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界存在著漏洞?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體現了這一點

2020-12-03 科普最靠譜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過去和現在相比較起來,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更加透徹了,於是乎,我們開始幻想各種屬於常態但又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宇宙為何如此神秘廣闊?人類又為何出現的?對於這類問題,科學家也愈發認為人類是某個強大文明(或是高維生物)設計出來的,人類的行為以及命運都是被安排好的。

這部分科學家認為,某個強大文明就像是通過編寫「程序」來運行出我們所感知的一切(各種事物),然後人類大腦就認真的去讀取,沉浸其中,實則像是被「圈養」起來一樣。但基本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程序」,多少會存在些漏洞,我們所處的「程序」環境也不例外,接下來所講的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就體現了這一點。

雙縫幹涉實驗屬於量子力學的範疇,用來演示電子的波粒二象性(粒子性和波動性)。用通俗的話來講,粒子性就像是一顆球擊到某個物體,過程中球沿直線運動,而波動性就像是我們喊話是的聲波,在你四周的人都能聽見。了解了波動性和粒子性後,該實驗奇怪的地方就出現了。

當科學家使單個電子通過雙縫板時,電子本應該穿過任意一個孔徑直地打到後面的板上,而事實卻出現了兩種結果。當有觀測者觀察時,電子體現出的是粒子性,而沒有觀測者時,電子卻體現出了波動性,在後板上出現了明暗相間的條紋,其過程中電子還與自身發生了幹涉。這並不是隨機現象,在科學家以後的多次重複實驗後,都是這種結果,並且隨著實驗的升級,複雜程度加大後,又出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在電子穿過雙縫後,還會因觀察者的存在與否而改變其性質(波動性、粒子性)。

在微觀世界裡,電子似乎像有了意識一樣,耍的人類團團轉,從上世紀70年代到如今,科學家們也沒能對這現象給出一個合理地解釋,只有一些腦洞非常大的猜測。但筆者認為該現象有個更好理解的方式——網絡中的遊戲世界。

現在的遊戲為了給玩家提供流暢的體驗感,在一定程度上只體現了玩家所處環境的細節程度,其他地方則採用模糊化處理,等出現對手或者隊友時,其他位置的細節才會顯示出來。

而在「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中,電子就像是遊戲環境中的細節,我們玩家(對手或者隊友)正是觀察者身份,當觀察者出現的時候,細節才會顯現出來。在實驗中,這就好像是確定了電子是粒子性還是波動性,而在沒有觀察者出現的時候,細節就會被模糊化處理,同樣在實驗中就難以確定電子的狀態,無論是穿過縫隙前後。

這樣說來,人類更像是被「囚禁」起來的可憐生物,人類所認知的一切更像是一道道設計好的程序了……

今天的科普最靠譜就講到這兒,您的點讚是我創作的動力,歡迎關注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當年的雙縫幹涉延遲實驗,為何會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如果說宇宙不是完美的,它有BUG(漏洞),你信麼?雙縫幹涉實驗似乎一步步地發現了這個宇宙「漏洞" 雙縫幹涉實驗是什麼? 當我們在水中丟下一塊石頭,那麼水面就會產生波紋,如果同時丟下兩塊石頭,兩個水波之間就能夠出現交叉的幹涉條紋。
  • 雙縫幹涉實驗,揭示了一個無法解釋的詭異現象
    牛頓的經典力學曾被認為適用於宇宙中所有物體,但後來人們發現微觀世界需要用量子力學去解釋,牛頓的經典力學在這裡會失效,因為微觀世界的運行法則和宏觀世界不同,人們無法理解才覺得一些現象詭異恐怖。 高中物理中的雙縫幹涉實驗是非常基礎性的試驗,但它背後存在著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
  • 為何雙縫幹涉延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懼?薛丁格:我們發現了宇宙的...
    如果說宇宙不是完美的,它有BUG(漏洞),你信麼?雙縫幹涉實驗似乎一步步地發現了這個宇宙「漏洞" 雙縫幹涉實驗是什麼? 當我們在水中丟下一塊石頭,那麼水面就會產生波紋,如果同時丟下兩塊石頭,兩個水波之間就能夠出現交叉的幹涉條紋。
  • 可怕,詭異,毀三觀的量子力學《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打破因果論.
    喝可樂和尿床之間,耍流氓和被拘留之間就存在這一種很明顯的因果關係。         在傳統哲學和經典物理學中,因果論幾乎成了大家公認的真理,世間的一切都按照特定的規律運行著,直到有一天,一片烏雲從遠方飄來(量子力學)從烏雲裡射出一道閃電,把我們的因果論擊的粉碎,那就是著名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即可怕,又詭異,簡直毀人三觀。
  • 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與量子糾纏遐想
    光雙縫實驗雙縫幹涉並不陌生,光線通過兩條狹縫在屏幕上相互幹涉形成明暗相間條紋,佐證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單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採用電子槍將電子逐個打出,最後屏幕上也形成了規律的明暗相間的條紋,就好像是後出發的電子知道先出發電子的落點位置,也就是說前面出發的電子對後面的電子會有影響。
  • 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是什麼?科學家:造物主正在觀察著人類
    而這時,卻突然出現了一個難題,它的出現,讓一眾科學家們陷入無限死循環的重複試驗中,並且開始懷疑這個世界是否存在著神明,或者說是造物主。 這個實驗,正是我們今天的主題: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了: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雙縫幹涉是波的典型特徵,通俗來理解就是:具有波性的兩個水波的波紋,在接觸到後會相互發生幹涉。 而現在的實驗是用電子來進行實驗,為的就是驗證電子是否擁有波動性。
  • 「雙縫幹涉實驗」證明:存在前因後果,「現在」可改變「過去」
    雙縫幹涉實驗曾經被物理學家們重複做了成百上千次,這是因為它的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物理學家們懷疑實驗過程出了錯,所以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實驗過程。可是,無論怎樣檢查實驗過程,實驗結果都一次次地顛覆著人們的認知。所以最後物理學家們不得不接受這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實驗結果。
  • 物理學最詭異實驗—雙縫幹涉
    1927年,電子的晶體衍射實驗證明電子確實具有波動性。波和粒子這兩種物質形態現在成為一個統一的物質實在的兩種表象。雙縫實驗也可以用電子進行。同樣,如果我們把光強減弱,使得從光源處發出的光不是一束光波,而是一個個光子,其結果類似於一個個電子的情形。  將實驗條件進一步改造,光子將呈現出更為詭秘的性質。
  • 論雙縫幹涉實驗,掉入「雙縫幹涉實驗陷阱」中,人類文明止步不前
    水波通過雙縫,表現為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一個一個的電子射擊,不觀察,也是波的幹涉圖樣,程序讓一個一個的電子按波的規定通過雙縫,預先定義好的程序讓這些電子整體運動起來表現為波的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有「
  • 超級恐怖的雙縫幹涉實驗,世界是意識影響?
    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這就是現在眾人皆知的雙縫幹涉條紋。光束的波動性質使得通過兩條狹縫的光束互相干涉,造成了顯示於偵測屏的明亮條紋和黑暗條紋,這就是雙縫實驗著名的幹涉圖案。
  • 科學小實驗:楊氏雙縫幹涉實驗
    這好像挺有道理的,這就是光的粒子假說。再後來,又有人認為光還可能是一種波,因為科學家發現光線在經過兩條非常狹窄的縫隙的時候,它會變成好多條光線。這叫幹涉,振動波才有這樣的現象,如果光是粒子的話,在它後面應該是兩條細細的光線。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楊氏雙縫幹涉實驗,聽說這個實驗改變了整個世界呢。今天我們嘗試看看能不能也做一個這樣的實驗。第1步:準備一個光源。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到底恐怖在哪裡?
    雙縫幹涉實驗所顯示出來的結果是20世紀科學家集體遭遇的一次「靈異事件」,在這個簡單的實驗中微觀世界的基本本質,疊加態、不確定性、觀察者效應展現的淋漓盡致。 而這三個現象又是如此的燒腦、違反直覺、毀人三觀,所以我們常說雙縫幹涉實驗的結果讓人覺得後背發涼,有那麼一點「恐怖」的感覺。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到底恐怖在哪裡?
    雙縫幹涉實驗所顯示出來的結果是20世紀科學家集體遭遇的一次「靈異事件」,在這個簡單的實驗中微觀世界的基本本質,疊加態、不確定性、觀察者效應展現的淋漓盡致。而這三個現象有是如此的燒腦、違反直覺、毀人三觀,所以我們常說雙縫幹涉實驗的結果讓人覺得後背發涼,有那麼一點「恐怖」的感覺。
  • 顛覆世界的電子雙縫試驗,是否真的存在造物主,在幹涉我們的人生
    而這個雙縫實驗衍生的另外一個實驗——電子雙縫實驗試驗,可以說直接顛覆了整個世界。我來和大家梳理一下背景,雙縫實驗是指光通過木板的狹縫從而射在屏幕上,而深入到微觀領域,那就變成了電子雙縫實驗,電子是以波的形式運動,由於存在幹涉,穿過雙縫後會出現一道道痕跡。
  • 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是1顆電子同時穿越2條縫
    著名實驗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的實驗結果表明,電子可以被放在能夠找到的任意小的能量陷阱之內。目前的實驗精度為10的-22次方米。所以對於電子的性質,我們只能做如下描述:量子力學裡面需要一個體積是0的電子,而實驗結果表明,在人類的探測精度範圍內,電子的體積趨向於無窮小。
  • 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到底驗證了什麼?
    ,應該算得上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科學實驗中遇到的「超自然現象」,正所謂「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普通人看這個詭異實驗大概只能用「玄乎」來形容,因為與實驗相關的每個字都認識,但又被繞的雲裡霧裡看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
  • 張祥前對光的雙縫幹涉實驗的解釋
    光的著名實驗是光的雙縫實驗。光的雙縫實驗就是在一塊隔板上開兩條縫,讓光從一側穿過,觀察另一側的光斑,你會發現光會像水波紋一樣形成一道斑馬線,這個原因是光從兩條縫穿過之後,像水波一樣互相干涉影響。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光具有波動性。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何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實際上,在近代之前,大多數的科學家都堅信這一點,即便是到了量子力學開始發展,量子力學的許多奠基人依然堅信這一點,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薛丁格等人,以至於他們最終站到了量子力學的對立面中去。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實際上,在近代之前,大多數的科學家都堅信這一點,即便是到了量子力學開始發展,量子力學的許多奠基人依然堅信這一點,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薛丁格等人,以至於他們最終站到了量子力學的對立面中去。
  • 一個有趣的雙縫幹涉試驗,卻讓人們發現了無比神秘詭異的現象
    宏觀世界的規則和微觀世界的規則不一定相同,有時微光世界的神秘規則會完全顛覆人們的三觀,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雙縫幹涉試驗,這個實驗在高中的物理課上都做過,但是很多人都是只知道這個實驗如何做,但卻不知道這個實驗背後卻有一個至今都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