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地區,人們對一些犬科動物有某種廣為流行的看法,如在巴西,如果鬃狼在夜晚嗥叫,人們就會認為這預示著天氣會發生變化。貉是一種較貴重的毛皮獸,毛長絨厚,拔去針毛的絨皮為上好制裘原料,近年來已開展人工馴養。
鬃狼與其他犬科動物的最顯著區別就是其四肢特別長,這非常適宜它們在高草叢中奔馳——它們的棲息地就在草長得很高的南美草原上。貉為食肉目犬科的1種。中等體型,外形似狐,但較肥胖。貉的毛色因地區和季節不同而有差異,多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等地。
鬃狼捕食的獵物主要包括無尾刺豚鼠以及小型齧齒動物、犰狳等,鳥類也是它們最常捕食的獵物之一,它們偶爾還會捕食魚類、昆蟲和爬行類動物。但它們食物總量的一半以上(能達到64%)卻是水果,尤其是被稱為"狼果"的一種水果,它們更常吃,因為這種果實可以幫助它們抵禦一種叫作腎膨結線蟲的寄生蟲的侵襲。鬃狼一般在晚上獨自捕獵。捕獵的時候,它們悄悄地接近獵物,然後猛撲過去,這往往讓我們聯想起赤狐,因為兩者的捕獵方式很相似。
幼鬃狼出生約一年後性發育成熟,第2年就能繁殖後代了。雌鬃狼每年生育一窩,一般在每年的6~11月分娩。出生約一年後,小鬃狼的體型就會發育到成年者的水平。至於雄性鬃狼是否會參與餵養小鬃狼以及參與的程度如何,人們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在圈養的環境裡,人們曾經看見過雄性鬃狼給幼崽餵自己"反芻"出來的食物。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資料中將鬃狼列為"低危級"的"接近威脅次級",其主要原因是鬃狼的棲息地在不斷縮小。另外,有些鬃狼偶爾會攻擊小型家畜,從而遭到農場主的反擊。鬃狼偶爾也會成為人們打獵活動的目標,有時還會被人抓來賣到動物園裡。在巴西,鬃狼身體的某些部位(甚至是它們的糞便)被人們認為有藥用價值,或者有祛邪避災的魔力,因此,鬃狼也常常遭到人類的獵殺。
貉是一種古老的犬科動物,與其親緣關係最近的是灰狐和大耳狐。貉是一種雜食性動物,根據季節的不同其主要食物也不同。其食物通常有水果、漿果、無脊椎動物、蛙類和爬行類動物;在許多地區,小型哺乳動物佔它們食物量的一半左右,這些小型哺乳動物主要是田鼠類、野鼠類、等。貉更喜歡在霧氣重的森林中搜尋食物,因為這種森林中有豐富的林下植物層,特別是有多種蕨類植物。貉更喜歡棲息在離水源比較近的地方,這樣當它們被天敵追趕的時候,就會跳向水中逃生,因為它們是遊泳的好手。
在20世紀上半葉,為了獲取貉的皮毛,貉被引進到了俄羅斯的西部地區,而且也被有意地放到了野外。而後貉迅速地擴張到了西歐的許多地區,向西北則擴張到了芬蘭。這種擴張除了有利於貉皮貿易之外,還帶來了一種負面效應,就是它們攜帶的狂犬病毒跟著擴散。有一些證據表明,當貉在冬季進行冬眠(貉是犬科動物中唯一進行冬眠的物種)的時候,它們身上的狂犬病毒可能會擴散,並且會從一個季節延續到下一個季節。在貉冬眠的地區,狐狸的密度會很低,而且可能會全部死光。
儘管貉是犬科動物,但是它們並不會吠叫,這是貉區別於其他犬科動物的又一個特徵。貉在進行社會交往的時候,像大耳狐那樣,偶爾會把尾巴向上彎成"U"形。但是有些亞種的貉其尾巴不能搖擺,不能迅速甩動,這也是與其他犬科動物不同的一個地方。在某些方面貉與其他犬科動物則很相似,如一雌一雄成對地生活在一起,聯繫非常密切。
們一般認為貉是長期成對生活在一起的,或者是組成一個臨時的家庭,由雄性照料幼崽,雌性出去尋找食物。幼貉在長到能夠自己出去捕食之前,一直靠吃母貉的奶來維持生長發育。在日本,專家通過無線電追蹤技術的研究表明,貉的家庭領地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當食物比較集中的時候(如水果林內),各個貉家庭會非常友善地分享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