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縫幹涉實驗,揭示了一個無法解釋的詭異現象

2020-11-21 騰訊網

牛頓的經典力學曾被認為適用於宇宙中所有物體,但後來人們發現微觀世界需要用量子力學去解釋,牛頓的經典力學在這裡會失效,因為微觀世界的運行法則和宏觀世界不同,人們無法理解才覺得一些現象詭異恐怖。

高中物理中的雙縫幹涉實驗是非常基礎性的試驗,但它背後存在著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

如上圖,讓光源的光線先通過第一個圓孔,這樣產生的光源會變成相干光源(頻率相同,振動方向相同),再讓相干光通過兩條細縫的紙板,最後用一塊屏幕承接光源,我們會發現屏幕上出現了明暗相間的條紋。黃色的是亮條紋,光線疊加效果增強,黑色的是暗條紋,光線相位相反效果抵消。

實驗證明了光不僅是一種粒子,還具有波的特性。

當科學家用電子槍做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時,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狀況。

當時大家都認為電子就是原子核外的電子,它是一粒一粒的,具有確定形態的微小粒子,但科學家用電子槍連續向雙縫的其中一條縫發射電子時,後面的屏幕上也出現了明暗相間的條紋,這個實驗證明了電子和光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後來科學家用其它微粒做了相同的實驗,證明了質子,中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為了弄清電子穿過雙縫時到底是粒子還是波的形態,科學家就在雙縫後擺放了一臺量子觀察儀,當電子通過左縫時,儀器顯示1,;當電子通過右縫時,儀器顯示2;除此以外的狀態,儀器全部都顯示為0,實驗結果出乎意料。

當打開量子觀察儀,對電子進行觀察時,後面屏幕上的幹涉條紋消失了,屏幕上只出現了一個明亮的電子亮斑,儀器顯示此時電子只經過了其中的一條縫隙;而當關閉觀察儀時,幹涉條紋又出現了。

實驗說明了「觀察」這個動作能對粒子的形態產生影響,不觀察電子它就是波,觀察電子它就是粒子,就像能夠感知這個世界一樣,所以才有人覺得恐怖。但有物理學家認為是觀察儀器發出的光子影響了電子運行中的狀態,使電子吸收了光的能量從而產生變化。

這種現象類似於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微觀世界中你無法同時知道粒子的動量和位置,動量越精確,位置就越不準;位置越準確,動量誤差就越大。電子的狀態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而改變,這就是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區別,從傳統觀念來看,也確實令人費解。

此外,雙縫幹涉實驗還有一個更高級的版本,量子延遲選擇實驗,這個實驗結果更詭異。原實驗比較複雜,這裡用一個相對簡單的模型來描述,就是把觀察儀放置於雙縫和屏幕之間,等電子通過雙縫後再開啟觀察儀,觀察此時電子的狀態。

當電子槍向雙縫發射電子時,這時觀察儀並沒有開啟,電子以波的形態同時通過兩條縫隙,這是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但當電子通過雙縫後立刻開啟觀察儀,記錄電子的運行軌跡時,發現電子竟然是從其中一條縫隙通過了雙縫,也就是說觀察這個動作,竟然可以對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進行改變,在宏觀世界中就相當於:將來發生的事情改變了過去發生的事情,顛倒因果,所以很多人才覺得匪夷所思。

相關焦點

  • 一個有趣的雙縫幹涉試驗,卻讓人們發現了無比神秘詭異的現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雙縫幹涉試驗,這個實驗在高中的物理課上都做過,但是很多人都是只知道這個實驗如何做,但卻不知道這個實驗背後卻有一個至今都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這個實驗很簡單,高中的時候很多人都做過,準備一個蠟燭,在蠟燭後面放置一塊只有一條長縫隙的擋板,這個擋板的作用是讓蠟燭發出的光先衍射,變成一束穩定的相干光源,這樣可以排除幹擾,能更清晰地觀察到試驗結果。
  • 一個普通的科學實驗,揭示的現象卻無比詭異,還顛倒了因果關係
    愛因斯坦希望科學家能找到一種能解釋這種隨機性的理論,而不是簡單地認為隨機性就是世界的本質。高中物理有個實驗,理科生應該清楚,叫做雙縫幹涉實驗,它就是這種「隨機性」的代表。而實驗結果揭示的現象,足以讓人懷疑整個宏觀世界。起初科學家用的是蠟燭,選擇光子作為實驗對象,後來改成了電子,我們就用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來說明一下。
  • 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
    人類雖然對物理方面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現象我們無法解釋。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高中時代非常簡單物理實驗。雖然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可是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雙縫幹涉試驗,這是高中物理課上的入門級知識,相信每一位理科生都應該做過這個實驗。
  • 雙縫幹涉實驗真的無法解釋嗎
    光的雙縫幹涉實驗是證明光具有波動性有力證據,後來人們又用電子,質子等粒子進行實驗,得到了同樣的結果,證明波粒二象性對所有物質具有普適性,然而其背後的原因一直是個謎,特別是當我們對其進行觀測時,幹涉條紋卻神秘消失了。光子似乎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
  • 科學未解之謎,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未知領域
    科學未解之謎,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未知領域大家好,我是科技先鋒zhe,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未解的科學實驗——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微觀粒子的好多現象無法用舊有的經典理論解釋,從而引入了量子力學,但是量子力學有的科學現象也不能解釋,例如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首先什麼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呢?
  • 張祥前對光的雙縫幹涉實驗的解釋
    光的雙縫實驗就是在一塊隔板上開兩條縫,讓光從一側穿過,觀察另一側的光斑,你會發現光會像水波紋一樣形成一道斑馬線,這個原因是光從兩條縫穿過之後,像水波一樣互相干涉影響。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光具有波動性。在1961年,科學家進行了雙縫幹涉實驗,用一個光子發射裝置對準雙縫發射,假如光是由粒子組成,那當他通過雙縫後呈現在屏幕上時就一定會留下兩道槓。假如光是由波組成,那麼屏幕上就會留下如斑馬線一樣的多道條紋,根據波動理論,波與波之間因為相位相同會相互疊加幹涉,會形成斑馬線狀。
  • 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與量子糾纏遐想
    光雙縫實驗雙縫幹涉並不陌生,光線通過兩條狹縫在屏幕上相互幹涉形成明暗相間條紋,佐證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單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採用電子槍將電子逐個打出,最後屏幕上也形成了規律的明暗相間的條紋,就好像是後出發的電子知道先出發電子的落點位置,也就是說前面出發的電子對後面的電子會有影響。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為什麼人們總是對細思極恐的「雙縫幹涉實驗」感到十分畏懼,這項物理實驗究竟蘊藏了什麼秘密令人如此不寒而慄?難道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有著恐怖片一般的觀影感受?
  • 三分鐘讀懂量子力學:揭秘雙縫幹涉現象
    ——Ramamurti Shankar雙縫幹涉實驗其實沒有任何特殊性,並非傳聞那樣神秘莫測。對於實驗現象,必須明確一點:大自然只做對的實驗。凡是已經發生的現象都是對的事實,詭異僅僅在於不符合人的日常經驗。
  • 物理學最詭異實驗—雙縫幹涉
    實驗非常簡單,在光源和接收屏之間放一個上面刻有兩個平行狹縫的隔板,結果在接收屏上出現了光的幹涉條紋。    牛頓把光解釋為粒子,給它賦予一個實在性更強的本性。在當時的物理學看來,粒子是物質實體,而波只是物質的運動方式,其本身不具有實在性。但,楊氏實驗則證明光是一種波,取消了光的實在性。    1905年,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實驗及其光量子理論,又復活了光的粒子說。
  • 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體現了這一點
    過去和現在相比較起來,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更加透徹了,於是乎,我們開始幻想各種屬於常態但又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宇宙為何如此神秘廣闊?人類又為何出現的?對於這類問題,科學家也愈發認為人類是某個強大文明(或是高維生物)設計出來的,人類的行為以及命運都是被安排好的。
  • 可怕,詭異,毀三觀的量子力學《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打破因果論.
    在傳統哲學和經典物理學中,因果論幾乎成了大家公認的真理,世間的一切都按照特定的規律運行著,直到有一天,一片烏雲從遠方飄來(量子力學)從烏雲裡射出一道閃電,把我們的因果論擊的粉碎,那就是著名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即可怕,又詭異,簡直毀人三觀。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何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經典物理學vs量子力學 如果要評選科學史上匪夷所思的實驗,那麼這個桂冠大概率屬於雙縫幹涉實驗,它就像是物理學家們的夢魘一樣,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那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經典物理學。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典物理學vs量子力學 如果要評選科學史上匪夷所思的實驗,那麼這個桂冠大概率屬於雙縫幹涉實驗,它就像是物理學家們的夢魘一樣,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那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經典物理學。
  • 「雙縫幹涉實驗」到底發現了什麼?真的讓科學家感到恐怖嗎?
    實際上,量子力學是人類了解宇宙底層邏輯的敲門磚,而雙縫幹涉實驗則是量子力學核心的顯現,下面聊聊雙縫幹涉實驗到底多「詭異」,揭示了宇宙哪些核心?。薛丁格的貓、上帝擲骰子、平行宇宙哪來的?由於量子太過抽象,因此我們把量子現象過渡薛丁格的貓,再回到雙縫幹涉實驗就容易理解了。這是薛丁格給我們理解量子力學的好例子。
  • 最神奇的物理實驗——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學過高中物理的人,應該都知道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完美的揭示了波與粒子的統一性。
  • 雙縫幹涉實驗最新解釋
    有人把電子雙縫幹涉實驗被稱為十大經典物理實驗之首,眾多物理學愛好者都對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釋,但都沒有得到公認。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們認為微觀粒子的粒子模型及微觀粒子與引力的作用是揭開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之謎的正宗之法。本章全文約1.5萬字,認為三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慎入。(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神奇之處。
  • 雙縫幹涉實驗背後的幽靈,看量子力學如何解釋雙縫幹涉悖論
    可是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有沒有可能我們通過一個實驗就能同時測出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人類是天才的,這個震驚物理世界的實驗就這樣誕生了,人們稱之為雙縫幹涉悖論。雙縫幹涉實驗結束了光粒子說的tong'zhi雙縫幹涉實驗是這樣的,有一塊板,板上面開兩個距離適中的小縫,小縫後面有一個光發射器,縫的另一面是一堵牆,實驗環境黑暗。打開光發射器,光通過雙縫打在牆上,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
  • 「科學怪談」匪夷所思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學實驗之一」。這就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想要完全解釋這個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其實很燒腦,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筆者就用最簡潔的語言來為大家詳細解讀這個實驗。如果上述推理正確,那麼實驗時,一次只射出一個電子,就應該不會再發生幹涉現象。於是,科學家就使用電子發射源一次只射出一個電子來隨機通過雙縫,在連續射了好幾十個小時後,怪事發生了,幹涉現象居然還是出現了。這怎麼解釋?單個的電子又與誰發生了幹涉?
  • 不可思議的雙縫幹涉實驗——未來可以改變過去
    兩大學科中的相對論中的很多預言或者理論逐漸的得到證明和證實了,但是量子力學的很多想像依然在用著我們普通人甚至是高端科學家如愛因斯坦、薛丁格等都不能理解理論在解釋著。接下來我將會用量子力學中最不可思議的一個實驗去展示量子力學的神秘之處和科學家無可奈何的解釋(或許這個不可思議的解釋就是正解),正因為不可思議所以大家不喜勿噴,理性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