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齡以下的寶寶養育口訣:少抱多躺不搖晃,勤洗勤擦三不要

2021-01-16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新晉的寶爸寶媽們,在為孩子出生而高興的同時,肯定也有點手足無措的不安。

第一次當父母,該怎樣照顧初臨這個世界、格外柔弱的小嬰兒呢?看著他軟綿綿的身體或多或少都會犯怵。

嬰兒出生後的三個月內變化是最大的,幾乎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因此,把握好這段時間,能給寶寶的生長發育提供最大助力。

但具體要怎麼做呢?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寶寶的發育規律,才知道護理重點在哪。

寶寶出生後的三個月內,要經歷「一哭、二笑、三認母」的規律。

一哭,指的是寶寶還沒滿月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中,清醒的時間很少,哭聲是他們向家長表達需求的主要方式。

二笑,指的是出生第二個月,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開始減少,有了玩耍的精力,學會了笑,還會追尋聽到的聲音來源。

三認母,指的是出生第三個月,寶寶的視力發育到一定程度,開始學會認人,見到媽媽會笑,肢體活動也漸漸增加。

如果你家有一個3月齡以下的寶寶,一定要記住這條養育口訣:少抱多躺不搖晃,勤洗勤擦三不要。

這樣既保證了寶寶的日常需求,又能助力他的發育。

01何謂少抱多躺不搖晃?

不足三個月的寶寶發育很快,睡眠時間也多,想要優質的睡眠,「少抱多躺不搖晃」非常重要,但具體實行時一定要記住:

儘量只在寶寶需要的時抱直,如餵奶時、哭鬧時、拍嗝時等,但不能頻繁抱,最好讓他多在床上躺著。

寶寶的骨骼發育不完全,還很脆弱,抱姿不正確或抱起時間太長,甚至可能導致脊柱發育畸形,也不利於認知發展和大動作發育。

如果抱孩子,最好使用比較不容易錯的橫抱和45°角斜抱,豎抱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謹慎,這個姿勢很容易犯錯,必須讓寶寶的頭頸有支撐。

即便是拍嗝也不要抱時間太長,更不要養成抱睡的習慣,否則不利於寶寶的睡眠規律形成。

抱娃時不要用力搖晃,晃悠確實更讓寶寶有安全感,但一定要注意力度及頻率。

正確的做法是,將寶寶抱在懷裡然後輕輕搖晃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快速搖晃寶寶,否則可能導致「搖晃症候群」。

02何謂勤洗勤擦三不要?

1、勤洗勤擦

不滿三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翻身,便溺又多,很容易紅屁股。

家長們要勤換尿不溼,還要勤用清水洗寶寶的小屁屁,使臀部皮膚經常保持在乾淨清爽的狀態,還可以塗些護臀霜做滋潤隔離。

寶寶滿兩個月後進入口欲期,會出現吃手手的現象,口水開始流很多,家長要勤擦,並用溫水清潔嘴巴周圍的部位,再塗些寶寶霜。

還要準備幾個小圍嘴給寶寶戴上,以免口水流進脖子裡。

否則,長期在口水浸潤下的皮膚,很容易出現紅疹子,寶寶受罪父母看著也難受。

2、三不要

主要指的是,不睡頭型、不把屎把尿、不掏耳朵。

很多家長對護理寶寶存在認知誤區,或是還保留著部分不科學的傳統做法。

比如給還沒滿月的寶寶睡頭型、枕枕頭,半夜把寶寶叫醒把屎把尿,給寶寶掏耳屎等,這些行為是很危險的。

寶寶還是圓頭最好看,不影響五官縱深度。

寶寶大小便頻繁,用尿不溼或尿布就可以了,把屎把尿不利於脊柱健康,還會對膀胱括約肌鍛鍊造成影響。

挖鼻屎、掏耳朵的潔癖家長也請住手,耳朵可以自我清潔,不需要人為掏。小嬰兒的耳朵很脆弱,這樣很容易傷到他們。

03照顧寶寶,要知道這四個護理重點:

一、不錯過猛漲期

嬰兒出生後的三個月,是人類一生當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寶媽要按需哺乳,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自己也要保養身體、補足氣血,才能讓奶水更充足。

哺乳期寶媽不要吃可能會讓孩子消化不良或過敏的食品,如辣椒等、

在此期間,要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將來的生長打好基礎。

二、培養安全的依戀關係

新生的寶寶需要安全感,可多與寶寶互動,不要離開太遠。在寶寶感到不安或有需求時,能立即回應是最好的。

培養寶寶與家人之間的親密情感,建立安全依戀的關係,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

三、親子互動遊戲

除了吃和睡,寶寶也需要玩耍時間。

在家長的帶領下探索世界,發育心智,可以培養寶寶的運動能力。不同月齡適合的遊戲不一樣,在這裡我就不贅述了,大家可自行上網查詢。

四、與寶寶共同完成某些事

給寶寶洗澡換尿不溼時,可以多說說話,即便寶寶聽不懂,也能感知到你的情緒。比如告訴寶寶你正準備給他洗澡,或者正在給他換尿不溼,更容易得到配合。

還可以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你溫柔的聲音會給他很多安全感。

相關焦點

  • 微博傳搖晃哄寶寶睡覺會傷腦部 搖籃曲或成絕唱
    原標題:微博傳搖晃哄寶寶睡覺會傷腦 不少家長很困惑:「搖籃曲」要成絕唱?  「嬰兒不要再搖了!抱著孩子不斷抖動,哭得越兇,抖得越厲害,直到孩子睡去,實際上孩子是被抖暈過去了。」專家表示,因為晃動而造成孩子的顱腦損傷屬於比較極端的案例,兒童醫院遇到的比較少,但是每年都會有那麼1-2個,而且都是受傷比較嚴重的,有的甚至留下了終生的殘疾。
  • 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
    醫生耐心地說:「寶寶保暖要適當,父母護理要記住」三暖一涼「的口訣,這樣孩子才會少生病。」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太小,抗寒能力肯定低,必須穿厚點。事實上呢,寶寶新陳代謝比大人快,而且活動多,不太容易冷。
  • 養魚口訣:新手開缸的一多二少三勤
    簡單地說就是一多二少三勤。具體內容將為您進行分析。1、多次闖我們都知道,開缸要放闖缸魚,既然是闖,就意味著有危險,魚就有犧牲的可能。何必呢,闖缸魚可能不值錢,但它也是幾條生命,為什麼不用其他代替呢?許多養魚老手在開新缸時會使用生蝦死貝來代替闖缸魚。
  • 為什麼不能搖晃寶寶?因為後果很嚴重
    相信很多寶媽都知道寶寶是不可以搖晃的,卻不知道為什麼,今天Tina就來給大家說說這個名詞:嬰兒搖晃症候群,它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因為後果很嚴重,因此寶媽寶爸千萬不能大意。
  • 「科學養育」寶寶睡多久合適?0-3歲寶寶睡眠時間表告訴你答案
    寶寶睡多久合適?0-3歲寶寶睡眠時間表告訴你答案。美國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於2015年發布的睡眠建議中,就有不同月齡的寶寶睡眠時間的介紹。0-3個月睡眠特點:寶寶每天的睡眠通常高達14-17小時。
  • 「科學養育」這9個錯誤家長經常犯,會影響寶寶睡眠!
    睡眠對於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來說非常關鍵,一個良好的睡眠質量不僅能夠促進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還能夠幫助寶寶增強記憶力、創造力等。可是家長們卻經常做一些影響寶寶睡眠質量的事情,妨礙寶寶生長發育。如何讓寶寶擁有優質睡眠?需要避免以下幾個錯誤!
  • 家有女兒,父母做好3件事,將女兒養育得堅強獨立
    導語:如何將女兒養育得堅強獨立,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自信、獨立、優雅的公主,這一直是困擾大多數家長的一道難題。近日,株洲一位媽媽恰巧用手機記錄下女兒替爸爸擋住倒下墊子的溫馨一幕。當小女兒看到軟墊即將砸到蹲在地上擦地的爸爸時,快步跑上前擋住墊子,保護爸爸。網友評價:多時候都是看爸爸替女兒擋,女兒替爸爸擋,真是頭一次看到,淚目,這個小棉襖可太暖了。
  • 【母嬰】不同月齡寶寶該吃多少奶?老師教你7招判斷寶寶吃沒吃飽
    不同月齡的寶寶對奶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嬰兒,如果掌握不好的話,少了會餓著寶寶,多了又會造成過度餵養,對寶寶的生長也是不利的。 那一般情況下,小寶寶吃多少奶合適呢?一起來看看吧。
  • 照顧寶寶最常犯的錯誤!
    1、哺餵母乳時,媽咪抱寶寶的姿勢錯誤 對寶寶的影響 抱寶寶的姿勢親餵母乳時,寶寶有吸住乳頭,但是吸半天也喝不到奶水。 對媽咪的影響 因為拿奶瓶的方式錯誤,讓寶寶每次喝奶後都會不舒服,會造成寶寶有排斥喝奶的情緒。 3、手擠母乳,手法錯誤導致乳房脹痛 媽咪手擠母乳時,用力擠半天,不但不出乳汁,乳房還又腫又漲又難受。
  • 新生兒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有講究,這3種人最好不要抱
    其實,嬰兒出生後,第一個抱他的別是這"3種人",並非迷信,而是有依據的。 更何況一些小朋友,也很難學會抱寶寶的正確姿勢,家長不但不應該讓他們去抱,甚至應該盯緊,不要讓這些大寶寶靠近嬰兒。 因為大寶寶還不懂事,他們很可能會讓小嬰兒受傷。
  • 「高需求寶寶」普遍有以下特徵,父母不要嫌他煩,將來會給你驚喜
    當然,家裡孩子精力太充沛,鄰居也不能休息太多,整天盯著孩子的活動軌跡,也是蠻累的......不過,如果你家也有像這樣的「高需求寶寶」,千萬不要嫌他煩,將來他會給你驚喜。什麼是「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不是一個專業詞彙,它是美國知名的兒科醫生西爾斯博士提出來的。
  • 幫助寶寶早說話,給他念這20首兒歌就行了!多聽兒歌開口早長智力
    歡迎大家關注訂閱、留言與分享】寶寶2個月時會發出嘰嘰咕咕的聲音,4-6個月時,可以通過模仿唇形,發出輔音,到12個月大時,寶寶就能夠說出第一句話,通常是「媽媽」、「爸爸」「大大」等詞。而2-3歲是寶寶語言發育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媽媽多給寶寶念念兒歌,對語言能力發育大有裨益,還可以強化寶寶大腦中的通道,提高寶寶日後的學習能力呢。
  • 寶媽們要注意,搖晃嬰兒的後遺症可不只是暈!
    很多寶爸寶媽在帶寶寶之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如果寶寶哭鬧,他們都喜歡用搖晃的方式安撫,並且發現這種方式「異常」好用。很多時候寶寶真的晃著晃著就不哭了,還會「安穩」睡去。但是寶爸寶媽們可能不知道,你的搖晃未必是把寶寶安撫好了,說不定是把寶寶晃暈了!
  • 過年了,要注意寶寶的奶量!這些食物不要給寶寶吃!
    1堅果類食物我們過年都有一個傳統:買點瓜子、花生、開心果等堅果放在家裡作為年貨,只要有親戚朋友來,就可以招待親戚朋友,如果有小朋友來就更好了,畢竟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堅果類食物,但是要注意3歲以下的寶寶都不建議食用
  • 一歲內寶寶智力發育表:有以下表現,往往暗示你家娃多半是小學霸
    9-10月齡:這個月齡的寶寶用手扶著欄杆就可以行走,能模仿常見的動物發聲。 11-12月齡:此時寶寶不藉助外物能獨立站立,能清楚的叫出爸爸、媽媽,甚至能聽懂大人發號指令,並做出回應。
  • 夏天到了,如何給寶寶和自己,選購安全靠譜的驅蚊劑?
    被蚊子叮,不僅會傳染腦炎、登革熱等疾病,而且瘙癢和過敏讓人受不了,尤其是寶寶被咬之後身上起的包又大又紅,惱怒到爆。小寶寶之所以是蚊子的最愛,主要是因為:嬰幼兒新陳代謝快,排出汗液多,二氧化碳多,要知道汗液中丙酮、辛烯醇、乳酸和二氧化碳氣味對蚊子來說,猶如狗熊聞到了蜂蜜!飛蛾遇見了烈火!
  • 躺餵危險弊端多,連崔玉濤都反對!正確的抱餵其實舒服又簡單
    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前陣子寫了一篇鼓勵媽媽們正確運用奶睡的文章,獲得了幾十萬+的閱讀量,幫助很多媽媽放下心來,享受奶睡,解放雙手、輕鬆哄睡。詳情戳:嬰兒奶睡的好處這麼多,你卻著急戒奶睡?其實是你誤會了奶睡說到奶睡,繞不開的就是躺餵了,這也是育兒問題裡爭議很多的一個焦點。
  • 「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的,寶媽們可別掉以輕心
    如果再碰到寶寶哭鬧,更是不知所措,我是該抱呢,還是不該抱呢,是該怎麼抱呢……這些問題你可能會覺得很簡單,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真的有很大難度。久而久之,他們會發現搖晃會讓寶寶變得安靜,停止哭鬧,因此覺得這樣哄睡寶寶是個不錯的選擇,殊不知這是害了寶寶。「嬰兒搖晃症候群」的臨床病例多發於0-4歲的寶寶,但是中國目前最易發生嬰兒搖晃症候群的是0-8個月的嬰兒。
  • 39.5℃以下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媽媽們記得收藏
    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餵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我兒子一歲前有幾次感冒發燒都是用這種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鐘,最長的一次捂了一個半小時,我的手都麻了,才見兒子頭上冒汗。所以在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
  • 寶寶嗜睡精神差竟因家長這個動作!這個錯誤你一定犯過……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嬰兒頭部的體積和重量佔全身的比例遠比成人大得多,嬰兒頭長佔身體的20%,而成人約為10%。並且嬰兒腦部發育仍未穩固,頸部的肌肉力量較弱,韌帶彈性較差,頸椎也未完全骨化,難以承受較大幅度的搖晃和高拋的震蕩。如果不停地搖晃嬰兒,或是將嬰兒一次次地拋起來又接住,便容易使嬰兒頭顱內的腦組織隨搖晃或高拋的晃動,與較硬的頭顱相撞,從而引起腦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