵聹推入耳道深處,導致耵聹栓塞,從而出現聽力下降、外耳道皮膚糜爛等,當患有嚴重的外耳道感染或中耳炎時,會對大腦造成危險。
五、如何保護耳朵
每次洗完頭髮或遊泳結束後及時用棉籤輕輕擦乾耳廓內的積水。年齡較小的寶寶可以考慮用有護耳的專用帽子。年齡較大的寶寶也要注意耳部衛生,洗澡時不要隨意活動,平時也不要將玩具塞入耳內。最後,若耳朵出現明顯不適,記住要儘快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