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浙大女博士遭博導性騷擾跳樓自殺的新聞刷爆全網!
因為這個事情女博士已經死亡,證據不好搜集,所以,暫時官方沒有明確的答覆,該老師也沒有得到什麼懲罰,暫不去評論本事,這件事情的真假還有待考察。
但這種事情在高校確實頻頻發生,尤其研究生、博士生很嚴重,按理說這些人都是學霸,智商高於一般人,法律常識總是有的,但為什麼很少人能夠通過正確的手段維權呢?
1、敬畏感
中國的學生對老師是有敬畏感的,這是教育體制,社會約定俗成的,一般人很難突破這層心理。
當老師對學生性騷擾後,往往會採取一定的手段避免學生說出去,一個是給予一定的好處或者給予一定的承諾;二是恐嚇。
這種方法很奏效,學生本身就害怕老師。她們相信老師有很大的能量,老師可以輕易的傷害她,也可以順水人情的幫助她。
在這種恩威並施下,學生就屈服了。
2、老師權力大
老師本身只是一個崗位,教書育人,授道解惑。
但到了大學,尤其到了研究生導師以上,這個就變味了,老師掌握著學生的生殺大權,他可以讓你畢不了也,或者很難畢業,也可以幫你找一個還不錯的工作,當然,他也可以影響你找到好工作。
這個對於學生來說太重要了,寒窗苦讀這麼多年書,為的就是找份好工作,在這關鍵時刻不敢掉鏈子,所以,不敢輕易得罪老師,即使老師做了一些過分的事情,大多數人也會選擇隱忍,孰不知這反而助長了老師的行動,最終演變成性騷擾。
3、不自信,放大社會能量
在象牙塔待了這麼多年,一直就是學習,學生的經濟條件大都比較差,由於沒有賺到錢,對於未來也很茫然,所以,大多數的學生除了自身的專業大多都不自信
。
而且,學生沒有經歷過事情,不了解真正的社會,會出現極端,而這些智商很高的人往往會吧社會想像得特別複雜,他認為社會上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樣聰明,因此他認為社會很可怕,尤其看了很多媒體的一些對於社會的報導,他認為這是社會常態,孰不知報導的肯定是和別的,不然也不會報導,總之,他認為社會很複雜,不是她能駕馭的。
正是學生的這種思維,使得學生畏手畏腳,凡事得過且過,追求穩定,遇到這種事也不敢輕易聲張。
總的來說吧,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在智商上,學霸很自信,但在社會上,她們容易犯錯誤,做出錯誤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