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活著,水熊蟲不是說說而已

2021-02-15 Quriosity

究其原因,原來是BLR水熊蟲皮膚下的一組螢光色素充當了「防護罩」,它吸收了有害的紫外線輻射,然後將其轉化為無害的藍光並釋放出來

It does this by employing a protective fluorescent shield that absorbs the damaging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emits it back out as harmless blue light.

來自印度科學研究所的桑迪普·埃斯瓦拉帕是這項研究報告的合著者,他說:「我們的研究表明,BLR水熊蟲憑藉著這種技能,可以在地球上最乾燥、陽光最強烈的地方生活。」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se creatures] can survive in the driest and sunniest places on Earth,」 said Dr. Sandeep Eswarappa, co-author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在《生物學快報》上,埃斯瓦拉帕和他的同事敘述了這一發現的經過,他們是在研究所一個混凝土牆上的苔蘚裡發現新型水熊蟲的。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把BLR水熊蟲暴露在紫外線下照射十五分鐘以後,這種可以輕易殺死另一類名為H. exemplaris水熊蟲的輻射強度竟然沒有傷到BLR水熊蟲分毫,它們不僅存活了下來,還發出令人驚訝的藍光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when they exposed Paramacrobiotus to UV radiation for 15 minutes — enough to kill another tardigrade species, H. exemplaris — the new genus not only survived, but surprisingly emitted a blue glow.

為了進一步探索,該團隊從BLR水熊蟲中提取了這些螢光色素,並用它們來包裹對紫外線輻射敏感的H.exemplaris水熊蟲。結果顯示,這些提取物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有大約一半的實驗樣本在幾天後仍然活著

To explore further, the team created an extract from the new species, and covered the UV-sensitive tardigrades, H.exemplaris, with this fluorescent subs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e extract provided at least some protection, with around half the H.exemplaris tardigrades still alive several days later. 

埃斯瓦拉帕同樣驚奇於這種發現,他說:「雖然自然界中還有其他物種可以抵禦紫外線的侵襲,但BLR水熊蟲卻是唯一一種用螢光色素來對抗致命紫外線輻射的生物

Eswarappa said the findings were a surprise. 「There are other species that show UV tolerance, but [the new species] is the only one with fluorescence as a mechanism to resist lethal UV radiation,」 he said.

烏卡斯·卡茲馬雷克是波蘭亞當·密凱維奇大學的水熊蟲研究專家,他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但他說這類研究都表明,水熊蟲體內的某些物質或許可以保護其他生物免受惡劣環境的傷害

Dr. Łukasz Kaczmarek, an expert in tardigrades from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in Poland, who was not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said the study joined previous work showing the potential use of substances produced by tardigrades to protect other organisms from harmfu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此外,埃斯瓦拉帕還打算進行更多的實驗,同時把他的發現運用於更廣泛的領域。按照他的話來說,如果可以從這些會發光的水熊蟲身上提取出螢光物質並大量合成,那麼這些螢光物質將很有可能被用於防曬霜的生產上。

What’s more, Eswarappa said he plans to conduct additional experiments and possibly apply his discovery on a much larger scale. If synthesized in large amounts, the fluorescent extract made from the glowing tardigrade, he said, could potentially become a sunscreen for humans.

未來科學家們甚至還可以藉助這一發現,研發出能預防紫外線傷害的材料,並在烈日工作服、太空服中找到應用空間。

相關焦點

  • 水熊蟲之「死「
    前幾天我們聊了生命的話題,在那兩期節目中我們說到,生物都必須從外界獲取物質和能量進行新陳代謝活動,才能生存下去,也才能被稱為「活著」。但自然界中,偏偏存在著一些動物,它們竟然違背了基本法,水熊蟲便是如此。水熊是我們的老朋友,它們體型極小,大部分不超過1毫米。
  • 就是水熊蟲
    他就是水熊蟲!它能在地球上任何惡劣環境下生存,地球已經被它徵服,然後科學家又把它送上了太空,接受絕對真空和宇宙超輻射,挑戰宇宙中的惡劣條件,最後回到地球以後還能活著,它就是水熊,又叫水熊蟲!世界上最強的不死生物——水熊蟲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三體人的這個技能並不是只存在於小說之中,地球上的「水熊蟲」一樣能夠像三體人這樣開掛。2007年在一項太空動物實驗中,「水熊蟲」經歷了太空旅行,還暴露在真空之中,面臨沒有氧氣,微重力,紫外線和宇宙輻射的殘酷挑戰,最終它們中的一部分活著回到了地球,雖然經歷了極端的環境,但是它們依然給點陽光就燦爛,當給予充分的水分和營養之後,有些個體還能夠繼續繁殖下一代。
  • 如何滅掉「燒不死、凍不死」的水熊蟲?這樣可能會讓它們滅絕!
    根據目前的統計結果來看,已經發現了大約900多種水熊蟲,水熊蟲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所以它不屬於害蟲,但也不屬於益蟲。我們用肉眼很難發現水熊蟲,因為它只有1.4毫米左右,我們只能通過放大鏡或者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從圖片上看,水熊蟲長得很胖,像是一個「胖子」。水熊蟲的頭部是呈透明狀的,它頭部的顏色會隨著它吃的食物的顏色而變化,這種能力有點類似於變色龍的能力。
  • 水熊蟲將佔領月球?
    有科學家對水熊蟲應對缺水環境的分子水平機製做過研究。發現在缺水環境下,海藻糖(trehalose)對於穩定細胞中的蛋白質和膜結構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海藻糖也可以儘可能的和水分子結合,保留僅有的水分。當乾燥的時候,失水會引起活性氧的形成,可能會損傷DNA。水熊蟲似乎產生了很多抗氧化物質,比如維生素C和E[6]。
  • 水熊蟲的生命力如此頑強,它們為什麼沒有「大爆發」?
    首先,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水熊蟲水熊蟲並不是一種動物的名字,而是一大類動物的總稱,從生物學分類上看,所有動物界緩步動物門下的動物都叫水熊蟲。在整個緩步動物門下有三個綱(真緩步綱、異緩步綱、中緩步綱),在這三個綱下一共又有1000多種不同的種類,由此可見,水熊蟲是個「大家族」。
  • 「殺不死」的水熊蟲是何方神聖?
    水熊蟲的絕招是所謂的「隱生」(cryptobiosis),把生命代謝放慢到幾乎停止的程度。進入休眠態時,它的身體含水量可以降到僅僅3%,是名符其實的「脫水」。但是只要把水加回去,水熊蟲就能像瓷實麥克一樣復生,用它名為「口針」的特殊口器刺穿藻類等生物,吸取裡面的營養。
  • 地表最強「水熊蟲」登陸月球,能存活多久?
    據外媒報導,今年4月,以色列一家私人企業發射的登月探測器在接近月球時發生墜毀,但其上搭載的數千份水熊蟲樣本或有幸著陸月球。不過,和通常人們對於生物在地外空間生存機率的擔憂不同,得知這個消息的全球網友們卻並不擔心水熊蟲是否能存活,問題只在於時間長短——10年,20年,還是100年?
  • 地球上最強的生物:水熊蟲
    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地球上都有一種不會死的生物,這種生物叫做「水熊蟲」。水熊蟲是一種微生物,可能是由於樣子比較像熊,所以叫做水熊蟲。它的名字裡面有一個水字,並不是因為生活在水中,而是它和永生的秘密有關。
  • 水熊蟲:一個神奇的物種
    原來它們只是熊狀的蟲子,通常在水裡或潮溼的苔蘚上生活,由於樣子長得像熊,科學家才叫它們「水熊蟲」。水熊蟲的生命力超強,能在冷凍、水煮、風乾的狀態下存活,甚至……它還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線下存活。如果有一天地球毀滅了,如果你說會有什麼生物生存下來,那麼我一定會說是水熊蟲。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物,水熊蟲當之無愧!有研究人員想要揭示水熊蟲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策略,就要研究水熊蟲的基因組,因此,要對水熊蟲的每一個基因都進行分類。結果,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具有另一個非同尋常的特點:它們不是從自己祖先那裡繼承所有基因,其中將近17.5% 的基因組是由外源DNA構成。
  • 水熊蟲是「地表最強」生物?它當之有愧
    水熊蟲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在地球上它是堪比「小強」的存在,問題在於水熊蟲很小 ,不容易被人類發現,即便人類將其抓住也沒有辦法立即殺死它們。很多人對水熊蟲存在誤解,認為水熊蟲代表的是一個單一的群體,實則水熊蟲的大家族擁有1300種以上的派系,它們在外表和環境適應能力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 水熊蟲其實很脆弱,極端溫度和輻射殺不死它,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這些條件,對於人類來說,能夠堅持的時間都不足水熊蟲的1%。Stone博士形容說:5000 Gy足以讓漫威電影裡的Banner博士變成綠巨人,在現實生活中,5-10 Gy的輻射就足以置人於死地。即使是在冰封徹骨的極寒天氣下,水熊蟲依然可以輕鬆活30年以上,有些報導甚至說它可以活100年。這個時間有些爭議,但足見水熊蟲生命力之頑強。
  • 地球上最剽悍的生物——水熊蟲
    不管你願不願意堅信,地球上都會有1種不會死的生物,這類生物叫做水熊蟲。水熊蟲是1種微生物,或許因為模樣比力像熊,所以叫做水熊蟲,它的名字內裡有1個水字,並不是因為水熊蟲生活在水中,而是它跟長生的秘密連帶。
  • 人類從未停止對永生的探索,水熊蟲或許能帶給我們啟發
    水熊蟲為什麼會這麼強悍,網絡上也有很多文章講解,但是專業名詞太多,看完之後還是不明白,下面的講解能讓你更好地去揭秘。 水熊蟲,樣子有點像熊,體長0.05毫米-1.5毫米,大部分不超過1毫米,有8條腿,有頭有腦,有嘴,有2顆牙,擁有完整的消化系統 ,是無脊椎動物,這跟有些強悍細菌病毒是不一樣的,它是動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記住它。
  • 如何殺死水熊蟲:一隻水熊蟲的自述
    有人說我是小蟲蟲但我真的不是一隻蟲我們對食物的索求不多平時就是吃點苔蘚和地衣一點點就夠我們活很多年喜馬拉雅山脈也發現過水熊蟲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突然出現兩個武士將小翠架走了搭乘水熊蟲的飛船在>零下200度能活好幾天但是我們身體上覆蓋著一層水膜它是我們的皮膚可以防止脫水乾燥還是與空氣交換氧氣的呼吸工具如果剝去了水膜我們將在哀嚎中死去
  • 動物管理局:活膩的水熊蟲,終放棄花式自殺,解鈴還須繫鈴人
    動物管理局偵破各類稀奇古怪的案件,什麼奸邪離奇的案件都遇到過,再難的案件也不怕搞不定,只有水熊蟲的自殺事件了真的是讓所有的人傷透了腦筋啊!其實水熊蟲是第二個出現的動物,按理第二件這案件早就該結束了,不過一直持續到第十集才徹底了結這個案件。
  • 看看5億年前的水熊蟲啥下場
    但一切也並不是那麼簡單,這也是魏無羨不復活師姐的原因,活著的人才是痛苦的。 知道你不信,我們看看5億年前的水熊蟲是啥結局?就說這個人吧,是一隻水熊蟲,在世間存活了太久太久。
  • 體積都沒有螞蟻大,卻是世界上最頑強的生物,水熊蟲了解一下
    任何生物放在真空環境中,都會因為體內的壓力過大而爆炸,但是水熊蟲不怕,它能夠承受75000個大氣壓,相當於2000萬個人摞在身上。是不是很不可思議?還有一個神奇之處就是它可以吸收5000Gy個放射線,而平常人吸收5Gy個放射線就會死。就是說它抗輻射的能力是人的1000倍。種種的不可思議讓人們十分的好奇,它為什麼可以這麼無敵?
  • 水熊蟲:對付脫水有秘訣
    但有一種動物,科學家確信絕對可以免於一死,那就是水熊蟲。水熊蟲是一種非常小的蟲子,最小只有50微米,最大也不超過1.4毫米。你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在顯微鏡下,它的樣子看起來像一頭憨態可掬的熊,故得其名。在生物學分類上,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有900多個品種。
  • 地球最強生物:「殺不死」的水熊蟲是何方神聖?
    必須藉助顯微鏡才能對水熊蟲進行觀察水熊蟲(Water Bears)指的並不是單獨一個物種,這其實是個龐大的群體:緩步動物門(Tardigrada)。熊只有四個爪,但一隻水熊蟲就有八個小爪爪,足以體現水熊蟲作為萌物的優越性(霧)……  我們經常說「殺不死的小強」,實際上,蟑螂比起水熊蟲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作為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之一,水熊蟲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的寒武紀,經過漫長的進化,水熊蟲體型變得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