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和同學聊天,無意中得知同學5歲的兒子耳朵失聰,目前是做了一個人工耳蝸來接收外界的聲音。耳朵是人體重要的一個部位,如果耳朵受傷,生活將受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小寶寶的耳朵相對大人更加脆弱,家長們要小心護理。
那麼耳朵裡有耳屎一定要定期掏出來嗎?有時候我們感覺耳朵癢,會不經意地隨手拿起身邊的東西就去掏耳朵可以嗎?
事實上,這種做法十分不可取。這些行為對耳朵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耳朵感染失聰。
一、正確了解耳朵內的耳屎
1、耳屎是耳朵內產生的分泌物,又叫耵聹。
2、耳屎可以對外耳道形成保護作用,空氣中的灰塵,一旦進入耳道,耳屎就能粘住它。
3、耳道有耳屎堵著可以避免蟲子、水滴等物質進入耳朵直接刺激或破壞耳膜。
4、耳屎還有一定的抗細菌,抗真菌作用。
5、耳朵是具有自潔能力的,通常情況下並不需要人為清理,耳垢會自動從耳道內掉出。
二、掏耳朵有哪些危害
1、經常挖耳朵最大的風險就是容易引起各種外耳道炎。由於外耳道內的皮膚下缺乏疏鬆軟組織,直接和骨質接觸,掏耳朵很容易損傷耳道,除了掏破皮膚之外,可以導致急性外耳道炎,也就是俗稱的長癤子。
2、用棉籤掏耳朵可能會嚴重導致穿孔,從而導致人體失衡。如果擾亂了耳屎的正常排出,可能會越積越高多,導致產生一些耳聾耳鳴的症狀。
三、如何護理寶寶的耳朵
1、教育寶寶不要把東西放進耳朵裡。小朋友很喜歡把小東西放在有洞的地方,所以,家長看到孩子把東西放進耳朵一定要及時教育他。
2、耳朵最好要經常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3、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含鋅鐵鈣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有利於改善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
4、耳朵的清潔不需要過多的清洗,只需要在洗臉的時候,用毛巾擦拭耳廓和耳背就可以。
5、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待在高分貝的環境裡面。
6、儘量不要自己清理寶寶耳朵的耳垢。因為它是正常的保護耳道的分泌物,不需要特別的清理,清理耳廓就可以了。如果寶寶耳朵的耳垢太大影響到聽力,家長不要自己給孩子清理,要去專科醫生給他清理。
7、如果耳朵內有過多的硬耳垢,家長可以在諮詢醫生後,使用軟化耳垢的滴耳液,方法是讓寶寶側臥後滴入,每天一次,每次1-2滴,滴藥後保持側臥至少5分鐘,連續5天,硬結的耳垢就會被軟化,便容易除去了。
8、如果寶寶洗澡時耳朵不慎進水,家長也不要太過驚慌,因為耳道是盲端系統,如果不是往耳道內噴水,一般水是無法進入耳道深處的。家長可以將鬆軟的棉球放入寶寶的耳廓內,放置5分鐘,這樣可以把耳道內的水吸出來。
耳朵內有耳屎是正常的,家長不必太過於在意。耳屎是天然的保護屏障,它也會自動移動或排出。因此,父母應十分細心地護理好寶寶的耳朵,讓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