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種「萌」獸,長相酷似小浣熊,但卻是一種犬科動物

2021-01-11 獅虎豹三兄弟

常看日本動畫或者對這方面比較了解的朋友,對「狸貓」這一形象一定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日本動漫中的狸貓與我們直觀印象中的狸貓是不一樣的,確切地說是日本動漫中的狸貓其實不是狸貓,而是一種被稱為貉的犬科動物,外形長得跟小浣熊似的,因此也有「浣熊狗」之稱。

貉原產於東亞,廣泛分布於東亞多國,而日本就是貉的原產地之一,所以它的形象出現在動漫中也不奇怪。

日漫的狸貓形象

貉常棲息在林中的開闊地帶或者高山草甸、蘆葦地等接近水源的地方,是東亞特有的物種,在20世紀20-50年代時被引入北歐、東歐後,很快在當地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一種常見的動物。

雖然歷史上我國是貉的分布大國,但如今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了,在日本等國較為常見,尤其是日本的西南部等地,種群數量很高。由於目前許多貉的主要分布國家還未開展相關的調查,所以世界上具體有多少只貉,還無法估計,IUCN上顯示它們是一種無危動物,即不用太過擔心它們會在短時間內滅絕。

外表「略萌」,形象與多數犬科差異大

談到犬科動物,在我們的印象中就兩種形象,一種是以狼為代表的犬系,比如家犬、灰狼、郊狼、胡狼等,大體都是這個形象;另一種是以狐狸為代表的狐系,比如赤狐、沙狐、北極狐等,最奇怪也無外乎是藏狐般有著「國字」方臉。

但是貉的存在打破了我們的常規認知,它代表了犬科裡面的另外一種形象,長得體胖腿短,臉上毛髮發達,如小浣熊般,不過也因此讓貉成為了犬科裡面最「萌」的一類。

狼形象、狐形象

貉是犬科裡面非常古老的物種,長得很有特色,一分似犬,兩分似狐,七分像浣熊,所以在一些地區裡面,對於不太熟悉野生動物的朋友們,可能會將小浣熊與貉搞混,錯將它們中的一個當成另一個,其實區分它倆的方法還比較簡單,看耳朵和尾巴就行了,貉的耳朵很小,加上被厚厚的毛髮遮蓋住,所以只是從頭部微微突出來,而浣熊的耳朵則較為明顯;另外浣熊的尾巴黑色的圓環狀毛髮,而貉的尾巴則沒有這一性狀。

小浣熊

貉的體型短而肥胖,由於它具有冬眠習性,所以它的體重受季節影響變化很大,在三月份左右的時候,體重最輕,為3千克左右,而到了初秋,即8-9月份的時候,體重達到了最大值,雄貉平均體重為6.5-7千克,較大者能夠達到9-10千克。

夏季時,它們的皮毛色澤更亮,而到了冬季,毛髮變得又厚又長,主體分兩層,一層是保暖用的較為柔軟的短毛,一層是長達12釐米的,質地粗硬的防護毛。

貉群

貉擅遊泳,能吃魚蝦

從它喜歡在開闊地帶生存這一習性就能看出來貉是一種群居動物,通常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活動,或者成對活動,白天它們喜歡在洞中睡大覺,而到了晚上則活躍度明顯上升,表明它們開始覓食了。

貉依水而居,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貉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最經常尋找食物的場所便是水邊,從昆蟲、魚類、爬行類到鳥類,但凡是較容易捕獲的小型動物,都是貉的獵食對象,當然一些水果、堅果、漿果等,也是貉的主要食物來源。

貉在水邊覓食

多數犬科動物都不善長泅水和爬樹,但貉則是另類,它十分擅長爬樹和遊泳,比如在日本,人們經常看見它們爬上樹去啃食水果和漿果,而在春季解凍期到來之時,貉又會加大對魚類的捕獲力度。

貉捕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下水去吃一些魚蝦;二就是靠撿漏,比如漲潮過後,在一些灘涂或者小水灘等較小的水體裡面會留下一些魚蝦蟹,這些也成了貉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

貉捕魚吃

在俄羅斯及歐洲的一些國家裡面,貉也被觀察到會吃一些有毒的蟾蜍,原來貉能夠通過分泌大量的唾液來稀釋蟾蜍皮膚上滲出的毒液,從而達到取食了獵物,卻不會中毒的目的。

貉是一種極度的機會主義者,它們的飲食涉獵極廣,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飲食結構,以確保在每個季節都能獲取到該季節最容易獲取的食物,比如在秋末冬初,它們主要以小型嚙齒類、腐肉為食;而到了春季,則以水果、昆蟲類及兩棲類動物為食;到了夏季,它們就很少吃嚙齒類了,主要食物變成了水果、穀物及築巢的鳥類等。

貉吃蛋

犬科裡唯一要冬眠的主兒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熊類、蛇類都是要冬眠的,而像狼、狐狸等大多數犬科動物,都是不需要冬眠的,但貉又是一個例外,它是所有犬科裡面唯一需要冬眠的動物,只不過冬眠的時間沒有熊那麼長。

為什麼貉的體重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主要與冬眠這一習性有關。在初秋來臨時,貉就會十分忙碌,它們忙著尋找食物貼秋膘,到秋末冬初即將進入冬眠期時,貉脂肪囤積得最多,所以這個階段體重最重。到了來年開春,由於在冬眠中的消耗,它們變得十分消瘦,所以在春季時,貉的體重最小。

肥胖的貉

說到貉的冬眠,就不得不提一件趣事,或者說是一件極為「不地道」的事情。大多數冬眠的動物都是需要洞穴的,貉也不例外,但它們的爪子適合攀爬並不適合掘洞,這怎麼辦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來個鳩佔鵲巢。

事實上的確如此,在貉多數的生境裡面,還生活著另外一種擅長掘洞的動物,那就是狗獾,日常生活中,貉會格外留意狗獾的動向,遇上狗獾廢棄的洞穴,貉簡直不要太開心,直接佔為己有了。

狗獾

當然,大多數狗獾的洞穴是有主的,狗獾體型比貉大,體重約11千克,加上是與平頭哥蜜獾、金剛狼熊獾來自於同一個「戰鬥民族」,所以多數情況下,貉是不敵狗獾的,自然也不能強搶它的洞穴。

不過貉有一個非常「損」的招,那就是仗著自己冬眠時間點比狗獾晚,冬眠時長比狗獾短,且冬眠時「睡眠比較淺」的優勢,經常會趁著狗獾一家先進洞冬眠,然後它再進去「借宿」。

狗獾率先進入洞穴
貉在洞穴旁邊轉悠
貉隨後進入狗獾的洞穴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只不過是「借宿」一下,雖然有點不地道,但也稱不上「損」啊?別急,最「損」的做法來了,前面說過,貉的冬眠時間比狗獾短,所以春季來臨時,貉率先出洞,然後用泥土堵住狗獾冬眠室與地面的通道,使得正在「熟睡」的狗獾一家活活憋死,就問貉的這招「損不損」?在白俄羅斯的納利波基森林裡面,研究人員就曾觀察到多起類似的現象。

(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硬核野生動物知識。)

相關焦點

  • 犬科動物與貓科動物的怎麼區分?
    如今人們將它們分為4個亞科,即獵豹亞科(Acinonychinae)、貓亞科(Felinae)、豹亞科(Pantheriinae)、猞猁亞科(Lyncinae),共36種。小型貓科動物與大型貓科動物的主要區別不在於體型,而是小型貓科動物不發出吼叫聲。
  • 村民地裡幹農活,意外發現它,酷似小浣熊!竟是國家三級保護動物
    有困難找警察,這話不僅適用於人類,對於遭遇特殊情況的動物來說,一樣受用。前段時間,一隻酷似浣熊的小傢伙因傷住進了派出所,起初民警也叫不出它的名字,後來經過專家鑑定,大家才知道它竟然是一隻國家三級保護動物。
  • 名字裡有貓卻不是貓,這些動物賣起萌來,根本沒貓什麼事
    總之……萌就行了,先吸個幾大口再說!小熊貓 小熊貓非常萌,但總是被人們搞錯。這個鍋要某品牌方便麵來背。當初它們弄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小浣熊乾脆麵」,結果包裝袋上印的卻是一隻顏色配色和小熊貓如出一轍的動物。結果就有很多人因此把浣熊和小熊貓分不開了。
  • 浣熊?貉?傻傻分不清楚
    仔細想想,既然如此,那就正好藉此機會,來向分不清楚它們的大家科普一下浣熊,小熊貓,還有更容易跟浣熊混淆的動物——貉,這三者之間的區別。首先,拯救臉盲症,如何區分小熊貓與浣熊?       從氣質上來說,浣熊這廝的長相賊眉鼠眼:尖鼻子細嘴,眼睛上蒙著黑色眼罩,活脫脫蒙面小強盜。和小熊貓一比,這氣質上就不一樣,怎麼看浣熊怎麼像小流氓。
  • 貉,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可千萬別把它和浣熊給搞混了!
    可見,早在漢朝,就有「貉」這種動物了。那麼貉,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呢?是古代一種已滅絕的動物?還是現今一種,已經更換了名字的動物?看到貉之後,可千萬別把它和浣熊給搞混了!1.由於一些漫畫、動畫作品的火熱,讓浣熊出現在人們視線的頻次很多。所以很多人一看到那張憨憨的臉,就能認出這動物是浣熊了。貉的名氣小多了,所以臉型相似的它,只能被人們誤認了。2.「不同之處!」
  • 陰陽師:山風是豪豬,狸貓是浣熊?動物世界之痒痒鼠
    這是小編編的,你們覺得是其他鹿我也認了。山風=豪豬最令人驚訝的莫過於山風了,山風的原型是山颪(gua),被記載於《畫圖百器徒然袋》中。它有獸名豪豬,稱山颪。周身遍布毛針,此妖怪或因名形相符,故得此名,於夢中思於此。小編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一隻豪豬總是稱呼自己是森林之王呢?難道是因為陰陽師裡沒有老虎和猴子?
  • 有大型貓科動物,為什麼沒有體型相當的犬科動物?
    北京時間9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明確一點,我們這裡討論的是野生狀態下、經過漫長自然演化出來的貓科和犬科物種,與人類選育出來的犬類無關。的確,我們會時不時見到一些體型十分龐大的狗,從高加索犬到大丹犬,從聖伯納犬到馬士提夫獒犬,當直面這些大型犬種時,許多人不免都會有些心驚膽戰。
  • 這種外形好像小浣熊的動物,突然現身杭州,它在地球上大有來頭
    「鼻祖」的小古貓,它就是所有貓科、犬科、熊科、鼬科、鬣狗科和鰭腳課(海豹海獅類)動物共同的祖先。經過大約500萬年-1000萬年的演化,小古貓開始進化成了多個物種,其中被認為是犬科動物祖先的貉,也出現了。貉看起來好像是小浣熊和狗的結合體,它們的外表非常軟萌有趣,也是東亞地區的特有物種。曾經在我國分布非常廣泛,但是後來卻因為人類捕殺、棲息地破壞等原因,大量消失,如今,已經成為了重點保護動物之一。
  • 西湖邊的動物:長著浣熊臉的胖狗,你見過嗎?
    這是小浣熊嗎?怎麼腿還感覺長了點?這個看上去和小浣熊好像好像的動物究竟是啥?來,告訴你,它叫北方貉。對,就是那個一丘之貉的貉。認錯它是浣熊,不怪你。外形上確實很像,就連外國人給貉取名字的時候,都管它叫Racoon Dog,Racoon就是浣熊,在外國人眼裡,貉幾乎就是只長著浣熊臉的胖狗吧。
  • 因為名字活得最尷尬的動物,小熊貓,不是熊貓寶寶也不是小浣熊
    那我們再來想一下小浣熊長什麼樣子。它的樣子是眼睛周圍有一圈較深的顏色,再往外會有白色。小浣熊的毛色有灰色、黑色、棕色和淡黃色,它們眼睛周圍那圈較深的毛色跟身體表面毛色保持一致。灰色的小浣熊長這個樣子:棕色的小浣熊長這個樣子:說了這麼久小浣熊,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沒錯,就是超市那個一塊錢一袋的小浣熊「乾脆麵」,包裝上的小浣熊就是一隻棕色的。因為它吃東西之前必須要在水裡先洗一下,所以名字叫浣熊。
  • 大熊貓、小熊貓、小浣熊—— 別傻傻說不清楚
    由此可見,被冠以「熊貓」這個名字的,其實有兩種動物,雖然panda也能單指大熊貓,但不要忘了,還有另外一種很「萌」的動物——小熊貓!&nbsp&nbsp&nbsp&nbsp現在就讓我們來掰扯掰扯這兩種「熊貓」吧!雖然它們的長相和體型差別較大,但也有著不少的共性。
  • 一丘之貉:說的就是這種動物,它像狗又像浣熊,還很兇
    一丘之貉:說的就是這種動物,它像狗又像浣熊,還很兇前段時間解決了大家關於「彪」、「狽」究竟是什麼動物的疑問,最近又受到粉絲們的留言,說要我解釋一下「一丘之貉」裡面的貉究竟是什麼動物,其實這種動物不像是「彪」、「狽」這類不存在,需要找原型的生物,貉是明確存在的,而且到現在在我國和全世界很多地方仍然生存著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貓科現存38種,其中7種成年雄獸平均體重在40千克以上,我們稱之為大型貓科動物,它們是獅、虎、美洲虎、山獅、豹、獵豹和雪豹。而犬科也有36種,40千克以上的卻一種也沒有,現存最大的犬科是狼,綜合全球各地平均體重為30千克左右。
  • 小熊貓這麼萌,你卻喊他小浣熊?
    這兩天,微博上的一組小熊貓萌照引發了網友熱議,不少網友都表示「想偷一隻回家使勁親」的意願,那這些小熊貓究竟有多萌呢?一起來大開眼界吧~哈哈哈~怎麼樣,你也心動了嗎?想立刻就摸摸它?萌萌噠小熊貓都在哪裡?你知道嗎?
  • 小熊貓和小浣熊是一種動物?網友:「五環」和「九環」的區別
    都說我們大熊貓國寶是很萌的,但其實,它的「親戚」長得也不差,還有它「親戚」的「親戚」。也就是小熊貓和小浣熊。因為名字貼近,小熊貓總是會被誤認為是熊貓的幼年形態。而小浣熊?聽著不是某種零食的封面代言麼~而小熊貓肯定是一種物種不提,看完它們的對比圖片,有沒有感覺非常的相似,甚至一模一樣?
  • 小熊貓、貉、浣熊……「乾脆麵君」知多少?
    中國國家地理微信公眾號消息,由於童年的一款零食「乾脆麵君」,成為了大家心中的萌獸,棕紅色調、黑眼罩、尾巴環紋,「乾脆麵君」的卡通形象中,小熊貓、貉、浣熊,三種動物的特點似乎都出現了,怎麼才能分清它們呢?小熊貓
  • 南方頻頻出現的「麻狸子」,外形酷似小豹子,是一種什麼動物?
    從2018年開始,人們就偶爾能在深圳華僑城溼地公園看見一種長相酷似小豹子的「野貓」,在四川敘永,人們也發現了類似的生物,不僅如此,只要我們在網上檢索相關信息的時候,會發現在南方多地城市裡面都有類似的發現。
  • 世界上食肉動物大都以貓科犬科為主?貓科的體型又比犬科大得多?
    但是,犬科動物中最大的北美灰狼,體長都接近2米了,體重更是在65公斤左右。但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犬科動物的北美灰狼與豹亞科下的動物是沒法比的(雲豹屬除外)。因此,雖然從整體上看,大型的貓科動物比大型的犬科動物要大,但是,在貓科動物中也有比犬科動物小的。
  • 山貘,一種奇特的動物,長相有些呆萌
    在自然界當中,動物的種類繁多,這也就使得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長相非常奇特的動物,它們自身有著比較獨特的習性,同時也在努力地生存著,不斷去繁衍著屬於自己的種族。山貘就是一種長相非常呆萌的動物,它有著像犀牛一般的四肢,但體型要比犀牛小得多,整體顯得比較可愛。
  • 它是犬科動物裡面的王者,是唯一一種能叫板貓科動物的犬科猛獸
    導讀:它是犬科動物裡面的王者,是唯一一種能叫板貓科動物的犬科很多人都喜歡大型的貓科動物,而且對大貓們也是如數家珍一樣熟悉,比如老虎的亞種有多少,老虎獅子誰厲害等等。其實小編也一樣,非常喜歡貓科動物,貓科的家族十分龐大,而且實力強悍,顏值還很高。一般來說,如果是同等級的動物之中,貓科動物應該是頂尖的。很多人認為犬科沒有實力與貓科相比,但是他們忽略了這種猛獸。