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縫幹涉實驗背後的幽靈,看量子力學如何解釋雙縫幹涉悖論

2020-12-03 科學新視界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

前面我們科普過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證明了光的波動性,我們也講過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它證明了光的粒子性,由此我們得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特質。可是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有沒有可能我們通過一個實驗就能同時測出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人類是天才的,這個震驚物理世界的實驗就這樣誕生了,人們稱之為雙縫幹涉悖論。

雙縫幹涉實驗結束了光粒子說的tong'zhi

雙縫幹涉實驗是這樣的,有一塊板,板上面開兩個距離適中的小縫,小縫後面有一個光發射器,縫的另一面是一堵牆,實驗環境黑暗。打開光發射器,光通過雙縫打在牆上,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

實驗現象

本以為雙縫幹涉就是一個這麼簡單的證明光的波動性的基礎實驗,可是在1979年的愛因斯坦紀念大會上,這個實驗稍作變化,結果卻震驚了整個物理學世界。

愛因斯坦

在這次大會上,有人提出,雙縫幹涉實驗中,光在通過雙縫後,在不幹涉任何實驗條件的情況下,如果用錄像機觀察屏幕上這些明暗相間的條紋,你會震驚的發現,條紋在這個時候如幽靈一般消失了。這個實驗現象一點也不像科學,就好像有個真正的幽靈在撥弄著我們的世界。從實驗本身分析,感覺就像是後面的操作影響了前面的事件,結果影響了原因,這完全違反了因果定律,時間就好像倒流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用錄像機觀察
在錄像機觀察下,屏幕上的條紋消失

當然不是這樣的,這世上沒有幽靈,時間也並沒有倒流,這需要用量子力學的原理來解釋。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粒子可以以不同的概率同時處於不同的狀態下,薛丁格的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薛丁格的貓的波函數

光可以同時處在既是波又是粒子的狀態,但具體有多少概率是波,多少概率是粒子取決於你的測量方法。當你用雙縫幹涉實驗測量時,粒子狀態全部坍縮為波狀態,波狀態的概率就變為百分之百,粒子狀態的概率就變為0,這就得到了光的波動性,就有了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而當你用錄像機觀察時,光的波狀態就坍縮為粒子狀態,波狀態的概率就變為0,粒子狀態的概率就變為百分之百,這就得到了光的粒子性,明暗相間的條紋就消失了。

雙縫gan's

在量子力學的世界裡,測量方式的改變會改變粒子的狀態,或者換句話說就是觀測者會改變粒子的狀態。所以雙份幹涉悖論怎麼解釋呢?就是光先經過雙縫,這是一個波的測量,所以有了明暗條紋,但後來用錄像機觀測,這是個粒子的測量,所以光又變成了粒子。光的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根據測量方式的變化而變化。

光電效應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沒有,沒看懂的可以多看兩遍,琢磨一下。推薦大家去看一本科幻小說,那就是劉慈欣的《球狀閃電》,書裡面對量子狀態的描述十分通俗易懂,這本書號稱是《三體》前傳,但在小編看來,劇情並沒有半點聯繫,看完這本小說,再加上小編這篇文章,相信你對量子力學的基礎理解會十分深刻的。今天就到這裡,不管喜不喜歡,能引起你的思考就是好的,求一個關注。

相關焦點

  • 除了雙縫幹涉實驗,量子力學還有哪些驚人的實驗?
    量子力學認為,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電子等微觀粒子具有波動性,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確實挑戰人們的已有觀念,這些實驗是用經典思想和方法無法解釋的,但卻包含了量子力學的核心。  例如當發射單個電子來做雙縫實驗時,我們無法預言電子會通過那條縫,以及電子會落到什麼位置,在完全相同的發射條件下,每個電子都是我行我素的,但對於大量電子來講,它們位置的分布概率是可以計算的。
  • 雙縫幹涉實驗真的無法解釋嗎
    光的雙縫幹涉實驗是證明光具有波動性有力證據,後來人們又用電子,質子等粒子進行實驗,得到了同樣的結果,證明波粒二象性對所有物質具有普適性,然而其背後的原因一直是個謎,特別是當我們對其進行觀測時,幹涉條紋卻神秘消失了。光子似乎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
  • 雙縫幹涉實驗,揭示了一個無法解釋的詭異現象
    牛頓的經典力學曾被認為適用於宇宙中所有物體,但後來人們發現微觀世界需要用量子力學去解釋,牛頓的經典力學在這裡會失效,因為微觀世界的運行法則和宏觀世界不同,人們無法理解才覺得一些現象詭異恐怖。 高中物理中的雙縫幹涉實驗是非常基礎性的試驗,但它背後存在著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
  • 「科學怪談」匪夷所思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學實驗之一」。這就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想要完全解釋這個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其實很燒腦,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筆者就用最簡潔的語言來為大家詳細解讀這個實驗。也奠定了量子物理學的基礎。隨著量子物理的誕生,粒子世界被知曉,物理學家們突發奇想,把光的雙縫幹涉實驗由光粒子變成了電子,重複這這個實驗。
  • 真分身術雙縫幹涉實驗
    其實我們在中學時候就已經接觸過量子理論了,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當時當時老師一般不會講太多,所以也沒覺得這個雙縫實驗有多神奇,所以也沒覺得這個雙縫實驗有多神奇。,於是在雙縫的地方設置了一個觀測儀器,於是在雙縫的地方設,用來觀測光子到底是經過了哪條縫,是不是分身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牆上的幹涉條紋消失了,只剩下了與細縫對應的兩條條紋。
  • 令人毛骨悚然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這其中具有標誌性和裡程碑意義的一件事就是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1907年,託馬斯.揚實現了光的雙縫幹涉實驗,再次引發了光的本質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但此時的爭論仍局限在經典物理的範疇內。1961年,蒂賓根大學的克勞斯·約恩松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突發奇想用電子來進行雙縫幹涉實驗,從而打開了量子領域的一個潘多拉盒子。
  • 真分身術雙縫幹涉實驗
    其實我們在中學時候就已經接觸過量子理論了,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當時當時老師一般不會講太多,所以也沒覺得這個雙縫實驗有多神奇,所以也沒覺得這個雙縫實驗有多神奇。,於是在雙縫的地方設置了一個觀測儀器,於是在雙縫的地方設,用來觀測光子到底是經過了哪條縫,是不是分身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牆上的幹涉條紋消失了,只剩下了與細縫對應的兩條條紋。
  • 他山之石: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嗎?恐怖在哪?
    文末有全套高清版資料下載連結,敬請下載學習)開門見山的說,雙縫幹涉實驗不恐怖,但是難以理解。即使對於物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一開始接觸到量子力學的雙縫幹涉實驗時,也會嗅到有一絲玄學的味道。開門見山的說,雙縫幹涉實驗不恐怖,但是難以理解。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何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經典物理學vs量子力學 如果要評選科學史上匪夷所思的實驗,那麼這個桂冠大概率屬於雙縫幹涉實驗,它就像是物理學家們的夢魘一樣,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那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經典物理學。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典物理學vs量子力學 如果要評選科學史上匪夷所思的實驗,那麼這個桂冠大概率屬於雙縫幹涉實驗,它就像是物理學家們的夢魘一樣,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那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經典物理學。
  • 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與量子糾纏遐想
    光雙縫實驗雙縫幹涉並不陌生,光線通過兩條狹縫在屏幕上相互幹涉形成明暗相間條紋,佐證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單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採用電子槍將電子逐個打出,最後屏幕上也形成了規律的明暗相間的條紋,就好像是後出發的電子知道先出發電子的落點位置,也就是說前面出發的電子對後面的電子會有影響。
  • 不可思議的雙縫幹涉實驗——未來可以改變過去
    兩大學科中的相對論中的很多預言或者理論逐漸的得到證明和證實了,但是量子力學的很多想像依然在用著我們普通人甚至是高端科學家如愛因斯坦、薛丁格等都不能理解理論在解釋著。接下來我將會用量子力學中最不可思議的一個實驗去展示量子力學的神秘之處和科學家無可奈何的解釋(或許這個不可思議的解釋就是正解),正因為不可思議所以大家不喜勿噴,理性探討。
  • 論雙縫幹涉實驗,掉入「雙縫幹涉實驗陷阱」中,人類文明止步不前
    水波通過雙縫,表現為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一個一個的電子射擊,不觀察,也是波的幹涉圖樣,程序讓一個一個的電子按波的規定通過雙縫,預先定義好的程序讓這些電子整體運動起來表現為波的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有「
  • 一文弄懂雙縫幹涉
    楊氏雙縫幹涉實驗想必大家聽說過雙縫幹涉實驗,因為各種科普號總是會伴隨著顛覆你的三觀等這種字樣來介紹這個實驗,而這個實驗的確很神奇特別容易被利用。這也是量子力學的開端,之後愛因斯坦發現光也具備能量,可以打出電子,於是發現了光電效應,每一份光的能量子被稱為光量子,後來簡稱光子。隨後約瑟夫·約翰·湯姆森發現了發射單個光子的方法,於是人們又想起來雙縫幹涉實驗。
  • 單原子的雙縫幹涉實驗
    Physics World,2020,(2): 31)著名的楊氏雙縫實驗演示了光的幹涉原理。現在,利用雷射激發單個銣原子,可以做一種等效的單原子的雙縫幹涉實驗。在過去的20年裡,我面試過400多名想來曼徹斯特大學學習物理的學生。楊氏雙縫實驗是經常出現的題目,顯然讓學生們感興趣。
  • 雙縫幹涉實驗操作簡單,理科生都學過,結果卻讓科學家感到害怕
    測量和疊加態就是量子力學中最晦澀難懂的兩個概念,今天要說的雙縫幹涉實驗就是它們的完美體現。這個實驗對於理科生來說應該不陌生,它在物理教科書上算是入門級的知識,每個人都學過,很多老師在上課時還會現場做一遍,感興趣的理科生估計也自己動手做過。
  • 【物理前沿】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何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雙縫幹涉實驗雙縫幹涉實驗在整個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中,都是科學家們繞不過的實驗。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曾經在他的著作《費曼物理學講義》中這麼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雙縫幹涉實驗展出的量子現象絕對不可能以任何經典物理學的方式來進行解釋,它包含了量子力學的核心思想和量子力學唯一的奧秘。
  • 「雙縫幹涉實驗」到底發現了什麼?真的讓科學家感到恐怖嗎?
    實際上,量子力學是人類了解宇宙底層邏輯的敲門磚,而雙縫幹涉實驗則是量子力學核心的顯現,下面聊聊雙縫幹涉實驗到底多「詭異」,揭示了宇宙哪些核心?。薛丁格的貓、上帝擲骰子、平行宇宙哪來的?由於量子太過抽象,因此我們把量子現象過渡薛丁格的貓,再回到雙縫幹涉實驗就容易理解了。這是薛丁格給我們理解量子力學的好例子。
  • 超級恐怖的雙縫幹涉實驗,世界是意識影響?
    在量子力學裡,雙縫實驗(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個測試量子物體像光或電子等等的波動性質與粒子性質的實驗。光束的波動性質使得通過兩條狹縫的光束互相干涉,造成了顯示於偵測屏的明亮條紋和黑暗條紋,這就是雙縫實驗著名的幹涉圖案。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為什麼人們總是對細思極恐的「雙縫幹涉實驗」感到十分畏懼,這項物理實驗究竟蘊藏了什麼秘密令人如此不寒而慄?難道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有著恐怖片一般的觀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