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2歲,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授予汪量子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職稱,來自土家族的她成為了反應堆物理研究領域最年輕的教授級科學家,也是核動力院黨外知識分子群體中最閃亮的「星」。
汪量子1987年出生於重慶石柱縣,是標準的川渝妹子。不知因為何故,父母給她取了一個對於那個時代前衛了幾十年的名字「量子」,恐怕自己也沒有想到女兒汪量子十數年後會與核如此結緣。
2006年,19歲,汪量子成為清華大學核工程與核技術本科畢業那屆最年輕的畢業生之一;2011年,24歲,核科學與技術博士畢業。
國之名片百萬千瓦級三代核電設計「華龍一號」在其工作4年後,正式出海;伴隨華龍一號出海,中國核電第一代工程設計軟體包NESTOR的反應堆物理軟體研製亦有汪量子的貢獻。而奠定「雙龍出海」格局的另一堆型模塊式小型堆「玲龍一號」其堆芯核設計正是出自汪量子所在團隊之手。汪量子還是打破國外卡脖子研發用於同位素生產溶液堆的堆芯核設計軟體研發負責人。
2018年汪量子被聘為核技術應用研發中心副主任,開啟新的徵程。
她的專業,是縛住「蒼龍」
來自於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的汪量子,其專業工作是進行反應堆物理的研究和設計。
核裂變
核反應堆設計可謂在刀鋒上行走,分毫的差池都可能導致反應堆的暴走,須知原子彈的裂變材料裝量只有反應堆的幾十分之一。核科學家們的做法是,直接將這「分毫」切成十萬份,一分錢掰成十萬份來花,再對每一份的來龍去脈進行精細的考量,對每一克原子核的加減錙銖必較,對其影響瞭然於胸。元素周期表共有118種元素,核科學家們對三百種核素的反應堆效應利弊全面掌握,對其運用反覆權衡。從皮米量級的原子核,到整堆量級的百米反應大樓洞若觀火。考究其每一種效應,考驗其每一種可能的事故,往往需要經過十數年醞釀,幾十遍反覆打磨,新堆型設計方能終成報國利器,走向穩定為人們服務的經濟戰場。
核電站
核能核反應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涉及到眾多專業的配合,每個專業有不可或缺的價值和地位。但堆芯核設計專業仿佛比較特別:
核能的最初面世,是以原子彈的形式,其巨大的破壞力宛若暴虐的蒼龍,留給世人一身驚恐。同是矽氧炭氮元素的組合,一念可為瑰寶,一念可為塵土,是基因,是材料的組織形式決定了它們存在的特性。核能仿佛一頭力大無窮的暴虐蒼龍,其怒可以毀壞四方,其力可以造福萬民。裂變材料U235 PU239,究竟是暴虐蒼龍還是萬民福祉,靠的就是決策核材料組織形式的底層基因結構。
反應堆物理專業起到了一個生父母的作用,是它賦予了堆芯核材料最初的基因,自此決定了這些核材料裂變反應的基本特性,是好是壞,是頑童還是有慧根,容易輔助還是需艱難伺候,從物理設計出爐就基本決定了。所以,反應堆物理專業又可稱為「反應堆先天基因的締造者」。
反應堆物理工作者的任務就是鍛造縛住核能「蒼龍」的紅纓,並藉此牢牢控制住這隻「蒼龍」,設定「蒼龍」的全新基因。也正是基於此,一代代優異溫和的堆芯基因設計得以誕生,暴虐「蒼龍」化為得力「華龍」「玲龍」。汪量子所在核動力院的任務正在於此:鍛造紅纓,縛住核能「蒼龍」;締造堆芯優秀基因,馭「蒼龍」以造福萬民。
奮進,專業攻堅中的強者
位於成都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是中核集團的龍頭設計院,被譽為「中國核動力工程的搖籃」。這家實力雄厚的設計院隱藏於祖國的西南。當國家高科技與美食之都、旅遊之都一地兼存的時候,幾乎是一拍即合,汪量子毅然選擇加入。
2011年,24歲的汪量子作為清華大學與核動力院聯合培養核科學與技術博士畢業,開始作為骨幹參與單位數個千萬級橫向項目和龍騰2020計劃系列項目,汪量子在項目參與的跟隨戰鬥中迅速成長。
2年後,汪量子成長為億元級集團重大專項的核心骨幹成員,並被受聘為高級工程師。2014年起擔任小型模塊式反應堆系列項目的反應隊物理主設,成為獨當一面的強者。幾年來,汪量子所在團隊在小型堆的功率提升、壽期延長、控制棒束減少、安全性提升等多方面做出核心貢獻,進行了先進核設計技術和方法的創新應用,實行簡化設計。
在科工局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中,汪量子團隊實現了多批次裝料、精細化裝載技術、純棒控技術首次創新融合應用,能夠兼顧系統簡化、燃料經濟性和安全性、技術成熟性而完成堆芯高難度要求設計。
汪量子的科技工作清單很長:
為中國同伊朗、約旦、沙特等國開展合作做鋪墊的海南昌江示範堆項目,所用玲龍一號堆芯核設計正是出自汪量子團隊之手。而伴隨華龍一號出海,中國核電第一代工程設計軟體包NESTOR研發堆芯核物理模塊亦有汪量子的貢獻。
青年突擊隊
汪量子還負責研發了同位素生產溶液堆堆芯物理軟體,還對多個預研專項技術攻關並實現了一些關鍵技術突破;擁有6項發明專利,2項軟體著作權,發表十餘篇國內外論文。
2018年,憑藉多年的專業技術積累和獲得的認可,汪量子被賦予設計所核技術應用研發中心副主任之職責,將在核科學技術為人民服務中開創一片新的疆場。
這些年來,她在ICONE WIN RPHAANS IMRP、世界核婦女大會、國際核工程大會、亞洲反應堆物理會議、美國核學會年會等多個國際學術會議中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在國際舞臺為我國核能領域發聲的同時,也努力吸取跟進國外先進技術的發展趨勢,促使自身更好地完成工作使命。
國際會議參會同事合影
2020年,汪量子經集團認可成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不一樣的加班風格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工作任務紛至沓來,汪量子也加班。
熱愛美食的她,工位裡也屯滿了咖啡和泡麵,但鮮有連日帶深夜地加班,一般9點即止。汪量子說:「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循序而進,方能久長。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人生是一場長跑,不爭一時,相期50年,這是汪量子的工作的態度;而這樣的勤奮她已經持續了14年。這與核動力追求的脾性是不謀而合的,拒絕功率暴增暴跌的剛烈,追求平穩、可控、連貫、溫順的恆久流長。
每周2-3次,汪量子會選擇時機去跑步,更多的時候是去遊泳,都是大學堅持下來的技能。
每個辦公室都有自己的文化,汪量子所在辦公室的同事都是歌曲解壓的奉行者。壓力大的時候、取得進展的時候,他們會不自覺選擇歌唱,不知不覺中幾人開始附和;這歌聲,聲調已壓至低輕,音色也未必婉轉,但卻能撫慰歌唱者的心靈,讓這群年輕人重獲寧靜、重新找到攻克難關的勇氣。
工作、奉獻,兩開花
奉獻分為兩種,一種奉獻給單位,一種奉獻給社會。汪量子說,其實也只有一種,奉獻給國家。
除了專業技術工作,勤勞的汪量子還兼任了設計所第五屆所團委書記,期間設計所團委連年以優良表現獲得各級五四紅旗團委稱號,而汪量子個人也獲評2014年度中央企業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團員到齡的汪量子2019年加入動力院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擔任副秘書長,繼續奉獻。
從貧困山區走出來的汪量子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雖然沒有大資本作為後盾,多年來汪量子盡己所能組織參與了多項公益活動:涼山州舊衣捐贈、關愛空巢老人、甘肅腦病小學生捐贈、對口扶貧石柱縣中益小學生講座。2019年被授予院優秀志願者稱號。
對口扶貧石柱縣中益小學生講座
青山依舊,與爾同行
大學時曾聽一位前輩說: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只是因為把自己平凡的人生同不平凡的事業結合在一起,才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而如今汪量子自己也走上了踐行這一箴言的人生。
核動力事業宛若巍峨的茫茫青山,汪量子說:「感謝老一輩動力院人開創的基業,才有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舞臺。」青山依舊,歲歲有人。汪量子說,我只是這群人中有幸能夠被選中站出來的代表之一,最重要的是能夠有幸和大家一路同行,我們一定要做到也一定能夠做到讓核動力事業在薪火相傳中愈發壯大、灼灼生輝。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黨委統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